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p class="ql-block">醉白池位于上海松江区人民南路,占地5公顷,与上海豫园、嘉定古漪园、秋霞圃、青浦曲水园并称为上海五大古典园林,也是五大园林中最古老的园林。</p><p class="ql-block">郭老师所摄</p> <p class="ql-block">为什么叫它“醉白池”呢?有虚实二名来源。</p><p class="ql-block">主人将园建好时心里想,如果大诗仙李白再世,来此悠游,一定会被池上景物所迷醉、会被池旁园林所陶醉。所以就将池上园林叫“醉白池”吧!</p><p class="ql-block">实际是宋代有个当过大官的诗人韩琦,对唐代诗人白居易的诗十分迷醉,曾在故乡河南安阳建筑了一座古典厅堂名叫“醉白堂”,顾大申也非常崇拜白居易,也常常陶醉在白居易的诗的优美意境中,于是也仿效韩琦的做法,将自己的园林命名为“醉白池’”。“醉白池”这个名字新颖别致,含义深湛,意境优美,令人神往。</p><p class="ql-block">谈老师所摄</p> <p class="ql-block">现醉白池已被扩建为为公园,其中现存园林部分为清顺治七年(公元1650年)工部主事顾大申在明代旧园遗址上所辟建。</p><p class="ql-block">从醉白池的前身算起,已有九百余年历史。醉白池的前身为宋代松江进士朱之纯的私家宅园,名叫 “谷阳园”。园名意思是说,这是陆机、陆云家乡的名园。</p><p class="ql-block">因为陆机曾有诗说“仿佛谷水阳”,说自己的家乡在谷水之阳。朱之纯是以名人名句来命名宅园的。</p> <p class="ql-block">乐天轩原为宋代元佑六年(1091)进士朱之纯筑的“谷阳园”、“文澜堂”旧址。“乐天轩”之称谓,是古人崇拜白居易而得名。该建筑历代几经修复才得以保存,距今已有900多年历史,是上海最古老园林建筑之一。</p> <p class="ql-block">目前,这里正在举办<a href="https://www.meipian.cn/575eryi1" target="_blank" style="font-size:18px; background-color:rgb(255, 255, 255);">印记.园林梦 上海五大古典园林门票展</a></p> <p class="ql-block">凌霄廉石</p> <p class="ql-block">醉白池旧大门旧址</p> <p class="ql-block">木刻</p> <p class="ql-block">贝叶门。贝叶树,常绿乔木,只开一次花,结果后即死亡。其叶子阔大,用水沤泡后可以抄写经文。在古代的印度,人们将圣人的事迹及思想,用铁笔记录在象征光明的贝多罗叶(即贝叶)上;佛教徒也将最圣洁、最有智慧的经文刻写在贝多罗叶上,后来人们将这种刻写在贝多罗叶上的文字装订成册,称为“贝叶书”。园林中的贝叶形门,象征着佛教经文。</p> <p class="ql-block">见山厅,原为轿厅。轿厅系清代康职年间建筑,是专供主人停放出门用轿子的地方。轿厅东侧是停放男主人用的八人抬大轿,西侧为女主人用的四人抬花轿,充分体现了封建社会男尊女卑的色彩。</p> <p class="ql-block">“宝成楼”是原主人住宅,前后庭院,面阔五间,山墙为观音兜,简洁明快,是—组极有民族特色建筑。楼下廊轩悬有上海书画鉴赏家郑为所书“宝成楼”匾,楼后有二百多年罗汉松,院角有数株名贵的佛肚竹。</p> <p class="ql-block">书画鉴赏家郑为所书“宝成楼”匾</p> <p class="ql-block">醉白池的外湖区有一个亭子,顶塑一羽白鹤,单腿挺立,长颈向天。该亭是为纪念西晋大文学家、书法家陆机而建,取名鹤唳亭。</p> <p class="ql-block">醉白池于2012年9月成功创建“醉白池书法公园”。石刻上七个大字是由中国书法家协会理事洪厚甜先生题写(四川人)。书法是“文化松江”之魂。醉白池作为明代松江书画派领军人物董其昌的觞咏处,一直是历代文人墨客觞咏挥毫、结社唱和之地。2012年在松江区开展“中国书法名城”创建工作中,醉白池公园以“打造书法名园,提升公园文化品牌”为目标,深入挖掘文化资源,通过辟建地书健身场,增设书法公园大型石刻景点,举办书法笔会和地书邀请赛等活动,丰富文化形式,构建“醉白池特色文化”亮点,形成了浓郁的书法文化氛围。</p> <p class="ql-block">赵孟頫书法真迹《前、后赤壁赋》石刻,是极为珍贵的镇园之宝。这是元代大书法家赵孟頫的行书精粹。赵孟頫,又叫赵子昂,号松雪道人,湖州人,生于1254年,卒于1322年。这里的《前、后赤壁赋》为赵孟頫重要作品,是极为罕见的书法珍品,字迹秀雅飘逸,刚柔相济,流畅清丽,在我国行书作品中,是最有品味的书法真迹石刻,是王羲之以后我国最有名最出色的书法作品。从书法风格来看,《前、后赤壁赋》书法是赵孟頫两个时期的作品。《前赤壁赋》的字迹俊逸潇洒中又刚劲有力,《后赤壁赋》的笔迹俊秀端庄、扁阔有力,不同的风格都体现了作者极为高深的书法造诣。</p> <p class="ql-block">金钱石,又名富贵石,是灵璧石中最为名贵稀少的品种之一,传说是由大量海螺死后沉积形成的螺状化石。经科学检测,其主要成分为硫铁矿石、滑石、石英石、角闪石、长石等。因成矿热液高速旋转,冷却后形成套杯状的纹理,酷似古币,故名金钱石,又名“福石”,隐含“禄”--金钱富贵,“寿”--年代久远,寓意“福禄寿”吉祥之意。</p> <p class="ql-block">园内廊壁和部分庭园里石刻碑碣较多,这是该园的特色之一。池南长廊的墙壁上嵌有《云间邦彦画像》石刻,共二十八块(一说为三十块),镌刻着松江府属各县从元到清初乡贤名士九十一人的画像和赞词,刻画甚工,其中不少是人们所熟知的,如董其昌、徐阶、夏允彝、夏完淳、陈子龙等。此系清乾隆松江人徐璋所绘,后来散失了一部分,由画家改琦补绘,刻于石上,得以保留。</p> <p class="ql-block">董其昌画像</p> <p class="ql-block">水池四周走廊宽狭有度,檐下装饰细巧素雅。水池四周还有不少精雅细刻的亭子:东南有大湖亭,东北有小湖亭,西南有六角亭,游客可在此凭栏观池赏鱼,和亭榭古木的倒影,别有一番情趣。</p><p class="ql-block">黄之隽诗记:“小憩桐阴坐曲廊,一规镜槛绿泱泱。</p><p class="ql-block">鱼跳密藻深无影,燕掠平芜静有香。”池东北还有一座船屋,名叫“疑肪”也是颇有特色的古建筑。长廊间隙花圃中植有冬梅、夏蕉、春牡丹、秋桂花,左右顾盼,处处生景。</p> <p class="ql-block">董其昌(1555年2月10日—1636年10月26日),字玄宰,号思白、香光居士,松江华亭(今上海市)人。明朝后期大臣、书画家。</p><p class="ql-block">万历十七年(1589年),考中进士,授翰林院编修。一度担任皇长子朱常洛的讲官。历任湖广提学副使、福建提学副使、河南参政,因病辞职。泰昌元年(1620年),明光宗朱常洛继位,授太常少卿、国子司业,参修《明神宗实录》。天启五年(1625年),出任南京礼部尚书,因事辞官。崇祯五年(1632年)任太子詹事。崇祯七年(1634年)回归乡里。崇祯九年(1636年)去世,谥号“文敏”。</p> <p class="ql-block">此碑是明代松江云间书画派领袖董其昌手迹,歌颂宋代名臣韩琦、范仲淹。韩、范同朝为官,两人不仅文武双全,都主张政治改革,北宋仁宗年间的“庆历新政”,以范为主擎,韩积极推崇。在抗击西夏时,又堪称独挡一面的将帅,当时军中流传一首歌谣“军中有一韩,西贼闻之心胆寒,军中有一范,西贼闻之惊破胆。”董其昌十分敬重他们,也希望当朝和家乡多出一些像韩范这样的良才。</p> <p class="ql-block">魁星像碑</p><p class="ql-block">此碑刻于清代嘉庆年间,作者为清著名人像画家改琦,其用孔子语:“正心修身,克己复礼”八字组画成一个“文魁”像。“正”字为额头、眼睛、鼻子;“心”为嘴,“修”为左手和腰,“身”为右脚;“克”为右手,克字上面一横为魁星手上的毛笔,“己”为耳朵,“复”字为腰带结子, “礼”为左脚。相传古代学子在应试之前都会到寺庙里去参拜文魁星像,以求得好运,要是梦见被魁星手上的笔点中,那他就会高中状元。</p> <p class="ql-block">正心修身,克己复礼</p> <p class="ql-block">难得糊涂</p><p class="ql-block">此碑为标准的“板桥体”,极富郑板桥书法奇崛放逸之神韵,石刻正文下面文字一组:“聪明难,糊涂难,由聪明转入糊涂更难,放一着,退一步,当下心安,非图后来福报也。”此作品字迹清透,柔中有刚,布局匀称,是郑板桥在官场失意的情况下所写,婉转表达自己“宁被罢官,决不后悔”的决心,体现了他对劳动人民的同情和对民间疾苦的关心。</p> <p class="ql-block">正心诚意</p> <p class="ql-block">不谢东君意,丹青独立名。莫嫌孤叶淡,终究不凋零。</p> <p class="ql-block">婚纱照,换个角度更有深意。</p> <p class="ql-block">十鹿九回头石刻为反映佛教故事的石雕,呈方形,边长约一米。画面上有十头雄健的梅花鹿在奔走,形态生动,因其中有九鹿皆回头而得名。该石刻最早嵌置于松江普照寺前石桥壁上。桥拆后,石刻被搬至“云间第一楼”陈列,1950年移至醉白池。清嘉庆松江府志记:“以作事不全者,谓之十鹿九回头”。在民间一般传为,松江历来为鱼米之乡,外出做官或经商的人,十有九人都要返回家乡。十鹿九回头,以鹿喻人,寓意为叶落归根,不忘故土。</p> <p class="ql-block">汉瓶,也称宝瓶、观音瓶,由葫芦形演化而来,是佛家“八吉祥”之一,表示智慧圆满。观音瓶指观音菩萨盛水的净瓶,可装满神水而用之不完。在中国民间传说中,观音菩萨常以左手拿瓶,右手微举杨柳枝的形象现;“瓶”与“平”谐音,宝瓶就与太平、平安的美好寓意联系在一起。传统吉祥图案中,瓶与月季组合,喻四季平安;瓶与大象组合,喻太平有象;瓶与三戟、笙组合,喻平升三级;瓶与爆竹组合,喻岁岁平安;瓶与牡丹组合,喻富贵平安;瓶与如意组合,喻平安如意;瓶与瓶相套,喻平平安安。</p> <p class="ql-block">江南私家园林铺地蕴涵着我国传统文化的精华。反映了中国的风水观念、象形等巧妙之处,在铺地设计时,造园者根据不同主题的环境,确定使用不同的纹样、色彩及材料来强化意境、寓情于景。路面上铺有以自然符号、动植物符号、文字符号、组合符号等为题材的图案,大多表达富贵、延寿、祈福、纳喜的寓意。其铺地艺术不仅具有生态性,且在方寸之间彰显着宗教、民俗的象征意义。</p><p class="ql-block">此为玉兰花纹</p> <p class="ql-block">玉兰院</p> <p class="ql-block">内园占地数亩,庭院相接,亭台错落,长廊回环,清泓秀矗。</p><p class="ql-block">中间一座长方形水池,池周怪石林立,用我国明代见石不露土的手法叠成,精莹剔透,富有诗意。</p><p class="ql-block">外围则置有长廊、云墙和楼阁,高低错落,迤逦相连;花圃水榭,石桥漏窗,小巧玲珑。</p><p class="ql-block">堂、轩、亭、舫、榭、池组成了主体建筑群,有池上草堂、玉兰院、雕花厅、四面厅、束鹿苑、卧树轩等十景。“池上草堂”横跨水池之上,池北有棵大香樟,树干二、三人围抱粗,树龄已有300余年。</p><p class="ql-block">池西有大冬青三棵,挺拔雄伟,依俯池面。池东有牡丹圃,池西雪海堂后院还有金桂、银桂。</p> <p class="ql-block">醉白池</p> <p class="ql-block">雪海堂</p> <p class="ql-block">洪武年间石狮</p> <p class="ql-block">谢谢观看!</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