百年圣校 圣火传递 生生不息

溪水边

<p class="ql-block">上联:培养爱国爱教牧者</p><p class="ql-block">下联:造就有德有才忠仆</p><p class="ql-block">横批:湖南圣经学校</p> <p class="ql-block">上联:百年圣校荣神益众</p><p class="ql-block">下联:干秋厚德发光作盐</p><p class="ql-block">横批:福杯满溢</p> <p class="ql-block">经文:出3:2 路3:16 徒2:3 </p> <p class="ql-block">南圣经学校为深入推进基督教中国化,将中国文化与基督教文化相融合,故此决定把‘火’元素作为学校LOGO的主题图案,含有以下3个方面的意义:一是从中华上下五千年的历史角度来看,中国人的祖先就是用钻木的火种照亮华夏文明生生不息的长河。二是从中国传统文化的角度来看,火种延续,生生不息,火种即代表着宗族延续和子嗣的传承。民间也有传统过新房,不叫过房,叫过火,过新房那天,一家人要扛一炉炭火到新房子里。三是从基督教文化的角度来看,火象征着上帝。出埃及记3章2节,耶和华在火焰中向摩西显现;路加福音3章16节,耶稣用圣灵与火给我们施洗;使徒行传2章3节,圣灵如火降下。湖南圣经学校的LOGO中还包括有圣经、祷告、赞美以及传福音四个元素的含义。归纳起来湖南圣经学校LOGO的含义就是:生命之火,生生不息。上帝的祝福与恩典在湖南生生不息,源源不断!</p> <p class="ql-block">一、湖南圣经学校三个想不到1、想不到1917年创办湖南圣经学校</p><p class="ql-block"> 湖南号称铁门硬土,福音最难传的地方,至今,湖南一个省的信徒不如江浙一个地州市多。想不到1917年神差葛阴华牧师在长沙韭菜园购买80亩土地兴建湖南圣经学校,还在南岳兴建湖南圣经学校分校,湖南圣经学校是学校是拜欧拉大学的分校。创办时每年招生700多人,招生范围18个省,60多个城市。</p> <p class="ql-block">2、想不到1990年恢复湖南圣经学校 </p><p class="ql-block"> 1990年,想不到恢复湖南圣经学校。在长沙市碧湘街租借军工招待所、南洋街借场地办学;1993年10月,在长沙市东郊马王堆购置原新桥村村委会旧房土地(占地面积2.14亩)办学,并于1999年建成建筑面积约3200平方米的教学综合楼。2008年,经国家宗教事务局发文批复,湖南圣经学校被纳入中等宗教院校编制序列,学制升格为三年或四年大专。1990年至2024年累计已毕业、结业学生1543人。另外,2021年至2024年培 训教会骨干33批共2634人次。</p> <p class="ql-block">3、想不到2011年新建湖南圣经学校想不到2011年,在党和政府的关怀下,通过土地置换拿到长沙县星沙镇近40亩土地用于新校建设。2014年7月新校建设正式启动,2021年1月搬入新校区。环境优美,建筑风格为中国传统四合院式。前栋四合院用于教学办公,后栋四合院用于生活起居</p> <p class="ql-block">二、湖南圣经学校三大社会贡献1、成为中华文脉赓续之地1937年抗战爆发,北大、清华、南开三所大学南迁,当时北大校长蒋梦麟,清华校长梅贻琦以及南开大学的校长张柏苓齐聚长沙、联合办学。理科班设在长沙圣经学校,文科班设在南岳衡山的分校。当时,三校名师齐聚,共同授课。后因战乱,学校决定迁至云南,长沙临大的师生徒步68天3500公里到达昆明,此段历史影响深远,是中国教育史上的珠穆朗玛峰。</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