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p class="ql-block ql-indent-1">《黑神话:悟空》带火了山西,取景地之一高平铁佛寺晓喻全国。其实,高平古建筑国宝单位有22家之多。下面推荐三条自驾游路线,供参考。</p> <p class="ql-block">路线一、东南线一日游</p><p class="ql-block ql-indent-1">推荐路线:高平市区—铁佛寺—三嵕庙—定林寺—开化寺—姬氏民居—清梦观—济渎庙(千佛造像碑)—二仙宫—宣圣庙—玉皇庙—崇明寺—二仙庙—游仙寺—高平市区。一条线路打卡十三个国宝单位,该线路为顺时针,也可逆时针游览。如果铁佛寺门票预约比较晚,可酌情先游三嵕庙和定林寺。</p> <p class="ql-block">铁佛寺</p><p class="ql-block ql-indent-1">地址:米山镇米西村。据正殿青石门墩上题记“金大定二年(1167年)七月十三日铸造铁佛,修铁佛寺”,寺创建于金代,现存建筑为明代遗构。寺坐北朝南,主要建筑有铁佛殿、南殿、东西配殿、厢房等。2019年10月7日,高平铁佛寺入选第八批全国重点文物保护单位名单。</p> <p class="ql-block">三嵕庙</p><p class="ql-block ql-indent-1">地址:米山镇三王村南坡地上。第七批国保,始建年代不详。据庙内已失残碑得知,三嵕庙重修于宋宣和(1120~1125年) 年间,主祭三嵕兼祀道教诸神。正殿应为金代建筑,其余皆为清代建筑。坐北朝南,现存一进院落,西侧为主院,东侧是偏院。主院自南而北依次有:倒座戏台的山门、献殿、三嵕殿、东西廊庑;三嵕殿左、右各置配楼;山门左右为垛殿、角楼各一座;偏院北侧建祖师殿,东侧排房,院南开门。三王村三嵕庙建筑格局比较完整、清晰,正殿为金代木构建筑,时代特征较为明显,具有重要历史价值。</p> <p class="ql-block">定林寺</p><p class="ql-block ql-indent-1">地址:米山镇北七佛山南麓。第五批国保,原名永德寺,因寺侧有定林泉,故名定林寺。创建年代不详,据寺内现存金大定二年碑载,该寺至迟在后唐长兴年间(930――933年)就已存在,又据寺内雷音殿脊刹题记“泰和四年十一月造”,金元两代曾兴工重建,以后明清屡有修葺。 现存建筑除雷音殿为元代遗构外,其余大多为明、清建筑。</p> <p class="ql-block">开化寺</p><p class="ql-block ql-indent-1">地址:陈镇王村舍利山腰。第五批国保,开化寺创建于北齐武平年间(公元570-576年)初名清凉寺,宋改为开化禅院,后易名开化寺。宋、金、元、明、清历代屡有修葺。现存主要建筑,前有大悲阁为明代建筑、中为大雄宝殿宋代建筑、东隅观音阁为金代遗构,后院东配殿及东西角楼为元代建筑,余皆明、清建筑。宝殿内壁东、北、西三面,保存有宋代壁画,壁画之精美,色彩之艳丽,内涵之丰富,技艺之精湛,在全国古建筑中实属孤例。该壁画早于永乐宫壁画,堪称国之瑰宝。</p> <p class="ql-block">姬氏民居</p><p class="ql-block ql-indent-1">地址:陈区镇中庄村。第四批国保,又称姬氏老宅,是迄今全国发现年代最早的民居建筑。该建筑前檐以四根石柱支撑,青石门墩上刻有《大元国至元三十一年》等字样,其余均为木制结构。建于1294年,距今已有700多年历史,是中国目前发现的最早的木结构民居建筑,尚属元代民居建筑的孤例。</p> <p class="ql-block">清梦观</p><p class="ql-block ql-indent-1">地址:陈区镇铁炉村东。第六批国保,创建于南宋景定六年,现存主要为元明建筑。据清《高平县志》记载:“金姬志真,号洞明子,皇统中游五岳,归语所亲曰‘人生一梦耳,’舍宅作观名清梦”,清梦观即由此而得名。观坐北朝南,二进院落。现存建筑有:山门、三官殿、阎王殿、三清殿、玉皇楼,两侧有厢房、钟鼓楼、耳殿等。三清殿为观内主体建筑,为元代建筑,面阔三间,进深六椽,单檐歇山式屋顶,琉璃剪边,屋顶琉璃脊饰。</p> <p class="ql-block">建南济渎庙</p><p class="ql-block ql-indent-1">地址:建宁乡建南村翠花山。第七批国保,创建年代不详,据庙内碑文记载,清康熙三十一年重修。济渎庙有三进院落,中轴线上有一道山门、二道山门,献殿遗址、济渎殿、后宫,两侧为便门、夹殿、耳殿、钟楼、鼓楼、配殿等。建南济渎庙建筑空间疏朗开阔,具有较高的历史价值。</p> <p class="ql-block">二仙宫</p><p class="ql-block ql-indent-1">地址:北诗镇中坪村西北翠屏山南麓。第六批国保,创建于唐天佑年间,金大定十二年重修,后历代均有修葺、增建,现仅存正殿,主体结构为金建元修。该宫坐北朝南,一进院落,东西宽80米,南北长68米,中轴线上有山门(上建倒座戏楼),正殿,两侧有东西翼楼、廊庑、配殿、角殿。</p> <p class="ql-block">石末宣圣庙</p><p class="ql-block ql-indent-1">地址:石末乡石末村。第七批国保,据庙内碑文记载,创建于元大德八年,中轴线上建有山门、正殿,两侧为妆楼、配殿、耳殿。正殿为元代遗构,余皆为清代建筑。建筑布局完整,正殿梁架彩绘精美,具有较高的历史价值、艺术价值和科学价值。</p> <p class="ql-block">南庄玉皇庙</p><p class="ql-block ql-indent-1">地址:河西镇南庄村东南。第七批国保。始建于东汉建武二年,自唐至清皆有修缮。现存正殿为元代遗构,其余均为明清时期建筑。现存有舞楼、山门、献殿、正殿、东西配殿、东西厢房、东西看楼等。南庄玉皇庙规模较大,庙宇格局保存基本完整,建筑时代特征较明显,具有重要的历史价值。</p> <p class="ql-block">崇明寺</p><p class="ql-block ql-indent-1">地址:河西镇圣佛山东麓。第五批国保,俗称狼谷寺。创建于北宋开宝四年,元代曾予扩建,明万历十九年、清道光六年均有修葺。现存建筑中殿为宋代遗构,余皆明清所建。寺坐北朝南,由两进院落组成,现存山门、钟鼓楼、中佛殿、后佛殿及东西配殿。</p> <p class="ql-block">西李门二仙庙</p><p class="ql-block ql-indent-1">地址:河西镇西李门村。第六批国保,创建年代不详,金、元、明、清各代屡有修葺,其中中殿为金代遗构。庙坐北朝南,两进院。现存建筑有山门、中殿、后殿、钟鼓楼、东西配殿及廊庑等。中殿居院内中央,创建于金正隆二年(1157年)。</p> <p class="ql-block">游仙寺</p><p class="ql-block ql-indent-1">地址:河西镇宰李村西游仙山南腰间。第五批国保,寺因山而得名,曾名慈教寺。创建于宋淳化年间,后历代屡有修葺。现存建筑毗卢殿为宋代原构,三佛殿为金代遗物,其余均为明清所建。寺坐北朝南,三进院落。中轴线上为山门、春秋楼、毗卢殿、三佛殿、七佛殿,两厢有配殿,厢房和廊庑。</p> <p class="ql-block">路线二、北线一日游路线:</p><p class="ql-block ql-indent-1">市区—仙翁庙—二郎庙—古中庙—羊头山石窟—团东清化寺—炎帝陵—嘉祥寺—市区。</p> <p class="ql-block">仙翁庙</p><p class="ql-block ql-indent-1">地址:寺庄镇伯方村。第七批国保。创建年代不详,据碑文记载,元皇庆二年(1313年)、明景泰六年(1455年)、嘉靖十七年(1538年)均有重修,现存建筑主要为明、清遗构。坐北朝南,一进院落,占地面积约2122平方米。仙翁庙建筑保存较为完好,布局紧凑,所存碑刻较完整地反映了庙宇的修缮沿革,彩画、木刻、砖雕具有较高艺术价值,是重要的建筑实例。</p> <p class="ql-block">二郞庙</p><p class="ql-block ql-indent-1">地址:寺庄镇王报村北的土岗上。第六批国保,创建年代不详,唐代己存,历代屡有修葺。庙坐北朝南,现存建筑有戏台、献殿、正殿、东西垛殿、廊房等。戏台为金代遗构,其余均为明清遗物。戏台面阔一间,进深四椽,单檐歇山顶。台基高1.1米,略呈长方形,长7.4米,宽5.9米。台身四周立柱,四柱上设大额枋,柱头上施有转角斗,每面补间各两朵,昂皆为真昂,后尾挑于平之下,形成方形框架承托屋架。台基束腰处刻有“时大定二十年岁次……”的题记。是我国目前发现最早的古代戏台。</p> <p class="ql-block">古中庙</p><p class="ql-block ql-indent-1">地址:神农镇下台村西北的高地上。第六批国保,创建年代不详,坐北朝南,分为上下两院,建筑规模宏大。下院建筑有舞台、看楼、香积厨等。上院有山门、太子殿、正殿、耳殿、厢房等。山门为三道门洞,在西面的拱券式门洞上方,有明代石刻一块,上面刻有“古中庙”三个大字。太子殿为元代遗构,面阔三间,进深四椽,平面方形,单檐歇山顶。殿内无梁,所以亦称无梁殿。</p> <p class="ql-block">羊头山石窟</p><p class="ql-block ql-indent-1">地址:高平市城东北17公里的羊头山南麓。第六批国保,羊头山是佛教活动的主要场所,寺院、石窟等建筑成组成群地散存于山上。山脚下为中清化寺,亦名莲花池、六名寺。山腰为上清化寺,现不存,遗址可见唐代基址及石佛像三尊,其建筑规模宏大。山腰至山顶共计有40余洞窟,雕凿于大型的砂岩上,洞窟大小不一,平面多为方形,一般为一石一窟,个别有一石二窟或三窟不等。</p> <p class="ql-block">团东清化寺</p><p class="ql-block ql-indent-1">地址:神农镇团池村。第八批国宝,据寺内原有残碑记载,创建于唐代,元明均有重修。该寺为羊头山清化寺之下寺,整个寺院因地势而建筑于村中的高地上,坐北朝南,四进院落,规模宏大,殿阁高低有序,显得别致可观。现存建筑有山门、天王殿、如来殿、三佛殿、七佛殿、两侧有钟鼓楼、罗汉、观音、地藏、祖师等配殿相衬托。如来殿为宋代遗构,余皆清代所建。</p> <p class="ql-block">炎帝陵</p><p class="ql-block ql-indent-1">俗称“皇坟”,位于市区东北17公里处的庄里村,是中华民族的始祖、农业之神炎帝的陵墓。这里山川秀丽,风景优美,陵区周围东、西、南三面沟壑纵横,北面丘陵起伏,青山映翠。西望羊头山,巍然挺拔,南眺丹河谷地,云蒸霞蔚。陵后的五谷庙,是祭祀炎帝的地方。该庙座北面南,建筑规模宏大,周有城墙,分为上下两院,在其中轴线上,分列为舞台、献台、山门、南道、正殿。原来庙院内碑石林立,约有四五十通碑。现仅存正殿五间和东厢房的后墙上“炎帝陵”石碑一通,是明万历三十九年(1161)申道统所立。“炎帝陵”石碑的后面有一个甬道(现已封住),可通墓穴,墓内有盏万年灯,常年不熄。是炎黄子孙寻根问祖、领略华夏文明的神圣之地。</p> <p class="ql-block">嘉祥寺</p><p class="ql-block ql-indent-1">地址:高平市三甲镇赤祥村。第七批国保,始建年代不详,据庙内碑碣记载,寺庙历经元、明万历四十二年(1614年)和清代几次重修。该寺坐北朝南,二进院落。寺内毗卢殿为金代建筑、大雄宝殿为元代建筑、天王殿为明代建筑,余皆清代所建。大雄宝殿为元代遗构,面阔五间,进深三间,单檐悬山顶,筒板瓦屋面,殿内梁架六架椽屋四椽压乳用三柱,梁架多为弯材,保存了山西元代建筑的风格。高平嘉祥寺历史悠久,规模宏大,建筑格局完整,主体建筑仍为金元时期的木构建筑,具有较高的历史价值。</p> <p class="ql-block ql-indent-1">路线三、西线一日游路线:良户玉虚观(良戶古村)—董峰万寿宫—资圣寺(大周村古寺庙建筑群)一日游。</p> <p class="ql-block">良户玉虚观</p><p class="ql-block ql-indent-1">地址:原村乡良户村。第七批国保,是晋城地区现存规模较大的道观,保存基本完好,寺内现存碑刻、壁画和元代的木构建筑,具有重要的历史和文化价值。现存有:正殿及西耳殿、中殿、西配殿、南房、魁楼。其中,正殿、西配殿为元代建筑,中殿为明代建筑,其余皆为清代建筑。</p> <p class="ql-block">董峰万寿宫</p><p class="ql-block ql-indent-1">地址:原村乡上董峰村北。又名圣姑庙,第七批国保。据庙内碑文记载创建于元至元二十一年(1284年),元、明、清历代均有修缮。坐北朝南,二进院落。万寿宫中轴线上从南至北建有山门、三教殿、倒座戏台、玉宇石亭、圣姑殿,两侧现存东配殿(东云亭)、西配殿(西云亭)、西厢房、东西耳房、东西角殿。三教殿、圣姑殿为元代建筑,其余皆建于清代。</p> <p class="ql-block">大周村古寺庙建筑群</p><p class="ql-block ql-indent-1">地址:高平市马村镇大周村,第七批国保,由资圣寺、五虎庙、汤王庙、元帝阁组成。资圣寺居村落中央,坐北面南,二进院落,现存毗卢殿应为北宋遗构,雷音殿为明代建筑,其余皆为清代建筑。五虎庙,现存建筑皆为清代。庙内现存金大定元年(1161年)佛教造像碑和金、元、明、清时期碑刻。汤王庙,正殿为元代遗构,配殿具有明代风格。大周村古寺庙建筑群类型丰富,保存比较完整,宋以后各时代建筑均有,具有重要的历史价值和文化价值。</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