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p class="ql-block"> 国庆节回隆昌老家了,刚到隆昌我便驱车去孔子公园拍拍照,正巧碰上隆昌人民在这里庆祝国庆。用这些照片做了这个美篇,借此介绍我的家乡一隆昌!</p><p class="ql-block"> 隆昌市,四川省辖县级市,由内江市代管,位于四川省东南部、内江市的南端,地跨东经105°02′~105°26′,北纬29°11′~29°32′之间;距成都市210千米、重庆市138千米。总面积794.41平方千米;截至2023年6月,隆昌市辖11个镇、2个街道,截至2023年底,户籍人口74.02万。 市政府驻古湖街道,域内地势东北较高,西南较低,属亚热带湿润季风气候,年平均气温17.7℃,是全国商品粮、生猪、水果和特种水产基地。</p><p class="ql-block"> 隆昌历史的变迁,隆昌古为隆桥驿,明朝隆庆元年(1567年),置县,析荣昌富顺二县及泸州地属之。因地履唐代昌州,又属明初荣昌县,并于明隆庆时于唐隆越县地置县故名隆昌。隆庆元年至清嘉庆六年(1567年-1801年),隶属叙州府。清嘉庆七年(1802年),隆昌属川南永宁道叙州府。光绪三十四年(1908年),川南永宁道改称下川南道,隆昌属之。民国元年(1912年),废道制,以府、州、厅、县直隶省管。民国二年(1913年),废省改道时,隆昌直隶下川南道。民国三年(1914年),下川南道改名为永宁道,隆昌属之。民国十七年(1928年),国民政府改组地方行政组织,以县为基本单位,隆昌直隶四川省人民政府。民国二十四年(1935年),四川省划分为18个行政督察区及西康督察区,隆昌属第七行政督察区。</p><p class="ql-block">1949年底隆昌解放后,即设隆昌专区,专署即隆昌,时间仅半年多;1951年下半年撤销隆昌专区,设立泸州专区,专署迁往泸州。1952年1月,泸县专区改为隆昌专区,<span style="font-size:18px;">1960年7月,泸州专区撤消,隆昌属宜宾。</span>1978年4月,隆昌划归内江地区,1985年6月,地改为市,隆昌属内江市管辖。2017年4月,经国务院批准,设立县级隆昌市。</p><p class="ql-block"> 隆昌旅游景点众多,古有隆昌八景,现有隆昌古牌坊、古宇湖、云顶古寨等“三古之旅”。隆昌市是四川省全域旅游示范区,辛亥革命先驱黄复生的故里;有“中国石牌坊之乡”“中国青石文化城”“川南野生水禽乐园”之誉,也是内江隆昌现代农业高新技术产业示范区。2020年9月22日,隆昌市获2019年度四川省粮食生产“丰收杯”。2021年,隆昌市被命名为“中国西部鱼米之乡”。</p><p class="ql-block"> 2023年,隆昌市实现地区生产总值(GDP)366.33亿元,按可比价计算(下同),比上年增长7.2%。三次产业结构由上年的15.2:33.1 :51.7调整为14.1:31.4:54.6。</p><p class="ql-block"> 中文名隆昌市,外文名Longchang City,别名,隆桥驿,行政区划代码511083,行政区类别,县级市。面积794.41 km2,下辖地区11个镇、2个街道。气候条件,亚热带湿润季风气候。人口数量74.02 万(2023年末常住人口)。地区生产总值366.33 亿元。</p><p class="ql-block"> 1959年毛主席在李井泉(西南局书记、四川省委第一书记)的陪同下视察隆昌气矿,比朱德还早。毛主席一生仅此一次视察油气系统,其后,邓小平也去过隆昌。</p><p class="ql-block"> 隆昌的特产也很多:</p><p class="ql-block"> 隆昌夏布</p><p class="ql-block">用优质隆昌苎麻制成,吸水、散热,易洗易干,透气通风,穿着凉爽舒适,精漂的细布,色泽雪白,细嫩轻软,有誉之为"麻绸"、"珍珠罗纹"。色泽为黄褐色或黄色,布细而平,紧密、细薄、洁白、滑爽,质感好,莹洁润泽,富有弹性,古朴典雅,坚韧耐用。苎麻种植和夏布生产在四川省内江市隆昌县已有1000多年的历史,自唐宋以来隆昌夏布编织技术就比较发达。明末清初,湖广移民到四川,带来湖广麻布生产经验,与隆昌本地生产技术融汇交流,历经数辈祖传,工艺精益求精,技术不断改进。2022年2月,"隆昌夏布编织工艺"被列入四川"省级非物质文化遗产代表性项目保护单位名单"。</p><p class="ql-block">隆昌猪</p><p class="ql-block">世界八大优良种猪之一 主产于重庆市荣昌区和四川省隆昌市,后扩大到永川区、泸县、泸州市、合江县、纳溪区、大足区、铜梁区、江津区、璧山区、宜宾市及重庆市等10余县、市。主要特性:体型较大,头大小适中,面微凹,耳中等大、下垂,额面皱纹横行、有旋毛,体躯较长,发育匀称,背腰微凹,腹大而深,臀部稍倾斜,四肢细致、坚实。被毛除眼周外均为白色,也有少数在尾根及体躯出现黑斑或全白的荣昌猪除分布在本省许多县、市外,并推广到云南、陕西、湖北、安徽、浙江、北京、天津、辽宁等20多个省、市。2019年11月,荣昌猪上榜中国农业品牌目录。 2022年10月12日,荣昌猪纳入2022年农业品牌精品培育计划</p><p class="ql-block">隆昌酱油</p><p class="ql-block">隆昌酱油,四川省隆昌市特产,中国国家地理标志产品。客家饮食讲究本汁本味,不使用过浓佐料,清淡可口、利于消化,因此,客家人开办的酱油作坊生产的酱油不添加色素、自然天成,酱香浓郁、酯香突出,酱油色泽红褐色,是客家美食必备的调味品,在国内外有很高的知名度。2015年08月10日,原国家质检总局批准对“隆昌酱油”实施地理标志产品保护。</p><p class="ql-block">隆昌土陶</p><p class="ql-block">隆昌土陶,四川省隆昌县特产,中国国家地理标志产品。隆昌土陶,造型典雅、色彩绚丽、古朴大方、美观实用、细腻、耐酸碱、密度小、经久耐用、透气而不渗漏。感官特点:古朴典雅、瓷质细腻、泛青、色泽浑厚、釉色莹润、清雅透亮。加上各类艺术装饰后,呈现各类瓷器的特色。2012年12月27日,原国家质检总局批准对“隆昌土陶”实施地理标志产品保护。</p><p class="ql-block">隆昌素</p><p class="ql-block">‘隆昌素’的学名叫‘软叶春剑素’。1961年以前,当地人则喜欢把这种颜色淡雅的兰花称作为‘素心兰’或‘催生兰’。据隆昌市委党史研究室编的《中央领导视察隆昌》记载,1961年4月17日,朱德视察隆昌炭黑厂,在招待所发现摆放的兰草中有一盆正在吐蕊,绽开出玉润嫩绿的小花,便上前观赏,随口赞扬:“隆昌的兰草是很有名的,‘隆昌素’真是名不虚传,很好,很好”。因此得名,“隆昌素”之美名,并由此开始流传。</p><p class="ql-block">大佛坎</p><p class="ql-block">大佛坎是位于四川省内江市隆昌县境内的景区,为市文物保护单位。</p><p class="ql-block">隆昌圣灯山</p><p class="ql-block">隆昌圣灯山是位于四川省内江市隆昌市的山脉,与古宇湖襟连而成。</p><p class="ql-block">高洞寺</p><p class="ql-block">高洞寺,位于四川省内江市隆昌市响石镇的高洞村,距响石场镇7.5公里远,始建于1405年,是响石镇唯一一座经市委、市府、市民宗局批准。</p><p class="ql-block">隆昌豆杆</p><p class="ql-block">隆昌豆杆,是中国四川省隆昌市特产,中国国家地理标志产品。豆杆是一种味道鲜美,风格独特,营养丰富,价格便宜,深受广大人民喜爱的豆制品。烹饪后的隆昌豆杆,味道酥脆香甜、鲜嫩软滑,质地细腻、豆香浓郁,入汤不化,韧性好有嚼头,吸水膨胀后不糊,具有丰富的营养价值。2013年12月30日,原国家质检总局批准对“隆昌豆杆”实施地理标志产品保护。</p><p class="ql-block"> </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