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个能看到毕加索 ‍如何逐渐放飞自我的地方

樱桃玩意

<p class="ql-block" style="text-align:center;">巴塞罗那毕加索博物馆</p> <p class="ql-block">作为现代艺术的创始人和西方现代派绘画主要代表,巴勃罗·毕加索(Pablo Picasso,1881年10月25日~1973年4月8日)无疑是当代西方最有创造性和影响最深远的艺术家,也是20世纪最伟大的艺术天才之一。他的一生创作了3万多件作品,分布在世界各地大大小小的博物館、艺术馆或私人收藏。单单以他的名字命名的博物馆在全世界就一共有四座,两座在法国,两座在西班牙。每一座博物馆都各有特色,意义非凡。</p><p class="ql-block">‍我这次参观的是西班牙巴塞罗那毕加索博物馆。巴塞罗那是毕加索求学和度过青年时期的城市。在参观之前,有必要先简单地了解一下其他三个毕加索博物馆,以作参考。</p><p class="ql-block">‍</p><p class="ql-block">‍</p> <p class="ql-block"><i style="font-size:15px; color:rgb(128, 128, 128);">‍上图中的法国巴黎的毕加索博物馆。巴黎是令毕加索名声鹊起的城市,因此这座博物馆虽成立于1985年,算是最晚的,但却是拥有最多毕加索的油画作品和他的私人藏品。(图片来源:网络)</i></p> <p class="ql-block"><i style="font-size:15px; color:rgb(128, 128, 128);">上图中的位于法国东南部小镇昂蒂布Antibes的毕加索博物馆。1936年和1946年,毕加索曾经在两度居住在这个小镇,他曾在这里拥有了一个大型工作室,当他离开这里时,捐出了所有在这期间创作的作品。因此这个毕加索博物馆成立于1966年,是艺术家在世时就建立的博物馆。(图片来源:网络)</i></p> <p class="ql-block"><i style="font-size:15px; color:rgb(128, 128, 128);">‍上图中的是在西班牙南部的安达卢西亚的马拉加毕加索博物馆。马拉加Málaga是毕加索的出生地,所以也被称为“毕加索之城”。该博物馆收藏的作品跨度时间非常大,从1931年至1971年,覆盖不同时期毕加索的绘画风格,从早期的学徒时期,对经典艺术的看法,立体主义的摸索实践,再到陶瓷作品的探究等,大部分都来自毕加索的儿媳与孙子的慷慨捐赠。(图片来源:网络)</i></p><p class="ql-block"><span style="font-size:15px; color:rgb(128, 128, 128);">‍</span></p> <p class="ql-block">我是在一个细雨绵绵的下午前往参观巴塞罗纳毕加索博物馆的。博物馆<span style="font-size:18px;">地处</span>旧城哥特区(El Gòtic)<span style="font-size:18px;">里的一条古老而清幽的小巷里。所幸雨天里游客不多,可以在两个多小时內基本将展馆粗过一遍,并能驻脚欣赏心仪和重要的藏品,当然无法一一细品,毕竟馆中</span>有4249件作品,包括毕加索本人的捐赠,一套42件的陶瓷和一系列素描以及版画。</p> <p class="ql-block">博物馆馆址位于蒙特卡达街15号「Aguilar 宫殿」,没有醒目的门牌,却内藏珠机,最大的特色便是哥特式的庭院,由五座中世纪建筑组成。</p> <p class="ql-block">这个博物馆<span style="font-size:18px;">是毕加索本人唯一参与建立的场馆,它</span>成立的楔机源自毕加索的好友、西班牙艺术家 Jaume Sabartés 最早提出建立毕加索博物馆的想法,并依照毕加索本人意愿将博物馆定址巴塞罗那。1960年,Jaume Sabartés 与巴塞罗那市政府达成筹建博物馆共识,并捐出自己的数百件藏品,毕加索博物馆于1963年正式开放。</p> <p class="ql-block"><i style="font-size:15px; color:rgb(128, 128, 128);">图为以好友</i><i style="font-size:15px;">Jaime Sabartés</i><i style="font-size:15px; color:rgb(128, 128, 128);">为主题创作的《戴帽子和拉夫领的 Jaime Sabartés》,毕加索,1939年</i></p> <p class="ql-block">‍博物馆里虽然沒有毕加索最出名的作品,但却收藏了毕加索年轻及艺术成型时期最重要的艺术作品。</p><p class="ql-block">‍通过这些作品,可以从多层面了解到这位才华横溢、风格多变艺术家的心路历程,见证了他是如何从父亲、偶像、愛人、朋友及城市生活中获得启迪和灵感的,巴塞罗那见证了毕加索的成长与探索,如何逐渐放飞自我,从写实主义走向立体主义、现代主义之路。</p><p class="ql-block">‍在馆中可以看到年轻时的毕加索自画像:</p> <p class="ql-block"><i style="font-size:15px; color:rgb(128, 128, 128);">图1: 1895年毕加索自画像。</i></p><p class="ql-block"><i style="font-size:15px; color:rgb(128, 128, 128);">‍图2: 1900年戴假发的毕加索自画像。</i></p><p class="ql-block"><i style="font-size:15px; color:rgb(128, 128, 128);">‍图3: 1899-1900年毕加索自画像。</i></p> <p class="ql-block" style="text-align:center;"><span style="color:rgb(57, 181, 74);">毕加索与父亲</span></p> <p class="ql-block">毕加索的父亲何塞·鲁伊斯·布拉斯科(José Ruiz Blasco)是西班牙马拉加省立美术学校的绘画老师,同时兼任市立博物馆文物保管员。他是一名训练有素的画家,善长画自然和鸟类,特别是鸽子。毕加索自幼就显露出了对绘画的浓厚兴趣,在父亲的鼓动下,毕加索开始学习绘画。</p> <p class="ql-block"><i style="font-size:15px; color:rgb(128, 128, 128);">毕加索笔下的父亲。</i></p> <p class="ql-block"><i style="font-size:15px; color:rgb(128, 128, 128);">这幅在博物馆中能看到的油画作品《鸽舍》,就是出自毕加索父亲之手。</i></p> <p class="ql-block"><i style="font-size:15px; color:rgb(128, 128, 128);">在毕加索一生中经历了多次画风的转型,但是和平鸽却是他一如既往创作主题,其中多幅以和平鸽主题的作品成为世界名画,而在这个博物馆里展出的是他在1957创作的一组鸽子作品。</i></p> <p class="ql-block"><i style="font-size:15px; color:rgb(128, 128, 128);">在毕加索一生中经历了多次画风的转型,但是和平鸽却是他一如既往创作主题,这是在博物馆里展出了他在1957创作的一组鸽子作品。</i></p> <p class="ql-block">1895年,毕加索的父亲任教巴塞罗那<span style="font-size:18px;">著名的艺术学院“La Llotja”,他将有绘画天赋的毕加索带在身边,并</span>说服那里的考官让毕加索参加考试,结果“神童”以高超的技巧征服了评委,他被破格录取,那时候他才15岁。</p> <p class="ql-block">以上分别是1895年13岁的毕加索创作的油画《戴贝雷帽男人》(左)和《老渔夫》,其中当年毕加索父亲看到《戴贝雷帽男人》这幅画时,就认为儿子不但超越自己,必定有所成就。</p> <p class="ql-block"><span style="color:rgb(128, 128, 128);">‍</span><i style="font-size:15px; color:rgb(128, 128, 128);">这是毕加索在1897年完成的惊人之作《科学与慈善》,当时他才15岁,描绘了一名医生为女病人问诊的场景,他的父亲担任了医生模特。</i></p> <p class="ql-block" style="text-align:center;"><b style="color:rgb(57, 181, 74);">毕加索与巴塞罗那</b></p> <p class="ql-block">毕加索博物馆清楚见证了这位艺术家与巴塞罗那之间的种种联系。</p> <p class="ql-block">导游正在介绍巴塞罗那具有神奇色彩的“四只猫咖啡馆”(Els Quatre Gats) 与毕加索的不解缘。1899年,在经历过独自前往马德里求学后,18岁的毕加索回到了巴塞罗那。在巴塞罗那的这段日子,毕加索的生活聚焦在了四只猫咖啡馆。他在这里结识了一批文人学者,了解到文学、哲学、音乐和政治的最新发展。毕加索的<span style="font-size:18px;">个人作品首展就是这里举行的。。</span></p> <p class="ql-block"><i style="font-size:15px; color:rgb(128, 128, 128);">以上是毕加索为四只猫咖啡馆设计的菜单。</i></p> <p class="ql-block"><i style="color:rgb(128, 128, 128); font-size:15px;">以上是毕加索一些以巴塞罗那街景或工作室窗外风景的油画作品。</i></p> <p class="ql-block" style="text-align:center;"><span style="color:rgb(255, 138, 0);">毕加索临摹大师之作</span></p><p class="ql-block" style="text-align:center;">‍</p> <p class="ql-block">学生时代的毕加索曾在马德里的普拉多博物馆大量临摹委拉斯开兹、戈雅、苏巴朗等西班牙大家之作。</p> <p class="ql-block">图右是毕加索临摹委拉斯开兹的《西班牙国王菲利普四世》。委拉斯开兹(Velazquez,1599-1660)是文艺复兴后期、巴洛克时代、西班牙黄金时代的一位著名画家,他曾影响了戈雅、毕加索和达利等一众后辈。</p> <p class="ql-block">1656年,委拉斯开兹为当时的西班牙国王菲利普四世完成了《宫娥(Las Meninas)》(上图)这幅“全家福”。该作品被誉为与《蒙娜丽莎》、《夜巡》并列的“世界三大名画”,也是马德里普拉多博物馆的镇馆之宝。1957年8月16日,毕加索第一次展开了与《宫娥》的对话,对画作进行解构与重现,到同年12月30日,他已画了45幅《宫娥》变奏体,以此为基础,最终完成的作品更是多达58件。</p> <p class="ql-block">1970年,为了表达对巴塞罗那美术学校的感谢,毕加索向博物馆捐了约两千件作品,包括<span style="font-size:18px;">由58块画布构成的艺术藏品“宫娥”(见上多图所示)、</span>一套42件的陶瓷和一系列素描以及版画。</p> <p class="ql-block">在进入立体主义创作前的“蓝色时期”及“粉红色时期”,毕加索即开始了版画创作,到了晚年依然创作不辍。以上版画是毕加索1935年的作品,充满了趣味性。</p> <p class="ql-block">另外馆內还有一些作品是毕业索的名画的前身。</p> <p class="ql-block">导游手中的图就是毕加索最著名的黑白绘画作品之一:《格尔尼卡》(Guernica)。这幅作现藏于马德里索菲娅王后国家艺术中心博物馆。毕加索运用立体主义和超现实主义的风格揭露了纳粹对西班牙小镇格尔尼卡无辜平民的大规模轰炸,反映出战争带给人类的深重灾难和人们对和平的渴望。作品中央受伤的牛和嘶鸣的烈马则具有强烈的破坏意义,象征的是法西斯的铁蹄和暴行。 </p> <p class="ql-block">这幅毕加索于1917年创作的《被刺伤的马》,正是《格尔尼卡》中烈马的创作前身。</p> <p class="ql-block"><span style="color:rgb(25, 25, 25);">除了固定的展览,博物馆也会不定期地做一些临时特展。</span></p><p class="ql-block"><span style="color:rgb(25, 25, 25);">‍从7月6日到10月6日,博物馆正在举办一场关于毕加系与法国艺术家兼模特费尔南德·奥利维尔(</span>Fernande Olivier)的特展。<span style="font-size:18px;">费尔南德</span><span style="color:rgb(25, 25, 25);">曾是毕加索的模特和第一位缪斯女神。</span>在毕加索一生诸多情人之中,费尔南德<span style="color:rgb(25, 25, 25);">是他的初恋。在他们共处的7年日子里,她写下了她与毕加索共同生活的文字记录,特展中有许多以</span><span style="font-size:18px;">费尔南德为缪斯的作品,</span><span style="color:rgb(25, 25, 25);">让我们更深入地了解这位伟大的艺术家,并向我们展示了他贫穷、害羞和迷恋的一面。</span></p> <p class="ql-block"><i style="color:rgb(128, 128, 128); font-size:15px;">费尔南德·奥利维尔(Fernande Olivier)</i></p> <p class="ql-block"><i style="color:rgb(128, 128, 128); font-size:15px;">毕加索与费尔南德</i></p> <p class="ql-block"><i style="color:rgb(128, 128, 128); font-size:15px;">1904年的蚀刻作品《简陋的膳食》,毕加索透过身形瘦削的一对夫妻及桌上寒酸的食物,表达出他在「蓝色时期」的忧郁生活。</i></p> <p class="ql-block"><i style="font-size:15px; color:rgb(128, 128, 128);">毕加索1906年创作的《红色背景的裸体》,来自法国巴黎橘园博物馆。</i></p> <p class="ql-block">毕加索手稿</p> <p class="ql-block">这里<span style="font-size:18px;">费尔南德讲述一幅</span>令毕加索醋意大生的小故事。1905年,<span style="font-size:18px;">毕加索在西班牙画家里卡多·卡纳尔斯(Ricard Canals)的家中做客,卡纳尔斯以贝妮代塔(Benedetta Canals,模特,后嫁给卡纳尔斯)和费尔南德为模特创作的一副名为《斗牛场的包厢》的画作,让毕加索醋意大生,两个西班牙男人在楼下争吵并赌气剃掉了小胡子。</span>而“作为报复”,毕加索也画了里卡多的太太贝妮代塔,并且是单人肖像《卡纳尔斯夫人画像》。</p> <p class="ql-block"><i style="color:rgb(128, 128, 128); font-size:15px;">《斗牛场的包厢》里卡多·卡纳尔斯,1905</i></p> <p class="ql-block"><i style="color:rgb(128, 128, 128); font-size:15px;">卡纳尔斯夫人画像,毕加索,1905</i></p> <p class="ql-block">感谢阅读并请关注,更多关于博物馆的内容,请点击以下连接:</p><p class="ql-block">‍<a href="https://www.meipian.cn/4wzyb514" target="_blank" style="font-size:18px;">【荣勋宫博物馆特展】 都铎王朝:文艺复兴时期英国的艺术与威严</a></p><p class="ql-block">‍<a href="https://www.meipian.cn/4zsn7rmy" target="_blank" style="font-size:18px;">隐藏在纸醉金迷里的艺术空间</a></p><p class="ql-block">‍<a href="https://www.meipian.cn/4wqyqciz" target="_blank" style="font-size:18px;">被置於死地而后生的艺术品</a></p><p class="ql-block">‍</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