探访肥城五埠村伙大门

知秋

<p class="ql-block">  从肥城市孙伯镇岱阳观驱车西北行9.1公里有座原汁原味石头屋子、石头院墙古香古色石头村落名曰五埠村。这里自然风光优美,森林覆盖率达90%,是远近闻名的长寿村。据泰安县志记载,五埠村始建于明洪武十四年(公元1381年),曾是泰安州、东平州的交界地,有“一路分两州”的说法。传说明朝大将赵恭曾在此剿匪后被贼陷,死于此地,留下了舍姑峪,藏姑洞、杀姑顶及赵恭墓等遗迹。村内古树、古碑、古井等历史文化遗迹众多,依山而建的传统民居全部为石头建成,特色鲜明,其“门中有门,院中有院,巷中有巷”的“伙大门”建筑风格全国罕见,有“山东第一石头村,全国独特伙大门”的说法。</p> <p class="ql-block">  五埠村至今还完好无损保存着翻身不忘共产党,幸福不忘毛主席的影壁墙。时隔一花甲,毛主席七绝·《为李进同志题所摄庐山仙人洞照》依然清晰可辨,成为几十年来山乡巨变历史见证,让人看了格外亲切:</p><p class="ql-block"> 暮色苍茫看劲松,</p><p class="ql-block"> 乱云飞渡仍从容。</p><p class="ql-block"> 天生一个仙人洞,</p><p class="ql-block"> 无限风光在险峰。</p> <p class="ql-block">  步入五埠村,仿佛又穿越到几十年,几百年前。村中街巷相通,各条胡同错综复杂而又错落有致。村中最著名胡同当属“古今两状元,一门三举人”之称的“状元胡同”。</p> <p class="ql-block">  清朝开国状元(1646年)清初名臣,知名学者、 史学家,官至武英殿大学士、兵部尚书傅以渐(1609年-1665年),字于磐,号星岩,山东省东昌府人。祖籍江西省吉安府永丰县。傅以渐5岁时随祖父自江西北迁,路过泰安东平地界时遭遇匪患,被囚禁在深山中,财物被抢夺,多人被害。待想方设法逃出匪徒山寨后在山中迷失方向后被五埠村一徐姓村民所救,带回家中救治照料,居住达三年之久。徐家是远近闻名的书香世家,傅以渐与徐氏子孙跟随村里姓赵的老先生一起读书识字,明理启蒙,当时就住在徐家胡同(今状元胡同)。后寻回部分家人后从东平乘船而去,到聊城投亲定居,并于顺治三年考中进士,夺清代首科殿试状元。 傅以渐在此居住时虽然年幼,但祖父一直告诫其三年五埠住,终生五埠人。及第后多次回五埠村拜谒省亲,东平知州张承赐为此胡同题名为“状元胡同”。 徐晓伟,生于1958年知名学者、教授,出生成长在徐家胡同,自幼聪明好学,1979年参加高考,获得山东省理科状元,1983年在南开大学数学系就读,现任美国阿肯色大学教授。 </p> <p class="ql-block">  状元胡同勤学善学的优良传统一直延续,徐氏子孙中又出现了三名举人。徐承基,清康熙四十一年(1702年)中举;徐思问,清乾隆三十六年(1771年)中举;徐玉章,清道光二年(1822年)中举。一个普通的再也不能普通的小山村居然能出这么多人才,真是人杰地灵,看来的确是块风水宝地。</p> <p class="ql-block">  古村家家户户都有栽种石榴习惯,石榴春开红花,秋结硕果,也是春华秋实,寓意多子多福,更是人们对美好幸福生活的向往。</p> <p class="ql-block">  活珠子最早起源于清朝咸丰年间,属于滋补类美食,经传统孵化发育而成的鸡胚胎,因其发育中囊胚在透视状态下形如活动的珍珠,故称活珠子。活珠子不仅登堂入室,还拥有了合法的身份证。传统吃法口诀:一揭,二吸汁, 三抿鸡,四食蛋黄,五嚼蛋白的吃法口诀,至今已经有二三百年历史。</p> <p class="ql-block">  “家有梧桐树引来金凤凰”。为了长大好找媳妇,最早在胡同住的人家每逢生了男孩就在院子里种棵梧桐树,日后果然家道殷实,儿孙满堂,于是也就有了“梧桐树胡同”美誉。</p> <p class="ql-block">  旮旯胡同是五大”伙大门”中最小最不起眼的胡同,有三尺巷美称。胡同虽小设计合理,干净整洁。过去山村养殖家禽居多,最怕老鹰偷袭,故意将墙头顶部碎石干茬,让老鹰落下来无法立足,也就确保家禽安全,所以叫”鹰不落”石墙,山里人之聪明可见一斑。</p> <p class="ql-block">  拐弯胡同北向上延伸因形状左拐右拐,胡同成梯级,前后相掩而得名。胡同两侧的石头院落自然成趣,相得益彰,内有老油坊、剪纸家等手工作坊,亦有小驴拉磨等民俗活动。</p> <p class="ql-block">  爆米花成为山村旅游必不可少的美食。我们从小过年才能吃到爆米花,现在随时可买。那“轰隆”一声炮响,一阵热气腾空,香喷喷爆米花味又充斥着整个山村,把我们又拉回童年记忆。</p> <p class="ql-block">  民国时期五埠村曾经是泰安州和东平州的分界线,如今在村庄中间有个石板铺成路口很像是农村人家里用的簸箕,村民们称为“石簸箕”。而石板路尽头,有一堵石墙,左右是东平州和泰安州的石刻分界线,青石板刻有“一路分两州”五个大字,向西路去东平,向东则去泰安,为两州分界处。 一路分两州,“你中有我、我中有你”,路是分的,而人还是亲的!两州人民同顶一片天,共走一条路,这也是各族群众代代友好、亲如一家的缩影。</p> <p class="ql-block">  今天三次偶遇聊城来的张大哥:中午安站镇吃饭相识,推荐我们过来玩,二次在岱阳观相见,这不又在这簸箕街不期而遇,不得不说我们缘分不浅。</p> <p class="ql-block">  1939年5月初,驻山东日伪军8000余人,在敌酋尾高次郎的指挥下,分九路对我泰西根据地进行扫荡,将我115师师部包围在肥城西南的肥猪山和陆房村。我军英勇奋战,毙伤日伪军1300余人并胜利突围,此战役是八路军继平型关大捷后取得的又一次重大胜利。我军78名伤病员隐蔽在五埠村,此处便是藏兵洞之一。藏兵洞其实就是地道,洞口极其隐蔽,里面可容纳很多人。</p> <p class="ql-block">  清光绪未年,村内高姓家族壮大,时至民国初年,盗匪横行,打家劫舍十分猖獗,族人为保护家人邻舍和牲畜安全, 沿坡上下各建两座“望楼”,就像过去烽火台一样,及时做到预警和防御,起了很大作用。</p> <p class="ql-block">  石头碾子、水磨早已淡出人们视野,如今成为山村墙壁装饰品。其实水磨也分阴阳,不仅动者为阳,静者为阴,而且上扇底部圆心处也开个深5公分左右的圆洞,并套以铁套,称为“磨脐眼”,正好支在下扇中间的磨脐上,以防上扇在转动时从下扇上掉下来。上下两扇合拢在一起,阴阳交接,天地合一。两扇的接合处都有一起一伏、上下对称、凸凹不平、排列有序、阴阳错落、四周是一圈光芒般的规则纹理,叫“磨齿”。从小我也是推磨吃煎饼长大的,对水磨也是情有独钟。看到网上有首诗赞美石磨感觉特别好:</p><p class="ql-block"> 光绝石磨 </p><p class="ql-block"> 盖州张德松 </p><p class="ql-block"> 碾碎星辰磨岁月 ,</p><p class="ql-block"> 驰城逐堑过山河。</p><p class="ql-block"> 何人能忆谁推磨 ?</p><p class="ql-block"> 只剩空盘与草娑。</p> <p class="ql-block">  水是生命的源泉,没有水就没有生命。五埠村共有十八眼井。古井有单、双眼之分,这座双眼井有六百多年历史,而且旱不枯,涝不溢,水质甘甜,是过去村里饮用水源。</p> <p class="ql-block">  池塘是山村蓄水池,作用不可小看,它泄洪蓄水两不误。每逢雨季雨水汇集于此,村里人可以洗衣服、浇地用。</p> <p class="ql-block">  过去农村土地庙随处可见,因神格不高,多半造型简单,简陋者于树下或路旁,以两块石头为壁,一块为顶,即可成为土地庙,俗称"磊"型土地庙。土地爷是掌管土地、农业、居民生活等方面的神灵。见过一副对联,“上联:庙虽小神通广大,下联:神不语赏罚分明。横批:一方之主”,说明土地爷重要性。</p> <p class="ql-block">  山神庙是古人将山岳神化并加以崇拜的一种祭祀场所,人们向山神祈求风调雨顺、保护山林和生灵。1939年八路车115师686团副连长李国英在陆房战役中腿负重伤,师部卫生院谷广善部长在这座山神庙给他做截肢手术,手术后在五埠村养好伤后返回部队,山神庙也成为当年战地手术室。山神庙不大,顶上还一座文昌阁。过去每个村都有文昌阁,为祭祀传说中掌管文运功名之神,保一方文风昌盛而建。</p> <p class="ql-block">  傍晚时分,木柴、铁锅,熊熊烈火,又见炊烟。望山是山,看水是水,让我们记住乡愁……</p> <p class="ql-block">  作者宋斌,笔名知秋,出生于1970年9月,祖籍章丘区绣惠街道东北隅村。爱好户外爬山、写作,是章丘区、济南市作协会员,铁路货车检修工程师,美篇生活领域优质作者,齐鲁壹点情报员,微头条首发创作者。从2016年开始写美篇1231篇,加精735篇。在章丘人论坛发帖加精122篇。被推送《章丘往事》43篇。齐鲁壹点发布文章630篇,今日头条发布701篇文章。2018年写的《再看四关四隅》两篇文章载入《2018年章丘大记事3》。《金章丘古城一—绣惠镇的前世今生》发表在《海右文学》2022年第6期上 。发表在齐鲁壹点文章《小时候打过的刀》阅读量达到50万,《我的小姑奶奶》达到47万,《母亲学车的故事》达到30万。2023年6月《又是一年父亲节》达到108万阅读量,并获得6月份优秀个人壹点号及奖励。自2023年11月开始连续10个月获得《美篇精选创作者》荣誉证书,2024年1月获得齐鲁晚报.齐鲁壹点《2023年度影响力创作个人》荣誉证书,8月再次获得优秀个人壹点号及奖励。</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