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p class="ql-block"> 哆拉A梦的时光机,是我儿时至今都最想拥有的东西,所以只要想到久远的从前,我的脑子里总是出现时光机飞速穿行在时光隧道里的画面。</p><p class="ql-block"> 我喜欢历史,喜欢站在上帝视角看风云变幻,看沧海桑田,对一切了然于胸,让我充满安全感。</p><p class="ql-block"> 早上6:30,天还蒙蒙的,没亮透,我就坐上地铁奔赴“长江文明之源”——三星堆。路程有点曲折,在光华公园地铁站乘坐4号线(西河方向),到中医大省医院下,转乘2号线(龙泉驿方向)到成都东站下,再坐18分钟高铁到广汉北,最后坐20分钟出租,才终于到达目的地。</p> <p class="ql-block"> “沉睡数千年,一醒惊天下。”幽暗的灯光下,三星堆博物馆的主题语却异常醒目,瞬间就把人拉入4000多年以前的古蜀文明……</p> <p class="ql-block"> 他笔直的站立着,头戴高高的帽子,身穿三层衣物,衣服上的龙纹、鸟纹、虫纹和目纹,繁复而精丽。当宣传画册上的青铜大立人出现在眼前时,我不由得恍惚起来,他是谁?是古蜀王,抑或是巫师之长?他庄严地站在兽纹铜台上干嘛?是接受众人的朝拜,还是正进行着祭祀的重要一环?他抬起的双手握着什么?权杖、丝带或者清酒?还有,他方形的脸、巨大的眼、高耸的鼻、超宽的嘴巴和耳朵,究竟是外星人的存在证据,还是当时人对神的幻想?我随着人流从立人像的正面走到背面,脑海中却无法形成4000多年前的画面。唉,时间太过久远。</p> <p class="ql-block"> “汤谷上有扶桑,九日居下枝,一日居上枝。”古籍《山海经》中的神树扶桑,高耸及天、美仑美奂,极富想象力。当镇馆国宝青铜神树拂去岁月的尘埃,华丽显身时,震撼了世人。原来上古神树长这样。它分为三层,每层三枝,共计九枝。这些树枝姿态下垂、柔和飘逸。在每枝的中部,又伸出细长的果枝,果枝中端开出一朵由两片镂空羽状花瓣构成的花,花中结出一颗饱满的果,果上站立一只昂首翘尾的神鸟;末端的花果垂向地面,把树枝压得弯弯的。一条造型怪异诡谲、身如麻花状的巨龙,沿着树干蜿蜒而下。这真的是历史书本上那憨实、笨拙的古人,用粗大的双手创造出来的吗?难以置信!难以置信!在材料简单、科技落后的四千年前,古人们却凭借简单的工具制作出构思精巧、造型奇特的艺术品,这智慧、这手艺,让人不得不叹服。</p> <p class="ql-block"> 王者之器——金杖,静静躺在玻璃罩里,并没能引起我的注意。直到讲解员说它是镇馆之宝时,我远远望过去,金黄色、扁扁的、长长的,像腰带、像长剑。走近些,才发现杖身有抽象的图案。靠近端头的人头像,头戴五齿巫冠,耳饰三角耳坠,笑容可掬;往下是两背相对的鸟与鱼,一支箭压在鸟鱼的身上。这鸟鱼图在金杖另一头也有一组。“杖长143厘米,直径2.3厘米,重463克,是已出士的中国同时期金器中体量最大的一件。此金杖是用金条捶打成金皮后,再包卷在木杖上……”随着讲解,我穿梭在历史的长河中,突然,一束金光从千年前的尘埃中穿透而来,直击我心灵深处。耳边的声音越来越低,眼前的画面越来越明。那个高高在上的男人,手里握着它,时而号令天下,时而上通神灵,一呼百诺、权势滔天。那一刻,它金光闪闪、贵不可言……可时间改变一切。如今,它静静地躺在那里,漫长的岁月侵蚀了它的光泽,沉重的外力改变了它的形状,变幻的风云蜕去了它的威势。它像一位沧桑老者,掩去曾经的夺目与耀眼,默默地向世人展示着古蜀文明的魅力。</p> <p class="ql-block"> 看不够、看不够、看不够呀,无论是造型奇特的青铜器——纵目面具、太阳轮形器、神坛,精美的玉器——祭山图玉边璋、神树纹玉琮、三孔玉璧,还是神秘的金器——金面具、金箔虎形饰、四叉形器……都是三星堆人对世界的认识和理解。站在幽暗灯光下的我,唯有通过这些些的讯息,去构想三星堆人的生活碎片,而这些碎片究竟该怎样拼接成完整的画面,却是难解谜题。这一刻,我多想坐上时光机,穿梭回历史现场,赴一场4千年之约呀!</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