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附中学子这样过国庆】微塑料在哪里?——忻州师范学院附属中学初38班孙熙程2024年国庆假期实践活动小记

 赵小灵

<p class="ql-block">  塑料是与我们的生活紧密相连的纽带。这个20世纪初才发明的人造材料,如今已经成为我们生活中不可或缺的一部分。从日常用品到工业产品,从医疗设备到航天技术,塑料的应用无处不在。让我们来探讨塑料与我们生活之间的紧密关系。首先,提供日常生活的便利。塑料以其轻便、耐用、成本低廉的特性,极大地方便了我们的日常生活。从塑料包装袋、塑料餐具到塑料玩具,塑料制品的广泛使用,让我们的生活更加便捷。其次.经济发展的推动力。塑料产业的发展,为全球经济的增长做出了重要贡献。塑料制品的生产和加工,不仅创造了大量的就业机会,也推动了相关产业的发展,如化工、机械制造等等。</p><p class="ql-block"> 但随着塑料制品在生活、工业中的普遍使用,也出现了一个新的问题,有研究表明人体检测出存在大量微塑料。于是我利用国庆假期通过社交媒体平台查阅大量资料,了解微塑料对人类以及自然生态的危害。</p> 微塑料是什么 <p class="ql-block">定义</p><p class="ql-block"> 微塑料Q被定义为直径小于5mm的塑料颗粒。微塑料一词首次出现是在2004年英国Thompson教授发表在Science的文章中,是形状多样的非均匀塑料颗粒混合体,被形象地称为“海中的PM2.5"</p> 如何进入人体 <p class="ql-block">分类</p><p class="ql-block"> 初生微塑料,即生产之时的粒径就小于5mm的塑料微珠,常被用在有清洁作用的洗漱用品;餐饮器具;服装等。</p><p class="ql-block"> 次级微塑料,指大块塑料经过物理、化学和生物作用最终形成的微小颗粒。</p><p class="ql-block"> 在与人类、动物、环境的接触中保留微粒,从而形成为塑料。</p> 塑料制品来源 <p class="ql-block">来源</p> <p class="ql-block">淡水环境</p><p class="ql-block"> 微塑料在淡水环境中的存在的主要是因为陆源塑料垃圾、化妆品行业、污水排放、农业生产等。其中陆地上塑料氧化分解后再通过地表径流等方式注入淡水环境中,就直接导致了陆源输入成为淡水环境中微塑料的主要来源。</p> <p class="ql-block">海洋环境</p><p class="ql-block"> 海洋中微塑料的主要来源多种多样,经研究发现,海洋中塑料通过阳光染、船只碰撞、风化心、氧化产生的塑料微粒、大陆塑料垃圾的输入、一些国家随意地向大洋中排放垃圾等行为是海洋中微塑料的主要来源。</p> <p class="ql-block">大气环境</p><p class="ql-block"> 大气微塑料一般通过呼吸系统吸入、饮食摄入、皮肤接触y3种途径进入人体。大气中的微塑料粒径大多小于1微米,因此更易被吸入积聚在肺部并且穿透呼吸系统,从而引发各种呼吸道疾病 如支气管炎、哮喘等,甚至引</p><p class="ql-block">发肺癌,严重威胁人类健康。</p> 微塑料的危害 <p class="ql-block">危害</p><p class="ql-block"> 微塑料可产生氧化应激,诱导组织损伤和慢性炎症。 随着微塑料尺寸的减小,它可能通过淋巴聚集进入外周组织和循环系统,导致全身性暴露。随着微塑料尺寸的减小,它可能通过淋巴聚集进入外周组织和循环系统,导致全身性暴露。</p> 如何减少摄入 <p class="ql-block">防控</p><p class="ql-block"> 微塑料污染问题的对策目前主要集中在完善微塑料污染控制措施和塑料环境污染修复等几个方面。通过法规约束,提高人们回收利用塑料意识等方式可以有效控制微塑料的污染源头。同时我们还需对环境中已经存在的微塑料污染的修复,通过在不同环境和不同污染程度下,结合化学、物理修复和生物修复将有效降低微塑料的污染水平。</p> <p class="ql-block">  塑料是人类生产生活离不开的材料,在高效修复环境微塑料污染的情况下,保证生物修复的安全性是生物修复微塑料污染的前提。我们要提高自我防范意识,同时呼吁整个社会都来关注微塑料对整个生态环境的危害。</p> <p class="ql-block" style="text-align:center;">班级: 初一38班</p><p class="ql-block" style="text-align:center;">班主任: 安丽娜</p><p class="ql-block" style="text-align:center;">图文稿:孙熙程</p>

塑料

修复

污染

环境

塑料制品

中微

通过

淡水

危害

生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