非洲行 - 纳米比亚西海岸

Leon

<p class="ql-block">从纳米比亚首都温得和克往西四百公里就到了大西洋的东南岸边。<span style="font-size:18px;">最大的沿海城市</span>鲸湾就在这里,这是纳米比亚的第二大城市。</p><p class="ql-block">南大西洋东岸北起安哥拉南至南非开普敦有3000公里海岸线,<span style="font-size:18px;">鲸湾港是</span>唯一的天然深水避风港。自然形成的海湾中浮游生物聚集,吸引了许多捕食者,其中最大的当属两种鲸:南露脊鲸和座头鲸,鲸湾因此得名。</p> <p class="ql-block"><b style="font-size:22px;">鲸湾</b></p> <p class="ql-block">我们乘船去寻找所谓的海上五大动物,两种鲸鱼,海龟,大型翻车鱼和海豚。海豚倒是见到了,远远的有人说是看到了鲸鱼翻身,其他的一概没见。</p><p class="ql-block">在海边最多见的是海鸥、海狗和大鹈鹕。它们被游船有意识地喂食,都会自动跳到游船上寻觅食物。</p><p class="ql-block">海鸥是杂食鸟,分布广泛。大概世界各地有海的地方都有,可能形状略异而已。</p> <p class="ql-block">船刚刚启动,工作人员拎着一小桶鱼来到甲板。尚不及提防,只听见噗啦噗啦声响,几只巨大的鹈鹕降落在我们周围。</p> <p class="ql-block">此地的大鹈鹕都是这样的白色。在大西洋的那一边,通常见到的都是灰色或是褐色。</p><p class="ql-block">历史上,鹈鹕曾经被人特别是基督徒们神圣化,有虔诚的圣鸟之称。美国南方一个州的州徽上就有一个白色鹈鹕标志。关于那段美丽传说,我曾经在美篇写过一文,有兴趣的读者请阅读拙作鹈鹕。</p> <p class="ql-block">去掉神圣光环的鹈鹕倒确是温顺,大嘴只是看着恐怖,没听见誰被啄了。</p> <p class="ql-block"><br></p><p class="ql-block">刚刚习惯身旁的鹈鹕,艄公就呼喝着让大家提防海狗。船边来回游动着许多海狗,有几只胆大的还一跃窜上甲板。</p><p class="ql-block">海狗生活在水中,但是在岸上产仔。幼崽稍长后随母亲回到海里游泳捕食。母海狗怀胎十二个月才能生下一个幼崽。公海狗的任务就是多吃积攒能量,在交配季节,与尽可能多的母狗交配。之后,再回到海里自由自在地吃,等待下一个季节,不负责养育。</p> <p class="ql-block">这小子介绍完海狗的习性,笑着说,他希望投胎为雄海狗,但又怕误投为母海狗,还是暂且做人吧。</p> <p class="ql-block">旅馆旁边的浅水区里生活着众多的鸟,以大批的火烈鸟为最。它们表面羽毛呈白色或粉红色,翅下为红黑两色。</p> <p class="ql-block">吃素的火烈鸟,个子略小,以水里的某些藻类植物为食,身上粉红色也更加鲜艳。</p> <p class="ql-block">吃荤的火烈鸟,以水下的小浮游动物为主食。进食的时候,两腿频繁走动,来激起小动物再捕食。观看它们寻食真像欣赏一场优雅的芭蕾舞表演。据说优秀的舞者要具备胳膊、腿和脖子长且头小。看看眼前的火烈鸟吧,这些天资生来就有。</p> <p class="ql-block">微风徐徐,水波不兴,鸟身与倒影被粉红的长腿连接着,或动或静。静时宛如在水一方的窈窕淑女,动则若飘逸轻盈的芭蕾舞者。看它们<span style="font-size:18px;">煽动黑红两色的翅膀,踏着凌波微步</span>翩翩飞起,浩浩如凭虚御风,飘飘如遗世独立,真会以为是身在洛水与子建为伴。</p> <p class="ql-block"><b style="font-size:22px;">海狗滩</b></p> <p class="ql-block">从鲸湾往北,沿着南大西洋海岸往北150公里就是海狗滩,是世界上最多海豹/海狗栖息的海滩。</p><p class="ql-block">来此最早的欧洲人是葡萄牙人。当初欧洲人需要的香料主要来自印度。去印度的陆路被穆斯林阿拉伯人控制。欧洲人想发现水路去印度,因此开启了大航海运动。1486年,葡萄牙人首先来到这里,除了大批的海狗外没有香料。勒石立碑,碑顶上一个十字架,标明主权就离开了。</p> <p class="ql-block">碑文曰:</p><p class="ql-block">创世后第6685年、基督诞生后第1485年,葡萄牙<span style="font-size:18px;">骑士迪奥戈·康奉</span>才华横溢、远见卓识的国王若昂二世之诏令到此,发现了这片土地,并立碑为纪。</p> <p class="ql-block">德国人占了纳米比亚后,把那块碑连同顶上的十字架搬走运回柏林了,随手立了一个木头十字架。两年之后,木头烂了,做了个石头十字架立在原地。后来人们捐款又立了另一个原件的复制石头十字架。</p> <p class="ql-block">右边的是原件复制</p> <p class="ql-block">随着潮生潮落,黑色或是红色的礁石或隐或现。过去,曾经有许多船在此触礁,侥幸上岸的船员在附近也找不到淡水。这片海滩曾经遍布累累白骨,除少数人骨外众多的是海狗或鲸鱼,因此这里也叫骷髅岛。</p> <p class="ql-block">海狗滩正门处立着些巨大的鲸鱼骨架。</p> <p class="ql-block">海狗又称皮海豹,它的耳朵明显可见。好像没有人吃海狗肉,据说都是脂肪。它的皮可利用,脂肪用来提取欧米茄3,再有就是中国人用海狗鞭配药。</p><p class="ql-block">每年,海狗捕食了大批的鱼类,抢了渔民的生计。政府允许击杀一定量的雄海狗以保障渔民利益。社会上有一些人自称海狗派,他们抗议人为干涉海洋自然生态,反对杀海狗。他们做的一件好事就是看到如果有海狮海豹或海狗身上套了破烂渔网或其它塑料绳索,就去解救。</p> <p class="ql-block">看起来纯洁的海鸥其实很不一般。它们往往趁小海狗不备,啄瞎他们的双眼。瞎了的海狗是不可能生存的。他们就在海狗群环伺下,一口一口地开吃了。</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