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p class="ql-block"> 长篇历史小说《大清相国》塑造了以陈廷敬为主要代表的大臣官相,反映一个特定历史境遇中官场人物的人格、道德和行为的艰难选择,再现三百多年前的官场风云。</p><p class="ql-block"> 康熙王朝名臣辈出,千古传诵。然而宦海风高,沉浮难料。同朝的明珠罢相削权,索额图身死囹圄,徐乾学去官之后郁郁早逝,高士奇倍享尊荣却被斥退回藉。满朝重臣名宦少有善终,陈廷敬却能驰骋官场五十三年而不倒,为官之术炉火纯青。在康煕时期,先后任职于礼部、吏部、户部、刑部等重要部门,长期担任侍读、侍讲学士,直至文渊阁大学士,为康熙帝师和《康熙字典》总修官。乞归之后仍被召回,最后安享晚年老死相位,康熙送给陈廷敬的评价:宽大老成,几近完人。</p><p class="ql-block"> 君王如虎,同僚似狼。陈廷敬从顺治十五年(1658年)21岁时考中戊戌科进士起入仕,就与同僚恩怨难断或明争暗斗半个世纪之多。他如履薄冰,仕途跌宕,几起几落,被排挤、冷落、打击报复的情况屡有发生,慢慢悟透官场秘诀五子绝:等、忍、狠、隐、稳,终于建功立业,名垂青史。他一生遵循“为天地立心,为生民立命。为往圣继绝学,为万世开太平”的儒生典训,是儒家济世的典范之一,秉承中国正统儒家文化,为官讲究忠义、仁爱、清廉。同时,才能卓越之外,在陈廷敬身上还有一种十分可贵的品质是实干而低调和身处官场上行贿营私之风盛行的污泥而不染,体现他揭时弊、倡清廉、恤百姓的济世救民情怀。</p><p class="ql-block"> 中国一直都有以古鉴今的传统。《大清相国》看似写历史故事,实际上写反贪。书中的主人翁是真人真名,位于山西省阳城县北留镇皇城村的皇城相府就是陈廷敬(1638年-1712年,原名陈敬,字子端,号说岩,晚号午亭山人)的故居,相府枕山临水、城墙雄伟、雉堞林立、朴实典雅、错落有致,是一座别具特色的城堡式建筑群,距今已有400余年历史,被专家赞誉为“东方第一双城古堡”。自1998年以来,当地政府迁出居民,筹资对建筑群进行修缮,根据史书记载恢复一些已经坍塌毁坏的建筑,对环境进行整治。皇城村已先后成功地举办了“名相陈廷敬暨皇城古建学研讨会”、“皇城相府首届文化艺术旅游节”。 </p><p class="ql-block"> 陈廷敬确有其人其事,是清官,心有百姓;是好官,精明强干;是能官,从善如流;是德官,不贪不腐,实是当今官员们的楷模。</p><p class="ql-block"> 1940年毛泽东对陈嘉庚(著名华侨实业家、教育家)描绘未来的国家:一没贪官污吏;二没土豪劣绅;三没赌博;四没娼妓;五没小老婆;六没叫化子;七没结党营私之徒;八没萎靡不振之气;九没人吃摩擦饭;十没人发国难财。1949年3月,毛泽东在中国共产党于西柏坡召开的七届二中全会上的著名论断:即“务必使同志们继续地保持谦虚、谨慎、不骄、不躁的作风,务必使同志们继续地保持艰苦奋斗的作风”,根据毛泽东的提议,全会作出六条规定:一、不做寿;二、不送礼;三、少敬酒;四、少拍掌;五、不以人名作地名;六、不要把中国同志同马恩列斯平列。即将进京执政时的忠告,如同进京赶考。</p><p class="ql-block"> 近70年后的今天却面临交白卷不及格,因为以上的恶习劣行都已泛滥成灾。当前中国“反腐”已是刻不容缓,全面深度的“腐败”已是强党强军强国的最大毒瘤,我们已是在“贪腐”横行的环境中生活。当今官员贪腐形态有三种,第一种叫作支出式腐败,第二种叫作审批式腐败,第三种叫作卖官鬻爵。</p><p class="ql-block"> 支出式腐败又有两种方法:第一种,是中间人形式。腐败官员一般不自己拿钱,而是在幕后通过中间人收受贿赂,手段非常隐蔽。第二种方法,就是安插亲信,领导可以在油水最多的部门安插自己的亲信来进行腐败;审批制度是每一个文件都要相关领导签字,都要审批,所有项目不管大小都要批,政府官员就从中渔利,得到贿赂款;清政府中后期卖官是荣誉性的官职,像道台等,但是不补实缺,没有真正的实权,如像总督、巡抚这类要职是不可能卖的。而且,卖官的钱也直接进入国库,而不是进入个人口袋。清政府在卖官上的腐败还算较轻。现在卖官鬻爵的现象比当时的大清王朝要严重,卖官的钱都统统直接到了官员的口袋当中,在位有权时寻机批发“官帽”,大肆敛财。</p><p class="ql-block" style="text-align:justify;"> 现在,百姓对大贪官轻判不诛尽杀绝看不懂;官员对官场里的“黑色染缸”毒害抵抗不了;高层对遍地都是腐败要清查忙不过来。人们担心“大虎深山藏打不了;苍蝇满天飞灭不光”。</p><p class="ql-block" style="text-align:justify;"> 反腐败的最大的障碍是体制障碍,机制缺陷是根本的缺陷。反腐败机构职能分散,形不成监督合力,有些案件受到各种因素的影响难以得到坚决查办,有的地方腐败案件频发却追究不力。归根到底,这都是体制机制方面的问题。表面看面对的是一个贪官,实际上面对的是一个利益帮派;要拔出一个大萝卜,就要设法清除吸附力极强的污泥浊垢,这不仅需要钱、需要时间、还需要勇气和魄力。邓先群(中国人民解放军陆军少将。邓小平同父异母之妹)认为“现在社会出现的一些问题,绝对不符合小平同志的要求。”“有那么一小撮掌权的人,没有很好地利用手中的权力,不是为国家、为人民谋利做事情,而是为自己牟利,败坏了风气,这给社会带来很多不利影响”,中国共产党确已面临艰难的执政“大考”。</p><p class="ql-block" style="text-align:justify;">附图:</p> <p class="ql-block" style="text-align: justify;">(本文写于2014-02-18 20:14:31)</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