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p class="ql-block ql-indent-1">镇江美景何园,个园,金山寺,焦山、北固山、甘露寺……</p> <p class="ql-block ql-indent-1">2024年4月9号上午,我们驱车来到了晚清第一名园《何园》。</p> <p class="ql-block ql-indent-1"> 何园又名“寄啸山庄",是一处始建于清代中期的汉族古典园林建筑,被誉为“晚清第一园”,面积1.4万余平方米,建筑面积7000余平方米,何园由清光绪年间何芷舠所造,是片石山房系石涛大师的叠山作品。</p> <p class="ql-block ql-indent-1">牡丹厅, 进入何园的东大门,首先看到的是何园的后花园,整个后花园分东、西两部分。穿过“寄啸山庄”的圆洞门,呈现在我们眼前的是牡丹厅,迎面山墙上嵌有“凤吹牡丹”的砖雕,牡丹厅因此而得名。</p> <p class="ql-block ql-indent-1">贴壁假山 在船厅后侧风火墙上紧贴墙壁堆叠着一组长达六十余米的假山,上有盘山蹬道,下有空谷相遇,水绕山谷,山上有月亭,过月亭可登上复道回廊,形成全园上下立体交通。如果把封火墙比作一张宣纸,那贴壁假山就是一副刚画好的山水画,拐弯处还给人以悠远的感觉,令人无限遐想。</p> <p class="ql-block ql-indent-1">清楠木厅 玉绣楼前面是一座面积为160平方米的“与归堂”,是目前扬州保存最大、最完整的一座楠木厅,此处为主人会客的地方。楠木厅正厅大门两侧,融合了西方建筑的手法,运用整块4平方米大、9毫米厚的玻璃,采光效果极好!</p> <p class="ql-block ql-indent-1">明楠木厅 片石山房东面有一座楠木厅,是何园保存年代最久的一幢建筑,俗称明楠木厅,距今已有400多年的历史,厅西侧有一“不系舟”,坐在舟上可俯视池鱼,就像船只从外面航行归来。</p> <p class="ql-block ql-indent-1">片石山房是明末清初画坛巨匠石涛叠石的人间孤本。石涛,原名朱若极,他是清代著名的山水画家,开辟了扬州画派,为扬州八怪的先驱。石涛遍访名山大川,“搜尽奇峰打草稿”,晚年侨居扬州,留下叠石的人间孤本——片石山房。假山内藏有一所石屋,可作夏日消暑的好地方。它本非自然而追逼自然,出自人工却巧夺天工,吸引着四面八方的游客慕名前来观摩瞻仰。</p> <p class="ql-block ql-indent-1">水中月 扬州自古就有月亮城之称,有诗云“天下三分明月夜,二分无赖是扬州。”而此处可谓扬州白天赏月的最佳处。利用天然的假山石景,在园中的池水里造出了一轮明晃晃的人工月亮,心思之缜密布局之巧妙,令人称绝。</p> <p class="ql-block ql-indent-1">“何家祠堂“ ,何家祠堂又名光德堂,取园主人何芷舠之父何俊公“登祖宗之堂可对先灵读传记之文,可光旧德我”句。由东向西形成大小祠堂,大祠堂为水中月 扬州自古就有月亮城之称,有云“天下三分明月夜,二分无赖是杨州。小祠堂为单层砖木结构,是扬州目前仅存的园林住家式祠堂。祠堂园主人建家祠是为了寄托子孙对先祖的怀念。何家祠堂是扬州目前仅存的友 园林住家式祠堂。何家祠堂现分享堂和寝堂两个部分。在中国古代的礼仪制度中,享堂是家族或家庭举行祭祀大典的预备场所,也兼作聚会厅、议事厅和法庭,讨论处理宗族大事,也是每月朔日孝子学习家规的地方,享堂内陈列了何氏家训,并在享堂的西边一间布置了签押房。签押房是当年何家的经济中心管理着何家各种来往帐目;寝堂是供奉祖先神主的建筑,据何家后人回忆,当年祠堂内没有设牌位,仅挂 阅读时有像,现在陈设的容像为原祠堂的真迹复品。</p> <p class="ql-block ql-indent-1">个园,位于扬州市盐阜东路10号,南临东关街,北接盐阜东路,占地面积约为2.3公顷,是座前宅后院的江南私家园林,是中国十大名园林之一。</p> <p class="ql-block ql-indent-1">个园原址为明代“寿芝园”,到清代康乾年间归两淮盐商马氏兄弟所有即“街南书屋”,嘉庆年间被盐商黄至筠购入,并扩展为前宅后院式住宅园林。个园之所以叫“个园”,是因为园主人黄至筠生性爱竹,园中植有万竿绿竹,且竹叶形似“个”字,半个“竹”字便是“个”,故而得名,1982年,个园正式对游客开放;2002年,在政府的关心支持下,个园回收了南部住宅五路豪宅中的三路,将使历史原貌趋于完整。 个园以遍植青竹而名,以春夏秋冬四季假山而胜; 主要分为房屋、庭院和竹林个园也是全国保存最为完好的盐商园林,它向我们展示出盐商文化的方方面面,体现出盐商精致生活的丰富内涵。</p> <p class="ql-block ql-indent-1">个园,1988年被国务院列为“全国重点文物保护单位”;1992年,《人民日报》著文将个园与北京颐和园、承德避暑山庄和苏州拙政园并列为“中国四大名园”; 2005年,被誉为国家AAAA级旅游景区,全国二十家重点公园之一;2016年,成为首批国家重点花文化基地之一。</p> <p class="ql-block ql-indent-1">个园建筑部分坐北朝南,前宇后园,南临东关街,北至盐皇路、园林南部为住宅区、住宅分东、中、西三路以“福""禄”"寿为主题,纵向排列,南大门对面有高大的砖雕照壁。三路建筑有两条渐次高大的火巷,使住宅与住宅之间按照生活需要分隔,兼有防火、防盗之用,是封建礼制、尊卑的表现。每路建筑分为前,中,后三进,由抄腰廊连接,东、中两路建筑每进均为三间西路建筑每进均为明三暗五,其中后两进为二层楼房。</p> <p class="ql-block ql-indent-1">个园设置了许多大小不一的水池,其中全园中央即抱山楼与宜雨轩中间的荷花池为主体水池,园内西侧即夏山周围设置了小型水池,园内东侧即宜雨轩与秋山之间设置更小水池,并将铺地、植物与曲桥相结合。在艺术处理手法上,个园采用了旱园水意的营造技艺。秋山内设置了两座汉白玉的小桥立于桥上让人产生无水似有水之感。</p> <p class="ql-block ql-indent-1">个园中假山以四种不同的石材展现四时之景:石笋石点缀春山,与春山中的竹林组成春景之山;太湖石装点夏山,以瘦皱、露、透的山石皴法孤置成峰,既给人婀娜多姿的造型之感,又给人透风清凉之意,展现夏山之景;黄石堆叠成秋,颜色橙黄的细砂岩是扬州盐商普遍存有的山石材料,石料体积较大,易受风化,表面如斧劈,园中黄石堆叠的假山仿秋季万物萧瑟之景;宣石垒础冬山,旧石表面有如积雪薄盖在灰色石材上的形杰,而山后留有听风音洞,用以表达风音冬雪之景。这样形成的带有四时特征的假山遍布园中,是个园最著名之处。</p> <p class="ql-block ql-indent-1">个园植物种类丰富,可达79种之多。个园选取有睡莲、书带草、多种竹品种等。其中竹的品种十分丰富,分为观叶与观秆两种类别,观叶竹有:苦竹、唐竹、燕竹等,观秆竹有:斑竹、方竹、花毛竹等。植物分布整体呈现以下方式;乔木主要种植在中心景观区域以及四季假山周围,如桂花、紫薇等呈面状植物主要分布在园内四周,能够起到分隔空间的作用,大面积墙体被遮盖,形成景观面。</p> <p class="ql-block ql-indent-1">抱山楼是座七楹长楼,良跨夏秋两山之间,两山东西依楼而掇,有多条山径直通楼 春自天圣上,抱山楼在空间上连接两山,楼前长廊环绕两山于胸前,这是抱山楼得名的由来。在抱山楼长廊上可共赏夏秋两景,因此被今人戏称为“时空隧道”。楼下走廊的南墙上,镶嵌清 人刘凤浩撰写的《竹石记》刻石。</p> <p class="ql-block ql-indent-1">清漪亭是一个六角小亭,挺拔端庄,可览全园风光。清漪亭的周围,布置了许多太湖石,而太湖石的外面又被一弯绿水所环抱,清漪亭便在重重拱卫之下凸显无限的美感。</p> <p class="ql-block ql-indent-1">个园对面,东关街南,是扬州另一大盐商马日绾、马日璐兄弟的小玲珑山馆旧址,小玲珑山馆之从书楼,藏书有“甲大江南北”之称。后来,马氏家族伴随着扬州盐运的衰颓日火。趋萧条,小玲珑山馆几经转手,最后被黄至筠买了下来,作为别院,太平天国时毁于兵火。</p> <p class="ql-block ql-indent-1">个园的四季园正中间为“宜雨轩”,东阔三楹,四面虚窗,可一览园中全景。轩的屋顶屋顶用扬州常见的黛瓦,四角微微上扬。宜雨轩是园主接待宾客的场所。</p> <p class="ql-block ql-indent-1">觅句廊有曲廊和小阁数间,顾名思义是主人寻觅诗句的地方,悬一联“月映竹成千个字,霜高梅孕一身花”。</p> <p class="ql-block ql-indent-1">春山,在个园南部。门外两边修竹高出墙垣,竹从中插植有石笋,以“寸石牛情”之态,状出“雨后春笋”之意。竹石点破“春山”主题,传达传统文化中的“惜春”理念。入了园门,还是同一座春山,还是竹石图画,这里有象形石点缀出的十二生肖,花坛里间植有牡丹芍药。门外是早春光景,门内则是深春之景。</p> <p class="ql-block ql-indent-1">夏山,主体部份是利用太湖石柔美飘逸的曲线和形姿多变的品质,举出停云之势,模拟夏去气象。在布景造境方面,山上黄馨紫藤,繁花垂条;山下古树名木,蓊郁青葱:山间石室幽邃,石梁凌波;山顶流泉飞瀑,有亭翼然;山前一池碧水,倒映亭台楼阁绿树山石,渲染出浓浓的水墨意蕴:远处青草池塘,蛙趺龟背,渲染着“黄梅时节家家雨、青草池塘处处蛙”的江南风情。夏山宜看,远近高低都是景,让人左顾右盼,目不暇接。</p> <p class="ql-block ql-indent-1">秋山,是个园四季假山中规模最大的一座山。全山用黄石堆叠而成,黄石纹理古拙近乎垂直,色泽微黄,营造出秋季独具的季节特色。山的正面朝西,分西 东南三峰东为主峰居中,高约9m,两边侧峰分列左右,呈朝揖之势,主次分明。三峰似断还续蜿蜒曲折,怪石嶙峋,通体有峰、岭、峦。悬岩,岫涧,峪洞府等形象,形成绵延起伏的山势。东峰山巅处建有“拂云亭”,人站其上可俯瞰全园景致,峰上还有一磴道,道间有两颗古柏虬曲缠绕。</p><p class="ql-block"><br></p> <p class="ql-block ql-indent-1">冬山,位于个园南侧,山体用纯白色的宣石沿南墙垒叠而成。宣石又称雪石,愈旧愈白,其主要成分是石英,石英在阳光照射下熠熠闪光,但在背光下却是皑皑露白,远远望去,俨然似积雪未消。山间植有傲雪挺立的三株腊梅和一棵寓意“年年有余”的老榆树。山前地面是以冰裂纹状的白矾石铺成的,加深冬之寒意。冬景南墙上开设了一系列孔洞,分4排,每排6个,共24个,象征着二十四节气。孔洞的南面是高墙窄巷,冬季巷风吹过便会发出呼啸的吼声,犹如北风呼啸,用以渲染“冬天”的氛围。因此,这些孔洞又叫做“风音洞”,是古典园林中用“声景观”烘托意境的优秀案例。此外,西墙上还开有两个圆形孔洞,透过孔洞可见满园春色,春意阑珊,将春景与冬景巧妙的联系起来。表达“冬去 冬山春来”之意。</p> <p class="ql-block ql-indent-1">为进一步丰富个园的游览内容,挖掘扬州盐商文化,提升个园的游览品质,打造国内一流的淮盐文化展示空间,充分发挥扬州园林文化和盐商文化的叠加作用,使中外游客在欣赏园林艺术的同时,更加全面地了解扬州盐商文化,2010年,个园邀请中央电视台电视剧制作中心的著名美术指导,对个园主人盐商商总黄至筠的时代背景、生平经历和生活习惯等相关资料进行收集整理和艺术加工,历时半年,完成黄至筠生活起居场所、黄家小姐绣楼、黄家四公子书房和卧室以及厨房的陈展布置和生活场景再现。个园恢复当年园主人及其家人的生活场景,让游客亲身体验盐商的精致生活。</p> <p class="ql-block ql-indent-1">1982年,个园正式对游客开放时仅开放了花园部分,花园以其四季叠石假山享誉中外,而堪称“国宝”的清代住宅仍被单位和居民占用;2002年,在政府的关心支持下,个园回收了南部住宅五路豪宅中的三路,占地约3000平方米,系当年个园主人黄至筠及家人居住的地方。三路宅邸由东向西形成三条轴线,每条轴线又分为前、中、后三进,抄腰廊连接,由两条火巷分隔,其北部和园林的南部浑然一体。在整修过程中,按照古建筑“不改变原状”和“修旧如旧”的原则对破损建筑有序维修,严格遵循史籍记载,不改变原有结构和形式,尽量保存原构件、原材料。个园住宅回收后,将使历史原貌趋于完整,更为重要的是,为该部分古建筑寻找一个有效的保护、管理、使用的新路子,使其成为扬州古城闪耀古文化光辉的亮点,对扬州申报世界文化遗产,建成古代文化与现代文明交相辉映的名城有着积极的推动作用。 </p> <p class="ql-block ql-indent-1">2024年,个园深入响应“无废城市”建设,积极投入“无废公园”建设,创造更加舒适、绿色、文明的景区环境。采用日常收集枯竹、枯枝等园林废弃物并集中清理外运;园内水池换水清淤,并在换水期将池内废水用于夏季日常抗旱;园内盆景养护采用有机豆饼肥料,以经济环保的方式改善土壤结构,促进生态良性循环;全园分片区治虫,农药包装废弃物全部回收;园内垃圾箱合理布局,分类设置,标识清晰等措施创造更加整洁舒适、绿色健康的游园环境。</p><p class="ql-block"><br></p> <p class="ql-block ql-indent-1">1988年个园被国务院授予第三批“全国重点文物保护单位”;2005年,个园被为国家AAAA级风景旅游区,全国20家重点公园之一;2016年,个园成为首批国家重点花文化基地之一。 2023年,个园喜提“省级文明旅游示范单位”荣誉称号……</p><p class="ql-block"><br></p> <p class="ql-block ql-indent-1">金山寺,原名泽心寺,亦称龙游寺,清康熙皇帝赐字“江天禅寺”。虽名称多变,但自唐以来,人们通称其为金山寺。金山寺是江苏省镇江市的晋代佛寺,位于江苏省镇江市区西北部国家5A级旅游景区一金山风景区,距市中心3公里。</p> <p class="ql-block ql-indent-1">大雄宝殿为金山寺主体建筑,1948年毁于火灾,1985年重建,时隔五年落成,中国佛教协会会长赵朴初专程参加奠基仪式。重建后的大雄宝殿保持原有的重檐歇山式古建筑风格特色,并采用钢筋混凝土结构,使大殿更加坚固庄严。总面积为800平方米,是金山寺历史上最高以及最大的大雄宝殿版本、大殿整体为正方形,高度为25米,深度为24.6米,在大殿的内部有36根柱子,大殿正中悬挂着赵朴初先生题写的“大雄宝殿”金字匾额。殿内正噗释迦牟尼佛,两侧分别为阿弥陀佛和药师佛,两旁六十八罗汉,背面为海岛观音像,两旁站立善财童子、龙女,中间是金山寺德云比丘和金山寺海岛图。</p> <p class="ql-block ql-indent-1">古法海洞又名法海洞、裴公洞、蟒洞,位于金山北侧,慈寿塔下。于文化大革命中被毁,1978年重塑。此地相传是金山寺开山祖师法海和尚在金山时住的地方,宋朝张商英诗云:“半间石室安禅地,盖代功名不易磨。白蟒化龙归海去,岩中留下老头陀。”寺僧将这首诗做成楹联,悬挂在洞门两边,横额“古法海洞”,同时在洞中塑一尊法海像,以示纪念。</p> <p class="ql-block ql-indent-1">芙蓉楼坐落在金山天下第一泉的塔影湖滨,为东晋刺史王恭所建,1992年于遗址重修这座历史名楼。总体建筑由芙蓉楼、冰心榭[xièl、掬月亭及湖中三座石塔组成。芙蓉楼为座重檐歇山式的仿古建筑,高19米,分上下两层,占地面积1000多平方米。</p> <p class="ql-block ql-indent-1">据《金山寺志》记载,金山宝塔,位于镇江西郊金山风景区金山寺内。其宝塔创建于1400余年前的齐、梁时代。至唐、宋有南北对立双塔,名为“荐慈塔”“荐寿塔”,后来双塔毁于火灾。于宋哲宗元符年间(1098至1100年)修复,重建后成为一座八角七层塔明庆隆三年(1569年),明了禅师于旧址重修此塔,并起名为“慈寿塔”</p> <p class="ql-block ql-indent-1">妙高台,又称晒经台,“妙高”是梵语“须弥”之意译。1948年,妙高台在火灾中被毁,现存妙高台为1991年慈舟法师主持重建。据记载:“妙高台在伽蓝殿后,宋元祐僧佛印凿崖为之,高逾十丈,上有阁,一称晒经台。”妙高台东西南三面均是峭壁,可以俯视金山四面长江。</p> <p class="ql-block ql-indent-1">七峰亭位于金山西侧金鳌岭上。古代因有七座小山突起,名七峰岭。后削山建阁,故以七峰阁而名。</p> <p class="ql-block ql-indent-1">金山文宗阁始建于乾隆四十四年(1779年),毁于咸丰三年(1853年)。金山文宗阁与北京故宫的文渊阁、圆明园的文原阁、沈阳故宫的文溯阁、承德行宫的文津阁、扬州大观堂的文汇阁、杭州圣因寺的文澜阁,被世称为七阁。文宗阁后于兵燹中,阁书俱焚。重建的文宗阁建筑占地面积约为934平方米,为江南庭院式仿古建筑,大门主入口朝南整个建筑群落由南向北依次递进增高。主要包括门厅、御座房、休闲亭、长廊和主体建筑文宗阁。</p> <p class="ql-block ql-indent-1">天下第一泉位于金山西约1里,四周有白石栏杆,泉池呈正方形,边长约10米。江水受云根岛阻挡,分为三泠(水曲为泠),此泉在中泠之下,故名中冷泉。南唐代陆羽评金山寺西500米处的中泠泉其水味和煮茶味佳为第一等,由此中泠泉又誉为天下第一泉。光绪年间,状元、镇江知府王仁堪写的“天下第一泉”五字。1980年前该泉被宾馆占用已无泉源,后园林处收付并修缮复活泉眼。</p> <p class="ql-block ql-indent-1">江天一览亭又名留云亭、吞海亭,位于金山山峰。因亭高留云故名留云亭,始建于宋朝,后清康熙帝游金山时书“江天一览”四字,勒石亭内。成丰三年(1853年)亭毁于战火。同治十年(1871年)复建,时任两江总督曾国藩将康熙帝题字复刻石置于亭内,改名为“江天一览”亭。</p> <p class="ql-block ql-indent-1">总之,金山寺始建于晋明帝时期,聚今已有1600多年历史。金山寺与普陀寺,文殊寺,大明寺在清朝并列为中国的四大名寺,金山寺在佛教发展史上占有重要地位……</p> <p class="ql-block ql-indent-1">北固山风景区位于镇江市区东侧江边,高五十三米,是京口三山名胜之一,形势险要,风景秀丽,与金山、焦山成犄角之势。在古代北固山更为游人所乐道,故有“京口第一山”之称。远眺北固,横枕大江,石壁嵯峨,山势险固,因此得名北固山。千四百年前,梁朝梁武帝登临北固山,赞其形胜,改固为顾,更名为北顾山。</p><p class="ql-block ql-indent-1">北固山风景区,漫步三国遗迹,赏壮丽江景,体验历史与自然的完美融合,尽享文化探索与休闲观光双重乐趣。</p> <p class="ql-block ql-indent-1">北固山是长江边的“京口三山”之一,位于另两座山金山和焦山中间,海拔55.2米。山上的景点多与《三国演义》中的故事有关,以甘露寺最为出名,是故事里刘备招亲结识孙尚香的地方。古往今来,游客到北固山都为寻访三国英雄的足迹,辛弃疾游北固山曾留下“天下英雄谁敌手?曹刘,生子当如孙仲谋”的名句。</p><p class="ql-block"><br></p> <p class="ql-block ql-indent-1">北固山由前峰、中峰、后峰(主峰)组成;前峰在南边,与中峰被马路隔开,上面是镇江烈士陵园;中峰在中间;后峰在北边,直插入长江中。游客游览的主要是北固山的中峰、后峰,两峰相连,因为北固山不大,所以并无一般巍峨大山需要上上下下的辛苦。山上多有岔道,可沿“8”字形的主要道路游览。</p> <p class="ql-block ql-indent-1">上山可走“8”字下面圆圈的左半边,进大门后左边是凤凰池,右边的试剑石据说是刘备与孙权劈石许愿所留,然后沿东吴古道拾级而上,到“8”字两圆交汇处附近的铁塔。铁塔底下两层是宋代古迹,上两层是明代古迹,虽然残破但仔细看基座和塔身上都有漂亮的花纹。</p> <p class="ql-block ql-indent-1">山顶上的环线构成“8'”字上面的圆圈,看到刻有“天下第一江山”的墙壁后,走对面写有“南徐净域”题额的拱门(南徐是镇江别名),拱门西边所连接着的石砌建筑便是甘露寺康熙、乾隆曾在此建行宫,寺西还留有御碑亭。寺内有大殿、老君殿、观音殿和江声阁等建筑,按照《三国演义》第五十四回“吴国太佛寺看新郎,刘皇叔洞房续佳偶”,殿堂里放置着表现故事情节的三国人物塑像。</p> <p class="ql-block ql-indent-1">甘露寺后的多景楼又名北固楼,为现代新建,是看风景最好的地方,登楼所见脚下长江波澜壮阔,往西能见金山,往东能见焦山。多景楼西有狠石,据说是孙权与刘备(一说诸葛亮)共商赤壁大计之处,还有孙、刘赛马的溜马涧;东有祭江亭,据说是孙尚香听闻刘备过世后投江自尽的地方。</p><p class="ql-block ql-indent-1">回到铁塔处,可以走“8”字下面圆圈的右半边下山,一路看看中山纪念林,东吴孙权的名臣鲁肃墓,名将太史慈墓……</p> <p class="ql-block ql-indent-1">北固山由前峰、中峰、后峰三部分组成。后峰是北固山的主峰,背临长江,枕于水上,峭壁如削,是风景最佳的地方,中外闻名的甘露寺即建于峰顶。登上山顶,东看焦山,西望金山,隔江相望,扬州平山堂清晰可见,确使人感到“金焦两山小,吴楚一江分。</p> <p class="ql-block ql-indent-1">乾隆皇帝曾作诗一首:“长江好似砚池波,提起金焦当墨磨。铁塔一支堪作笔,青天够写几行多。”以此赞美北周山的壮丽景色。</p><p class="ql-block ql-indent-1">甘露寺内的高台楼阁装扮得十分华丽,唐代大诗人李白在《永于东巡歌》的诗中写道:“丹阳北周是吴关,画出楼台云水间:千岩烽火连沧海,两岸旌旗绕碧山。”既描绘了北固山山川景色的旖旎风光,又道出了北固山形势险要,是我国历代的军事重地。</p> <p class="ql-block ql-indent-1">提起北固人,人们就会联想起三国时“甘露寺刘备招亲”的故事,山上大多古迹确实与孙刘联盟的史实有关。北周山的南面就是三国时孙权所建的铁瓮城的城墙,其形势是“控楚负吴,襟山带江”,雄壮险要,因此三国故事就成为历史文人墨客登临北固山吟诗作赋的主要麦材。历代不少诗人骚客喜爱在这里聚会游常,苏轼 沈括、米芾、陆游、辛弃疾等留下了许多传颂千古的诗词。</p> <p class="ql-block ql-indent-1">北固山在近代和现代史上也占有重要地位,龙埂是太平天国新城遗址。北周山之东是第二次国内革命战争时国民党枪杀革命志士的刑场。前峰上建有烈士陵园、烈士纪念碑,还有烈士事迹陈列馆,成为缅怀先烈、进行爱国革命传统教育的场所。</p><p class="ql-block ql-indent-1">北固山形胜曾为陈毅元帅所赞叹,当年他登上多景楼,说:“江山如画,这就是长江万里图卷!”</p> <p class="ql-block ql-indent-1">焦山建有焦山风景区,焦山风景区是镇江三山风景名胜区的组成部分。焦山风景区是以碑刻文化、“江中浮玉”、寺观园林等为景观待色的景区。焦山碑林为江南第一大碑林,被誉为“书法之山”,焦山的寺庙建筑藏在古柏翠松之中,形成了独特的“山妻寺”景观。2012年,焦山与金山、北固山共同组成的镇江三山风景名胜区,被中国文化和旅游部评定为中国国家AAAAA级旅游景区……</p> <p class="ql-block ql-indent-1">焦山,位于江苏省镇江市中心东北约4.5千米的长江之中,为宁镇山脉的余脉I°。焦山海拔70.7米,周长2000米,占地38公顷。</p><p class="ql-block ql-indent-1">焦山大约生成于2.03亿年前地壳的褶皱造山运动时期。在1.36亿年前的晚侏罗纪末期的长江大断裂活动中,宁镇山脉背斜的北翼大部分沉降陷落到长江水面以下。但处于北翼的焦山,由于陷落幅度较小,所以在这次大断裂后得以保留在长江水面之上。</p> <p class="ql-block ql-indent-1">焦山建有焦山风景区,焦山风景区是以碑刻文化、“江中浮玉”、寺观园林等为景观特色的景区,拥有江南第一大碑林“焦山碑林”和独特的“山裹寺”景观。</p><p class="ql-block ql-indent-1">2012年,焦山与金山、北固山共同组成的镇江三山风景名胜区,被中国文化和旅游部评定为中国国家AAAAA级旅游景区。</p> <p class="ql-block ql-indent-1">焦山地处北亚热带南部季风气候区,四季变化明显。年平均气温15℃,略低于镇江市区。7月为最热月份,极端最高温度39℃。1月为最冷月份,极端最低气温-10℃。</p><p class="ql-block ql-indent-1">焦山北侧的长江豚类保护区有水生动物75种,其中国家二级保护动物1种,省重点保护水生动物3种。鸟类111种,其中国家二级保护动物3种,省级保护动物16种,包括鹭鸟。野鸭等……</p> <p class="ql-block ql-indent-1">佳山木本植物共97种,隶属于46秒79属 其中普薇科1屋15种,木屈利5届6施 豆利4届5种,柏利3属4种,松利和木兰科2属4种,金缕梅科、忍冬科和桑科3属3种,小檗科和杨柳科2属3种,械树科1属3种。在焦山分布有2种的有杉科、水杉科、黄杨3 地利 来竹桃科 卫予科 天南星利和检科,分布1釉的有英木科 苏铁科 银杏科 八角枫科 大戟科 杜鹃花科 海桐科 虎耳草科、胡桃科、蜡梅科、楝科、毛莨科、漆树科、千屈菜科、莤草科、茄科、瑞香科、山茶科、山茱萸科、石榴科、藤黄科、无患子科 梧桐科 县铃木科 杨梅科 芫香科、樟科。焦山古树主要有黄叶楼北900年的银杏树,天王殿旁两棵的810年银杏树 大雄主股前两牌600多年的银杏树,迪林御独官东北780年的国槐,文昌阁旁510年的枫杨,焦山别峰康410年的桂花树。 [4]另外,在焦山北侧的长江豚类保护区分布有植物58种……</p> <p class="ql-block ql-indent-1">焦山和其对面的象山都是宁镇山脉的余脉,焦山、象山原本是一个隆起的背斜,是一座山,均属于宁镇山脉背斜的一部分当下从焦山、象山两侧山体上的石灰岩、大理岩、花岗岩相对应的岩性上得到证实,焦山、象山原来是一个山体。问焦山分东西两峰,两峰之间别有一峰,称别峰或别山。焦山之余支东北又出为两小山,曾分峙江心,近焦山的一座称松寥山、松山、瘗鹤山等,较远的一座称夷山、寥山、小焦山、鹰山等。</p> <p class="ql-block ql-indent-1">焦山是一座佛教名山,焦山的定慧寺是佛教传入中国后最早的寺院之一,佛教《传灯录》称之为历代祖庭之一。焦山是佛教重要的华严道场,华严宗在此传承千年,是名副其实的“华严真境”。定营寺表有“教下”传统,二十世纪创立的焦山佛学院是现代佛教革新运动的成果,培养出了东初、茗山、星云等一大批享誉国内外的高僧。</p> <p class="ql-block ql-indent-1">焦山自古为江防军事要地。唐代润州刺史、镇海军节度使韩滉在焦山一带演练水师,作为水军的大本营。宋代韩世忠率军驻守焦山阻击金兵。南宋末年,宋将张世杰率水师与元军决战于焦山江面及下游夹滩。清道光二十年(1840年),焦山始建炮台。两年后的清道光二十二年(1842年),英舰侵入长江,遭到焦山炮台及镇江守军的英勇抵抗。恩格斯曾高度评价道:“如果这些侵略者到处都遭到同样的抵抗,他们绝对到不了南京。”焦山多次影响和见证了中国历史发展的进程。</p> <p class="ql-block ql-indent-1">江苏却实值得一游,不但景色优美,其中各个景点都 蕴藏着祖国古代文化的精髓和文人墨客的聪慧……</p><p class="ql-block ql-indent-1">期待明天的行程会给我们带来更加精彩的体验哦……</p> <p class="ql-block ql-indent-1">文章有点太长了,因为我们四人都以是夕阳老人了,为了以后走不动时再来欣赏当年的美好时光,所以敬请美友们见谅哦……🙏🙏🙏</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