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p class="ql-block"> 百年风雨铸华章</p><p class="ql-block"> 万里江山展宏图</p><p class="ql-block"> 2021年值此中国共产党成立100周年之际,为庆祝党的百年华诞,党中央决定举行一系列庆祝活动,其中的一项活动,与我们家庭息息相关,同时也让我们倍感荣幸。</p><p class="ql-block"> 照片上,佩戴这两枚军功章的就是我父亲,他精神矍铄,笑容如同冬日的暖阳,温暖而明亮,眼角的皱纹藏着岁月的温柔。两枚军功章分别是: “光荣在党50周年”纪念章,是由党中央颁发的,旨在表彰党龄达到50周年且一贯表现良好的党员,该纪念章是对他们忠诚于党的事业、践行党的宗旨、兢兢业业为党工作、踏踏实实为群众服务的敬重和肯定。</p><p class="ql-block"> 另一枚是“中国人民志愿军抗美援朝出国作战70周年”纪念章,是为了纪念中国人民志愿军抗美援朝出国作战70周年而颁发的纪念章。 该纪念章由中共中央、国务院、中央军委于2020年颁发,旨在向参加抗美援朝出国作战的健在志愿军老战士和老同志表示敬意。</p><p class="ql-block"> 该图片有常州王凯照相馆提供拍摄</p><p class="ql-block"> </p> <p class="ql-block"> 岁月如歌,歌声里的藏着岁月的秘㊙️,也有老年的沉稳,共同谱写着生命的乐章。</p><p class="ql-block"><br></p><p class="ql-block"> 想想你的背影</p><p class="ql-block"> 我感受了坚韧</p><p class="ql-block"> 抚摸你的双手</p><p class="ql-block"> 我摸到了艰辛</p><p class="ql-block"> 不知不觉你鬓角露了白发</p><p class="ql-block"> 不声不响你眼角上添了皱纹</p><p class="ql-block"> 我的老父亲</p><p class="ql-block"> 我最疼爱的人 </p><p class="ql-block"> 人间的甘甜有十分</p><p class="ql-block"> 你只尝了三分</p><p class="ql-block"> 这辈子做你的儿女</p><p class="ql-block"> 我没有做够</p><p class="ql-block"> 央求你呀下辈子</p><p class="ql-block"> 还做我的父亲</p><p class="ql-block"> 听听你的叮嘱</p><p class="ql-block"> 我接过了自信</p><p class="ql-block"> 凝望你的目光</p><p class="ql-block"> 我看到了爱心</p><p class="ql-block"> 有老有小你手里捧着孝顺</p><p class="ql-block"> 再苦再累你脸上挂着温馨</p><p class="ql-block"> 我的老父亲</p><p class="ql-block"> 我最疼爱的人……</p><p class="ql-block"> 歌曲《父亲》歌唱了对父亲的深深敬意与感激,以及对父亲无私奉献的赞美。谨以此曲献给我最爱的父亲,以缅怀父亲不平凡的一生。</p> <p class="ql-block"> 我的父亲1935年2月出生在常州青果巷,初中毕业,15岁参军,在解放军第六军校学习一年半后,为响应国家号召,毅然决然参加抗美援朝战争,为此提前结束学习,入朝参战,彰显了中国人民解放军保家卫国的决心,父亲军旅生涯26年,为保卫祖国作出了应有的贡献,荣获很多奖项,其中荣立二等功一次,三等功二次,父亲一生忠于革命忠于党,1976年以团级干部身份转业地方,父亲在地方工作中,始终保持军人的传统美德,团结同志任劳任怨,多次评为市优秀党务工作者,优秀党员,江苏省光荣之家、常州市光荣之家等称号,父亲心底善良,待人真诚,心胸宽广,热爱生活,热爱家庭,对家人对子女的情感坚定深沉无声付出,父亲用他优秀的思想品格,高尚的人格魅力,积极乐观的心态,默默影响和传递给了子女,不论岁月如何流转,父亲对我们的爱永远不会改变。</p><p class="ql-block"> 每当节假日,几十年如一日,家里布置了节日氛围其乐融融,客堂里一片欢声笑语,大家围坐在父亲身边,听父亲绘声绘色讲当年部队的经历,聊军旅生活,讲自己的爱情故事,讲捐助奉献的动人事迹……父亲给这个世界留下太多感人事迹,太多的美好,太多的回忆,那些峥嵘岁月让他终身难忘;何其有幸,我能成为您的儿子,我们为有这样的父亲感到骄傲和自豪。今天(2025.2.7号农历已巳年正月初十晚 20:39分)我们最敬爱的父亲永远离开了我们,愿您一路走好,我们永远怀念您。从此,我们再也吃不到父亲亲自下厨做的美味丰盛的家宴,包括炸年糕,炸汤圆在内油炸盛宴、再也看不到您慈祥的笑容,疑惑的表情,询问大家今天做的菜是:咸呀淡,后来“咸呀淡”一词被我们幽默风趣改编的“咸鸭蛋”段子,将成为我们永恒的回忆。</p> <p class="ql-block"> 父亲家中排行老三,我的大爷【父亲的哥哥】因为考学在外读书,出国留学后就留在了北京,姑姑因为姑父工作调动西安,所以姑姑也随之落户西安,因此,父亲也多了一份亲情牵挂和无限念想。奶奶去世早,大伯,姑姑及父亲都是我爷爷一手带大,爷爷特别聪敏,爱喝酒,是青果巷里有名的手工艺人。看这是我的父亲,父亲当年二十岁留影,身穿绿色的军装,特别帅气。</p> <p class="ql-block"> 在部队的那些年,父亲头戴军帽,身着军装英姿飒爽,他的青春在军营中度过,他的激情在岁月中燃烧,父亲一生没有抱怨,凡事总是往好处想,父亲热爱生活,喜欢拍照,每每遇到人生重要的节点,总会留下生活的印记。 </p> <p class="ql-block">1955年拍摄于北京艺术宫。</p> <p class="ql-block">1955年,父亲授军衔照片。</p> <p class="ql-block"> 父亲很年轻时,就佩戴上立功奖章。</p> <p class="ql-block">1956年 石家庄照相馆。</p> <p class="ql-block">1956年拍摄于石家庄照相馆</p> <p class="ql-block"> 1958年 拍摄于北京照相馆。</p> <p class="ql-block">2025已巳蛇年大年初二。</p> <p class="ql-block"> 转载我弟媳的一篇回忆文章 </p><p class="ql-block"> 平凡中的伟大——回忆我的公公</p><p class="ql-block"> 早晨,我推开公公的房门,阳光透过纱窗,在书桌上投下细碎的光影,那张日期新鲜的《扬子晚报》还静静地躺在案头,玻璃台板下四代同堂的全家福照片人人微笑,满脸幸福,一切如旧,仿佛公公只是暂时离开,“我去楼下拿下报纸,顺便领个牛奶,一会儿就回来”。拉开书桌抽屉,最上层放着一个绿色的铁皮盒子,里面珍藏着抗美援朝时期的勋章和几张泛黄的照片,照片上英俊的年轻人眼神坚毅,站在连绵群山的冰天雪地中。轻轻推上抽屉,我的眼角泛起了潮湿。那照片上的年轻人是我的公公戴志强,当年他只有十五岁,初中刚毕业就参加了中国人民解放军,随即便“雄赳赳气昂昂跨过鸭绿江”开赴抗美援朝、保家卫国的战场。听他说:“那时候我太小了,体重只有八十八市斤,拍军装照领口太大,班长在衣服后面用夹子给我夹住的。”这身戎装,公公从十五岁一直穿到四十二岁,一生最美好的年少青春、年富力强的时光都奉献给了人民军队。数十年部队生活锻炼培养出来的勇于担当、作风严谨、意志坚强、高度的党性原则,在公公一九七六年春天转业到常州市物资局担任党政职务中得到了最好的诠释,所有认识公公的人无不称赞他是个“好人”。记得每次我们回家,公公总是让我们歇着陪婆婆聊天,他执意要亲自下厨,给我们做最拿手的红烧肉、清炒虾仁、木须肉。在厨房里,他系着围裙动作干净利落,一会儿就将热气腾腾的饭菜端上桌子,这时婆婆总会先尝一口称:“嗯,好吃的,不愧是一级厨师!”我们则笑着附和:“爸的厨艺随着年龄增长,已经升级为特级厨师啦!”我们饭桌上的话题,讲的最多的是公公部队生活的轨迹:从保定到石家庄,从石家庄到北京,从南口到大同,从大同到内蒙临河,从临河到呼和浩特,“中国人民解放军坦克第七师”是公公一生的荣耀……彼时,家里总是被一片温暖祥和的氛围所包围着。公公是一个特别节俭的人,从不铺张浪费,一副眼镜用了十多年,镜架松了都舍不得换,一个木柜从部队带回来一直用到油漆剥落。他的衣柜里除了几件正式的中山装,大多是洗的发白的衬衣和毛衣。用他的话说:“我们这一代人是从苦日子里过来的,不能浪费啊。”公公是一个胸襟宽广,处事公正的人。对于家庭成员相处中所产生的分歧,公公总是能用四两拨千斤的话语解决,用婆婆的话说:“你爸就是会和稀泥。”也正是这样一种高超的领导艺术,我们家婆媳之间、兄弟之间、妯娌之间几十年和睦相处,没有红过一次脸,拌过一次嘴。今年二月十六日是公公九十岁生日,我们一家筹划着到时一起热热闹闹给他庆贺祝寿。年初六的那天,公公像往常一样早早起床,洗漱读报,谁能想到,一顿平常的早餐,竟成了最后的告别。公公在医院ICU的那五天,我们兄弟妯娌四人揪心地守在门外,祈盼奇迹发生;我的女儿在医院工作,得以进病房,每天呼唤爷爷,给他加油鼓劲;年迈的婆婆则手抚着公公的照片,默默祈祷,六十多年的风雨相伴、相濡以沫,化作无声的守望。我一直在想,公公这一次一定是接到了战斗号令。是的,这是一场无声的生死之战!公公累了,战斗结束,公公走的很安详。医生说,直到最后一刻,老爷子心跳依然有力。我想,这大概就是军人的品格——永远坚强,永远不屈!窗外的梧桐树抽出了嫩绿的新芽,春天来了。公公说过,人活着就像一棵树,根扎在土里,向上生长。是的,他老人家就像一棵大树,用一生的正直与坚韧,为我们撑起了一片绿荫。而今,他的精神早已在这片土地上生根发芽。书桌上的台历,停留在年初六的这一天。微风拂过,沙沙作响,仿佛在诉说着一个老兵不朽的故事。</p><p class="ql-block"> 作者:常州市第一中学七九届高中</p><p class="ql-block"> 卢文 2025.02.20</p> <p class="ql-block"> 2025年2月7号20时39分,父亲以两袖清风,一尘不染,清清白白,堂堂正正的一生,走完了九十周岁的人生,父亲的离世是我们整个家庭的悲痛,虽然父亲走了,但父亲的英容笑貌和光辉形象,永远活在我们的心里,也请您放心,我们会照顾好妈妈,祖宗庇荫,福泽绵长;子孙昌盛,家业兴旺。愿父亲神灵护佑后人,世代安康,前程似锦。亲爱的父亲一路走好,我们永远怀念您。</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