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h3><br> 因6月2日的得到夜访三苏祠的直播,也因读了林语堂的《苏东坡传》,还因在地图上看到苏东坡的出生地眉山和他两次任知州的杭州在同一地理纬度上,怀揣着探个究竟的心理赶了个国庆小高峰,顺西成高铁和成绵乐城际就来一探究竟。</h3> <h3><br> 三苏祠的照片到处都有,实地走一下,对一千多年苏氏家族的家业还是挺感慨,苏氏在眉山是旺族,苏洵的哥,也就是苏轼的大伯是当地第一进士;苏轼的祖从喜酒,这个得到了真传,在文豪这里更显洒脱。苏家当时旺,后世的苏家墓地,位于岷江东岸的短松冈,埋葬了苏洵和程夫人,还有那个英年早逝而被熟知的“十年生死两茫茫,人思量,自难忘”的王弗夫人,天公不作美未能成行,再加上很多人都是慕名三苏祠而来,苏家墓园倒清静了。苏氏兄弟最终留在了河南郏县,后人没能像父辈一样将其葬于短松冈,也是有了一些客死他乡的缺憾吧。</h3> <h3><br> 三苏祠的“是父是子”的匾额,位于正堂的正中上方,这是极高的评价和对后世的家风家训的典范,说实话,来三苏祠一定程度上也是冲这匾来的。北宋年间的,一户出了唐宋八大家的三个席位的高度是后无来者了。</h3> <h3><br> 白天走街巷,夜访无忧城,也就是网红水街了,人头攒动,但少了这个地方,这一家族的文化底韵和传承了。水街引岷江水,形成人造景观,想打造江南水乡的景致,但没了那山那水的韵,岷江边的苏堤路,不由得让人想到西湖的苏堤,苏堤是当年文豪在杭州所修,苏堤路想必当年再出眉州的时候应该是经过过。</h3> <h3><br> 到眉山,吃川菜,东坡肉,东坡肘子,跷脚牛肉,豆花,耙耙菜……数不胜数,口服是饱了。肥而不腻的东坡肉,蘸料吃的豆花和猪血旺,吃的忒色,价格亲民,这里的川菜有种说不出的口感,肉美笋鲜,做法不是那么的一锅烩,哎呀,吃就是了,还有就是果啤在这里没有一点概念,店家完全不知道是啥子东西啦。</h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