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p class="ql-block"> 2024年9月19~23日,我們姜堰和泰州一干游友19人,去安徽金寨縣天堂寨康養旅游。</p><p class="ql-block"> 去時途經三河古鎮。該鎮古稱鵲渚、鵲尾、鵲岸,是中国曆史文化名鎮,国家AAAAA級旅游風景區,位于肥西縣南端。三河古鎮原是巢湖中的高洲,因泥沙堆積漸成陸地。古鎮有丰樂河、杭埠河、小南河在境內滙合,經新河向東約15公里滙入巢湖。鎮內有古城墻、古炮臺、太平軍指揮部舊址、英王府、李府糧倉、万年臺、劉同興隆庄等曆史遺跡,是廬劇的發源地。</p><p class="ql-block"> 此鎮曾發生過近代史上著名的三河大戰。此戰是太平軍在三河鎮殲滅湘軍精銳李續賓部,一度扭轉軍事頽勢的重大戰役。此戰發生在1858年11月7日。1858年夏,太平軍重點皖中重鎮廬州(今合肥),清庭命江宁将軍都興阿、浙江布政使李續賓自湖北進援,以圖收复廬州。9月,湘軍万余進入安徽,22日攻占太湖后,南路由都興阿進圍安慶,北路由湘軍悍將李續賓進圖廬州。李部連陷潛山、桐城、舒城后,11月3日進逼三河鎮。太平軍吳定規部在此构筑城墻,并筑磚壘九処,凭河設險,頑強抗擊,以屏廬州。湘軍派14營兵力分路進攻各壘。太平軍頑強抵抗,殺傷敵軍千余人后撤入城內堅守,并頻頻向正在蘇北前綫的主將陳玉成告急。陳玉成聞報率軍往援,并奏請后軍主將李秀成率軍同往。11月7日,陳玉成率部赶到三河西南金牛鎮,14日,李秀成率部赶至鎮東南白石山。兩支大軍號稱10万,截斷湘軍后路。李續賓屢胜后气驕,拒絕部將撤守桐城的建議,反于15日深夜派7營兵力分左中右三路夜襲金牛鎮,企圖僥幸取胜。陳玉成以少數兵力正面防御,而以主力抄襲湘軍后路,迅速擊潰湘軍左路,并乘胜切斷中右路湘軍后路,將敵重重圍困。此時,李秀成聞訊赶來參戰,吳定規也自鎮內出擊,三路太平軍相互配合,分割穿插,聚殲敵軍。李續賓聞訊親率4營兵力前往救援,无奈冲擊數十次亦无法突入包圍圈,只得撤回營堅守。此時太平軍多路逼近,湘軍已无斗志,7座營壘被迅速攻破,李續賓突圍時戰死,所部及400余悍將(連同曾国藩六弟曾国華在內)全部被殲。太平軍連克桐城、舒城等地,湘軍被迫撤回湖北。</p><p class="ql-block"> 三河大戰甚至對近代曆史也有一定影響。此戰湘軍元气大傷,曾国藩委其幕僚李鴻章回鄉招募江淮子弟以壯軍力。這就是后來的淮軍,李鴻章也和曾国藩一起成為晚清重臣。李鴻章成為洋務運動的發起人,淮軍則演化為現代軍隊。.</p> <p class="ql-block"> 古城墻和古炮臺均為太平軍所建。</p> <p class="ql-block"> 僑界領袖,抗戰英雄董寅初紀念館。董寅初1915年出生于三河鎮,黃埔一期生,曾參加東征和北伐。1945年因宣傳抗日在馬來西亞被日寇逮捕,抗戰胜利后始得釋放。曾任雅加達中華僑團總會負責人,中国歸国華僑聯合會負責人,中国致公党副主席、主席,全国人大常務委員,全国政協副主席,2009年6月23日病逝于上海。</p> <p class="ql-block">.</p> <p class="ql-block"> 英王府和“三河大戰風云館"</p> 古鎮街道及風光。 <p class="ql-block"> 离開三河古鎮,我們當天下午抵達此行目的地,大別山腹地的金寨縣天堂寨。</p><p class="ql-block"> 次日,我們便開始游覽天堂寨風景名胜區和鎮、村風景。 </p><p class="ql-block"> 天堂寨風景名胜區為安徽省金寨縣所轄,与湖北省羅田縣交界,是国家AAAAA級旅游景區。天堂寨古稱“多云山〞,景區面積120平方公里,千米以上山峰達25座,最高峰馬頭峰海拔1729.13米,為大別山主峰之一,古稱“吳楚東南第一関”。景區內大小瀑布108道,落差達50米以上的18道。天堂寨所処的大別山,是中国南北水系的分水岭。山北水往北流注入淮河,山南水往南流注入長江,所以在天堂寨峰頂北可望中原,南可眺荊楚。</p> <p class="ql-block"> 界石背面即為湖北省羅田縣。</p> <p class="ql-block"> 江淮分水岭天屏峰。 名符其實的“多云山〞。</p> <p class="ql-block">|</p> 隨処可見瀑布。 <p class="ql-block"> 此次旅游是乘纜車上山。步行下山游覽,約兩个小時行程。同行的張秀英已76歲,不顧山高路陡,地面潮濕,仍精神抖擻,堅持步行下山。</p> <p class="ql-block"> 一路經心順橋、路順橋、情順橋.牽手橋、細雨橋、和風橋、福順橋,越山跨澗,閲天堂美景。</p> 圣水洗馬 <p class="ql-block"> 翡翠潭。在此我們還發現一條大娃娃魚。</p> 天然城墻 龍眼 賜福臺和許愿石 途中小憩 <p class="ql-block"> 白馬大峽谷是天堂寨的重要景點。旅游方式仍然是乘車上山,步行下山,約一个半時行程。雖然天下小雨,我們仍樂此不疲。</p> <p class="ql-block"> 此山叫馬鬃岭,行走此処尤如走在馬背上。</p> <p class="ql-block"> 雨霧中觀瀑,雖不十分清晰,但也另有一番情趣。</p> <p class="ql-block"> 天堂寨市容也十分优美。半山腰上,一條主街道貫穿南北,街道寬暢整洁,名曰天街。从天街向東下坡,又有一條南北公路,公路東側則是前畈河,由景區山峰上瀑布溪流冲積而成。河道上修有同心橋、筑夢橋等多処橋梁連接兩岸,河道兩側修有人行步道,供游人和居民鍛煉之用。河面上筑有七八処漫水垻,以利防洪、灌漑和人民生活,同時也是一処処風景。</p> <p class="ql-block"> 此次旅游,也是一次鄉村文化之旅。我們一行和衆多游客來到天堂寨馬石村。</p><p class="ql-block"> 提起馬石村,這村名還大有來曆。相傳元末年間,朱元璋行軍至此,見良田桑竹郁郁䓤䓤,奇峰飛瀑絕壁而出,甚异之,复前行,欲窮其林。村民見太祖姿貌雄偉,軍紀嚴明,便設酒殺鷄作食,酒過三巡,忽敵兵至。親兵相護方出重圍,一條寬數丈之大河擋住去路。忽馬聲嘶鳴,一匹白馬飛至太祖身邊青石板上,太祖飛身上馬。只見駿馬飛騰,飛過大河,在青石板上踏出兩个深深的馬蹄印。數年后太祖登基,賜此石為馬踏石,此村為白馬村,也叫馬石村。</p><p class="ql-block"> 我們在馬石村,觀賞田園風光,食農家美食,看鄉民婚嫁之儀,在鄉村大舞臺觀看村民們自編自演的表現耕作、播种、收獲過程的節目,朴實生動。還有不少与游客互動的節目,引起陣陣喝采。</p> <p class="ql-block"> 此次康養,恰逢天堂寨舉辦首屆“登高康養桂花節〞,各地游客三四百人參加這次慶祝活動。9月22日傍晚,我們來到鎮石河公園南側鄉村大舞臺的广場上,36桌筵席已經擺開,游人們,有的在逛公園,有的在引吭高歌,有的在攝影留念。</p> <p class="ql-block"> 宴會后,舉辦篝火晚會,將慶祝活動推向高潮。人們有的唱歌有的跳舞,一片狂歡。</p> <p class="ql-block"> 此行還是一次紅色旅游。金寨縣是紅四方面軍的重要策源地和根据地,是全国出名的將軍縣。1947年6月30日,根据党中央指示,劉鄧大軍从魯西南重鎮荷澤出發,千里躍進大別山,揭開戰略反攻的序幕,其前綫指揮就設在天堂寨。出得天堂寨景區大門,右側不遠処,我們參觀了當年劉鄧指揮部舊址。22日上午,我們各地游客統一著紅軍服裝,集体演唱〝八月桂花遍地開“、〝映山紅〞等紅色歌曲,真是別開生面。穿上紅軍服裝,心情十分激動,更加明白了我們从哪里來,要到哪里去的問題。</p> 參觀劉鄧指揮部。 <p class="ql-block"> 穿上紅軍服,并參加大合唱。</p> <p class="ql-block"> 我們還參觀了馬鬃岭下的大灣村。大灣村海拔800米以上,原是金寨縣71个貧困村之一。2016年4月24日下午,习近平总书记來大灣村考察,与干部群衆座談,了解生産生活情況,指導脫貧攻堅,作出〝小康路上一个都不能少,尤其不能少了老區這一塊”的重要指示。現在的大灣村,山清水秀,空气清新,茶圖果樹,奇峰林立,已成一処旅游景點。</p> <p class="ql-block"> 2016年4月24日下午,习近平总书记在貧困戶陳澤中家小院与干部群衆座談。</p> <p class="ql-block"> 六安區十四鄉蘇維埃政府舊址。</p> <p class="ql-block"> 汪氏祖宅。傳統建茿受到保護。</p> 村容村貌及田園風光。 <p class="ql-block"> 老規矩,半天旅游半天休闲。</p> <p class="ql-block"> 短短幾天,我們不僅領略了天堂寨大別山的自然風光,也是一次曆史文化之旅,鄉村文化之旅,紅色之旅。使我們在享受自然美景時,也接受到一些曆史知識、農村現狀和革命傳統教育。真是愉快而充實。</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