北京旅游(2)鸟巢、天坛

其乐无穷

旅游的第三天,今天的计划是鸟巢与天坛公园, 国家体育场,又名"鸟巢",位于北京奥林匹克公园中心区南部,是2008年北京奥运会的主体育场,并举行了该届奥运会及残奥会的开闭幕式、田径比赛及足球比赛决赛。此外,它还承担了2022年北京冬季奥运会和冬残奥会的开闭幕式。鸟巢于2003年12月24日开工建设,2008年3月完工,总造价22.67亿。<div>  作为国家级体育场馆,鸟巢不仅用于举办大型国际体育赛事,如奥运会和冬奥会,还成为北京市民参与体育活动及享受体育娱乐的重要场所。鸟巢的设计超越了纯粹的体育或建筑概念,承载着深远的社会意义,是国际交往的平台和展示中国形象的重要窗口。<br><div><br></div></div> 早上我们从酒店出发,坐1号线换乘8号线到奥林匹克公园站下地铁,一走到地面,映入眼睑的就是这座钉子塔,北京奥林匹克塔。<div>  北京奥林匹克塔,曾被称作"生命之树",位于北京市朝阳区北辰东路15号,为中国第六高塔,被网友称为"大钉子",占地面积约7000平方米,始建于2011年,于2015年8月8日正式对外开放。<br>  北京奥林匹克塔包括塔基大厅和五个独立的塔冠塔体由五座186米至246.8米高的独立塔组合而成,是世界上唯一一个由五个塔独立组成的观光塔,建筑总面积18687平方米。其中塔冠面积5257平方米,塔座面积13430平方米2。塔基大厅为覆土建筑,通过绿坡与地面自然相接。塔冠顶部则有五个独立的观景平台和功能厅 。<br>  2017年11月6日,北京奥林匹克塔被评为2016年度鲁班奖 。<br>  2019年4月12日,北京奥林匹克塔获得第16届中国土木工程詹天佑奖。<br><br></div> 手心里的奥运塔,哈哈……! 哥俩好!钉子塔钉在手臂上了,哈!<div><br></div> 中国历史研究院 看鸟巢啰! 一、二、三举起!两位好友同时用力举起了奥运火炬! 到了鸟巢才知道还能登顶看北京,这太吸引人了,而且六十五周岁以上的人凭身份证免费入场,那个开心哦,于是就兴高采烈地通过了检票口。 先与鸟巢合个影,不能实地看到夜间盛况中的鸟巢,就看图片嘛! 乘扶梯上楼 首先参观了会客室 富丽堂皇的会客厅 会客厅前立着毛主席诗词《沁园春、雪》的屏风 留个影,留个念想。 然后参观鸟巢的主体部分,好大的比赛场,能容纳9.1万观众。 今晚有周深的演唱会,权当观众挥动闪烁棒,为周深呐喊!!! 场地内,工作人员在加紧安装灯光、音箱设备。 下回五子棋,休息会儿。 伟大的征程!现在的幸福生活,都是因为中国共产党的正确领导。 在党旗下再宣词! 敲起欢心锣鼓 体育场为特级体育建筑主体结构设计使用年限100年,耐火等级为一级,抗震设防烈度8度。其形态如同孕育生命的"巢"和摇篮,由一系列钢桁架围绕碗状坐席区编制而成的椭圆鸟巢外形。 透过鸟巢看水立方 <p class="ql-block">  参观完五楼、六楼的观众席后,我们开始找上空中走廊的电梯,但在这两层转来转去,一直没找到上去的电梯,在此花了好多时间,最后才找到服务员,告诉我们沿着红色线条的指示走,走到尽头就能看到电梯了。</p> <p class="ql-block">还有个笑点,在鸟巢找不到去空中走廊时,一圈又一圈的找,有人说要爬上观众席最高处,那里可能有出口,幸亏没往上爬,哈……!</p> 再次举起冬奥运会的火把,成为运动员啦!开心! 登上鸟巢顶啦!最美的景色显现眼中,周围的高楼也不高了。<div><br></div> 玲珑塔,各国媒体工作的地方。 中国历史研究院,变成小方块了。 从这里看奥运塔,它真的变成了五棵拼在一起的钉子。 居高临下看水立方 沿着空中走廊的栈道,可以一直走到最高处。 在鸟巢之巅与家人打个招呼! 到最高处了,大家都要在这里留下足迹! 在这里能看到整个场馆,可要想把它拍全很难,因为距离和角度的关系无法实现,只能用手机的全景模式扫一下。 从顶上看场馆的一角 再看看脚下的场馆 顶上的太阳能板 鸟巢顶上的结构 <p class="ql-block"> 晚上有周深的演唱会,鸟巢13点开始清场,我们只能下来了。晚上把空中走廊的照片发在朋友圈,好多朋友都十分羡慕,居然大多数人都不知道还能走到鸟巢顶上,这更让我们感到庆幸与自豪。</p> 鸟巢与水立方遥遥相望 到水立方看看 水立方里的比赛场馆,跳水台。 地上的装饰很吸引人哦! 参观完鸟巢与水立方,出发去天坛公园啦!都在中轴线上,乘八号线就能抵达。 天坛公园是位于北京市东城区的一处世界文化遗产,始建于明永乐十八年(1420年),原名"天地坛",后于明嘉靖九年(1530年)改名为"天坛"。天坛公园是明清两代皇帝祭天、祈谷的场所,总面积达273公顷,是中国现存最大的古代祭祀性建筑群。公园由两道坛墙环绕,分为"内坛"和"外坛"两部分,域北呈圆形,南为方形,寓意"天圆地方"。<br> 以这个门为界,里面属于内坛,外面属于外坛。 祈谷坛:位于内坛北部,是春季祈祷丰年的场所。祈谷坛中的祈年殿是北京市的标志性建筑具有独特的明堂式建筑风格。<br><br> 祈年殿,参观的人特别多,在门口排队进场,里面已经人满为患,据说到了节假日,更是人山人海。 今天天气特别好,祈年殿上祥云环绕,抬头仰望更觉美丽! 皇乾殿,祈年殿的北面。 避开人群,留下纪念。 我挤进人群,拍到了祈年殿里陈设的一部分。 从丹陛桥上看祈谷坛全貌,最上面的圆顶就是祈年殿。 然后大家一起走向内坛的南域 成贞门,从成贞门看皇穹宇,皇穹宇的外墙就是回音壁。 回音壁:位于皇穹宇的围墙,因其声学效果而著名,两个人分别站在东、西配殿后,贴墙说话,声音可以传到一、二百米外的另一端。年轻时来天坛,在回音壁前做过实验,真的很神奇,可现在这么多人,这样的效果可能就无法显现了。 皇穹宇的圆顶就像清朝官帽的顶子,在白云下特别好看。 进围墙看皇穹宇,夕阳下非常美! 圆丘坛:位于内坛南部,是冬至日祭天的场所。圆丘坛的设计精巧,象征着九重天,体现了古代建筑艺术的杰出成就。<br><br> 离开成贞门,我又走向祈谷坛,今天是拍晚霞的最佳机会,又在天坛这么美丽的地方,所以与同伴们商量,今天晚点回酒店,满足一下我的心愿。 这时晚霞出来了,好美! 丹陛桥上人们开始往回走 祈谷坛关门是18点,我在17:50分时,又一次跑进到祈年殿前,只听广播通知,18点关门后,还在坛内的游客要从东门出坛,如果我错过了这个时间,就会与朋友们走散;无奈再按了几下快门,赶紧原路返回。回来查一下拍摄时间,我的最后一张祈年殿照片是18:01时拍的,不过这时的云已经开始变灰了。 今天我心满意足!<div><br></div> 太阳快下山了,我们也准备回家了。 走在天坛公园的路上,西面的晚霞似火,明天又是个好天气。 离开了天坛公园,乘地铁回酒店。这一天可能是我最近几年走路最多的一天,总共走了三万三千多步。朋友们也陪着我走了近三万步,那天把他们都拖累了。<div>  待续</div>