泰州市小学科学新教材培训暨“工程设计与物化”课例推广专题研讨活动

仙女山的月亮

<p class="ql-block ql-indent-1">2024年9月30日上午,泰州市小学科学新教材培训暨“工程设计与物化”课例推广专题研讨活动于兴化市景范教育集团文峰小学举行。</p> <p class="ql-block ql-indent-1">活动伊始,泰州市科学教研员李娟为大家介绍了活动流程,并对工程设计与物化的内涵进行了阐释,物化不是最终目的,目的是培养学生动手能力,做工程师的潜质。</p> 展示研讨 <p class="ql-block ql-indent-1">第一堂观摩课是兴化市景范学校的刘海平老师给我带来的《智慧计时器—水钟》,本节课按照明确任务—设计方案—实施方案—评估与改进的流程展开,课前动手挑战分调动学生思维,聚焦问题的讨论也让学生思维层层深入,最后通过技术工程环节做出物化成果。</p> <p class="ql-block ql-indent-1">随后是兴化市景范学校的顾健彭校长带来的微报告:STEM理念下的小学工程思维实践探究,结合本校工程思维教育的问题和现状,探索在STEM教育中如何提升学生的工程思维。</p> <p class="ql-block ql-indent-1">最后泰州市城东中心小学沈诗慧老师为我们带来的小学科学新教材解读与实施。通过课标解读、新教材解读、实施策略三方面展开,为大家提供了教学实施的有效策略。</p> 优课示范 <p class="ql-block ql-indent-1">下午场首先是泰州市姜堰区实验小学顾婷婷老师带来的省优质一等奖课例《建高塔》。在游戏任务中探索高塔稳定性与哪些因素有关,通过设计方案、展评制作、测评比拼,引导学生从工程实践中进一步归纳。</p> <p class="ql-block ql-indent-1">第二堂课是泰州市大浦中心小学的陈辉老师带来的《飞船着陆》,以神州十七号飞船着陆为引入,激发学生探求欲,引导学生一步步探索保护“宇航员”的方案,在优化改进和任务驱动下让学生形成工程思维,并服务社会。</p> 专题讲座 <p class="ql-block ql-indent-1">随后是泰州市姜堰区淮海小学的陈义萍老师为大家带来了“聚焦工程思维,提质科学实践”主题讲座,工程思维是一种连续的过程,从问题形成到方案设计到展示评价再到反思优化,让学生关注探索过程而不是结果,持续分析不足反思原因,改进优化,进而更有效地培养学生的工程思维。</p> <p class="ql-block ql-indent-1">最后泰州市科学教研员李娟与大家分享了关于工程思维的思考与见解,并对本次活动进行总结。</p> 学习心得 <p class="ql-block ql-indent-1">南苑学校小学部科学教师张思邈:新故相推,日生不滞。我有幸观摩了顾婷婷老师的公开课《建高塔》,她精妙的教学设计、娴熟的课堂驾驭能力给我留下了深刻的印象,整节课听下来收获颇多,主要的感受有以下几点:</p><p class="ql-block ql-indent-1">一、新课程理念在课堂上得到了充分体现,课堂要真正体现以学生为主体。从某种意义上来说,提高课堂教学效率的出路,就在于真正发挥学生的主观能动性。通过引导学生提炼信息、提出问题、解决问题,使学生感受到科学与现实生活的密切联系,培养了学生对知识的迁移能力和归纳概括能力。问题来自于学生,充分培养学生自主探究式学习,完美体现了新课改理念。</p><p class="ql-block ql-indent-1">二、课程设计合理。本节课的亮点在于教学设计环节,整个课堂清晰明了,过渡自然,课前准备充分,充分利用了多媒体教学,为学生创造了良好的学习情境,激发了学生的学习热情,调动了学生的学习积极性。顾老师打破常规,注重学法指导,培养学生的创新能力,问题设计富有启发性,在提升课堂的趣味性的同时大大提高了课堂效率。</p><p class="ql-block ql-indent-1">三、教师独特的魅力。教学是一门艺术,谁能将它演绎的好,谁就能抓住学生的心。顾老师的教学语言十分优美,能循循善诱,逐步引导学生思考问题,为我们贡献了一场精彩的课堂。</p><p class="ql-block ql-indent-1">通过这次学习,我深刻地感受到了教学的魅力所在,也感受到了自己的缺陷与不足,所以教学不仅仅是闭门造车,同时也要借鉴“他山之石'。在今后的教学中,我将不断学习,博采众长,充分利用一切学习机会,积淀教学素养,不断探索,悟出适合自我的教学之路。</p> <p class="ql-block ql-indent-1">姜堰区第二实验小学科学教师顾振骁:参加小学科学新教材培训暨“工程设计与物化”课例推广专题研讨活动,我深感这是一次极为宝贵的学习与成长经历。培训伊始,李主任、顾主任对小学科学课程标准的深入解读让我对科学教育的目标、内容和方法有了更深入的认识,他们强调,科学教育不仅仅是传授知识,更重要的是培养学生的探究精神、创新思维和实践能力。这一观点如同一股清流,刷新了我对科学教学的传统认知,激发了我探索新颖教学方式的热情。</p><p class="ql-block ql-indent-1">短暂休息后,由刘海平老师为我们带来《水钟》一课。刘老师在课堂上运筹帷幄,与学生交流自如的同时,还能做好对学生的评价。其次,沈老师作为省优秀教师,以生动的案例和深入浅出的讲解,引领我们走进了科学教育的广阔天地。</p><p class="ql-block ql-indent-1">下午,我们感受了分别由顾婷婷老师和陈辉老师带来的《建高塔》和《飞船着陆》,两位老师借数字资源和多媒体工具,在充分引导的情况下组织学生开展实验,加深了对科学知识的认识。</p><p class="ql-block ql-indent-1">参与这次小学科学课堂研讨,我深刻感受到了团队合作的力量和持续学习的重要性。通过与其他教师的交流,我不仅学到了许多实用的教学策略和方法,还激发了对科学教学更深层次的思考。我意识到,作为一名科学教师,必须不断更新自己的知识结构,紧跟时代步伐,勇于创新,才能更好地引导学生探索科学世界,培养他们的科学素养。</p> <p class="ql-block ql-indent-1">城西小学科学教师王玄龙:通过这次学习,工程设计与物化及新教材培训,我学习到了做为一名科学教师, 要关注课程标准,课程标准明确了作为一名科学教师学科的本质,从核心素养到课程理念,课程内容,课程实施,学科核心素养的内涵;科学观念 是基础,引领方向,科学思维是核心,驱动探究,探究实践是桥梁,连接理 论与实践,态度责任是保障,体现素养价值.新教材体现从教材变为学材,提 高学生自主学习能力,且关注幼小衔接,通过事例引起学生的好奇心,有了好奇心就有探索欲,有了探索欲会动手实践,且新教材在课堂活动的图标使用更加明确,使得学生自主性提高,并且在新课堂中,强调科学思维的培养,培养科学思维就需要关注思维的形成以及思维导图的使用,沈老师以太阳系大家族为例,提出模型建构的意义,系统与模型在小学科学课程标准中属于跨学科概念,从如何实施教学过程和与传统教学的对比中体现学生自主设计,发现问题,解决问题的过程。下午两节省级优质课,让我明白了优秀的教师不仅在课堂活动组织上有创新,在课堂语言的使用上也更加规范和具有吸引力,从两个体现工程思维的课上,我看到了,工程思维课是具有可行性,实践性,创新性,综合性的课程,是为了解决现实问题的,通过真实问题情境,总结归纳出模型,并且通过实验,不断完善的过程,在过程中,需要小组合作,相互配合,体现学生主体地位,并且在完成模型之后,发现问题,并进一步完善的过程。</p><p class="ql-block ql-indent-1">科学课堂和工程思维一样,没有最好,只有更好,只有通过我们不断学习和进步才能更好推动科学教育。</p> <p class="ql-block ql-indent-1">泰州市姜堰区凤凰园小学科学教师金晶:在小学科学教育中,STEM教育通常以项目式学习的方式展开。项目式学习强调学生在实际情境中,通过设计、实施和反思,完成一个具有挑战性的项目。因此,教师需要创设一个有趣且生动的情境,激发学生的兴趣,引导学生主动探索。例如,刘海平老师先让学生们进行简单的制作材料,然后通过让学生接可乐发现水钟的秘密,接着让学生先绘图设计在制作水钟,完成了一个十分具有挑战性的科学实验。再比如,顾婷婷老师先从学生的旅游经历出发,介绍了世界各地的高塔,由此引出本次学生要挑战的项目:建萝卜高塔。先让学生分析高塔能屹立不倒的必要条件,再体会在建造高塔时不同职业的人要考虑到的方面,并经过地震台和斜坡来测试高塔的稳定性,由此让学生理解塔的稳定性多重影响因素。</p><p class="ql-block">沈诗慧老师通过分析小学科学中可以运用到的各种柱状图以及新旧教材间的差异,让我们看到工程设计与物化在科学中的改良与应用。通过将多学科知识整合到实际项目中,让学生在解决问题的过程中综合运用所学知识,发挥想象力和创造力,培养学生的跨学科思维和实践能力。未来小学科学教育的发展趋势是跨学科的融合和学习方式的多样化,我们应该积极探索和应用新的教育理念和方法,以更好地促进学生的全面发展。</p> 展望 <p class="ql-block ql-indent-1">当下社会发展对科技创新型人才的需求日益倍增,工程架起来科学发现与技术发展的桥梁,从小培养学生的工程思维和动手物化能力是科学课程不容推卸的责任,筑牢学生的工程梦,培养国家需要的小小工程师。</p>

学生

科学

思维

课堂

小学

新教材

教学

高塔

泰州市

老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