年少挑粪时

扬州俊杰

<p class="ql-block">这两天,老家在进行化粪池改造,每家每户免费建了封闭的化粪池,美丽乡村进一步升级,粪坑这个词在村里从此成了历史。</p><p class="ql-block">农村最脏的活莫过于挑粪。在乡村长大的少年,几乎都有过挑粪的经历,对于一个十岁到十三四岁的孩子,挑粪与挑猪草、刷猪圈等活一样,是最常见的活儿。</p><p class="ql-block">我小时候,家中养了七八条猪,家中粪坑小,所以几乎每天都要向田里挑粪。我挑粪,一个桶只能舀一半,因为我身高不够,粪桶上的绳子要挽了几圈,这样不至于我挑的时候把桶拖在地上。挑粪也很有技巧,脚步要控制好节奏,粪的表面放点草或树叶,这样即便担子晃晃悠悠,也不会洒到外面。</p><p class="ql-block">前些日翻袁枚的《随园诗话》,里面有段很有意思:随园担粪者,十月中,在梅树下喜报云:“有一身花矣!”……担粪人看见梅树“有一身花矣”,自然是欣喜的,这一句让袁枚惊奇,觉出了雅意。其实大可不必,平常人也有“眼前景致口头语”的能力,只要他有点闲心。</p><p class="ql-block">我当年挑粪也是没心没肺的,有次挑至半途,见河边昌蒲长了不少蒲黄,便忘却了挑粪的差事,放下粪桶搀起裤脚踩水去采,也不知过了多久,等我再回到岸上,我家那一对绿色的新塑料粪桶竟给谁“偷偷〞挑跑了,最后我捧着一堆蒲黄回家,母亲也没责怪。</p><p class="ql-block">小时候,每次我考试考差了,父母就用“不好好学习,只能挑一辈子大粪”来勉励我。父亲给我讲过,他小时候家里“成分〞不好,“游行批斗”是常有的事。每次游行,爷爷奶奶带个“高帽子”,挑着粪桶走在前面,年幼的父亲也被逼扛着一把粪瓢跟在其后。</p><p class="ql-block">大概是在2005年前后,我家终于不养猪了,特别是化肥尿素普及使用后,不用养猪蓄肥和运肥了,也终于不用挑粪下田了,现在在老家,扁担都是稀罕物件了,当年挑大粪的事成了一个时代的印记,偶尔讲给儿子听他都觉得是个笑话,每每念及于此,总是感慨万千。 </p><p class="ql-block">老家屋后的走廊里,还有一只快腐朽的木粪桶,它陪伴过我的少年时光,苦痛的肉身被它启蒙、照耀,如今老屋沧桑,父母年迈,清风扑面,各自安详。</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