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p class="ql-block"> 解放战争初期,解放军各地部队编制相对混乱,正规的”师团营连”编制与非正规的 “XX支队,县大队,区小队“编制并存。<span style="font-size:18px;">为了应对国民党挑起的内战,解放军开始组建</span>更大规模战略单位,部队开始使用纵队一级的编制。</p> <p class="ql-block"> 纵队(亦称野战纵队)是解放战争时期中国人民解放军的一个常设编制,其级别与军相当,隶属于野战军或军区,通常由3个师或旅及战斗、勤务保障部(分)队组成。整个解放战争时期,全军先前后共组建了53个纵队。</p> <p class="ql-block"> 解放战争初期纵队的人数在2-3万人,中后期增加到3-5万人。不同战略区的纵队人数差异较大,例如东北野战军的纵队人数最多,一般在5万人左右,而西北野战军的纵队人数较少,每个纵队只有七八千人。纵队司令员的配置要求通常包括丰富的军事经验、出色的指挥能力和较高的军事理论水平。</p> <p class="ql-block"> 一、华北军区下辖10个纵队:</p><p class="ql-block"> 1.第一纵队司令员唐延杰</p><p class="ql-block"> 唐延杰(1909年11月7日—1988年7月31日),湖南长沙人。1923年加入中国社会主义青年团。1927年入苏联莫斯科东方大学学习。1929年回国。次年参加中国工农红军。1936年加入中国共产党。1955年被授予中将军衔。唐延杰是中国共产党优秀党员、久经考验的共产主义战士、无产阶级革命家、我军优秀的军事指挥员。</p> <p class="ql-block"> 2.第二纵队司令员陈正湘</p><p class="ql-block"> 陈正湘(1911年~1993年12月2日),男,汉族,原名陈逸成,湖南新化人。1926年参加北伐战争。1930年9月参加南康新城兵暴,参加中国工农红军。1931年1月加入中国共产党。<span style="font-size:18px;">1955年被授予中将军衔。</span>中国共产党的优秀党员,久经考验的忠诚的共产主义战士,无产阶级革命家,中国人民解放军优秀的军事指挥员和高级将领。</p> <p class="ql-block"> 3.第三纵队司令员郑维山</p><p class="ql-block"> 郑维山(1915年8月—2000年5月9日),1915年出生于湖北省麻城县乘马区(今属河南省新县)。1930年加入中国共产党,同年参加中国工农红军。1955军被授予中将军衔。中国共产党优秀党员、久经考验的忠诚共产主义战士、无产阶级革命家、中国人民解放军优秀的军事指挥员。毛主席曾盛赞:“南有许世友,北有郑维山。”李先念说:“郑维山不是能不能打仗的问题,是能打大仗、打恶仗的问题!”</p> <p class="ql-block"> 4.第四纵队司令员曾思玉</p><p class="ql-block"> 曾思玉(1911年3月2日-2012年12月31日),江西省信丰县人,1928年参加革命,1930年参加红军,同年加入中国共产主义青年团,1931年11月转入中国共产党。1955年被授予中将军衔。曾思玉以其机敏灵活著称,身材虽不高大,但在多次战斗中凭借智慧和勇敢成功脱险,赢得了“福将”的美誉。他一生中近50次与死神擦肩而过,但都能化险为夷。曾思玉不仅是一位勇敢的战士,更是一位智慧的领导者。</p> <p class="ql-block"> 5.第六纵队司令员文年生</p><p class="ql-block"> 文年生(1907年-1968年),男,汉族,湖南省岳阳县人。1930年参加中国工农红军,同年加入中国共产党。1955年被授予中将军衔。文革中受迫害致死,1978年2月彻底平反,恢复名誉,追认为烈士……文年生同志是中国共产党的优秀党员,党和军队的优秀干部……文年生同志的一生是革命的一生,他的逝世是党和军的一个损失。</p> <p class="ql-block"> 6.第七纵队司令员孙毅</p><p class="ql-block"> 孙毅(1904年5月12日-2003年7月5日),男,汉族,<span style="font-size:18px;">曾用名孙俊明,</span>河北省廊坊市大城县人。毕业于河南陆军军官学校。1931年12月参加宁都起义,1933年加入中国共产党。1955年被授予中将军衔。他是我军杰出的高级指挥员,身经百战,毛主席亲切地称他“孙行者”,朱德叫他“孙胡子”。半世将军半世师,他在军中享有“华夏名将”、“学府高师”的美誉,但却谦称自己“只有从劳之苦而乏建树之功”。</p> <p class="ql-block"> 7.第一兵团第八纵队司令员王新亭</p><p class="ql-block"> 王新亭(1908年12月23日—1984年12月11日),中华人民共和国开国上将,湖北省孝感县(今孝感市)王家岗村人。1926年,王新亭在该县参加工人运动和农民运动。1930年春参加中国工农红军,9月加入中国共产党。王新亭是久经考验的忠诚的共产主义战士、中国人民军队优秀的高级军事指挥员和政治工作领导者。毛主席说:王新亭风格很高、顾全大局,应该表扬。薄一波赞:王新亭对党忠诚,作战勇敢,为人正直,工作勤奋。</p> <p class="ql-block"> 8.第二兵团第八纵队司令员邱蔚</p><p class="ql-block"> 邱蔚(1913年-1957年8月19日)原名邱风禄,湖南浏阳人。1929年参加中国工农红军。1932年加入中国共产党。1955年被授予少将军衔。1957年8月19日,邱蔚在山东青岛太平角海军雷达站不远的地方钓鱼时,被海浪卷入海中,不幸遇难。在八宝山革命公慕邱蔚的墓碑上刻有这样的对联:浏阳少年忠心革命廿九载,功绩垂千古;红军将军正在有为哀长逝,遗志誓继承。</p> <p class="ql-block"> 9.第15纵队司令员刘忠</p><p class="ql-block"> 刘忠(1906年-2002年),曾用名刘永灿。福建省上杭县人。1929年参加中国工农红军,同年加入中国共产党。<span style="font-size:18px;">1955年被授予中将军衔。</span>解放战争中,刘忠驰骋沙场,能征善战,成为第一野战军声威远扬的虎将“十军长”之一。中国共产党优秀党员、久经考验的忠诚共产主义战士、无产阶级革命家、中国人民解放军优秀的军事指挥员和政治工作领导者、中国人民解放军高级将领。</p> <p class="ql-block"> 10.第13纵队司令员韦杰</p><p class="ql-block"> 韦杰(1914年3月29日—1987年2月3日),<span style="font-size:18px;">壮族,</span>广西壮族自治区东兰县人。1929年参加中国工农红军。1933年加入中国共产党。<span style="font-size:18px;">1955年被授予中将军衔。韦杰是</span>中国共产党优秀党员、久经考验的忠诚共产主义战士、无产阶级革命家、中国人民解放军优秀的政治工作领导者和优秀的军事指导员、中国人民解放军高级将领。</p> <p class="ql-block"> 二、东北野战军下辖14个纵队:</p><p class="ql-block"> 1.第一纵队司令员李天佑</p><p class="ql-block"> 李天佑(1914年1月8日—1970年9月27日),男,汉族,广西临桂人。1929年10月加入中国共产党。12月参加百色起义。1955年被授予上将军衔。李天佑以其出色的军事才能和勇敢无畏的精神,在革命战争中屡建奇功,赢得了广泛的赞誉,<span style="font-size:18px;">被誉为“无敌上将”,在中国革命战争中留下了浓墨重彩的一笔。</span></p> <p class="ql-block"> 2.第二纵队司令员刘震</p><p class="ql-block"> 刘震(1915年3月3日—1992年8月20日),男,原名刘幼安。湖北省孝感孝昌县人。1931年9月加入红军,1932年加入中国共产党。1955年被授予上将军衔时年仅40岁,是57名上将中最年轻的一位。中国人民解放军高级将领,中国人民解放军空军的奠基人之一。刘震上将是我军一员能征善战的猛将,素以勇挑重担、敢打恶仗、敢啃“硬骨头”的顽强战斗作风而享誉军内外。</p> <p class="ql-block"> 3.第三纵队司令员韩先楚</p><p class="ql-block"> 韩先楚(1913年2月14日—1986年10月3日),男,湖北省红安县(原黄安县)人。1930年10月,参加孝感地方游击队,并加入中国共产党。1955年被授予上将军衔。无产阶级革命家、军事家,享有“旋风司令”的美誉。徐向前元帅称韩先楚是“一位英勇善战的战将”;国家主席李先念称赞他“为人坦率、耿直、正气凛然”;许世友将军称他“有勇有谋”,是他生平最钦佩的一位将领。</p> <p class="ql-block"> 4.第四纵队司令员吴克华</p><p class="ql-block"> 吴克华(1913年12月7日—1987年2月13日),曾用名吴克家,江西省弋阳县人。1929年参加中国工农红军,同年加入中国共产党。1955年被授予中将军衔。吴克华是中国共产党优秀党员、久经考验的忠诚共产主义战士、无产阶级革命家、中国人民解放军优秀的军事指挥员、中国人民解放军高级将领,享有“钢铁将军”的美誉。</p> <p class="ql-block"> 5.第五纵队司令员万毅</p><p class="ql-block"> 万毅(1907年8月8日~1997年10月31日),男,满族,原名万允和,字倾波,辽宁大连人。1930年东北陆军讲武堂毕业。1938年3月在东北军中秘密加入中国共产党,被吸收为中共特别党员。1944年10月,率东北军新111师改编为八路军滨海支队。<span style="font-size:18px;">1955年被授予中将军衔。万毅是</span>中国共产党的优秀党员,久经考验的忠诚的共产主义战士,无产阶级革命家,中国人民解放军优秀的军事指挥员、政治工作领导者和高级将领。</p> <p class="ql-block"> 6.第六纵队司令员洪学智</p><p class="ql-block"> 洪学智(1913年2月2日-2006年11月20日),河南商城汤家汇(今属安徽金寨)人。1929年5月加入中国共产党,同年参加商(城)南起义,加入中国工农红军。1955年、1988年两次授予上将军衔,在我军史上仅此一例,在国外也无先例。洪学智是久经考验的忠诚的共产主义战士,无产阶级革命家,中国人民解放军现代后勤工作的开拓者。彭德怀赞他:“洪大个子,我看你这个人还是个好人哪!”</p> <p class="ql-block"> 7.第七纵队司令员邓华</p><p class="ql-block"> 邓华(1910年4月-1980年7月) ,湖南郴县人。1927年加入中国共产党。1928年1月参加湘南起义,隨朱德、陈毅上井冈山。1955年被授予上将军衔。中国人民解放军优秀的政治工作领导者和军事指挥员。彭德怀评价:邓华知识丰富,很有头脑,考虑问题有眼光,也比较周到。邓华作战勇敢,细心,出了好主意,是个好帮手。</p> <p class="ql-block"> 8.第八纵队司令员黄永胜</p><p class="ql-block"> 黄永胜(1910年11月17日—1983年4月26日),原名黄叙全,湖北咸宁人。1927年9月参加湘赣边界秋收起义,随部上井冈山,12月加入中国共产党。<span style="font-size:18px;">1955年被授予上将军衔。</span>曾任中央政治局委员,解放军总参谋长,参与了林彪夺取党和国家最高领导权的阴谋活动。1973年被开除党籍。1981年1月25日,中华人民共和国最高人民法院特别法庭判处其有期徒刑18年,剥夺政治权利5年。</p> <p class="ql-block"> 9.第九纵队司令员詹才芳</p><p class="ql-block"> 詹才芳(1907年9月12日—1992年12月2日),湖北省黄安(今红安)县人。1924年加入中国共产主义青年团。1927年转入中国共产党,11月,带领农民自卫军参加黄麻起义,入中国工农红军鄂东军。1955年授予中将军衔。在军中,詹才芳将军以其英勇的行为、淡泊名利的品质、卓越的领导才能和人格魅力,成为了中国革命历史中的重要人物,被后人铭记和敬仰。</p> <p class="ql-block"> 10.第十纵队司令员梁兴初</p><p class="ql-block"> 梁兴初(1913年8月23日-1985年10月5日),原名梁兴祚,男,汉族,江西省吉安市人。1930年4月参加中国工农红军,同年11月加入中国共产党。中国人民解放军高级将领,1955年被授予中将军衔。是一位英勇善战、治军有方的卓越军事领导人,以善打硬仗恶仗著称,被赞誉为“虎将”和“万岁军军长”。</p> <p class="ql-block"> 11.第十一纵队司令员贺晋年</p><p class="ql-block"> 贺晋年(1910年10月1日—2003年5月11日),男,汉族,陕西省安定(今子长)县贺家湾人。1928年2月加入中国共产党。1932年5月参加中国工农红军陕甘游击队,陕北红军创建人之一,1955年被授予少将军衔。作为陕甘红军的创始人之一,副兵团级将领,他是共和国唯一的一名副兵团级少将。贺晋年之所以被“降衔”,主要是因为受到高岗的牵连。</p> <p class="ql-block"> 12.第十二纵队司令员钟伟</p><p class="ql-block"> 钟伟(1911年10月26日—1984年6月24日),男,汉族,湖南省平江县人,原名钟步云,又名钟德泰。1929年入团,1930年入党并参加工农红军。1955年被授予少将军衔。钟伟是位极有个性的人,是中国人民解放军中的著名战将,作战英勇,战功赫赫,是位有着传奇色彩的将领,被人们尊为中国的“巴顿将军”,得到了后人的景仰。</p> <p class="ql-block"> 13.炮兵纵队司令员苏进</p><p class="ql-block"> 苏进(1907年7月23日—1992年2月29日),曾用名苏泮陵、苏玉麟,河南郾城人。1930年,从日本士官学校毕业回国后,入冯玉祥西北军,1931年参加宁都起义。1932年毛主席推荐加入中国共产党。1955年被授予少将军衔。苏进将军是中国革命和军事历史上的优秀军事指挥员,他的一生充满了传奇色彩,为国家和人民的解放事业做出了巨大贡献。</p> <p class="ql-block"> 14.铁道兵纵队司令员黄逸峰</p><p class="ql-block"> 黄逸峰(1906年-1988年11月27日)又名黄承镜,江苏东台人,仅用5年时间完成了12年的学习,学生时代即投入革命活动。1925年10月加入中国共产党,三次被迫离党又再次入党。<span style="font-size:18px;">黄逸峰既是一位</span>久经考验的共产主义忠诚战士,也是一位在中国近代资本主义研究领域做出了卓越贡献的著名社会科学家,同时也是一位具有传奇色彩的革命者。</p> <p class="ql-block"> 三、华东野战军下辖12个纵队:</p><p class="ql-block"> 1.第一纵队司令员叶飞</p><p class="ql-block"> 叶飞(1914年5月7日—1999年4月18日),原名叶启亨,曾用名叶琛,祖籍福建省南安市金淘镇,生于菲律宾奎松省。幼年回国求学,1928年加入中国共产主义青年团,1932年3月转入中国共产党,1933年参与领导霍童暴动,创建了闽东红色根据地。1955年被授予上将军衔<span style="font-size:18px;">。</span>叶飞素以骁勇善战著称,被称为三野“悍将”。周恩来赞他:叶飞同志是中国的将军,也是菲律宾的儿子。</p> <p class="ql-block"> 2.第二纵队司令员韦国清</p><p class="ql-block"> 韦国清(1913年9月2日—1989年6月14日),广西东兰县人。<span style="font-size:18px;">1929年加入中国共产主义青年团,同年12月参加著名的百色起义,</span>1931年2月转入中国共产党。1955年被授予上将军衔。韦国清机智灵活、英勇善战,既有大无畏的英雄气概,又有缜密善断的谋略与卓识,不仅在军事上有着卓越的贡献,而且在政治工作和廉政建设方面也树立了榜样,是中国共产党杰出的政治工作领导者,著名军事家。</p> <p class="ql-block"> 3.第四纵队司令员陶勇</p><p class="ql-block"> 陶勇(1913年1月21日—1967年1月21日),原名张道庸。安徽省霍邱县(今六安市叶集区)人,1929年2月加入中国共产主义青年团,同年4月到河南商城参加游击队。1931年转入中国共产党。1955年被授予中将军衔。陶勇将军是一位杰出的军事指挥官,以勇敢和智谋著称,被誉为“拼命三郎”,在军内外享有很高的声誉。</p> <p class="ql-block"> 4.第六纵队司令员王必成</p><p class="ql-block"> 王必成(1912年2月29日—1989年3月13日),湖北省麻城市乘马岗镇小寨村人。1928年参加赤卫队,1929年参加中国工农红军,1930年加入中国共产党。1955年被授予中将军衔。王必成曾被茅山根据地群众誉称为“王老虎”,所率第2团被称为“老虎团”。是久经考验的忠诚的共产主义战士,中国共产党的优秀党员,无产阶级革命家,中国人民解放军优秀的军事指挥员。</p> <p class="ql-block"> 5.第七纵队司令员成钧</p><p class="ql-block"> 成钧(1911年6月—1988年8月),<span style="font-size:18px;">原名成本鑫,</span>湖北石首县人。1927年,参加石首农民起义,次年参加反帝大同盟。1930年,参加中国工农红军,1931年加入中国共产党。<span style="font-size:18px;">1955年被授予中将军衔。</span>成钧将军对党忠诚,智勇双全,身经百战,曾九次负伤,屡建战功。是无产阶级革命家、中国人民解放军优秀的军事指挥员,为中国人民解放军空军的发展壮大和军队的革命化、现代化、正规化建设,建立了卓越的功绩。</p> <p class="ql-block"> 6.第八纵队司令员王建安</p><p class="ql-block"> 王建安(1908年10月12日—1980年7月25日),原名王见安,湖北黄安(今红安)人。1927年加入中国共产党,11月参加黄麻起义,率先登上黄安西北城墙的云梯。1956年1月被毛主席单独授予上将军衔。王建安一生競競业业、高洁清廉、刚正不阿,为国家、为人民操劳一辈子却不求回报,叶剑英曾赞他说:“建国以来,你不计较职务高低,任劳任怨,很不容易啊!”</p> <p class="ql-block"> 7.第九纵队司令员许世友</p><p class="ql-block"> 许世友(1906年2月2日-1985年10月22日),原名许仕友,字汉禹,湖北省麻城县许家洼(今河南省新县许洼)人。1927年8月加入中国共产党,11月参加黄麻起义。1955年授予上将军衔,无产阶级革命家、卓越的军事指挥员。毛泽东赞:“许世友是员战将,打红了胶东半边天,了不起,了不起!”邓小平说:“许世友在60年戎马生涯中,战功赫赫,百死一生,是一位具有特殊性格、特殊经历、特殊贡献的特殊人物。”</p> <p class="ql-block"> 8.第十纵队司令员宋时轮</p><p class="ql-block"> 宋时轮(1907年9月10日—1991年9月17日),湖南醴陵北乡黄村人。黄埔军校第五期毕业,1927年加入中国共产党。1929年参加红军。1955年授予上将军衔。宋时轮知识渊博、谈吐幽默、党性坚强、品德忠厚、指挥才能卓越。既是功勋卓著的战将,又是军事教育训练专家、军事科技研究工作的卓越领导者和造诣颇深的军事理论学者。</p> <p class="ql-block"> 9.第十一纵队司令员管文蔚</p><p class="ql-block"> 管文蔚(1904年1月24日-1993年9月5日),汉族,生于江苏省丹阳县倪山村。毕业于江苏省立第三师范学校。1926年9月加入中国共产党。1955年因历史问题受到错误审查,1981年平反恢复名誉。陈毅元帅曾向身边的人介绍:“别看他文质彬彬一副书生样,他就是叫敌人闻风丧胆的管司令啊!”</p> <p class="ql-block"> 10.第12纵队司令员陈庆先</p><p class="ql-block"> 陈庆先(1908年12月-1984年1月19日),原名陈长发,湖北黄陂(今武汉市黄陂区)人。1932年参加中国工农红军,次年加入中国共产党。1955年被授予中将军衔。陈庆先的一生充满了传奇色彩,他不仅是一位让敌人闻风丧胆的革命斗士,也是一位与病魔抗争的无畏勇士。</p> <p class="ql-block"> 11.第13纵队司令员周志坚</p><p class="ql-block"> 周志坚(1917年1月12日—2005年6月9日),原名周裕发,湖北省大悟县夏店镇周家湾村人。1929年参军,1933年加入中国共产党。1955年被授予中将军衔。<span style="font-size:18px;">周志坚的一生,充满了传奇色彩,他的英勇事迹和柔情一面,共同构成了他独特的人格魅力。</span>由于他在战场上如同铁匠般坚韧不拔、敢于硬碰硬的战斗风格,被誉为“周铁匠”。</p> <p class="ql-block"> 12.特种兵纵队司令员陈锐霆:</p><p class="ql-block"> 陈锐霆(1906年11月~2010年6月13日),山东即墨人。早年毕业于<span style="font-size:18px;">河北军事政治学校第二期炮兵队和南京炮校</span>。<span style="font-size:18px;">他的教育背景和军事训练为他成为我军一名杰出的炮兵指挥官奠定了基础。</span>1936年秘密加入中国共产党<span style="font-size:18px;">成为他生命中的重要转折点</span>。1941年在战场率部起义险些丧命于刺杀的经历更让他的决心备受考验。1955年被授予少将军衔。</p> <p class="ql-block"> 四、中原野战军下辖8个纵队:</p><p class="ql-block"> 1.第一纵队司令员杨勇</p><p class="ql-block"> 杨勇(1913年10月28日-1983年1月6日),原名杨世峻,湖南浏阳人。1927年加入中国共产主义青年团。1930年参加中国工农红军,同年由团转入中国共产党。1955年被授予上将军衔。在其革命生涯中,毛主席曾多次称赞他:“真是员猛将,在关键时刻有那么一股子虎劲!”“文武双全,真是个好同志!”“耿直、刚毅,带着一股虎气。”</p> <p class="ql-block"> 2.第二纵队司令员陈再道</p><p class="ql-block"> 陈再道(1909年1月24日—1993年4月6日),湖北省麻城市乘马岗镇新村程家冲人。1927年9月在大别山南麓参加秋收起义后,11月参加黄麻起义。1928年加入中国共产党。1955年被授予上将军衔。中国共产党的优秀党员,久经考验的忠诚的共产主义战士,无产阶级革命家、军事家。在战火中由战士锤炼成我军颇具声望的优秀高级将领,战功卓著,被毛主席、朱老总、陈老总冠誉“再道之勇”。</p> <p class="ql-block"> 3.第三纵队司令员陈锡联</p><p class="ql-block"> 陈锡联(1915年1月4日—1999年6月10日),原名陈锡廉,字廉甫,湖北黄安(今红安)人。1929年参加中国工农红军。1930年加入中国共产党。1955年被授予上将军衔。陈锡联同志是中国共产党的优秀党员,忠诚的共产主义战士,久经考验的无产阶级革命家、军事家。在军中因作战风格勇猛而获得了“小钢炮”的绰号。</p> <p class="ql-block"> 4.第四纵队司令员陈赓</p><p class="ql-block"> 陈赓(1903年2月27日—1961年3月16日),原名陈庶康,出生于湖南湘乡。出身将门,祖父为湘军将领。<span style="font-size:18px;">1922年加入中国共产党。黄埔军校第一期毕业,“黄埔三杰”之一。</span>中国无产阶级革命家、军事家,国家和中国人民解放军的优秀领导者。新中国国防科技、教育事业的奠基者之一。1955年被授予大将军衔。在军中,陈赓性格活泼好动,幽默风趣,具有传奇色彩代表性。</p> <p class="ql-block"> 5.第六纵队司令员王近山</p><p class="ql-block"> 王近山(1915年10月29日—1978年5月10日),湖北省红安县高桥镇程河村许家田人。1930年6月参加中国工农红军,1932年加入中国共产党。1955年被授予中将军衔。王近山在军中人称“王疯子”,被誉为二野的“朱可夫”,同陈锡联并称为“二野两朵花”。受到刘伯承、邓小平等众多领导的高度赞赏。毛主席更是赞赏道:“太岳有个王近山,敢打没有命令的仗。王近山勇敢、果断、有胆略,能抓住战机打漂亮仗!”</p> <p class="ql-block"> 6.第九纵队司令员秦基伟</p><p class="ql-block"> 秦基伟(1914年11月16日-1997年2月2日),湖北省红安县人,1955年被授予中将军衔,1988年被授予上将军衔。1927年才13岁就参加了黄麻起义,被乡亲们誉为“红色少年”。1929年8月,参加中国工农红军。是中国共产党的优秀党员,久经考验的忠诚的共产主义战士、无产阶级革命家、军事家,中国人民解放军著名高级将领。</p> <p class="ql-block"> 7.第十一纵队司令员王秉璋</p><p class="ql-block"> 王秉璋(1914年1月14日~2005年9月25日),男,河南省安阳人。1931年12月14日参加宁都起义,随起义部队编入红军。1932年加入中国共产主义青年团。1935年转入中国共产党。1955年授予中将军衔。革命战争时期,他擅长作战,创新的战术在作战中多次起到扭转局势的作用,并在全军广泛推广;新中国成立后,他为我国的空军和导弹事业作出了突出贡献。</p> <p class="ql-block"> 8.特种兵纵队司令员李达</p><p class="ql-block"> 李达(1905年4月19日—1993年7月12日),原名李德三,陕西省眉县人。早年毕业于冯玉祥的西北军第二军官学校,1931年12月参加宁都起义,1932年加入中国共产党。1955年授予上将军衔。红二方面军称之为“足智多谋的参谋长”。红6军团称他为“李菩萨”。刘伯承赞曰:“李达是活地图!”陈毅称赞李达是“我们的好诸葛”。</p> <p class="ql-block"> 五、西北野战军下辖7个纵队:</p><p class="ql-block"> 1.第一纵队司令员贺炳炎</p><p class="ql-block"> 贺炳炎(1913年2月5日-1960年7月1日),出生于湖北省松滋市第九区刘家场。1929年隨父参加中国工农红军贺龙部,同年加入中国共产党。1955年授予上将军衔,被誉为“独臂将军”,中国人民解放军久经考验的优秀指挥员。贺龙元帅赞他:烧火棍到贺炳炎手上也能当机关枪使。他从不怕死,冲锋在前,撤退在后。</p> <p class="ql-block"> 2.第二纵队司令员王震</p><p class="ql-block"> 王震(1908年4月11日-1993年3月12日),湖南浏阳人,1927年加入共青团,同年转入中国共产党。1929年参加中国工农红军,1955年授予上将军衔。伟大的无产阶级革命家、政治家、军事家,坚定的马克思主义者,党和国家的卓越领导人。中国“农垦之父”,毛主席曾为他题词“有创造精神”。</p> <p class="ql-block"> 3.第三纵队司令员许光达;</p><p class="ql-block"> 许光达(1908年11月19日—1969年6月3日),<span style="font-size:18px;">湖南省长沙县东乡萝卜冲人。</span>无产阶级革命家、军事家。1925年9月加入中国共产党。1926年黄埔军校第5期炮兵科毕业。随南昌起义部队上井冈山。1955年授予大将军衔。是一位卓越的军事家和革命家,被誉为“中国装甲兵之父”。毛主席曾赞:许光达是一面明镜,共产党人自身的明镜。</p> <p class="ql-block"> 4.第四纵队司令员王世泰:</p><p class="ql-block"> 王世泰(1910年3月17日—2008年3月14日),男,汉族,出生于陕西省洛川县土基乡黄连河村。1929年4月加入中国共产党,1930年冬,参加刘志丹领导的游击队。王世泰以其卓越的军事才能、坚韧不拔的意志以及对国家和人民的深厚情感,赢得了广泛的尊敬和高度评价。是我党久经考验的共产主义战士,为建立新中国立下了不朽功勋。</p> <p class="ql-block"> 5.第六纵队司令员罗元发:</p><p class="ql-block"> 罗元发(1910年11月15日-2010年5月10日),福建省龙岩县龙门乡龙门村人。1928年加入中国共产主义青年团,1929年转入中国共产党,同年参加中国工农红军。1955年授予空军中将军衔。被誉为“铁流雄鹰”。贺龙曾赞扬罗元发的部队“不仅是一支能打硬仗的部队,而且是一支非常遵守纪律的部队”。张震将军诗赞曰:“金戈铁马岁月稠,南征北战几十秋。老骥伏枥书青史,白发丹心照神州。”</p> <p class="ql-block"> 6.第七纵队司令员彭绍辉</p><p class="ql-block"> 彭绍辉(1906年9月6日—1978年4月25日),男,湖南省湘潭县韶山人。1928年7月参加中国工农红军,同年秋加入中国共产党。1955年授予<span style="font-size:18px;">上将军衔。</span>彭绍辉被评价为一位英勇善战的独臂将军,他在中国革命和建设中立下了赫赫战功,被誉为“真老乡”和“比孔夫子还高明”。<span style="font-size:18px;">毛主席称他是:</span>红军部队培养出的独特人才。</p> <p class="ql-block"> 7.第八纵队司令员姚喆</p><p class="ql-block"> 姚喆(1906年~1979年5月27日),男,汉族,曾用名姚秩章。湖南省邵阳市双清区人。一九二八年参加平江起义。一九二九年加入中国共产党。<span style="font-size:18px;">1955年被授予中将军衔。</span>姚喆以其勇敢和卓越的军事才能而闻名,是中国共产党的优秀党员、久经考验的忠诚的共产主义战士、中国人民解放军优秀的军事指挥员。</p> <p class="ql-block"> 六、不属任何军区和野战军的纵队1个:</p><p class="ql-block"> 琼崖纵队司令员冯白驹</p><p class="ql-block"> 冯白驹(1903—1973),广东琼山(今海口市琼山区)人。无产阶级革命家,原名裕球,又名继周、布文。1926年9月,加入中国共产党。琼崖革命武装和根据地创建人。冯白驹的革命生涯充满了挑战和坚持,他以其坚定的信念、卓越的领导才能和对革命事业的无限忠诚,在琼崖革命中发挥了杰出的、关键性的核心作用。被周恩来誉为“琼崖人民的一面旗帜”。</p> <p class="ql-block"> 纵队在解放战争中起到了重要作用。它们作为基本战役单位,参与了多次重要战役,如辽沈战役、淮海战役等。纵队的存在使得解放军能够进行大规模的兵团作战,有效地推进了战争的进程。</p> <p class="ql-block"> 1948年11月,中央军事委员会发布通令,对全军组织编制、部队番号作了统一规定,野战纵队改称军,特种兵部队和一些游击部队仍保留纵队。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后,相继取消了纵队番号。</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