伊比利亚落日余晖(之十)

蹇守民

安东尼奥·高迪之约 <p class="ql-block"><b>2 0日19点15分,从里斯本飞往西班牙巴塞罗那。</b></p> <p class="ql-block"><b>  到欧洲旅游,参观各式精美的建筑、雕塑是不可或缺的内容。欧洲各国风格独特的建筑,数量众多,各式教堂、博物馆自不必说,连行走在街上,随时都可能遇到让你眼前一亮,美得不可方物的建筑或雕塑。在巴塞罗那的两天,是此行一歺名副其实的建筑美景的</b><b style="font-size:18px;">盛宴。</b></p> <p class="ql-block"><b>在街上行走像这样随手抓拍的画面俯拾皆是。</b></p> <p class="ql-block"><b>连冷饮店前的这只招徕顾客的小狐狸也有模有样,十分精致可爱。</b></p> <p class="ql-block"><b style="font-size:22px;"> 圣十字圣保罗医院 </b></p> <p class="ql-block"><b>  你相信这是一座医院吗?这样奇特的造型分明就是建筑愽览会上的展品。但这却是一座名为圣十字圣保罗的医院,这座规模宏大的医院由彩色马赛克装饰的小楼组成。最初是专为贫困人员就医而修建的,其独特的现代主义风格和精美的装饰,吸引了众多的游客和医疗人士前来参观学习,所以近些年来,有一部分建筑已经改为博物馆和文化中心了。1997年被联合国教科文组织列入世界遗产名录。它是西班牙建筑师蒙达内尔父子的作品。</b></p> <p class="ql-block"><b>  安东尼奥·高迪是西班牙享誉世界的建筑大师,我们在巴塞罗那游览的几个景点,除圣保罗医院之外都是他的得意之作。高迪一生作品不是很多,但其中17项被定为西班牙国家级文物,7项被联合国教科文组织列入世界文化遗产,被业界视为世界十大建筑师之一,在西班牙无人能望其项背。我们在两天内参观了他设计和建造的古埃尔公园、米拉之家、巴特罗之家、圣家族大教堂,堪称建筑文化的一场盛宴了。</b></p> <p class="ql-block"><b style="font-size:22px;"> 古埃尔公园</b></p> <p class="ql-block"><b>  古埃尔公园原本是高迪设计的高档住宅区,因故未能实现初衷,改作了公园。这是高迪的成名之作。走进公园的第一感觉就是强烈的视觉冲击,所有的建筑和环境都采用了丰富的色彩,各式建筑型态㢠异。此外,整个公园的空间设计和光影效果也很值得称道,营造出了一种既舒适又有趣的氛围。</b></p> <p class="ql-block"><b>  这只变色龙非常引人眼球,走到它前面我立刻被它吸引住了,五彩斑斓的肤色和乖巧灵动的体态,着实令人喜欢。这只大蜥蜴,被视作加泰罗尼亚地区的守护神。表面用多彩的马赛克拼成,不仅造型生动还兼具排水功能,是公园的主题象征,镇园之宝。</b></p> <p class="ql-block"><b>  百柱大厅也是公园的标志性建筑之一,80多根造型特异的立柱,上面承托着一个椭圆形广场,站在广场可远眺巴塞罗那市区和地中海,供游人驻足观赏和休息。大厅内音响效果很好,是纳凉、举办音乐会的好地方。高迪主张建筑应该与自然和谐共生,通过模仿自然的形态和元素,创造出富有生命力的空间。百柱厅的设计就是他这一理念的生动诠释,让人们在其中感受到自然的魅力和力量。</b></p> <p class="ql-block"><b>  在这里留张照片,给多年后的自己看,那时的你一定会感兴趣。</b></p> <p class="ql-block"><b>  这是什么东西看不懂,像是一堵矮墙?不过美是无需确切定义的。</b></p> <p class="ql-block"><b>  斜柱高架走廊,是因势利导的产物。</b></p> <p class="ql-block"><b>  整个公园依山而建,形成了一个开放式的空间。建筑物与自然环境相融不悖,和谐统一。表现了高迪丰富的创意与过人的才华。</b></p> <p class="ql-block"><b style="font-size:22px;"> 米拉之家</b></p> <p class="ql-block"><b>  米拉之家是高迪设计的最后一个私人住宅,位于格拉西亚大道上。是米拉为迎娶富孀妻子而建筑的。这是巴塞罗那一座著名地标式建筑,建于1906至1912年间,其独特的波浪形外观和复杂的内部结构,使其成为现代主义建筑风格代表作之一。幕墙上的大型窗户不仅美观,还提供了良好的采光和通风条件。</b></p> <p class="ql-block"><b>  米拉之家的整体设计打破了传统的直线美学,充满了曲线和不对称形状。高迪说 "直线属于人类,曲线属于上帝",这是他的创作回归自然的灵感。</b></p> <p class="ql-block"><b>  内部结构是其独特外形建筑风格的延续,充满了曲线美和自然元素的融合。房间形状几乎全部是园型设计,包括天花板、窗户和走廊。建筑物没有承重墙,内部可以随意调整结构。</b></p> <p class="ql-block"><b>  屋顶上奇形怪状的烟囱和通风管道。</b></p> <p class="ql-block"><b style="font-size:22px;"> 巴特罗之家</b></p> <p class="ql-block"><b>  巴特罗之家以造型怪异而闻名,其怪异之处一是外墙结构的形态,二是龙脊屋顶。有人说这个墙面的设计就像是骷髅,你要带着这个思路去看,还真有几分相像,可能全世界也找不出第二家类似的建筑了。</b></p> <p class="ql-block"><b>  龙脊屋顶</b></p> <p class="ql-block"><b>  </b></p> <p class="ql-block"><b>  尽管米拉之家和巴特罗之家在某些方面有相似之处,但它们各自独特的设计风格和特点使它们都成为了高迪作品中的经典之作。米拉之家以其波浪形的外观和创新的结构设计著称,而巴特罗之家则以其独特的彩色玻璃窗和龙骨形状的屋顶闻名。</b></p> <p class="ql-block"><b style="font-size:22px;"> 圣家族大教堂</b></p> <p class="ql-block"><b>  圣家族大教堂简称圣家堂,是巴塞罗那最有名的标志性建筑,被世人称作西班牙第一景点,也被基督徒们称作"献给上帝的神迹"。始建于1882年,高迪1883年出任总建筑师,直至1926年去世仍未竣工,将这一旷世奇作遗留至今。据说2026年,在高迪去世百周年纪念会时会完工。高迪去世时工程只完成了四分之一左右,现在的建筑师已经是第四代负责人了。教堂的修建主要靠捐献和门票(后期),西班牙政府没有资金,这使得教堂一度几乎成了全世界最大的烂尾楼。现在情况已彻底改变,西班牙政府已出手解决,而且捐款和门票收入也大大增加。这正是"当初你对我爱搭不理,现在我让你高攀不起"。</b></p> <p class="ql-block"><br></p><p class="ql-block"><b> 尽管教堂至今仍未完工,但它已被联合国教科文组织列为了世界遗产,并在2010年被教皇本笃十六世封为宗座圣殿。圣家堂的建设过程漫长而复杂,经历了多次中断和重启。高迪于1883年接手该项目后进行了二次设计,外观采用曲面流线造型,融入了哥特式和新艺术运动的风格进行建设。高迪将其晚年的心血都倾注在了这座教堂上,直到1926年因车祸去世,教堂仅完成了不到四分之一。</b></p> <p class="ql-block"><b>  圣家堂的正式名称叫"赎罪圣殿",是一座天主教堂。是全世界最高、最复杂的教堂。1881年开始修建,1882年高迪接手,对教堂重新进行了设计,在修建的过程中对设计又不断进行了修改。大教堂一共有18座高塔,中央最高的一座塔高达170米,象征着耶稣基督。环绕四周的4座130米的高塔,代表圣经的四福音书作者。北面的一座塔高140米高,代表圣母玛利亚。此外还有12座钟楼,代表耶稣的12个门徒,高约1 10米。圣家堂耗费了高迪大半生的精力,他甚至将工作室和家都搬到了工地旁边,他也从一个衣冠楚楚的绅士,渐渐变成了一个不修边幅的老人,以至当他被电车撞倒时竟没有一个人认出他来。</b></p> <p class="ql-block"><b>  圣家堂一共有三个立面,分别为“诞生立面”、“受难立面”、“荣耀立面”,象征耶稣从诞生到死亡再到复活的一生。大教堂是栋平面呈矩形,立面为不规则多柱形,不对称的哥特式教堂,主体结构由5座殿堂和3座侧翼殿堂组成。高迪在他的有生之年只完成了诞生立面,他生前留下了大量的设计图纸和模型,遗憾的是这些珍贵的资料,在西班牙内战中被纳粹摧毁。以至继任者无法根据幸存的资料百分之百的还原出高迪当年的设计。</b></p> <p class="ql-block"><b>  每一面都雕塑出大量的圣经故事情节,整座教堂就是一本立体雕塑的圣经。</b></p> <p class="ql-block"><b>  与诞生立面的精细繁复不同,受难立面的雕塑呈现出简洁阴郁的风格,表现出哀伤和痛苦。同样有许多圣经故事,如"耶稣受难"、"最后的晚餐"、"犹大之吻"等等。这些浮雕不仅是对耶稣受难的纪念,也是对人类罪过的反思。</b></p> <p class="ql-block"><b>"最后的晚餐"</b></p> <p class="ql-block"><b>"犹大之吻",犹大与罗马人约定,他亲吻谁,谁就是耶稣,用这个方法出卖耶稣。</b></p> <p class="ql-block"><b>"耶稣的魔方",不论横着、竖着、斜着相加都等于33,这是耶稣受难的年纪。</b></p> <p class="ql-block"><b>荣耀立面</b></p> <p class="ql-block"><b>  荣耀立面的主要内容是耶稣升天以及与之相关的教义。高迪的设计意图是通过这些元素来表现耶稣成神的过程,以及与死亡、最后的审判和荣耀相关的场景。</b></p> <p class="ql-block"><b>  进入教堂大厅,感觉是令人震撼的。大厅空间非常高朗,中殿的高度达4 5米,侧殿的拱顶也达30米,长95米宽60米。跨度、高度如此之大的一个庞然大物,完全依靠几十根大理石柱支撑,建筑难度可以想见。</b></p> <p class="ql-block"><b>  立柱设计是其一大特色,Y型的立柱从下往上逐渐变细,最后变成了枝条纵横的树丛伸向天顶,这种设计不仅美观,而且具有实际的结构功能。由各种双曲面构成的天顶多姿多采。</b></p> <p class="ql-block"><b>  高迪利用自然光效和色彩的结合,使得阳光透过彩色玻璃窗时,整个教堂内部被柔和且富有变化的色彩所包围,增强了教堂的神圣感。</b></p> <p class="ql-block"><b>  面向东方的是"诞生立面",是太阳升起的方向。高迪用蓝绿色代表森林和海洋,象征生命不息。</b></p> <p class="ql-block"><b>  面向西方是"受难立面",是太阳落下的方向。高迪采用鲜红和橙黄来表达伟大的牺牲。</b></p> <p class="ql-block"><b>  面向南方的是"荣耀立面",用的是黄色,象征着耶稣升天。这种颜色在宗教艺术中,通常与神圣、光明和纯洁相关联。荣耀立面的大门有三个部分,代表仁慈的主入口和分别代表希望和信仰的两个侧门。</b></p> <p class="ql-block"><b>  阳光透过穹顶的天窗,有一束正好映照在耶稣受难像上。</b></p> <p class="ql-block"><b>  2021年12月8日,一颗长7米重5.5吨的十二芒星,被安置在了圣家堂的圣母玛丽亚塔尖上,因为上帝说“要有光”。</b></p> <p class="ql-block"><b>  它象征着光明和希望,成为了巴塞罗那夜空中最耀眼的希望之星。高迪去世后棺椁被安放进了圣家堂的地下圣堂,送葬的人群塞断了巴塞罗那的大街。</b></p> <p class="ql-block"><b>  这一餐建筑盛宴,不仅是视觉上的享受,更是深入了解西班牙历史、文化、社会和经济的一把钥匙。每一座建筑及其细节都传承着历史的记忆,帮助我们认识西班牙独特的魅力和内在价值。</b></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