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厦门大学,“群贤楼”有着无与伦比的特别意义,它见证着陈嘉庚先生教育报国初心大爱落地生根。在这座历经近百年沧桑的楼宇正厅左侧壁上,镶嵌着一块醒目的石碑,上书“黄君奕住,慷慨相助有益图书,其谊可著。”由陈嘉庚先生于1931年6月亲笔题写,纪念和表彰著名爱国华侨黄奕住先生的助学善举。 黄奕住(1868—1945年),福建南安人。著名爱国华侨企业家和社会活动家,祖上世代务农,家境贫寒,12岁开始学习理发手艺,后随乡人南渡至爪哇三宝垄,经过苦心经营成为著名的糖业大王。1919年,黄奕住离开侨居几十年的印尼,返回厦门鼓浪屿定居。黄奕住回国后,创办银行,扶助发展华侨工商业,并经营社会公用事业,如创建厦门自来水公司、承办厦门电话公司、从事厦门房屋及市政建设等。 由于早年失学,以及在海外谋生创业的经历,黄奕住对教育非常重视,捐款建设了厦门岛和鼓浪屿的多所小学、中学、大学和医院。他还先后倡捐巨资资助了复旦大学、暨南大学、北京大学、南开大学、岭南大学等多所高校。 然而,很多人不知道,黄奕住先生与泉州开元慈儿院有非常深厚的渊源。翻开1929年刊印的《泉州开元慈儿院第一届报告书》,里面刊登着黄奕住先生肖像,并注明“本院名誉董事”。由此可以证明,印尼侨领黄奕住先生曾为泉州开元慈儿院出钱出力。 泉州开元慈儿院是佛教、华侨、社会贤达慈善办学的硕果。与泉州开元慈儿院有关系的侨领数不胜数,陈嘉庚、胡文虎、胡文豹、李功藏、庄丕唐、郑成快、李光前、黄秀烺、陈芳岁、苏谷南、曾清秀、郑宝塔、沈鸿柏……都曾在开元慈儿院的海外董事会任职或曾为开元慈儿院捐款、捐物。<br> 开元慈儿院倾注了海外华人华侨心底的一腔爱国热情,他们始终与国家、家乡、人民风雨同舟,他们也热心教育事业,救助弱势群体,情系桑梓。<br>