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p class="ql-block">甲辰年十月二日周三,晴空万里,蓝天碧云。我怀着喜悦的心情,欢快的步伐,又一次来到了安亭老街。人间美景,减速慢行,惬意欣赏。</p><p class="ql-block">安亭老街,位于上海市嘉定区安亭镇。史书记载:“十里一亭,以安名亭,以亭为镇”,安亭镇由此得名。</p> <p class="ql-block">安亭老街,历史悠久,文化底蕴深厚,这里保留了江南水乡“路一一桥一一街”格局,建筑内敛而有气度,清一色仿明清建筑风格,明清时代韵味扑面而至。青砖黑瓦白墙红窗,飞檐翘角,每一砖每一瓦都似乎在诉说着古老的故事。</p> <p class="ql-block">老街四面入口处,有四座造型别致的牌坊,飞檐翘角,高高耸立。“春秋几度中天日月从新纪,,壬午之初大地山河改旧观”“旭日光华万户同沾新雨露,春风骀荡笙歌谱就太平图”,牌坊两副对联之内涵,足以说明牌坊是建国后修复重建。</p> <p class="ql-block">安亭泾和泗泾是两条古河道,历史记载已有几千年。在河两岸生长着很多合抱粗壮的香樟,枝繁叶茂,午时阳光照射在河面上,留下斑驳点点,煞是迷人。</p> <p class="ql-block">沿河有四座百步长廊,两面有亭、花坛、树木、假山组成各种景观,每到夏天廊亭外赤日炎炎,廊亭内凉风习习,在廊内观景聊天、散步,自得其乐。</p> <p class="ql-block">位于老街中段的严泗桥,大概是这条“老街”上最古老的建筑。这座桥原建于明洪武七年(1374年),清道光六年重建。据说南面桥洞边有对联:十字河分两县界,两廛市聚四方人.两县是指江苏的昆山和上海的嘉定,两廛是指桥的南面为小安亭,桥的北面为大安亭。更为奇妙的是,桥中间石缝中长出一棵石榴树,名为花石榴,每到夏季开满花朵时,等到了秋季就结出硕果累累。</p> <p class="ql-block">菩提寺始建于三国东吴赤乌二年(公元239年),由孙权之母敕命建造,为上海最早的佛教寺院之一。千百年来,信众无不自豪地口耳相传着这样一句话:“天下菩提两个半,安亭菩提占其半”。由此可见,菩提寺在当地人心目中的地位。菩提寺山门前的水池中一东一西各立着一尊四佛像。寺内还有六棵植于清乾隆年间、树龄逾三百年的古银杏树,六棵分列三行,每行两棵,三雌三雄。高者二十余米,胸围需几人合抱。它们并肩依靠,相互照应,初春染绿,盛夏投荫,深秋挂果,隆冬斗寒,为香客带来祥和,给佛门平添胜景。</p> <p class="ql-block">永安塔距今有1 800年的历史,原塔由于经年战火洗礼和风雨侵蚀,该塔早已不复存在。后经老街改造,在原塔的基础上重新修建了此塔,恢复了千年古塔旧时风貌。此塔九层六面,高五十六点八八米,是整个老街上最靓眼的建筑,登上塔顶可以俯瞰老街整个全景。</p> <p class="ql-block">安亭老街还有一个主打元素:归有光。归有光是明朝中期一个著名的散文家,昆山人。他一生娶妻三任,其中一位是安亭人,在安亭读书谈道二十余年,可谓与安亭有不解之缘。大家还记得中学课本上《项脊轩志》这篇文亲吧,那就是归有光的杰作。清道光年间皇帝恩准在此设立震川书院,也是为了纪念这位文豪大家。</p> <p class="ql-block">沿河两岸各有店铺,街面干净,街长一里。老街虽然短,但这里的古迹寺庙桥塔,都值得一看。若您闲暇或周末有空时,可以到这里一游,欣赏这里的明清建筑,观赏千年古塔,拜拜气势恢宏的菩提寺,保佑我们一生平安。</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