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p class="ql-block">西津渡历史文化街区位于镇江市主城西北部,地处长江与京杭大运河交汇处,是镇江文物古迹保存最多、最集中、最完好的地区。史载西津渡形成于三国时代,唐代具有完备的渡口功能,一直是南北水上交通、漕运枢纽,发生过众多政治、军事、经济、文化和宗教等重大历史事件,见证了镇江城市发展的历史。</p><p class="ql-block">西津渡历史文化街区保护范围北至长江路,南至云台山北麓,东起迎江路,西至玉山大码头遗址,面积约6公顷。</p> <p class="ql-block"> 宋· 王安石</p><p class="ql-block">京口瓜洲一水间,钟山只隔数重山。</p><p class="ql-block">春风又绿江南岸,明月何时照我还。</p> <p class="ql-block"> 唐· 张祜</p><p class="ql-block">金陵津渡小山楼,一宿行人自可愁。</p><p class="ql-block">潮落夜江斜月里,两三星火是瓜洲。</p> <p class="ql-block">“一眼看千年”</p><p class="ql-block">刻字下方是用玻璃罩住的古石阶,可以清楚的看到从唐朝之前到清代时期,古街路面的演变。唐代之前是泥土路,唐代是鹅卵石路,宋代是石板路,清代时是砖路。</p> <p class="ql-block">待渡亭</p><p class="ql-block">待渡亭就是古人迎来送往或者小憩避雨等待摆渡的场所。传说当年乾隆皇帝也曾经在这座待渡亭里停留。大臣们怕皇帝寂寞无聊,特地备下渔具让皇帝钓鱼消遣。那天乾隆皇帝的运气好得出奇,频频有鱼儿咬钩,所以收获颇丰,乾隆爷自然十分开心。原来手下人暗中在水下布下一张大网,网里放了一大群鱼,乾隆一而再再而三地得手这就不足为怪了。所以把待渡亭称之为钓鱼台也是名副其实的。</p> <p class="ql-block">昭关石塔</p><p class="ql-block">西津渡过街石塔又称昭关石塔、观音洞喇嘛塔、并塔。系元武宗海山皇帝命画塑元大都白塔寺工匠刘高仿京刹梵相而作的金山般若禅院的一部分。竣工于元至大四年(1311)或稍前。</p><p class="ql-block">石塔由云台及上部石塔构成。云台上为青石盖板,东西立面刻有“昭关”及明代重修官僧姓名。南北立面镌刻梵文六字真言“唵嘛呢叭咪吽”。云台顶上的石塔为二. 重亚字形须弥座及塔身。塔身由宝瓶、伞盖、相轮、四出轩式座基、复钵、基座构成。雕饰莲瓣基座上有锤谍线刻铜板“观音曼荼罗”和“黄财神曼荼罗”。故从塔下经过,观音菩萨保其平安而无灾障; 黄财神则佑其生财而致富。石塔选址精心,构造巧妙,形式独特,遍布刻文,宗教色彩浓厚,实乃塔中之珍,名城瑰宝。</p><p class="ql-block">该塔于明万历十年(1582)重修后,虽数经修治,但因历经沧桑,石柱北侧,塔身歆斜,石梁裂痕累累,石材残损严重,后修混凝土支框与石塔也不协调。为保护石塔,恢复其本来面貌,谨泰镇江市人民政府之命,特请中国文物研究所设计,国家一级古建企业苏州香山古建公司施工,拆落石塔、植基山岩、加固石构件、归安复原并采取防水防腐措施,于二000年十二月二十日告竣,工期八十日。维修后的石塔尊踞如初,重新辉光,焕发异彩,荣获联合国科教文组织亚太二00一年文化遗产保护优秀奖。</p> <p class="ql-block">昭关石塔</p><p class="ql-block">全国重点文物保护单位,藏传佛教标志性建筑、青石质地、大约完工于元至大四年 (1311年),昭关石塔由下部的云台及上部的石塔构成,通高8.635米,塔下云台设四门,门洞上额刻“昭关”二字。塔座下为亚字形须弥座四层,上置仰莲覆盆座,承以钵形塔肚、亚字形塔脖、十三天、圆形宝盖及塔顶。是全国唯一保存完整的元代过街石塔。</p> <p class="ql-block">救生会</p><p class="ql-block">始建于康熙三十一年(1693),距今已有300多年历史。事实上,救生会的创设应追溯到宋代。救生会,顾名思义就是济渡救生的意思,是带有慈善性质的水上安全救助机构。</p><p class="ql-block">江苏省省级文物保护单位,始建于宋代,是世界上最早义渡和救生的组织,延续宋元明清直至当代。现建筑建于康熙四十一年(1702年), 1999年由西津渡古街保护领导小组整修复旧。</p><p class="ql-block">救生会修缘保护项目获2001年联合国教科文组织亚太地区优秀遗产保护奖。</p> <p class="ql-block">观音洞</p><p class="ql-block">历史上镇江的江面是非常开阔的,老百姓有一句俗话说,“长江无风三尺浪”一是说它的气势,二是指它潜藏的危险性。传说有一天大慈大悲的观世音菩萨脚踩祥云途经镇江,亲眼目睹了江面上船毁人亡的惨烈一幕,于是伸出援手,将挣扎在波涛中的遇难者救上了岸。人们感念于观世音菩萨的恩德,在昭关石塔旁的山体上凿成了观音洞,表达了人们祈祷平安的一种美好愿望。</p> <p class="ql-block">铁柱宫</p><p class="ql-block">又称为铁柱行宫,因供奉两晋道教明派“许祖”许逊真人而得名。近年考古发现洞内石凿像台、供台平台、烧香池以及历代入洞台坡、道路遗迹,出土了若干道教色彩的遗物。更令人称奇的是,出土文物中还有围棋子、骨牌等娱乐用品,骨牌上还刻有钟鼎香案图案。</p> <p class="ql-block">李公朴故居</p><p class="ql-block">位于江苏省镇江市西津渡历史文化街区西长安里35号,是一座具有重要历史价值的建筑,展示了李公朴先生坚持革命、追求真理的一生。</p> <p class="ql-block">西津渡古街上四道券门分别题刻 ……“同登觉路”、“共渡慈航”、“飞阁流丹”、“层峦耸翠”。无疑,呈现在我们面前的是原汁原味的历史风情和风貌。</p> <p class="ql-block">镇江西津渡被称之 “唐宋元明清,一眼看到今”。其实西津渡始成于三国时期,随隋唐大运河的疏浚沟通,西津渡边成为苏南运河的起始点。古往今来无数文人墨客曾在此候船或登岸,用低吟浅唱的诗篇写尽西津古渡的繁华。“京口瓜洲一水间,钟山只隔数重山”。王安石的诗篇,算是对西津古渡的最好写照。</p> <p class="ql-block">一瓶醋与一座城</p><p class="ql-block">一半是“醋”,一半是“渡”(西津渡),这就是很多人眼里的镇江。这是一座拥有3000多年建城史的古老而又充满活力的城市,在这里,作为商务部首批认定的“中华老字号”企业之一,恒顺已在风雨中走过180多年。</p><p class="ql-block">如今的恒顺因醋而闻名四海,恒顺对制作原料极为讲究,采用精选的上好黄豆、面粉和当地清洌的井泉,请来资深酿造师傅,对每一道制作工序严格把关,酱品无论是风味还是品质都显别致。</p> <p class="ql-block">来西津渡</p><p class="ql-block">闻一闻 “恒顺味道” 我在镇江等着你,</p><p class="ql-block">你在「恒顺味道(西津渡店)」等着我。</p><p class="ql-block">这里是醋的故乡。</p><p class="ql-block">醋,除了烹饪,还可口服美容。</p><p class="ql-block">各式美容健康醋:</p><p class="ql-block">苹果醋、枸杞醋、蜂蜜醋、香妃醋、桂圆醋......五花八门、眼花缭乱。</p> <p class="ql-block">锅盖面也称镇江小刀面,是中国十大名面之一,被誉为“江南的天下第一面”,是镇江市的一道地方特色传统美食。</p> <p class="ql-block">去镇江西津渡,那长长的老街一定是要走一遍的,老街的石板路、木板门、大红灯笼,以及遍布的镇江锅盖面店铺,总能让人回忆起儿时那难忘的瞬间。沿着老街一路往西走,街道两边鳞次栉比的两层小楼,多为明清时期的砖木结构建筑,飞檐雕花的窗栏,一律油漆成朱红色,给人以“飞阁流丹”的感觉。</p> <p class="ql-block">五十三坡</p><p class="ql-block">是西津渡历史文化街区的一处标志性景点,它位于镇江市的西津渡景区内,南至大西路,北至长江路。根据《镇江市地名录》的记载,五十三坡早年建有通向云台山的坡道,因有台阶五十三级而得名。这一地名不仅体现了镇江独特的历史风貌,还蕴含着深厚的文化内涵。</p> <p class="ql-block">在黄昏时分,夕阳的余晖洒在古老的西津渡,仿佛给每一砖每一瓦都镀上了一层金色的光晖,显得格外迷人。每当夜幕降临,西津渡又展现出另一番迷人的景致。街灯初上,古街被柔和的灯光笼罩,显得更加温馨而神秘。</p> <p class="ql-block">“千年古渡,千年老街”,西津渡古街是镇江文保最多、最集中、最完好的街区,镇江历史文化名城的文脉和“活化石”,走在被车轮磨砺出深深印辙的青石板路上,游人的耳边仿佛传来历史的回声,脑海里回荡思古的遐想和幽情。著名的英籍华人女作家韩素音游走西津渡古街时,由衷地赞叹:“漫步在这条古朴典雅的古街道上,仿佛是在一座天然历史博物馆内散步,这里才是镇江旅游的真正金矿。”</p> <p class="ql-block">在镇江西津渡,我感受到了历史的厚重与自然的宁静完美结合,仿佛找到了心灵的避风港。在这里我尽情地享受着这份难得的宁静。</p><p class="ql-block">西津渡,这个古老而又充满活力的渡口,承载着千年的历史,见证着岁月的沧桑。在这里我仿佛看到了古人的身影,听到了他们的故事。</p><p class="ql-block">这就是西津渡,一个让我流连忘返的地方,一个让我感受到历史与自然之美的地方。在这里我找到了心灵的放松,找到了生活的真谛。</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