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p class="ql-block"> 张广纯同志,辽宁省建昌县人,1930年9月1日出生,是辽宁省北票煤矿著名的老报人。</p><p class="ql-block"> 1946年,张广纯同志就参加了革命工作。后来,他从热河省的承德,调到北票煤矿工作。1958年,北票矿工报总编王冠青同志发现他是个难得的人才,就把他从基层调进矿工报社。在报社工作的8年里,张广纯同志先后任记者、编辑、编辑组长。以后,他到矿务局宣传部任报道组组长,新闻科科长等职,长期负责北票矿务局的新闻报道工作。</p><p class="ql-block"> 几十年里,他谦虚谨慎,诚恳待人,好学不倦,严谨扎实,任劳任怨,写出了大批反映北票煤矿光辉业绩和煤矿工人风采的新闻,并言传身教,培养出一大批新闻宣传人才。在北票煤矿,乃至朝阳地区,他都是有口皆碑的老新闻工作者。</p><p class="ql-block"> 张广纯同志于1991年离休,享受县团级待遇。离休后,他又积极参与北票矿务局局志的编写工作,长达6年。甚至在他年过90岁后,还坚持读书和写作,真正做到了活到老,学到老;生命不息,笔耕不辍。</p><p class="ql-block"> 2024年6月14日,张广纯同志在北票市病逝,享年94岁。</p> <p class="ql-block"> 1957年,张广纯与曹淑芬结婚时的照片。那年,广纯27岁;曹淑芬23岁,是矿务局机电总厂的化验员。</p> <p class="ql-block"> 1961年3月,在北京参加全总干校学习时摄。后排右一是张广纯同志。</p> <p class="ql-block"> 张广纯与二弟张广民(左)合影。</p> <p class="ql-block"> 左边是广纯青年时候的照片,右上是中年时的照片,右下是壮年时的照片。</p> <p class="ql-block"> 中年时的张广纯、曹淑芬夫妇。同事们都夸他们是模范夫妻。</p> <p class="ql-block"> 这是北票矿务局报道组同事的合影,右起张广纯、周道纯、何景祥、范文金。</p> <p class="ql-block"> 这是北票矿务局局机关、矿工报社、矿务局广播站的同事,以及几位通讯员朋友的合影。</p><p class="ql-block"> 前排左起李秀珍、任凤琴、王玉华、李喜梅、张 健、高淑芳。</p><p class="ql-block"> 中排左起刘建华、周道纯、张广纯、李松林、刘胜春、孙余德、范文金、李晓光、齐 军。</p><p class="ql-block"> 后排左起孙九江、马玉才、韩干;右二杨万忠、右三史国安。</p><p class="ql-block"> 在北票煤矿,广纯长期负责全局的新闻报道工作,写出了很多优秀的新闻报道,并培养出一大批新闻宣传人才,但他从不居功自傲,而是低调做人,扎实做事。</p><p class="ql-block"> 照片上的他,正低头微笑着坐在边上,毫不引人注目,蔼然可亲。</p> <p class="ql-block"> 1977年5月初,我接到调令,到江苏人民广播电台工作。这是我离开北票前,北票矿务局宣传处的领导和同事与我的合影。</p><p class="ql-block"> 左起范文金、王冠青、王天荣、于呈才、周道纯、邱忠春、郭世信、张广纯、何景祥。</p><p class="ql-block"> 广纯同志是我的领导和老师,带我走上了新闻记者之路,他也是我的入党介绍人。</p> <p class="ql-block"> 这是广纯与局宣传部同事的合影。</p><p class="ql-block"> 左起杨兆义、张广纯、邱忠春、陈佳民、王天荣。</p> <p class="ql-block"> 这是广纯与矿务局机关同事的合影。</p><p class="ql-block"> 左起施彦华、王连玉、张广纯、杨兆义、赵福瑞、邱忠春、王天荣、陈佳民、王希廷、杨晓利、王淑珍、倪桂玲。</p> <p class="ql-block"> 这是广纯与同事的合影。右一为张广纯,右三为李茂友。</p> <p class="ql-block"> 这是广纯在运输部采访时,与运输部领导及有关同志的合影。</p><p class="ql-block"> 左一为董国宏,右一为张广纯。</p> <p class="ql-block"> 此照为广纯与矿务局机关同事的合影。</p><p class="ql-block"> 左起张景武、郭世信、姜汉德、赵福瑞、汪作起、王天荣、张广纯、倪桂玲、王连玉、梁恩荣。</p> <p class="ql-block"> 这是广纯与矿务局机关同事的合影。</p><p class="ql-block"> 由左至右张景武、陈佳民、潘凤山、张广纯、倪桂玲。</p> <p class="ql-block"> 张广纯同志认为真实是新闻的生命。在采访工作中,他不畏艰辛,始终坚持深入生产一线,认真进行调查研究,写出真、善、美的好新闻。</p><p class="ql-block"> 这张照片,是广纯同志去林场采访时拍的。</p><p class="ql-block"> 左起张广纯、马永春、白清常、徐宝山等。</p> <p class="ql-block"> 广纯在辽宁省锦州市,参观辽沈战役纪念馆时留影。</p> <p class="ql-block"> 离休后的广纯同志,是退而不休,积极参与北票矿务局局志的编写、审阅和定稿工作。</p><p class="ql-block"> 这是他与参加局志编写的同事合影。</p><p class="ql-block"> 左起雷文权、张广纯、郑秀嶙、侯广义、王继源、马永春、徐宝山。</p> <p class="ql-block"> 张广纯、曹淑芬夫妇,在北戴河旅游时摄。</p> <p class="ql-block"> 这张照片与下面一张照片,是广纯在北京,参观中国革命军事博物馆时拍的。</p> <p class="ql-block"> 上面这张照片,是广纯与北票矿工报及印刷厂同事的合影。</p><p class="ql-block"> 前排左起李晓光、张国禄、李桂珍、刘树声、于春宽。</p><p class="ql-block"> 后排左起张广纯、何景祥、崔志政、于培卿。</p> <p class="ql-block"> 1999年10月,广纯与北票矿务局印刷厂老同事合影留念。</p><p class="ql-block"> 前排右起张国禄、邵 礼。后排左起张广纯、刘树声、王景荣。</p> <p class="ql-block"> 老年时的张广纯、曹淑芬夫妇,在北票市人民公园的合影。</p> <p class="ql-block"> 广纯曾数次到南京来过,这是他在南京总统府游览时拍的照片。</p><p class="ql-block"> 1912年1月1日,孙中山在此就任国民政府临时大总统。</p><p class="ql-block"> 南京总统府,是中国近代建筑遗存中,规模最大、保存最完整的建筑群,也是最具代表性的民国建筑。</p> <p class="ql-block"> 广纯在南京中山陵游览时,在美龄宫留影。</p><p class="ql-block"> 美龄宫座落在风景秀丽的钟山风景区的小红山上。这座中国宫殿式风格的建筑,曾是蒋介石、宋美龄在南京的住所之一。</p> <p class="ql-block"> 2011年5月,张广纯在苏州游览时摄于著名的寒山寺。</p> <p class="ql-block"> 张广纯、曹淑芬夫妇,与外孙王利(张跃进之子)合影。</p> <p class="ql-block"> 2011年6月,张广纯到江苏省无锡市游览,在中央电视台无锡影视基地的三国城留影。</p><p class="ql-block"> 这个影视基地,座落在美丽的太湖之滨,是中央电视台为拍摄大型电视连续剧《三国演义》而兴建的,是国内公认的最早最成功的影视基地,被誉为“东方好莱坞”,是首批国家5A级旅游景区。</p> <p class="ql-block"> 这张照片,是广纯在游览无锡三国城的吴王宫拍的。</p> <p class="ql-block"> 这是1987年夏天,广纯大女儿张跃进(中)、二女儿张跃贤(右)、三女儿张跃红(左)的合影。</p> <p class="ql-block"> 这是2011年,张广纯与大女儿张跃进,在北京天安门广场拍的照片。</p><p class="ql-block"> 晚年的广纯,一直与大女儿住在一起。大女儿事亲至孝,对老父亲精心照料,无微不至。</p> <p class="ql-block"> 2011年,广纯在大女儿张跃进陪同下,在北京游览颐和园时拍下了这张照片。</p> <p class="ql-block"> 这是广纯与一对双胞胎儿子,在横渡长江的轮船上的合影。</p><p class="ql-block"> 左起广纯的大儿子张跃峰、张广纯、小儿子张跃忠。</p><p class="ql-block"> 张跃峰在江苏省张家港市工作,离休后的广纯,曾多次由小儿子陪伴去大儿子家住一些日子。期间,两个儿子多次陪同父亲去苏州、无锡等地的名胜古迹游玩,在长江、太湖,坐上游船欣赏湖光山色。</p> <p class="ql-block"> 这是广纯与内侄曹志国(左二)、大儿子张跃峰(右一)、小儿子张跃忠(左一)游览苏州虎丘时的照片。</p> <p class="ql-block"> 2011年,广纯在北京参观故宫时留影。</p> <p class="ql-block"> 张广纯在北京游览时,在国家体育场,又名“鸟巢”留影。</p><p class="ql-block"> 2008年的北京奥运会举办期间,这里是主体育场。奥运会的开幕式和闭幕式,都在此举行。</p> <p class="ql-block"> 广纯在苏州旅游时,摄于江南著名的周庄古镇。</p><p class="ql-block"> 周庄位于江苏省的昆山市,享有“东方威尼斯”的美誉。</p> <p class="ql-block"> 张广纯在江苏省常熟市的沙家浜留影。</p> <p class="ql-block"> 进入老年,张广纯每天仍看书看报,关心国家大事。</p> <p class="ql-block"> 2018年5月3日,北票矿务局印刷厂老厂长张国禄同志的百岁生日庆典,在北票市隆重举行。</p><p class="ql-block"> 张国禄同志,17岁就进入印刷行业,1947年参加革命。在北票矿务局,他当了几十年的印刷厂厂长,大公无私,认真负责,在广大干部和工人中享有很高的威望。</p><p class="ql-block"> 张广纯等老同志,应邀参加了老厂长的生日庆典。</p><p class="ql-block"> 左一何景祥、左二张广纯、左四杨庆章、左六张国禄。</p><p class="ql-block"> 右起孙贵卿、刘胜春、张瑞中等。</p> <p class="ql-block"> 老年时的张广纯同志,精神矍铄,神采奕奕。</p><p class="ql-block"> 他的笑容里藏着岁月的智慧,他的精气神如同陈年的酒,愈发醇厚。</p> <p class="ql-block"> 50多年前,我在北票矿务局宣传处做了两年多的新闻干事。处长王冠青同志对我悉心指导,热情鼓励,关怀备至,是一位令我毕生难忘的好领导。</p><p class="ql-block"> 2020年春天,为了纪念王冠青同志逝世20周年,我着手编写《怀念冠青》一书。那时,广纯己是90岁高龄,且做过手术不久,我犹豫了好几次,才鼓起勇气请他写一篇回忆冠青同志的文章。因为他很了解冠青,敬佩冠青。</p><p class="ql-block"> 广纯收到我发的信息后,很快答应了我的约请,并认真查找资料,精心撰写,多次修改,写成了题为《忆和冠青一起办报》的长文。全文以事实说话,朴实无华,字里行间饱含深情,动人心弦。</p> <p class="ql-block"> 2020年10日25日,农历九月初九重阳节那天,广纯同志九十大寿庆典,在北票市的愚公愚婆饭店隆重举行。</p><p class="ql-block"> 这是广纯戴着寿星帽的照片。</p> <p class="ql-block"> 广纯九十大寿庆典的宴席上,广纯的儿孙们,以及亲朋好友,都喜气洋洋,纷纷为广纯祝寿。</p><p class="ql-block"> 这是张跃进的表哥曹志国、表嫂国桂兰,在向老寿星敬酒。</p> <p class="ql-block"> 2024年5月初,广纯收到我编写的《煤矿作家孙守仁》一书后,仔细地翻看里面的文章。</p><p class="ql-block"> 这是他大女儿张跃进拍摄并发给我的。一个多月后,广纯就永远地离开我们而登仙了。</p> <p class="ql-block"><b> 追忆老领导广纯同志 </b></p><p class="ql-block"> 多年来,广纯一直由大女儿张跃进悉心照顾,在环境优美的北票市颐养天年。因他年老失聪,故每到过年过节,我都要打电话给张跃进,问候广纯同志。</p><p class="ql-block"> 今年10月4日的晚饭后,我打电话给张跃进,问候她的老父亲。电话里,她哭着告诉我:“我爸没了。”我听了十分震惊,再仔细问她,方知今年6月14日,广纯就因病去世了。</p><p class="ql-block"> 但她一直没有告诉我,北票其他朋友也没有告诉我。</p><p class="ql-block"> 我原来想,广纯除了失去听力,吃饭、睡眠都正常,能走路,能看书写字,精神挺好,他肯定能像北票矿务局印刷厂的张国禄厂长,以及李兆华师傅那样,成为北票煤矿又一位百岁老人的。如今他却离我们而去了,真令我无比的悲痛!</p><p class="ql-block"> 广纯是我的老领导。1973年我从基层调到矿务局报道组,他对我关怀备至,精心指教,带我走上了新闻记者之路。他也是我的入党介绍人。他的学识,他的为人,他的作风,都对我教育很深。我非常的敬佩他,视为老师、兄长与榜样。 </p><p class="ql-block"> 1977年春天,我离开北票回江苏从事新闻工作。此后几十年里,每当我想起他,我都非常的敬佩他,感谢他,怀念他。</p><p class="ql-block"> 广纯有个儿子在江苏省张家港市工作,他在离休后曾多次去儿子那里小住,也顺道来过南京两次。我有幸接待他,与他畅谈往事及老同事们的近况。其中有一次,他是住在我家里的,当时我们亲如手足的情景,如今尚历历在目。</p><p class="ql-block"> 2018年秋天,我回到阔别41年的辽宁省北票市,看望当年关心过我的好多位老领导、老师傅。其间,我与老伴到北票市中心医院11楼,看望了手术后的张广纯同志。他激动地说:“又见到你了!”并微笑着告诉我,手术很成功,我也祝他早日康复。我们两个人都为还能在北票重逢而喜悦。</p><p class="ql-block"> 这两年,年近80岁的我,为怀念和感谢我年轻时在北票煤矿工作时的老领导、老同事、老朋友,专门编写了《情深谊长》、《怀念冠青》、《煤矿作家孙守仁》三本书。在每一本书里,也全都写到了广纯同志,我是满怀崇敬与感激之心写他的。</p><p class="ql-block"> 在北票煤矿,张广纯同志是深孚众望的老报人。几十里,他以自己的才华和智慧,以顽强拼搏的精神,求真务实的作风,为北票煤矿的新闻宣传事业做出了突出的贡献。他诲人不倦,用“传帮带”的方法,培养出一大批新闻宣传人才。凡是熟悉他的人,无不赞扬他是个优秀的共产党员,出色的新闻工作者。</p><p class="ql-block"> 他是一个高尚的人,平凡而伟大,是我们新闻工作者学习的好榜样。他的革命精神、高尚品德、优良作风,是留给后人宝贵的精神财富。</p><p class="ql-block"> 广纯同志,你永远活在我们的心里!</p><p class="ql-block"><b> (周道纯)</b></p> <p class="ql-block"><b> 回忆我的父亲</b></p><p class="ql-block"> 我的父亲张广纯,是辽宁省建昌县喇嘛洞公社人,1930年9月1日出生。</p><p class="ql-block"> 我爸小时候曾念了3年的私塾,16岁那年,也就是1946年,他参加了共产党领导的地方部队——区小队。因为当时我爸有点文化,留在区小队里做文书,写点文章,算算账等工作。有一年,部队随军走了,他当时有文化,还爱好打球,而区小队的队长也爱打球,就把我爸留在了地方工作。</p><p class="ql-block"> 到1947年10月1日,我爸又去了热河省的承德,从事公安工作,也做文书,写公安系统的文案等材料。</p><p class="ql-block"> 不久后,他根据工作需要,被组织调到了北票煤矿。后来,他在北票矿工报社做记者,摄影,采访,后来做了编辑。当时他还参加了夜校扫盲班,学习文化知识,也就是在那时认识了我妈。他们是在1957年结婚的,结婚后跟着我的姥姥姥爷,还带着当时我舅的一个孩子,也就是我的表哥他们一起生活。</p><p class="ql-block"> 1958年12月11日,我出生了,是父母的第一个孩子,取名张跃进。后来几年,我的弟弟妹妹也相继出生。虽然由于家里人口多,他的工资收入有限,家庭生活比较困难,但他毫无怨言,任劳任怨的担起家庭生活的重担。他为人忠厚朴实,心地善良。</p><p class="ql-block"> 我爸是1959年5月入党的。他长期在北票矿务局党委宣传部工作,负责全局的新闻报道工作,他也曾给局领导于斌年当过秘书。在北票矿务局,他一直以共产党员的标准严格要求自己,几十年如一日地勤勤恳恳,认认真真地工作。他胸怀坦荡,与人为善,特别注意虚心向老同志学习,关心他的下属,所以,凡是他工作过的地方,都能得到单位领导与同事们的一致好评。</p><p class="ql-block"> 我小时候就知道,我爸白天上班很忙,晚上回家做完家务,他也不舍得休息休息,而是坐在桌子边写文章。他一写文章,就忘了一切,经常是埋头专心地写,一写能写到夜里一两点钟。我爸爸喜欢吸烟,他习惯在写文章的时候手里拿着一支烟,点着了,不时的抽,还不停的翻阅资料。等到天亮的时候我们起来,看到他的烟缸里,是满满的一缸烟头,满屋子的烟气。</p><p class="ql-block"> 我爸称得上是一个模范丈夫。从我记事起,我就没有听见爸爸妈妈吵过架。他俩说话特别温柔,加上我爸的性格很好,有事互相商量,从来没有因为一点小事而吵架。虽然爸爸妈妈的工资不高,我们家的小孩又多,姊妹五个,但是我们家的生活是幸福的。</p><p class="ql-block"> 在家里,爸爸他独自一个人承担起家里的所有事务。我家当时住的是平房,屋里没有自来水,爸爸就早晨起来去外边挑水、劈柴、脱煤球,还给我们做早饭。我们姊妹几个哪个有病,都是爸爸领着去医院看病。</p><p class="ql-block"> 爸爸是一个积极上进的人,虽然这些家务事落在他一个人身上,但是爸爸上班从来不迟到早退,还年年被评为先进生产者。妈妈是一个有福的人,爸爸什么活都不让他干,在她40岁的时候,她才开始学做饭。</p><p class="ql-block"> 平时,他非常的孝敬老人,关爱我们子女。</p><p class="ql-block"> 在我们小的时候,爸爸从来没有打过我们,骂过我们。记得有一次我和妹妹因为穿一件衣服吵了起来,他很严肃的对我说:“你那么大个子,还吵架?”就这一句话,我就躲了爸爸一个星期,不敢跟他在一个桌子上吃饭,不敢正脸看他,我也很怕他。</p><p class="ql-block"> 爸爸经常教育我们,要做一个有文化,有教养、尊老爱幼,积极上进的人。</p><p class="ql-block"> 我有一对双胞胎弟弟,他俩也很调皮。有时不好好学习,跟同学打架,打架的时候哥俩一起上。爸爸听说后非常的生气,但是爸爸也没打他们,而是给他们讲做人要与人为善,和同学要团结友爱。有什么问题就讲道理,以诚相待,不应当用拳头去解决。后来,爸爸又领着哥俩给那个被打的同学赔礼道歉。</p><p class="ql-block"> 爸爸虽然工作很忙,家务事多,但还是很关心我们的学习。有一次,我的弟弟已经上初中了,一道数学题不会做。爸爸知道了,就翻他的书本看,自己先学习数学,学会了再教我的两个弟弟。就这样,在爸爸的关心和鼓励下,我的两个弟弟也很努力,学习成绩不断提高,在班级里名列前茅。在爸爸的教育下,我们家后来有两名大学生,一名中专生。</p><p class="ql-block"> 爸爸对我是特别的关心和爱护。在我上高中的时候,爸爸就教我写新闻报道,讲述新闻报道的重要性。在他的教导和鼓励下,我也曾经往矿工报社投了新闻稿,有一篇还登上了矿工报发表了,拿到了第一笔稿费。我当时高兴极了。</p><p class="ql-block"> 我参加工作以后,有一次,单位的领导让我写职工代表大会的总结,当时我也不会写,我就来问爸爸怎么写。他耐心的告诉我开头怎么写,中间怎么写,结尾怎么写,还给我拉了提纲。通过爸爸的讲解,让我学了不少写总结的知识,按照爸爸给我的思路,我的这篇职工代表大会总结的文章终于写完了,还得到了我们单位领导的好评。</p><p class="ql-block"> 1984年8月6 日,我的爱人因公牺牲。当时我26岁,孩子才11个月。这个沉重的打击落在了我的头上,同时也落在了爸爸妈妈的头上。一夜之间,爸爸的头发就变白了,眼袋下来了,这是多大的打击!他们心疼我,便把我和孩子接回了家。无形之中,这个精神上和生活上的巨大压力又落在了爸爸妈妈的身上。爸爸妈妈心疼我,我也心疼爸爸妈妈,他们毕竟岁数大了还一直的安慰我,关心我,鼓励我。正是爸爸给我精神上的安慰和生活上的照顾,让我为了孩子,为了这个家,重新站立了起来。</p><p class="ql-block"> 1991年7月我爸离休。离休后,他又被聘请去了局志办工作,参加编写矿务局史。他不怕苦和累,认识查资料,写文稿。他一生都爱学习,到了晚年,他还在看书看报。</p><p class="ql-block"> 在我爸87岁那年,我把他从朝阳我小弟弟家接到了我家,和我们一起生活。我想,爸爸生我们养我们长大,千辛万苦。爸爸现在老了,我们做晚辈的要加倍的照顾他,关心他。在生活上,我从不让他吃剩饭,剩菜、一日三餐不重样,保健品长时间吃着,从不间断。晚上的时候我陪他睡觉,白天搀扶他上外头晒太阳。</p><p class="ql-block"> 我儿子王利也是个孝顺的孩子。他开挂车,跑长途。每次出车回家来,就给姥爷挖耳屎,剪指甲,几乎都他的事儿。我爸有时看到他回来,直接就把脚丫伸过来让他剪指甲。爸爸是看着他长大的,也非常疼爱他这个外孙。</p><p class="ql-block"> 我的小弟弟张跃忠在朝阳市工作,每周两天从朝阳来北票陪老父亲,陪他洗澡、理发,陪他说话唠家常,陪他打麻将。我爸非常喜欢他,一看他回来就笑了,因为他是老儿子的缘故吧。</p><p class="ql-block"> 晚年,由于病魔的折磨,他很难受,我就尽力关心他,安慰他。他有时不高兴,心情不好,我就想方设法法逗他高兴,逗他开心。我的儿子儿媳也非常的孝顺,经常给他老人家讲故事听。我孙女也时常给他唱歌跳舞,让他享受天伦之乐。住在我这里,他很开心,有时他还哼哼着小曲。他晚年的生活,是很幸福的。</p><p class="ql-block"> 我真想不到,2024年6月14日,他就因病重去世了。我们都认为他能成为百岁老人,他却94岁就走了,我真的很心疼啊!到现在我还觉得爸爸没走,他还在我们身边,慈祥地看着我们,关心着我们。</p><p class="ql-block"> 我爸的一生虽然平平淡淡,但在我们的心中,他是一个伟大的父亲。每当我想起他的时候,我都泪流满面,太想他了。</p><p class="ql-block"><b> (张跃进)</b></p> <p class="ql-block"><b> 悼张广纯师傅</b></p><p class="ql-block"> 噩耗传来心悲痛,</p><p class="ql-block"> 含泪追忆广纯容。</p><p class="ql-block"> 煤矿新闻一老将,</p><p class="ql-block"> 魂飞九霄伴鹤松。</p><p class="ql-block"> 愿张广纯师傅在天之灵得到安息!</p><p class="ql-block"><b> (李秀珍)</b></p> <p class="ql-block"><b> 朴 实 赞</b></p><p class="ql-block"> 秋风萧瑟雨凄凄,</p><p class="ql-block"> 忽闻广纯驾鹤西。</p><p class="ql-block"> 寿比南山千古无,</p><p class="ql-block"> 人生百岁万挑一。</p><p class="ql-block"> 身体弱弱志如铁,</p><p class="ql-block"> 说话轻轻达民意。</p><p class="ql-block"> 朴实方为人中杰,</p><p class="ql-block"> 品德不彰看朝夕。</p><p class="ql-block"><b> (北京潘德志悼念张广纯师傅)</b></p><p class="ql-block"> <b> </b></p> <p class="ql-block"> 张广纯师傅是我的前辈,也是我走进新闻单位之后的老师。</p><p class="ql-block"> 他为人谦恭,非常内敛,学养深厚。</p><p class="ql-block"> 深切缅怀张师傅,愿他一路走好,在另一个世界,依旧安详平和!</p><p class="ql-block"><b> (张 健)</b></p> <p class="ql-block"> 我不知广纯仙逝,以为他能成百岁老人。</p><p class="ql-block"> 广纯同志品德高尚,作风扎实,谦虚谨慎,是新闻战线的优秀代表。</p><p class="ql-block"> 闻讯不胜悲痛!愿他一路走好。</p><p class="ql-block"><b> (张连环)</b></p> <p class="ql-block"> 得知广纯同志离世的消息,我非常的震惊和悲痛。</p><p class="ql-block"> 在北票煤矿,广纯同志是令人敬佩的写作能手,新闻战线的实干家。他几十年如一日地默默耕耘,无私奉献,为他所热爱的新闻事业做出了很大贡献。</p><p class="ql-block"> 我为失去了一位优秀的办报人,老新闻工作者,老同志,老朋友而无比的痛心。</p><p class="ql-block"> 遥祝广纯同志一路走好!</p><p class="ql-block"><b> (王天荣)</b></p> <p class="ql-block"><b> 怀念恩师广纯</b></p><p class="ql-block"> 忽从老友得悲讯,</p><p class="ql-block"> 恩师驾鹤离凡尘。</p><p class="ql-block"> 九十四载光辉路,</p><p class="ql-block"> 毕生才华献煤城。</p><p class="ql-block"> 新闻报道硕果多,</p><p class="ql-block"> 不遗余力育新人。</p><p class="ql-block"> 当年有幸聆教诲,</p><p class="ql-block"> 深思勤改出妙文。</p><p class="ql-block"> 更从恩师修身心,</p><p class="ql-block"> 耳濡目染益终生。</p><p class="ql-block"> 我从冠山一井报道员岗位,走进矿务局宣传处的全部练笔实践,得力于广纯的指教和帮助。</p><p class="ql-block"> 那时,与他同在一个科室对桌工作,他就是无声的榜样。每天,他一进屋就埋头写作或认真读书。</p><p class="ql-block"> 他自己喜欢买书看书,还时常向我们推荐。他从不闲谈,总是默默工作,有板有眼。为人谦和诚恳,话语音细,启迪很深。 </p><p class="ql-block"> 要说我在宣传处有所成长,首先是王冠青处长领导有方。文字方面,当属广纯给我的帮助最大了。他淡泊名利、无私奉献的精神,也使我深受教育。</p><p class="ql-block"> 噩耗传来,深感悲痛。愿恩师广纯千古,音容笑貌永存!</p><p class="ql-block"><b> (佟国民)</b></p> <p class="ql-block"> 获悉张广纯同志去世,很是悲痛。</p><p class="ql-block"> 他是北票的老新闻工作者了,为北票矿务局宣传思想工作作出了不可磨灭的贡献。他思想缜密,严谨踏实,为人谦虚诚恳,精心培养了许多写作人才。离休后,他精心编辑矿务局志,留下了北票煤矿宝贵的精神财富。</p><p class="ql-block"> 不管年龄大小,矿务局很多很多人都亲切称他“广纯师傅”。</p><p class="ql-block"> 广纯同志,人们怀念你!</p><p class="ql-block"><b> (孙贵卿)</b></p> <p class="ql-block"> 惊悉张广纯老师逝世的消息,我无比悲痛!</p><p class="ql-block"> 张广纯老师个子不高,面容清瘦。他说话的声音十分柔和,对人非常的真诚。他是经验丰富,成就卓著的老报人。在他面前,我虽然只是个写些豆腐块文章的小学生,但我从心里非常的尊敬他。</p><p class="ql-block"> 他老人家思想敏锐,才华出众,作风严谨,是当年北票矿务局宣传报道工作队伍里的一面旗帜。凡是认识他的人,都很尊敬他。与他曾在一起共事的人,更是非常的敬佩他。</p><p class="ql-block"> 如今,他虽去世了,他的名字却永垂北票煤城的历史。</p><p class="ql-block"> 尊敬的张广纯老师千古!</p><p class="ql-block"><b> (颜 丽)</b></p> <p class="ql-block"> 听到张广纯老领导的去世,我很震惊。我记得不久前在超市还遇到了他,他坐在轮椅上,他闺女推着他在逛超市。真是世事难料,一晃人已经走了几个月了。</p><p class="ql-block"> 他是我们北票煤矿的新闻老前辈,几十年如一日地默默无闻、勤恳工作,做出了很大贡献。我们永远怀念他!</p><p class="ql-block"><b> (高淑芳)</b></p> <p class="ql-block"> 张广纯,好熟悉的名字。他是一位老领导,一位优秀新闻人,曾经战斗在煤矿新闻战线,宣传北票煤矿工人的真善美,宣传北票煤矿当年的辉煌,尽心尽力,并培养了大量新闻人才,功不可没。</p><p class="ql-block"> 斯人已逝,深情缅怀。广纯的工作精神永远激励后人。</p><p class="ql-block"><b> (王鹤章)</b></p> <p class="ql-block"><b> 后 记</b></p><p class="ql-block"> 得知广纯同志不幸病逝,我们熟悉他的人,都无比的悲痛。</p><p class="ql-block"> 为了表达我们的哀思和缅怀之情,我做了这个美篇。</p><p class="ql-block"> 广纯的大女儿张跃进同志,不但写了回忆她父亲的文章,还提供了很多记录她父亲生前工作和生活情况的珍贵照片。我在此向她表示特别的感谢!</p><p class="ql-block"> 由于我在北票矿务局机关和北票矿工报社工作的时间都不长,所以,这个美篇里有些照片上的人,我并不认识,只好请教王天荣、孙贵卿、潘德志、李秀珍、闫玉、高淑芳、闫运洁等老同志。他们不厌其烦,多次发短信将照片上的人名告诉我。我要向他们深致谢意!</p><p class="ql-block"> 广纯的一生,如同一部厚重的书,每个字都渗透着朴实、善良与勤奋;每一页都洋溢着对新闻事业的忠诚,对煤矿工人的热爱。</p><p class="ql-block"> 广纯虽逝,风范永存!</p><p class="ql-block"><b> (周道纯)</b></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