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p class="ql-block"><span style="color:rgb(255, 138, 0);">《进京赶考》是浙江籍画家陈承齐根据1949年中共中央离开西柏坡的历史场景创作的油画作品。</span></p> <p class="ql-block"><i style="font-size:15px;">一一《进京赶考》</i></p> <p class="ql-block"><i style="font-size:15px;">一一《进京赶考》(局部/4幅)</i></p> <p class="ql-block"><span style="font-size:22px; color:rgb(237, 35, 8);">《进京赶考》油画背后的历史故事</span></p> <p class="ql-block"><span style="color:rgb(255, 138, 0);">中共中央、毛泽东主席在西柏坡居住了10个月,在这里,指挥了震惊中外的辽沈、淮海、平津三大战役,召开了具有历史意义的党的七届二中全会,在中国革命历史上留下了光辉的一页。</span></p><p class="ql-block"><span style="color:rgb(255, 138, 0);">1947年5月初,中共中央工作委员会来到西柏坡,负责党中央委托的工作。1948年5月,中共中央、中央军委和中国人民解放军总部移驻西柏坡,西柏坡作为解放全中国的最后一个农村指挥所成为当时中国革命的领导中心。</span></p> <p class="ql-block"><span style="color:rgb(255, 138, 0);">1949年3月5日至13日,具有历史转折意义的中国共产党七届二中全会在西柏坡召开。全会上,毛泽东提出了著名的一个“第一步”和两个“务必”:夺取全国胜利,只是万里长征走完了第一步,全党“务必使同志们继续地保持谦虚、谨慎、不骄、不躁的作风,务必使同志们继续地保持艰苦奋斗的作风”。</span></p> <p class="ql-block"><span style="color:rgb(255, 138, 0);">1949年3月23日上午,中共中央机关和中国人民解放军总部由西柏坡进驻北平,在中共中央离开西柏坡、踏上进京的征途时,毛泽东把这次历史性的出发比喻为“进京赶考”。毛泽东对周恩来说:今天是“进京赶考”的日子,不睡觉也高兴啊!周恩来说:我们应当都能考试及格,不要退回来。毛泽东说:退回来就失败了。我们决不当李自成,我们都希望考个好成绩……毛泽东还对身边工作人员说过:我们进北平,可不是李自成进北平。他们进了北平就变了。我们共产党人进北平,是要继续革命,建设社会主义。</span></p> <p class="ql-block"><span style="color:rgb(255, 138, 0);">西柏坡是河北省石家庄市平山县的一个小山村,如今为著名的西柏坡景区。西柏坡景区位于太行山东麓,背靠京、津,距省会石家庄市90公里,景区总面积39万平方米,为国家AAAAA级旅游景区、中国革命纪念地之一。</span></p> <p class="ql-block"><span style="font-size:22px; color:rgb(57, 181, 74);">附:陈承齐简历</span></p> <p class="ql-block"><span style="font-size:15px; color:rgb(255, 138, 0);">陈承齐(1946.10-)浙江丽水青田人。擅长油画。毕业于中央美术学院油画研修班,1979年任石家庄市群众艺术馆美术干部。1981年在天津美术学院进修,1984年中央美术学院油画研修班毕业。1988年任石家庄市画院院长,一级美术师。享受政府特殊津贴。《进京赶考》油画获得了多个奖项和荣誉, 2019年8月,该作品在中国国家博物馆举办的“屹立东方——馆藏经典美术作品展”中展出,此后被国家博物馆收藏,并在国家博物馆前厅展出,被誉为艺术皇冠上的明珠。油画《小草》获建军60周年美展佳作奖,《迎着曙光》获建党70周年美展铜奖,《渊源》获第八届全国美展优秀奖,《沧桑》获全国写生画展佳作奖。陈承齐油画作品还有《解放石家庄》、《胜利》、《屠杀》等等。</span></p> <p class="ql-block"><span style="font-size:22px; color:rgb(176, 79, 187);">陈承齐其它若干油画作品送录</span></p> <p class="ql-block"><i style="font-size:15px;">一一《迎着曙光》(两幅)</i></p> <p class="ql-block"><i style="font-size:15px;">一一《历史的记忆一一鬼子来了》</i></p> <p class="ql-block"><i style="font-size:15px;">一一《国恨家仇》</i></p> <p class="ql-block"><i style="font-size:15px;">一一《胜利》(两幅)</i></p> <p class="ql-block"><i style="font-size:15px;">一一《人民就是江山》</i></p> <p class="ql-block"><i style="font-size:15px;">一一《红色太行》</i></p> <p class="ql-block"><i style="font-size:15px;">一一(标题未详)(两幅)</i></p> <p class="ql-block"><i style="font-size:15px; color:rgb(1, 1, 1);">一一《日当午》</i></p> <p class="ql-block"><i style="font-size:15px;">一一《解放石家庄》</i></p> <p class="ql-block"><i style="font-size:15px;">一一《不能忘记》(两幅)</i></p> <p class="ql-block"><i style="font-size:15px;">一一《耕地农有》(两幅)</i></p> <p class="ql-block"><i style="font-size:15px;">一一《迎接中央红军》</i></p> <p class="ql-block"><i style="font-size:15px;">一一《看火车》</i></p> <p class="ql-block"><i style="font-size:15px;">(编辑/杨振东)</i></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