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p class="ql-block ql-indent-1">和同学随团甘南游,我们来到甘肃省天水市,前往距城区东南30公里的小陇山,去游览被誉为“东方雕塑馆”的麦积山石窟。</p> <p class="ql-block ql-indent-1">麦积山石窟是麦积山风景名胜区重要景点,国家5A级旅游景区,作为中国、哈萨克斯坦和吉尔吉斯斯坦三国联合申遗的“丝绸之路:长安——天山廊道路网”中的一处遗址点成功列入《世界遗产名录》。</p> <p class="ql-block ql-indent-1">麦积山形似农家麦垛而得名“麦积山”,其石窟在“青云之半,峭壁之间,镌石成佛,万龛千室,虽自人力,疑其神功。”形象地描述出麦积山的名称来源。麦积山石窟的佛像,始凿于后秦,历经北魏、西魏、北周……十多个朝代,在千年的时光里一代又一代的工匠们,接力赛般传承着石窟佛像的生命,创造了一种凝固不朽的美。</p> <p class="ql-block ql-indent-1">被誉为中国四大石窟之一的麦积山石窟,没有云冈、龙门和敦煌石窟的显赫名声,<span style="font-size:18px;">石窟雕凿在一个略显孤零的山峰上,</span>如同一颗遗落世间的明珠,掩藏于青山绿水之间,静静地伫立,默默地守护,不经意间被人揭开面纱,展露万千风华,被誉为"东方雕塑馆"。</p> <p class="ql-block ql-indent-1">在近于垂直的红色砂砾岩石悬崖上开凿的石窟,历经1600年间的两次大地震和长时间的自然风化,留存有各类形态逼真的佛雕和壁画,具有重要的历史文化价值,值得后人去探寻、研究和保护!</p> <p class="ql-block ql-indent-1">麦积山石窟窟龛凿于高20-80米、宽200米的垂直崖面上。存有窟龛194个,其中东崖54窟,西崖140窟,泥塑、石胎泥塑、石雕造像7800余尊,最大的造像东崖大佛高15.8米,壁画1000余平方米。凌空栈道也挂在绝壁上,洞窟之间全靠栈道通达,人们顺着栈道在绝壁上行走,可以登游各个崖阁,随心所欲地进入各个洞窟。</p> <p class="ql-block ql-indent-1">洞窟“密如蜂房”,栈道“凌空飞架”,层层相叠,其惊险陡峻为世罕见,形成一个宏伟壮观的立体建筑群。其仿木殿堂式石雕崖阁独具特色,雄浑壮丽。洞窟多为佛殿式而无中心柱窟,明显带有地方特色。</p> <p class="ql-block ql-indent-1">栈道悬空,山势笔直,游人如织,鱼贯而上。</p> <p class="ql-block ql-indent-1">仰望头晕目眩,攀登木栈道的阶梯气喘汗涔,心惊胆颤。</p> <p class="ql-block ql-indent-1">往下看,心跳加速,恐高腿更软。互相鼓励往上攀,瞻仰石窟中的佛像,感受古人的智慧和艺术的魅力,每一步都是跨越千年,把所有的恐惧都忘的一干二净。</p> <p class="ql-block ql-indent-1">麦积山石窟艺术,以其精美的泥塑艺术闻名中外。历史学家范文澜曾誉麦积山为"陈列塑像的大展览馆"。如果说敦煌是一个大壁画馆的话,那么,麦积山则是一座大雕塑馆。这里的雕像,大的高达16米,小的仅有10多厘米,体现了千余年来各个时代塑像的特点,系统地反映了中国泥塑艺术发展和演变过程。这里的泥塑大致可以分为突出墙面的高浮塑,完全离开墙面的圆塑,粘贴在墙面上的模制影塑和壁塑四类。其中数以千计的与真人大小相仿的圆塑,极富生活情趣,被视为珍品。</p> <p class="ql-block ql-indent-1">麦积山的塑像有两大明显的特点:强烈的民族意识和世俗化的趋向。除早期作品外,从北魏塑像开始,差不多所有的佛像都是俯首下视的体态,都有和蔼可亲的面容,虽是天堂的神,却象世俗的人,成为人们美好愿望的化身。从塑像的体形和服饰看,也逐渐在摆脱外来艺术的影响,体现出汉民族的特点。</p> <p class="ql-block ql-indent-1">站在麦积山的木栈道上,仰望三座摩崖巨佛,他们秉持着千年如一的慈悲,虽不能解救生命中的所有苦难,却能引人洞见真实的自己、显露智慧的灵光。俯视着芸芸众生而不语,却有一种安定的吸引力。普度众生的教化即近在眼前,自叹我们在佛前是何等渺小,但又神清气爽,心平如镜,让人伫立良久,虔诚的双手合十。</p> <p class="ql-block ql-indent-1">“由上至下”的栈道,有了“砍尽南山柴,堆起麦积崖”的民言,形象地再现当年修筑麦积山的艰难。如今,麦积山崖壁上仍留有桩孔,从这一锤一凿的留痕中,体会出古人“愚公移山”般的韧性和努力。</p> <p class="ql-block ql-indent-1">这座佛像被称为东崖大佛位于东崖中部。摩崖高浮雕石胎泥塑,一佛二菩萨像。正中主尊为阿弥陀佛。高15.7米。佛左侧为观世音菩萨。佛右侧为大势至菩萨,通高13米。东崖大佛中间扶膝而坐的释迦牟尼表情庄严肃穆,两旁的大势至菩萨和观世音菩萨面带微笑,慈祥而喜悦。</p> <p class="ql-block ql-indent-1">站在木栈道上,放眼远望,一览众山小。眺望远方连绵起伏的群山,每一座山峰都仿佛是大自然的杰作,静静地诉说着千年的故事。走进石窟,一排各种佛雕尽在眼前,一尊佛像是一段历史,一个传说一篇动人的故事。远离尘世,幽居一隅的佛像,虽然他们难以保持原有的风姿,但他们是历史的见证。</p> <p class="ql-block ql-indent-1">麦积山石窟的造像以泥塑为主,它们不仅具有极高的艺术价值,还为我们提供了大量关于宗教、艺术和建筑等方面的实物资料。这些资料不仅反映了千余年来各个时代塑像的特点,也体现了中国泥塑艺术的发展和演变过程,极大地丰富了中国古代文化史。</p> <p class="ql-block ql-indent-1">麦积山石窟保存的泥塑佛像,题材广泛,构思巧妙,技法娴熟,形神兼备,全面展示了古代泥塑发展演变过程,充分体现了麦积山石窟造像浓厚的地域特色和文化内涵。</p> <p class="ql-block ql-indent-1"><span style="font-size:18px;">诗圣杜甫描写麦积山:“</span>野寺残僧少,山园细路高。麝香眠石竹,鹦鹉啄金桃。乱水通人过,悬崖置屋牢。上方重阁晚,百里见秋毫。”</p> <p class="ql-block ql-indent-1">特级保护洞窟是麦积山石窟的精华,特窟133号吸引我前去探寻,小沙弥的“东方微笑”,“释迦会子”等作品经专业讲解后叹为观止!这尊释迦牟尼佛佛像被誉为东方的蒙娜丽莎,面容饱满莹润。祥瑞典雅圣洁,低眉笑对众生,气质格外慈祥,极具女性化特征。</p> <p class="ql-block ql-indent-1">在佛教造像中塑童男童女并不多见,他们身穿世俗服饰, 天真无邪稚气可亲 非常传神。</p> <p class="ql-block ql-indent-1">腰围战裙,<span style="font-size:18px;">上身裸露</span>的金刚カ士 ,怒目圆睁, 仿佛是在警告一切妖魔鬼怪 ,此地乃佛门净地,休容尔等在此作妖祟怪。</p> <p class="ql-block ql-indent-1">麦积山石窟就是一座雕塑的时空记忆体,记录了佛像进入中国后被时代赋予的美感,有西秦的强悍勇猛和北魏的骨感清秀,也有北周的丰腴圆润和隋唐的丰盈夺目。在岁月的长河里,他们牢记工匠的一笑一颦,和那些留存于他们身上的点点睿智和慧心。</p> <p class="ql-block ql-indent-1">蓦然回首,自然的造化与人类的创造力碰撞出麦积山的奇迹,让现代人唏嘘和敬仰。千年来麦积山石窟沉默在崖壁中,避开了人世的纷扰和战乱,留了下来。麦积山留给后人的是石窟艺术的神话,是坚韧的美,是被誉为东方雕塑艺术的陈列馆。这一山的佛,一山的窟,一山的精美 ,这无不凝聚着劳动人民的才智,也凝聚着麦积山佛教文化的源远流长。</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