假装出了国

慢漫

<p class="ql-block"><span style="font-size:22px;">我偷了黄昏的酒,还想拉晚霞的手,活的蝇营苟且,却心念海棠花瘦。</span></p><p class="ql-block"><span style="font-size:22px;"> ——题记</span></p> 深圳湾夕照 <p class="ql-block"><span style="font-size:22px;">  在深圳的日子里,每天最期待的就是孩子下班回来。尤其是周末,每一个周末,我们都会精心策划行程。</span></p><p class="ql-block"><span style="font-size:22px;"> 这个周末,孩子帮我们约了去港珠澳大桥的邮轮。为了在海上看日落,我们特地约了六点四十分那一班。</span></p> <p class="ql-block"><span style="font-size:22px;">  我们排队上了邮轮,虽然是盛夏,游玩的人还挺多的。大家都兴致勃勃,谈笑风生,热烈的气氛一点不逊色于油轮外的天气。</span></p> <p class="ql-block"><span style="font-size:22px;">  坐在甲板上,沐浴着轻柔的海风,看着夕阳在慢慢下沉,感到无比惬意。</span></p> <p class="ql-block"><span style="font-size:22px;">  </span></p> <p class="ql-block"><span style="font-size:22px;">  晚霞渲染的人间万物,大地风景无不反射出耀眼的光亮。海面水平线之上是静穆与辉煌的落日,波光粼粼的大海,那海水渐渐翻涌起来,只是眨眼之间夕阳就耗尽,余晖消失了。即使是这最后的时刻,也给人们留下震撼。也许有人会像我一样在归途中对夕阳留下最后一刻,也许想起了他曾经的辉煌,也许看到了他现在的不舍。短暂的西斜后沉入无尽的黑暗,但这是为了新一天的开始。</span></p> <p class="ql-block"><span style="font-size:22px;">  夕阳渐渐地沉入了海底,人们在甲板上意犹未尽。盛夏的海风,带着一丝丝暖意,海天交接处,我们看到了港珠澳大桥的轮廓。幸福在此刻定格。</span></p> <p class="ql-block"><span style="font-size:22px;">  突然收到一条短信,说我们已经到了中国香港。在大海上,手机信号也很弱。</span></p> <p class="ql-block"><span style="font-size:22px;">  他来了! 他来了!我们终于看到了港珠澳大桥本桥。港珠澳大桥是世界七大奇迹之一,它跨海总共长约55公里,是世界最长的跨海大桥。其中包括了海中桥隧主体工程、三地连接线以及三地的口岸,修建工程复杂、耗时久。</span></p><p class="ql-block"><span style="font-size:22px;"> 甲板上顿时沸腾起来。这时,响起了音乐《我和我的祖国》,大家都一起跟着唱起来。这时候,心中的自豪感油然而生。邮轮在港珠澳大桥下面穿越过去,然后开始返航。</span></p> <p class="ql-block"><span style="font-size:22px;">  回程的时候,在甲板上举行了一场“海风音乐会”,乐队由四个年轻人组成,有伴奏和主唱。游客可以任意点歌,乐队和歌手现场表演,气氛很燃。点的歌曲有经典老歌,也有年轻人喜欢的流行歌曲。特别是他们演唱的粤语歌,港味十足。大家又情不自禁地跟着唱起来。在这样的场合,我们顿时觉得变年轻了。</span></p> <p class="ql-block"><span style="font-size:22px;">  我们回到岸上的时候已经将近十点了,意犹未尽地回到公寓了。</span></p> 中英街淘宝 <p class="ql-block"><span style="font-size:22px;">  中英街,位于广东省深圳市盐田区沙头角街道与香港特别行政区北区交界处,背靠梧桐山,南临大鹏湾,由梧桐山流向大鹏湾的小河河床淤积成,原名“鹭鹚径”,长约250米,宽约3—4米,深圳香港各占一半,街心以“界碑石”为界,与香港一街相处,需办理通行证才能进入“中英街”,故“中英街”被称作特区中的“特区”。街边商店林立,体现出“一街两制”的历史景观和文化风情。</span></p><p class="ql-block"><span style="font-size:22px;"> 四米宽的街道,一分两半,左边是深圳的商铺,右边是香港的商铺。界碑就在路的正中间。你可以在一秒钟的时间内,在内地和香港之间切换,因为它们只有一步之遥。我们游览中英街,需要在网上提前预约,带好身份证,需要用身份证打印通行证。这个通行证的全称叫“边境特别管理区通行证”。</span></p> <p class="ql-block"><span style="font-size:22px;">  清光绪二十四年(1898年)刻立的“光绪帝二十四年年中英地界第×号”的界碑,将沙头角一分为二,东侧为华界沙头角,西侧为英(港)界沙头角,故名“中英街”。</span></p><p class="ql-block"><span style="font-size:22px;"> 中英街共有八处界碑,这8块界碑中1、2号界碑是清光绪三十一年(1905年)英国单方面换石碑后留下的,3至7号界碑被日军丢掉,民国三十七年(1948年),国民党政府同港英当局共同重竖3至7号碑。8号碑我没有看到。</span></p><p class="ql-block"><span style="font-size:22px;"> 这些界碑既是当年中国贫穷落后、清王朝腐朽没落和外国列强侵略、瓜分中国的重要历史物证,又是中国改革开放、香港回归祖国并实行“一国两制”和中国走向繁荣富强的历史见证。1989年6月29日,界碑被广东省人民政府授予省级文物保护单位。</span></p> <p class="ql-block"><span style="font-size:22px;">  香港的商铺,大多是平房,店招充满了历史感。不管是字体,还是招牌的整体设计,都保留着上个世纪八九十年代的风格,我觉得他们是有意而为之,毕竟上个世纪八级九十年代的香港,是它影响力的巅峰时期。在内地人的心中,香港就是花花世界,是潮流前线,是先进社会。有些店铺招牌上还特别注明政府注册。</span></p><p class="ql-block"><span style="font-size:22px;"> 80年代如果有人來中英街沙头角,都总是带着一大堆亲戚朋友搭单采购,如尼龙袜子,丝袜,力士香皂,箭牌口香糖,雀巢咖啡,泰国无花果,泰国话梅,洗头水,洗衣粉…….大包小包真的像一个水客一样。</span></p><p class="ql-block"><span style="font-size:22px;"> 深圳一侧的商铺,基本都是多层建筑,装修的也更考究,很多都像现代化的购物中心,店招自然新潮很多。走在中英街上,感觉就像是在穿越两个时代。</span></p> <p class="ql-block"><span style="font-size:22px;">  来都来了,我再怎么也要进行一次大手笔的消费,照顾一下香港同胞的生意。于是我在香港一侧,给母亲买了一个香港生产的包包,微信扫码支付55人民币。其实我发现,我们家商业街小店也有同款包包,里里外外一模一样,价值30,多出来的25,纯纯是为情怀买的单。</span></p> <p class="ql-block"><span style="font-size:22px;">  中英街这棵大榕树,据说已有100多年的历史,是当年的一个海关职员所种植,它的根在深圳一侧,枝叶却长到了香港,似乎寓意字符,香港的根在内地。这棵古榕树与第四号界碑形影相依,构成了中英街上一道自然与人文相互映衬的特殊风景,同时也见证了中英街的百年沧桑和屈辱历史。</span></p> <p class="ql-block"><span style="font-size:22px;">  警示钟设立在中英街历史博物馆广场,与中英街界碑相互映衬,是中英街新的一景。警示钟记叙了中英街割占、抗争、变迁、发展和回归一百年来的历史。钟身上刻着“勿忘历史,警钟长鸣”八字,提醒人们牢记中英街屈辱的历史,告诫后人必须铭记深刻历史教训:国家落后就会挨打。</span></p> <p class="ql-block"><span style="font-size:22px;">  这里是一处非常有意思的雕塑,一个英国的警察和中国解放军,在界碑处对峙。这座雕塑来源于1949年10月,美国《生活》杂志摄影师杰克·伯恩斯在中英街三号界碑处拍下的经典照片,虽然英国警察更高大,但我方的解放军战士丝毫不让,气势上更处上风。我发现了一个细节,解放军腰间的手枪,枪把光滑铮亮,是整个雕塑作品中唯一被摸秃如皮的地方,呈现出最原始的黄铜质感。这种黄铜包浆的效果,没有100万以上游客的爱抚,绝对达不到这种效果。</span></p> <p class="ql-block"><span style="font-size:22px;">  这两面旗帜是非常有讲究的,国旗必须居于上方,而且面积必须要更大。</span></p> <p class="ql-block"><span style="font-size:22px;">  老实讲,如今的中英街,购物的属性正在逐渐退去,更多的游客,是为了体验它的文化旅游属性,随着时代的进步,迷信香港商品,已经不再是潮流。中英街上的香港许多商品,都开始显得过时,甚至商品陈列方式都开始变得不合时宜,可能它们的消费群体,是那些仍然对香港充满着美好想象的老年人。我看着一个个导游挥舞着小旗,带着一队队的老年人,去那些店铺购物,我心想,中英街的特定历史任务已经完成,已经快要落幕了。接下来,中英街将更多地发挥铭记历史的曾他教育作用。</span></p> <p class="ql-block"><span style="font-size:22px;">  中英街拥有同根同源的深港共生文化、英杰荟萃的百年抗争文化和源远流长的客家传统文化,独具特色、交相辉映,是中国历史文化名街、中国民间艺术之乡。</span></p> <p class="ql-block"><span style="font-size:22px;">  这次深圳之行让我深刻感受到了这座城市的独特魅力。她既保留了传统的中国文化,又融入了西方的元素,形成了一种独特的文化氛围。同时,深圳还是一座充满活力的城市,无论是繁华的商业区还是充满生活气息的老街,都让人流连忘返。</span></p><p class="ql-block"><span style="font-size:22px;"> 总的来说,这次深圳之行是一次难忘的经历。我不仅领略了这座城市的独特风景和文化,还品尝了美味的地道美食。我相信,在未来的日子里,深圳将继续以其独特的魅力吸引着更多的游客前来探访。</span></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