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见钟情(民间故事•王俊智搜集整理)

雨花

<p class="ql-block">一见钟情</p><p class="ql-block">(民间故事36•王俊智搜集整理)</p><p class="ql-block">以前有个年轻人,在戏台上一直唱武生。有一天,他随戏班子来到一个村里唱戏。</p><p class="ql-block">这天,有个有法儿大户人家的大闺女也出来瞧戏了。她出来瞧唱时,她家的人谁都不知道。她站在台子角里,一直瞧这个唱武生的年轻人。</p><p class="ql-block">这个唱武生的正唱着,瞧见这个闺女一直在瞧他,他也就瞧开她了。俩人就一见钟情了。</p><p class="ql-block">这个孩子他唱了两出①(戏),没了他的角了,就卸了装,来到台子角里,站在这个闺女后面跟着瞧戏哩②。</p><p class="ql-block">这个闺女一直等着那个唱武生出来哩,可咋介③他也不出来了,就说:“那个唱武生的咋不出来了?”</p><p class="ql-block">有的人说:“没了他的戏了,他还出来干啥哩。”</p><p class="ql-block">这个孩子就接上话茬说:“没了我的角了,我也下来瞧会儿戏!”</p><p class="ql-block">那闺女扭脸一看,就是那个唱武生的在她跟前哩。她起来就往外走,这个唱武生的也就跟着她出来了。</p><p class="ql-block">唱武生的年轻人问这个闺女:“你这位大姐,为啥打听我这个唱武生的?”</p><p class="ql-block">大闺女说:“我看你唱得不错。”</p><p class="ql-block">唱武生的说:“再唱得不错也是个讨饭顾嘴的吧,没有什么出息。”</p><p class="ql-block">那个大闺女说:“谁说没有出息?我就爱这没出息的人。若是你这位大哥不嫌弃我,我愿意配你这位讨饭的。不过,我说的这话太不懂道理了,你要笑话俺的。”</p><p class="ql-block">唱武生的这个孩子说:“大姐,你说的哪里话,自言④你说到这儿来了,那一切由你安排!”</p><p class="ql-block">他俩三说两不说说到一块了。</p><p class="ql-block">这闺女说:“走!跟我走!你跟我到俺房后,等着,让我把我的衣裳带走!”</p><p class="ql-block">这个孩子说:“那你爹娘要不同意?”</p><p class="ql-block">她说:“你跟着走吧,到楼后头再说!”</p><p class="ql-block">到了楼后,那个闺女说:“你站这儿别动,我到楼上,把东西拿下来咱就走。”</p><p class="ql-block">这个闺女到楼上把包袱拿下来,俩人就跑了。</p><p class="ql-block">注:</p><p class="ql-block">①出:戏曲行话,意即场,折。</p><p class="ql-block">②哩:方言,尾音词缀,语气助词,作虚词用,念lei,有的写作“嘞”或者“咧”。有时作词缀可省略,有时作“的”用,有时作“呢”用。</p><p class="ql-block">③咋介,方言,意即怎么。</p><p class="ql-block">④咋介:方言,意即既然。</p><p class="ql-block">附:在过去,文化娱乐少,尤其农村,一个瞎先生来到村里饭时候唱一段,周边能围很多人看热闹,看毕,都会热情地送来饭让瞎先生吃。如果能来一班化妆坠子,更是轰动周围三里五村跑来看。假如是古庙会来了戏班子,十里八乡都是招待亲戚过大会的,热闹得很。乡村看大戏,非同一般,老百姓特别欢迎大剧团。但俗话说,唱戏的是大要饭的。在过去这话也有一定道理。但凡离家出来到戏班子里唱戏的,大多都是穷人家的孩子,在家混不饱肚子,凭着嗓子好,脑瓜灵活,又十分热爱戏曲,就走上唱戏这条路。能走进戏班子的人,大多都是能人,脑瓜活泛,男女都长的还可以。再加上农村对戏曲的挚爱,就难免发生大闺女跟唱戏的偷跑的事情,特别有些偏远山区,里面的男人想走出来,女人更想走出来,不管家产有多大,就是一门心思想出来。唱戏的虽说是大要饭的,但走南闯北见过大世面,人也聪明伶俐,故而,发生唱戏私奔的情况也是常见现象。</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