土耳其横跨欧亚大陆,曾经见证过罗马帝国,拜占庭帝国和奥斯曼帝国的辉煌,也曾经是丝绸之路的终点。土耳其拥有人口8000多万, 99%的居民信奉伊斯兰教,清真寺的宣礼塔每天雷打不动,传出5次赞颂安拉的经乐。<br>伊斯坦布尔原名为君士坦丁堡,坐落于博斯普鲁斯海峡之畔,连接马尔马拉海和金角湾,面积5343平方公里,拥有人口1500万。这座充满活力和宗教文化历史的国际城市,左手欧洲右手亚洲。<br>这里曾经是拜占庭,奥斯曼两大帝国的首都。<br>1985年被联合国教科文组织列入《世界文化遗产》,2010年被选为欧洲文化之都,2012年被选为欧洲体育之都, 2018年世界城市排名世界一线城市行列。<br> 圣索菲亚大教堂是拜占庭帝国的主教堂,位于伊斯坦布尔市中心,有近1500年的历史,圆顶建筑闻名于世。东西长77.0米、南北长71.0米、高达54.8米、四周有40个窗洞,4座雄伟的拱门。 <p class="ql-block">曾是拜占庭帝国的教堂、奥斯曼帝国的清真寺,现在是一座博物馆。2020年清真寺正式向穆斯林开放。华丽吊灯、大理石镶嵌、马赛克拼图、壁画雕刻等历史的痕迹,无不诉说着过往的灿烂文明。</p><p class="ql-block">马赛克画《三圣像》已经大面积脱落,只能看见圣母玛利亚,耶稣基督和施洗者约翰的头部或者半身像了。</p><p class="ql-block">入内脱鞋、女士披头巾、长衣长裤或长裙。</p><p class="ql-block">圣索菲亚大教堂是世界七大奇迹之一,是2008北京奥运火炬传递在伊斯坦布尔的起跑点,1985年被联合国教科文组织列入《世界文化遗产》。</p> 蓝色清真寺(苏丹艾哈迈德清真寺),位于伊斯坦布尔市中心,是世界上唯一拥有6跟根宣礼塔的清真寺。十七世纪由著名建筑师锡南的弟子修建,历时7年多才最终面世。寺内墙壁全用蓝白两色的依兹尼克瓷砖装饰故名。 <p class="ql-block">蓝色清真寺属拜占庭风格圆顶建筑,建造没有使用一颗钉子, 400年间历经数次地震安然无恙。260个小窗、2万多块蓝色瓷砖、地毯和阿拉伯书法艺术, 造就了今天的不凡。</p><p class="ql-block">寺内大圆顶直径达27.5米,宣塔高43米。据说兴建时艾哈迈德一世“黄金的”命令,建筑师听成“六根的”,结果蓝色清真寺就有了六根宣塔。</p><p class="ql-block">大厅面积4600平方米,可以容纳5000多名教徒礼拜。</p><p class="ql-block">入寺脱鞋、女士披长巾、长袖长裤或长裙。</p><p class="ql-block">蓝色清真寺是伊斯坦布尔重要的标志性建筑,是世界十大奇景之一,1985年被联合国教科文组织列入《世界遗产名录》。</p> <p class="ql-block">跑马场位于伊斯坦布尔市中心的苏丹艾哈迈德广场,这里曾是古罗马竞技场。</p><p class="ql-block">狄奥多西方尖碑(图特蒙斯三世方尖碑),是埃及的舶来品,距今已有3500年的历史。公元380年罗马皇帝狄奥多西,把运来的花岗岩方尖碑,放在高3米的基座上,为纪念第一位东罗马皇帝-君士坦丁。这是世界上最高的、最古老的方尖碑之一,高22.5米,是伊斯坦布尔重要的文化标志。</p> 青铜蛇柱来自希腊德尔菲的蛇柱,是古希腊的遗迹。公元前479年,为了纪念希腊人战胜波斯人而修建,它由三条环绕在中央柱上的青铜蛇组成。蛇被认为是力量和指挥的象征,通常也被称为愿望柱或祈祷柱。如今只剩一截柱身,顶端的蛇头和金碗已不见踪影。据说青铜蛇柱的蛇头,存放在伊斯坦布尔考古博物馆内。<br>石砖堆砌的君士坦丁墙方尖碑,又称墙柱。原本包裹青铜板,已在东征中被洗劫仅存石柱了。<br> 棉花堡位于西南部山区温泉小镇(登尼兹里镇),坡地长2700米,高160米。历经千百年风蚀雨刷钙化沉积,形成了层层叠叠的石灰岩阶梯。传说牧羊人安迪密恩为了和希腊月神瑟莉妮幽会,忘记挤羊奶致使羊奶恣意流淌,覆盖了山丘。 进入棉花堡需要脱鞋下水,以免踩坏地貌。我小心翼翼走在生硬的、坑坑洼洼的石灰岩上生怕摔倒,幸亏朋友送我的潜水袜。<br>棉花堡是世界七大奇观之一,1985年被联合国教科文组织批准,为世界文化与自然双重遗产,列入《世界遗产名录》。<br> 希拉波利斯古城位于土耳其西南部,是相邻棉花堡的古希腊著名圣城,公元二世纪由帕加马王朝所建。2000多年的历史古城战争未能损毁,却毁于十七世纪的大地震,把浴场、竞技场、街道、大剧场和古坟场等变成了一片废墟。如今我们只能从残垣断壁中,寻找古城昔日的辉煌。 世界十大地狱之门之一,传说可以通往地下世界。是宗教徒朝圣之地,教徒们会进洞向冥王祭献自己的灵魂。 <p class="ql-block">山顶的露天剧场,是罗马时代遗留下来,世界上规模最大的、最完整的圆形古剧场之一。剧场直径达150米,有50排座位,可容纳1.5万人。建于公元一世纪罗马皇帝哈德良时期,历经千年的风雨仍然屹立不倒。舞台分两层,上层表演区,下层斗兽场。</p><p class="ql-block">希拉波利斯古城1985年被联合国教科文组织批准,为世界文化与自然双重遗产,列入《世界遗产名录》。</p> 希拉波利斯考古博物馆由古罗马浴场改建而成,面积14000平方米。于1984年开放,分为3个陈列区,陈列大量希拉波利斯古城中的宝物,以及古希腊、古罗马时期的雕像,浮雕石棺等。<br>卡帕多奇亚位于土耳其中部,9万多平方公里沟壑纵横的峡谷,呈现独特的喀斯特地貌-最像月球的地方。以其独特的地貌和热气球体验而闻名。<div>电影《星球大战》拍摄取景地,被美国《国家地理》杂志社选为世界最著名十大地球美景之一。<br></div> 清晨的爱情谷,数百只热气球在天空中飘荡,与金色的阳光、崎岖的山脊、沟壑的峡谷交相辉映。蔚为壮观!我害怕没升空,所以没能获得更精彩的人生体验。 仙人烟囱位于土耳其安纳托利亚高原。300万年前火山喷发,熔岩遇到玄武岩结合成一体,经雨水冲刷风化侵蚀,形成一条条沟壑-奇形怪状的岩石柱群。高不过百米,有的像雨后春笋,有的像蘑菇,如同带了帽子。<br>电影《星球大战》取景地,被美国《国家地理》杂志选为世界十大自然奇观之一,1985年被联合教科文组织批准,为世界文化与自然双遗产,列入《世界遗产名录》。<br> <p class="ql-block">凯马克勒地下城又称洞穴之城,建于公元一世纪,距今已有3000千多年历史。最早赫梯人从凝灰岩凿出地下庇护所,后基督徒为躲避罗马迫害,进一步扩建。40米深的八层地下洞穴,高达8层,洞穴内可居住1.5万人。地下洞穴生活设施齐全,有卧房、教堂、学校、酿酒坊、水井、厕所、通气孔,储存间和牲畜厩等。各层石梯相连,很多出入口难以发现,层与层之间都有直径一米多可移动的圆石盘门,有人来袭用滚轴开关,石盘就会自动封住洞口挡住敌人。感慨古人的智慧!</p> <p class="ql-block">石磨</p> <p class="ql-block">香料石臼</p> <p class="ql-block">石门</p> 地下洞穴纵横交错,弯弯曲曲,到处可见穴居生活的痕迹。昏暗狭小狭的通道,只够一个人弯腰摸墙走过,很多地方只能蹲着前行。如果没有导游带领,只怕是进得去出不来。<br>凯马克勒地下城1985年被联合国教科文组织列入《世界遗产名录》。<br> 瓦罐牛肉是土耳其特色美食,把牛肉和蔬菜放入瓦罐密封,用明火烧炖,征服了大多人的胃口。 鸽子谷-山谷里的岩石上布满了无数的鸽子洞。鸽子谷一棵树上挂满了蓝眼睛,是土耳其人护身符和吉祥物,可以避开厄运。远眺可以看到乌其萨要塞,山腰有依岩石而建密密麻麻的住所。 迪夫里特山谷又称骆驼谷,位于格雷梅镇的东北部,是卡帕多奇亚地区,风化侵蚀地貌最明显的山谷,集中分布着形状奇特的玄武岩石锥(石笋)群,打卡三美女石、石骆驼。<br>电影《星球大战》的取景点,1985年被联合国教科文组织为列入《世界文化遗产名录》。<br> <p class="ql-block">在阿瓦诺斯的陶瓷小镇,我们品尝了当地最出名的土耳其冰淇淋-爽!</p><p class="ql-block">格雷梅露天博物馆位于安纳托利亚高原山谷之中, 2000多年前拜占庭时期,土耳其先民希太部族,在风蚀熔岩开凿洞穴家园。建筑群包括石窟教堂、礼拜堂和修道院等。</p><p class="ql-block">国家公园及卡帕多奇亚岩石遗址,1985年被联合国教科文组织,批准为世界文化与自然双重遗产,列入《世界遗产名录》。</p> <p class="ql-block">格雷梅洞穴酒店</p> <p class="ql-block">格雷梅小镇夜色</p> <p class="ql-block">以弗所古城位于伊兹密尔以南的塞尔柱镇。建于公元前十一世纪,曾是罗马帝国五大城市。繁荣鼎盛时期,约翰和圣母玛丽亚在此传教定居。</p><p class="ql-block">眼前的古希腊、罗马帝国时期宏伟建筑群的断壁残垣,依稀可见集市、浴场、大理石街道、街心广场、图书馆、以及胜利女神浮雕等遗迹。</p><p class="ql-block">胜利女神</p> 瓦里乌斯浴场建于公元二世纪,据说浴场供平民和访客使用,而访客须沐浴净身方能进城。 露天音乐厅,又称小剧场或议事厅,建于公元二世纪。分三列台阶、半月乐池和舞台,整个剧场可以容纳1500人。 图密善神庙,是古罗马时期建造的第一座神庙,据说基督教传入之后,神庙被彻底摧毁。 <p class="ql-block">曼米努斯纪念碑</p> 哈德良神庙建于公元117年,为了纪念帝王哈德良德,也是祈祷和举行宗教仪式的场所。 沿库里特斯大街的石板路前行,尽头是塞尔苏斯图书馆,建于公元二世纪,距今已有2000多年历史。四座女神像代表智慧、美德、命运和知识,罗马时期曾拥有12万卷藏书。<br>图书馆的对面是古罗马妓院,地面不起眼的石板上刻有脚印,这是妓院的路标,大于脚印访客方可前往妓院。<br>以弗所是世界上最大的、保持最完整的古希腊、罗马古城遗址之一。是世界七大奇迹之一,2015年被联合国教科文组织列入《世界文化遗产名录》。<br> 阿尔忒弥斯神庙建于公元前550年,后被黑若斯达特斯焚毁,只剩下一根石柱。传说阿尔忒弥斯是主狩猎、生育和大自然女神。 安卡拉位于安纳托利亚高原西北,仅次于伊斯坦布尔的第二大城市。1923年土耳其独立战争之后,伊斯坦布尔迁都安卡拉。<br>国父纪念馆于1953年建成,以纪念土耳其共和国创始人、第一任总统,穆斯塔法-凯末尔(阿塔土克-土耳其之父的称号)的丰功伟绩。纪念馆占地面积75万平方米,20多米高的大理石门气势磅礴。纪念馆安放着民族英雄凯未尔的石棺,至此一直由士兵守卫,庄严肃穆雄伟壮观。<br> 拾级而上,左右两边荷枪实弹一动不动的士兵,不知道还以为是假人呢。 换岗交接仪式,七人组成的交接队伍,其中一名领队,排着整齐的队姿,迈着奇特的步伐,真是帅出天际了。 <p class="ql-block">安塔利亚考古博物-馆馆藏涵盖了古罗马帝国、奥斯曼帝国重要历史时期文物。13个陈列区和露天展区,陈列大量的雕像,陶器、硬币、珠宝以及日常用品等。公元二世纪的古罗马众神雕像, 其中舞者、美惠三女神、特拉扬皇帝、赫拉克勒斯、赫尔墨斯大理石雕像最引人注目,优美的石棺浮雕更令人惊叹!</p><p class="ql-block">1988年获得欧洲委员会年度最佳博物馆奖,1999年获得欧洲年度最佳博物馆称号,前不久被联合国教科文组织列入《世界遗产名录》。</p><p class="ql-block">舞者</p> <p class="ql-block">特拉扬皇帝</p> <p class="ql-block">赫拉克勒斯</p> <p class="ql-block">赫尔墨斯</p> <p class="ql-block">石棺</p> <p class="ql-block">安塔利亚是土耳其南岸港口市,罗马帝国、奥斯曼帝国时期就是地中海重要港口。卡勒伊奇老城区的红顶瓦房错落有致,陡坡的石头街道两侧是各种店铺、餐厅和酒吧。花式冰淇淋小哥在桶边挥着长勺,撞击叮当节奏招揽生意。乘坐落差几十米的升降梯达顶楼露台,可以鸟瞰整个罗马港湾。</p> <p class="ql-block">萨弗兰博鲁(番红花城),是古丝绸之路的桃花源驿站,也是土耳其最美丽的山城。当地盛产番红花,所以取名为番红花城。这里完整保留了800多栋,十九世纪奥斯曼时期房屋和建筑。极具特色的红瓦屋顶,曲折起伏的石头小巷,两旁是一间间的糖果店、皮匠店、咖啡店和饭店。我们入住的鹗图式旅馆,打开窗户就可以看到山城大部分景色。</p><p class="ql-block">每天天不亮,就被阿訇吟唱古兰经祈祷声震醒。土耳其空灵般的经乐无处不在,伊斯兰教穆斯林的一天,要根据太阳的运行轨迹做5次祈祷。</p> 辛西浴室-土耳其浴是中东地区的一种传统洗浴方式,源于古罗马。突厥人夺取君士坦丁堡(伊斯坦布尔)后,继承了东罗马人的洗浴方式,逐渐形成了土耳其浴。<br>萨弗兰博鲁(番红花城)1994年被联合国教科文组织列为《世界文化遗产》。<br> 土耳其的小饺子是小小的折角饺子。通常以肉、香草和香料混合做馅料,是一道独具特色的美食。 <p class="ql-block">梅夫拉纳博物馆位于孔亚科尼亚,紧邻塞里米耶清真寺。是十三世纪波斯人苏菲派神秘主义者鲁米的陵墓,也是伊斯兰苏菲教派托钵僧旋转修行的场所。鲁米是旋转舞的创始人, 他认为旋转舞与神接近。逝世后被追随者尊为梅夫拉纳,每年有近150万穆斯林不远千里前来拜谒。</p><p class="ql-block">博物馆有塞尔柱帝国、奥斯曼帝国时期的文物共2756部,其中4000多本是手写书。被联合国批准列入《世界文化遗产》。</p> 苏丹哈尼古驿站是古丝绸之路必经之处,在去往卡帕多奇亚与孔亚公路之间。十二世纪塞尔柱皇帝阿拉丁所建修建的驿站,距今已有800年历史了。面积达4866平方米,是土耳其境内最大的、保存最完好的古代商队驿站,庭院内有小清真寺。 <p class="ql-block">多勒玛巴赫切宫(新皇宫),十九世纪奥斯曼帝国苏丹麦哈姆德二世,将皇宫迁离苏丹们居住了近300年的托普卡普皇宫,在原来撤拉恩宫旧址修建的新皇宫。巴洛克建筑风格的新皇宫没有经历战火,昔日奥斯曼帝国苏丹们的起居室、书房、浴室、会客厅、宴会厅的陈设,尤其极尽精美奢华吊灯、象牙和黄金装饰品,都完整的保留下来。</p> <p class="ql-block">凯末尔建立共和国后,这里就成了凯末尔的官邸和别墅。土耳其国父一直在这里生活、办公直至1938年逝世。</p><p class="ql-block">宫内禁止拍照</p><p class="ql-block">海之门</p> 图兹盐湖(粉红湖)位于安卡拉东南,是一个天然咸水湖,含盐量高达30%。湖泊表面是薄薄一层白色盐的结晶,可以反射出天空不同的颜色,放眼望去无尽的白色结晶。丰水期湖水会变成粉红色,被称为天空之境。 <p class="ql-block">塔克西姆广场位于伊斯坦布尔新城区的市中心,是这座城市的文化中心, 与独立大街相连。纪念碑于1928年建立,为纪念共和国独立战争胜利,纪念土耳其共和国的创建人-国父凯莫尔。</p> <p class="ql-block">塔克西姆清真寺夕阳</p> 独立大街位于伊斯坦布尔的欧洲区新城区,贝奥伊卢的独立大街长约4公里,建于19世纪。著名的建筑和机构分布在这条街的两侧,包括各派教堂、各国领馆、饭店店铺、品牌专卖店等。每天来自世界各地的游客云集而至,整条街人群熙熙攘攘,据说周末一天接纳有近300万人。 <p class="ql-block">缓缓驶来的叮叮红色复古有轨电车,载着游客来来回回穿行在闹市区,奇特的是开挂的人们可以随意吊在车上。</p> 圣安东尼奥教堂又称圣安东尼奥帕杜瓦教堂,位于贝伊奥卢区的独立大街,是伊斯坦布尔最大的罗马天主教教堂。由意大利人设计建造的哥特式建筑,于二十世纪初完工。教堂外右边是诺亚放飞鸽子的塑像,左边是耶稣背十字架升天铜像。 彩虹阶梯位于老城街区的法那街区,沿着阶梯上楼,墙壁是绚丽多彩的彩绘,有爱心墙、装饰和雕塑。当地居民艺术家随手一画,阶梯立刻生机勃勃。 希腊正教学院位于法那街区,是现存最古老、最富盛名的一所希腊正教会学校。修建于十九世纪晚期,曾经是奥斯曼时期的贵族学校,城堡式的红色大楼建于1883年,红砖全部是由法国运来,即使经历了百年的风风雨雨,也能感受到这座建筑的宏伟。 博斯普鲁斯大桥又称伊斯坦布尔海峡或称欧亚大桥。是连接黑海和马尔马拉海的一条狭窄水道,将伊斯坦布尔分为欧洲区和亚洲区,这里也是土耳其最大的、最繁忙的天然良港。自然风光与历史古迹的融合,见证了土耳其的古往今来。 加拉塔大桥于1994年建成,全长490米,横跨博斯普鲁斯海峡的金角湾,是连接旧城区和新城区的主要桥梁。桥分两层,上层行车和行人,还有许多垂钓者,下层则是多家经典的海鲜餐馆。 我们包船畅游了博斯普鲁斯海峡,日落时分远眺欧亚大桥,和两岸矗立着600多座历史悠久的豪宅、电视塔、城堡、宫殿,教堂和清真寺,在夕阳下更加恢弘壮观。 <p class="ql-block">香料巴扎位于位于金角湾加拉塔大桥桥头处的商业区,建于十七世纪,距今已有300多年历史。奥斯曼时期埃及人开创的商品及香料市场,出售开罗运来的商品,这个市场也称埃及市场。紧邻的是耶尼清真寺(新清真寺)。</p> 走进古老的拱顶室内香料巴扎,除了各种五颜六色的香料、满眼都是金银首饰(据说没有假货)、茶叶丝绸、甜食软糖,咖啡和手工肥皂等。完全是中东伊斯兰风格,人来人往充满生机。<br>香料市场门前是卡拉柯伊码头,可以乘船游览博斯普鲁斯海峡,还可以乘船到亚洲区。码头上停了不少豪华的游船,有的游船有点像中国的龙船。<br> <p class="ql-block">土耳其的猫-大街小巷每个角落,都可以看到自由自在、旁若无人慵懒的猫,它们拥有足够的食物和路人的抚爱,所以日子过得十分惬意,有时它们都懒得理你。土耳其猫民太幸福!</p><p class="ql-block">土耳其咖啡又称阿拉伯咖啡,是欧洲咖啡的始祖,有近800百年历史。一种独特的咖啡制法,咖啡豆研磨不过滤, “连汤带渣”喝,味道令人难忘-心醉了!</p><p class="ql-block">土耳其咖啡及其传统文化,2013年被被联合国教科文组织列入《非物质文化遗产名录》。</p> <p class="ql-block">土耳其是一个历史厚重,又不失浪漫,活力四射的现代国度,值得一去的星月国!唯一遗憾的是没能参观地下水宫。</p><p class="ql-block">假装拍哈</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