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h3>跟着《黑神话:悟空》游山西</h3> <h3> 弥陀殿<br><br><br>朔州市崇福寺弥陀殿是崇福寺的主殿,也是寺内最大的殿堂,始建于金代熙宗皇统三年(公元1143年),距今已有850多年历史。弥陀殿高大宽敞,殿顶施以绿色琉璃剪边,殿内前檐隔扇、窗棂花典雅、精美,是中国现存的一处保存完整的金代作品。该殿面阔7间,进深5间,通高21米多,其中月台高约2米,大殿净高19米有余。弥陀殿的匾额、塑像、壁画、雕花门窗、脊饰琉璃被誉为“金代五绝”。正面檐下“弥陀殿”竖匾是金大定二十四年(公元1184年)原物,笔法纯熟,字体遒劲,至今已历800多个春秋。弥陀殿以其宏伟的气势和精湛的工艺,在中国建筑史上占有重要地位,被专家誉为“金代艺术殿堂”12。<br><br>弥陀殿的建筑风格独特而庄重,其单檐歇山顶的设计彰显出宏伟的气势。柱头斗拱有斜拱,这是我国最早运用斜拱的实例之一,展示了古代工匠的精湛技艺和独特创意。殿内的华带牌(牌匾)、鸱吻、雕塑、壁画以及隔扇门全部是金代原构,历经岁月的洗礼依然保存完好。弥陀殿不仅是崇福寺的核心建筑,也是研究金代建筑风格和工艺的重要实物资料</h3> <h3> 弥陀殿<br><br><br>朔州市崇福寺弥陀殿是崇福寺的主殿,也是寺内最大的殿堂,始建于金代熙宗皇统三年(公元1143年),距今已有850多年历史。弥陀殿高大宽敞,殿顶施以绿色琉璃剪边,殿内前檐隔扇、窗棂花典雅、精美,是中国现存的一处保存完整的金代作品。该殿面阔7间,进深5间,通高21米多,其中月台高约2米,大殿净高19米有余。弥陀殿的匾额、塑像、壁画、雕花门窗、脊饰琉璃被誉为“金代五绝”。正面檐下“弥陀殿”竖匾是金大定二十四年(公元1184年)原物,笔法纯熟,字体遒劲,至今已历800多个春秋。弥陀殿以其宏伟的气势和精湛的工艺,在中国建筑史上占有重要地位,被专家誉为“金代艺术殿堂”12。<br><br>弥陀殿的建筑风格独特而庄重,其单檐歇山顶的设计彰显出宏伟的气势。柱头斗拱有斜拱,这是我国最早运用斜拱的实例之一,展示了古代工匠的精湛技艺和独特创意。殿内的华带牌(牌匾)、鸱吻、雕塑、壁画以及隔扇门全部是金代原构,历经岁月的洗礼依然保存完好。弥陀殿不仅是崇福寺的核心建筑,也是研究金代建筑风格和工艺的重要实物资料</h3> <h3> 弥陀殿<br><br><br>朔州市崇福寺弥陀殿是崇福寺的主殿,也是寺内最大的殿堂,始建于金代熙宗皇统三年(公元1143年),距今已有850多年历史。弥陀殿高大宽敞,殿顶施以绿色琉璃剪边,殿内前檐隔扇、窗棂花典雅、精美,是中国现存的一处保存完整的金代作品。该殿面阔7间,进深5间,通高21米多,其中月台高约2米,大殿净高19米有余。弥陀殿的匾额、塑像、壁画、雕花门窗、脊饰琉璃被誉为“金代五绝”。正面檐下“弥陀殿”竖匾是金大定二十四年(公元1184年)原物,笔法纯熟,字体遒劲,至今已历800多个春秋。弥陀殿以其宏伟的气势和精湛的工艺,在中国建筑史上占有重要地位,被专家誉为“金代艺术殿堂”12。<br><br>弥陀殿的建筑风格独特而庄重,其单檐歇山顶的设计彰显出宏伟的气势。柱头斗拱有斜拱,这是我国最早运用斜拱的实例之一,展示了古代工匠的精湛技艺和独特创意。殿内的华带牌(牌匾)、鸱吻、雕塑、壁画以及隔扇门全部是金代原构,历经岁月的洗礼依然保存完好。弥陀殿不仅是崇福寺的核心建筑,也是研究金代建筑风格和工艺的重要实物资料</h3> <h3> 弥陀殿<br><br><br>朔州市崇福寺弥陀殿是崇福寺的主殿,也是寺内最大的殿堂,始建于金代熙宗皇统三年(公元1143年),距今已有850多年历史。弥陀殿高大宽敞,殿顶施以绿色琉璃剪边,殿内前檐隔扇、窗棂花典雅、精美,是中国现存的一处保存完整的金代作品。该殿面阔7间,进深5间,通高21米多,其中月台高约2米,大殿净高19米有余。弥陀殿的匾额、塑像、壁画、雕花门窗、脊饰琉璃被誉为“金代五绝”。正面檐下“弥陀殿”竖匾是金大定二十四年(公元1184年)原物,笔法纯熟,字体遒劲,至今已历800多个春秋。弥陀殿以其宏伟的气势和精湛的工艺,在中国建筑史上占有重要地位,被专家誉为“金代艺术殿堂”12。<br><br>弥陀殿的建筑风格独特而庄重,其单檐歇山顶的设计彰显出宏伟的气势。柱头斗拱有斜拱,这是我国最早运用斜拱的实例之一,展示了古代工匠的精湛技艺和独特创意。殿内的华带牌(牌匾)、鸱吻、雕塑、壁画以及隔扇门全部是金代原构,历经岁月的洗礼依然保存完好。弥陀殿不仅是崇福寺的核心建筑,也是研究金代建筑风格和工艺的重要实物资料</h3> <h3><br> 天王殿<br><br><br><br>朔州市崇福寺的天王殿(又称金刚殿)是崇福寺内的一个重要建筑,位于山门内北侧,面朝朔州古城东大街。该殿始建于唐麟德二年(665年),于金熙宗皇统三年增建,并在清代乾隆年间进行了重建。天王殿内供奉的是四大天王和三大士,展示了丰富的宗教文化。<br><br>天王殿的建筑风格独特,具有单檐悬山式屋顶,面宽五间(17.22米),进深六椽(8.28米)。其台基原高102米,周置压檐石,但在院基增高后,台基现状仅高60厘米。殿内梁架为五架四柱,前檐设廊,廊柱柱身内倾,柱础覆盆式。前檐廊和后檐柱各施斗拱一列,殿顶举架陡峻,筒坂布瓦盖顶,脊兽灰色,滴沟饰饕餮纹,垂脊堆花,展现了典型的山西清代民间匠师做法。殿身前后檐明间辟门,格扇式门窗,木板满布,板外表钉竖形木条间隔,依门窗大小装饰壶门式样——两侧卷云翘起,当心束以花形,颇为古朴典雅1。<br><br>此外,崇福寺作为全国重点文物保护单位,其历史价值较高。寺内不仅有金代建筑、塑像、壁画保存完好,而且天王殿作为寺内的重要建筑之一,不仅体现了古代建筑的壮丽风貌,也是研究古代宗教文化、建筑艺术和历史的重要资料</h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