战友相约出游_山西平遥古城2023-10-25

<p class="ql-block">平遥古城,位于山西省晋中市平遥县康宁路,地处山西省中部,始建于西周宣王时期(前827年—前782年),于明代洪武三年(1370年)重建、扩修城池,是现今中国境内保存最为完整的一座古代县城,整座城池宛如乌龟向南爬行,因此有“龟城”之称。</p><p class="ql-block">平遥古城由城墙、店铺、街道、寺庙、 民居等共同组成一个庞大的建筑群,整座城池对称布局,以市楼为轴心,以南大街为轴线,形成左城隍、右衙署,左文庙、右武庙,东道观、西寺庙的封建礼制格局,总占地面积2.25平方千米;城内街道格局为“土”字形,整体布局遵从八卦方位,由四大街、八小巷、七十二条蚰蜒巷构成八卦图案,南大街、东大街、西大街、衙门街和城隍庙街形成干字型商业街。</p><p class="ql-block">平遥古城是中国汉民族城市在明清时期的杰出范例,它保存了其所有特征,而且在中国历史的发展中为人们展示了一幅非同寻常的文化、经济、社会及宗教发展的完整画卷。平遥古城内的街道商铺都体现历史原貌,设计布局体现了明清时期城市规划理念和形制分布,展示了五个世纪以来中国建筑风格和城市规划的演变,被称为研究中国古代城市的活样本,在建筑、宗教、商业、民俗、民间艺术上具有丰富且独特的价值。</p> <p class="ql-block">晚上入住平遥古城当地特色民宿,一行战友相约在此度过难忘的时光。夜幕降临,街道两旁挂起的中国国旗在路灯的照耀下显得格外醒目,仿佛在诉说着这座古城的历史与荣耀。</p> <p class="ql-block">夜幕下的古建筑群落散发着神秘的气息,一座高大的古典建筑矗立在中央,其顶部装饰着红色灯笼与绿色瓦片相间的屋檐,两侧各有一座小塔楼作为点缀。这座建筑物被一排低矮的房屋环绕,它们同样具有传统的中国风格,并以红砖墙为主,让人仿佛穿越回了古代。</p> <p class="ql-block">在当地海军老兵的帮助下,战友们得到了不少便利。战友站在挂着红灯笼的小院合影,笑容满面,仿佛在分享着这份难得的温馨时刻。</p> <p class="ql-block">走进钱庄,只见建筑内部场景令人赞叹不已,屋顶绘满了精美的图案,中间悬吊两盏红色宫灯,这里不仅保留了历史的痕迹,更让人感受到神秘!</p> <p class="ql-block">金库的秘密通道隐藏在地道入口处,墙壁上刻着“秘密通道”几个大字,让人不禁想象起曾经发生在这里的故事。</p> <p class="ql-block">白天的老街上,穿着汉服的人们漫步其中,两侧店铺林立,充满了浓厚的文化氛围。战友们穿梭于这些历史悠久的街道间,仿佛回到了那个遥远的时代。</p> <p class="ql-block">当年的镖局如今已成为一处旅游景点,一块牌匾上写着“仁义礼智信”,下面还有一副对联:“以武会友”、“侠义南北”。这些字眼让人联想到那些英勇的镖师们,他们曾在这片土地上留下无数传奇。</p> <p class="ql-block">山西醋名扬天下,两个大黑坛子上贴着红纸条写着醋,散发出阵阵酸香。战友们品尝了当地的特产,纷纷赞不绝口。</p> <p class="ql-block">平遥会馆是一座传统的中国建筑风格的大门,上方悬挂着“平遥会馆”的牌匾,两侧挂着红灯笼。战友们在此合影留念,记录下了这段美好的时光。</p> <p class="ql-block">这是一条街道上的场景,两侧都是古色古香的房子,挂着中国国旗。战友们沿着这条街道前行,感受着古城独有的韵味。</p> <p class="ql-block">古时的县衙门,如今已变成了一处历史遗迹,大门楼建筑上方挂着“平遥县薯”的牌匾,在大门两侧各有一尊石狮子守卫着,让我们仿佛感觉到往昔的威严辉煌。</p> <p class="ql-block">晚上观看情景剧《再见平遥》。</p> <p class="ql-block">参观有名的王家大院,这里不仅展示了古代建筑的精美工艺,更让人领略到了晋商文化的独特魅力。离开时,月亮已经挂上了天空,为这次旅行画上了一个完美的句号。</p> <p class="ql-block">与老连队司务长合影</p> <p class="ql-block">王家大院,位于中国山西省晋中市灵石县静升镇静升村,为灵石望族静升王氏于清代康熙至嘉庆年间修建的住宅建筑群。现存建筑多为清康熙至嘉庆年间修建,占地45000平方米,建筑面积32000平方米。</p><p class="ql-block">王家大院始建于明万历年间,明代中叶王家致富后,宅院进一步扩展。清康熙年间,王家成为显赫官商,开始大规模建造房屋,先后建成拥翠巷、锁瑞巷、宜安院等。清雍正年间,王家开始在静升村北山坡筑堡建宅,建成崇宁堡、怀永图院等建筑。至乾隆年间,王家大院迎来筑堡建宅高峰期,相继建成拱极堡、和义堡、恒贞堡等建筑。嘉庆年间,视履堡开建,于嘉庆十六年(1811年)建成。自清咸丰年间开始,王家走向衰落,至光绪年间已经败落,并开始卖祖产谋生,例如光绪十七年(1891年),王嘉言将视履堡1.2万余平方米的宅院卖出。中华人民共和国建立后,王家大院被分给上百户村民居住。自1995年起,王家大院在当地政府的帮助下开始修复。王家大院坐北朝南,有院落123座,房屋1118间,主要由高家崖、红门堡等部分组成。自1997年开放后,王家大院在海内外产生了积极的影响,被广誉为“华夏民居第一宅”“中国民间故宫”和“山西的紫禁城”。</p><p class="ql-block">作为中国优秀的传统建筑文化遗产和民居艺术珍品,王家大院于2004年被评为国家AAAA级旅游景区,2006年又被国务院列为“全国重点文物保护单位”。2019年,王家大院被授予“美丽中国文旅影响力品牌”称号。</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