回到心心念念的地方

老罗

<p class="ql-block">一一桥头河煤矿邓子山工区</p><p class="ql-block"><br></p><p class="ql-block">金秋十月(2024年10月3号),阳光明媚,天气温暖。我回到了心心念念的曾经参加工作并工作的地方(1972年10月23号被招工,成为一名煤矿工人。1980年10月中旬调朝阳煤矿工作),邓子山工区。</p><p class="ql-block">邓子山工区,于1970年投产,年产原煤五万吨的矿井,是一个拥有完备设施的煤矿工区。1992年关闭,有效服务年限仅仅22年。</p><p class="ql-block">曾经的矿山主人,改制,下岗。众多的下岗失业的中青年们背井离乡外出谋生。多少年后,他们许多人走出了一片天地,而有的人随着年龄的增大及各种原因又无奈地回归到他们仅有的窝穴,固守着他们的家园,大多数人入居政府安署的棚户房。</p><p class="ql-block">年过78岁的原采煤一队职工张庆如一直带着老伴住在矿区矿灯房,前坪的井架留下过他美好的回忆。</p> <p class="ql-block">和老矿友相聚,曾经的青春年华,匆匆而过,现已人到老年。几许感概,几许沧桑,尽在不言中。</p> <p class="ql-block">矿区内还保留着立井井架,配电房,绞车房,机电队车间,矿灯房(张庆如一家现在在居住),医务室,还有八处老宿舍,共居住着九户老职工及家属。</p><p class="ql-block">邓子山煤区,这是一块发光发热的土地;这是一块激情燃烧的土地。煤矿人在这里艰苦奋斗,流血流汗。生产出了优质煤炭,发展了国家经济。如今,只剩下残垣断壁和回不去的过去。煤矿人在这里走过青春,走过岁月。曾经的辉煌,像一颗颗流星,流向远方。曾经沸腾的群山在现在显得格外的宁静,甚至冷清。</p><p class="ql-block">桥头河煤矿虽然早已经退出了历史舞台,但桥煤人那份深深的乡愁,那份深深的眷恋,却永远镌刻在我们的心间,不曾忘记。</p> <p class="ql-block">附记</p> <p class="ql-block">医务室</p><p class="ql-block">邓子山工区医务室,千仓百孔,前坪后院杂草丛生,一片废墟。</p><p class="ql-block">本人1975年患胃病,不能上班,去医务室看病。张艾医生给我开了3付中药,每天服一付。中药服用完后,药到病除。张艾医生要我记得,平时要多食清淡食物,少食辛辣食物。医者仁心,我终生受益。可惜这位名医,英年早逝,痛心!</p> <p class="ql-block">1992年邓子山工区关闭后,归属于桥头河镇大范村。</p><p class="ql-block">在医务室坪前一百米处,由当地老板和乡贤捐资修建了一条直通桥头河镇街上的油沙路,当地乡们出行方便。</p> <p class="ql-block">离矿区几百米处的大范村田垅上有一株桂花树,吸天地之灵气,日月之精华,田垅水源之充足,满树桂花盛开,清香溢满田垅。</p><p class="ql-block">桂花,是秋季里的温柔香,它寓意着收获,美好,吉祥。桂花挂树枝,满树清香来,几度秋意浓。</p><p class="ql-block">金秋十月,希望这个秋天爱与好运同在。</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