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3年,暑假,北京,<div>一群很爱孩子的妈妈们初次相聚;</div><div>一场说干就干地组织了长阳公园FT;</div><div>一拍脑门组织了十一国庆赣州行;</div><div>一腔热情捣鼓了2024年五一景德镇之旅;</div><div>一拍即合创造了这次为期20天古城襄阳研学之旅;</div><div>我们本各自生活在祖国的天南地北,从五湖四海集结</div><div>因为缘分,</div><div>因为理念相同,</div><div>因为我们付出,</div><div>因为我们都是一样积极,有爱,</div><div>所以我们创造了一次有一次的奇迹。。。。。。</div><div><br></div><div>感恩,遇见!感恩,在育娃,成长自己的道路上,有你们真好!</div> <p class="ql-block">世外桃源的住所</p> 感谢幕后拍摄,记录,剪辑的妈妈们,因为有姐妹们的记录,才留下我们么多美好的瞬间,体验成为自己的明星幸福感。 <div>襄阳城,郭大侠坚守的要塞;</div><div>襄阳米公祠,米芾故乡;</div><div>襄阳古隆中,孔明故里;</div><div>襄阳鹿门山,孟浩然隐居圣地</div><div>襄阳仲宣楼,纪念东汉末年著名才子王粲之《登楼赋》</div><div>还有常去常新,嘴巴流连不舍的新地标----管家巷。。。。。</div><div><br></div>过去的40年里,襄阳城对我来说遥远且陌生,这次集结让我有机会置身其中,感受她古韵与现代碰撞的独特魅力。用海丽老师的话说:因为一群人,爱上一座城,深深被这座城和城里的人吸引着,感动着。 襄阳城,郭大侠坚守的要塞; 襄阳米公祠<div><br><div>米公祠,位于湖北省襄阳市樊城区沿江大道2号,原名米家庵,是为纪念北宋四大家之一的米芾而修建的祠宇。始建于元,扩建于明,占地约16000平方米,是全国保存最完整的米芾纪念建筑。 <br>米公祠前后为四进院落,坐北朝南。祠内主要由洁亭、拜殿、宝晋斋、仰高堂等建筑以及新建的碑廊和东、西两苑组成。建筑中仍保留着元砖、明代古树以及清代建筑、石刻和康熙年间建造的45块碑刻和其它碑刻145碣。祠内亭台廊榭错落有致,四百余年的明代银杏巍峨参天。 <br>1956年,米公祠及其石刻被公布为湖北省级重点文物保护单位。2006年5月25日,米公祠被中华人民共和国国务院公布为第六批全国重点文物保护单位。<br></div></div> 孩子们在米公祠体验传统 ”拓印”<div>拓印 步骤<br>1. 上纸,喷湿<br>2. 腹膜<br>3. 轻敲,均匀<br>4. 中间开始-沿着顺序<br>5. 揭膜,待干<br>6. 拓包上墨,三次上色,拓到自己的满意的颜色<br></div> 襄阳古隆中,孔明故里;<div><br></div><div>襄阳“古隆中”,又称隆中,位于湖北省襄阳市,有1800多年历史,因诸葛亮“躬耕陇亩”、刘备“三顾茅庐”,引发《隆中对》,被世人称为智者摇篮,三分天下的策源地。<br>襄阳“古隆中”山不高而秀雅,水不深而澄清,地不广而平坦,林不大而茂盛,自然景观优美 ;</div><div><br></div><div>同时又有着浓厚的历史文化,其纪念性景点和文物风景旅游区已有1700多年的历史 ,唐代封诸葛亮为武灵王,隆中诸葛亮庙被称为武灵王庙,宋代赐名英惠庙,明代赐名忠武庙,定春秋祭祀;刘弘、习凿齿、曾巩、王安石、苏轼、刘光祖、蒋中正等历史名人先后到隆中缅怀诸葛亮,留下重要史篇。</div><div><br>1986年,国家公布的第二批国家历史文化名城中,明确襄阳隆中为诸葛亮故居 ,1996年,襄阳“古隆中”被中华人民共和国国务院公布为第四批全国重点文物保护单位。 </div><div>2022年,古隆中遗址确定为第二批湖北省文化遗址公园。 [16]高一历史教科书《中外历史纲要(上)》(2019版)明确隆中在襄阳城西。 [29]<br></div> <b>襄阳鹿门山,孟浩然隐居圣地</b> 襄阳鹿门山,原名苏岭山,位于湖北省襄阳市东津新区南约15公里处,是中国历史文化名山,以其峭壁苍翠、景色幽丽而闻名。这座山不仅因其自然美景被人们所熟知,更因为汉末名士庞德公、唐代诗人孟浩然、皮日休等历史文化名人曾在此隐居而声名远扬,被誉为“圣山”。2024年8月,鹿门山景区顺利通过国家4A级旅游景区景观质量评审,正式入选国家4A级旅游景区创建名单。<br><br>鹿门山的文化底蕴深厚,东汉建武年间,光武帝刘秀与大臣习郁巡游苏岭山时,梦见山神护驾,遂在此立庙,刻石鹿为饰,因此山得名“鹿门山”。此后,鹿门寺成为中国有名的佛教圣地,无数香客云集于此。唐代诗人孟浩然、皮日休等均在鹿门山留下了他们的足迹和诗篇,使得鹿门山成为文人墨客心中的圣地。<br><br>鹿门山景区内拥有丰富的自然景观和人文景观,包括鹿门寺、八角井、天井、暴雨池等著名景点。鹿门寺作为核心景点,其历史可以追溯到东汉建武年间,历经修复和重建,现存的建筑风格融合了明清与唐代的特色。此外,鹿门山还是国家森林公园,森林覆盖率高,空气清新,是一个天然的氧吧,适合休闲与探访。 孩子们齐诵“游鹿门不果”,天公齐作美,风声大作<div><b>游鹿门不果<br>宋-曾巩</b><br>方舟下秋濑,已远汉南城。<br>念昔在郡日,苦为尘网婴。<br>低心就薄禄,实负山水情。<br>鹿门最秀发,十里行松柽。<br>宿幌白云影,入窗流水声。<br>庞公昔抱道,遁世此躬耕。<br>风雨塞天地,伺晨独先鸣。<br>故岩但闻说,已觉醒朝酲。<br>及兹道途出,谓谐猿鹤迎。<br>顾值深泞阻,独怜幽思并。<br>不踏苏岭石,虚作襄阳行。<br></div> <b>襄阳仲宣楼</b> 仲宣楼位于襄阳市襄城区内环路220号,是一座纪念东汉末年诗人王粲的建筑。仲宣楼始建于东汉,明末万历年间由襄阳知府周绍稷修建,并在清雍正年间和乾隆年间进行了多次重建和修缮。它在民国初年被毁,于1993年在原址上恢复。<div><br></div><div>仲宣楼与黄鹤楼、晴川阁和岳阳楼并称为“楚天四大名楼”,是襄阳市的重要文化地标。王粲,字仲宣,是建安七子之一,曾在襄阳写下著名的《登楼赋》,表达了他怀才不遇的情感。仲宣楼高17米,占地面积650平方米,登楼可以俯瞰襄阳老城和护城河,是体验襄阳古城历史文化的绝佳地点</div> 还有常去常新,嘴巴流连不舍的新地标----管家巷 <p class="ql-block">依依不舍,期待襄阳再见</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