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六部分 人格的作用:学习,思考,感觉和认知

阿吴

<p class="ql-block">15 学习做人:行为主义和社会学习理论</p><p class="ql-block">行为主义关键的原则就是所有的行为都来源于环境中的奖励和惩罚。</p><p class="ql-block">行为主义的哲学根源包括:经验主义,所有的经验来源于经验。联结主义:配合在一起出现的刺激,呈现任何一个都能够引起相同的反应。享乐主义:生命的目标在于追求快乐。实用主义:最好的社会能够为最多的人提供最大限度的快乐。在行为主义中,学习就是由经验引起的任何行为改变。</p><p class="ql-block">学习的基本原则包括习惯化,经典条件作用以及操作性条件作用。经典条件作用影响情绪,情感以及生理反应,操作性条件作用则影响行为以及个体是如何操作其所处的环境的。</p><p class="ql-block">惩罚只有被正确应用时,才能够称得上是操作性条件作用中的有效技术。然而惩罚很难被正确使用。</p><p class="ql-block">多拉德和米勒的社会学习理论认为动机是基本趋利及其衍生趋力的结果。攻击行为是经受挫折的结果。心理冲突是接近和避免某一目标的动机相互作用的结果。</p><p class="ql-block">罗特的社会学习理论强调对奖励的期望比奖励本身对行为的作用更大。</p><p class="ql-block">班杜拉的社会学习理论关注于个体对自身行为能力的期望是如何影响他们所采取的行为的。他也对观察学习以及交互决定论进行了阐述。所谓观察学习就是指个体通过观察他人的行为及其结果进行学习。交互决定论就是指个体的行为是由起源于环境的自我系统所决定的。个体的行为又会改变环境,环境反过来影响自我系统。</p><p class="ql-block">米歇尔的社会学习理论阐述了个体差异变量,包括建构能力以及编码策略等。他整合的“如果,那么"的人格模式讲述了个体是如何对其所面对环境做出不同反应的。</p><p class="ql-block">学习的人格理论使人们认识到环境对于行为的重要影响,并产生了一些有用的行为改变的技术,但是他们却低估了个体差异的重要性。</p><p class="ql-block">有趣儿的是在学习理论的历史中出现了一次讽刺的循环。华生的S—R联接在米歇尔的如果,那么模式中再度出现。</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