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h3>“云天收夏色,木叶动秋声”,中秋节过后,时令到了秋分的季节,9月25号,是我们济南陆军学院二队同学毕业四十周年在泉城济南“燕子山庄”再次相聚的日子,这是一个丹桂飘香.硕果累累的丰收时节,这是一个萦绕在同学们梦幻中情景再现的时刻。这一天的集合号终于吹响了,来自北京—上海—湖北—江苏—山东等等四面八方的同学,或乘飞机.或坐高铁—各自以不同的交通方式,纷纷向泉城济南的燕子山庄集合—集合—再集合——</h3> <h3>燕子山—系汉光武帝所赐。西汉末年,王莽叛乱,刘秀兵败王莽,逃亡到泉城地界,正不知所向时,一群燕子盘旋而至,引导着他向这座具有“燕子”形状的山谷逃窜,从而躲过了王莽的追杀。刘秀创立东汉后,忆及这一段险境时,颇多感慨,感激燕子的引导,特赐该山山名为“燕子山”。现在这儿已经成为济南的美丽景区,我们这次聚会的“燕子山庄”就坐落在燕子山景区内。这儿青葱翠绿,花香鸟语,是一个天然氧吧,燕子山庄的建筑群,也是依山傍水,蜿蜒大气,是一个现代美与古典美有机结合的高端会所式山庄。</h3> <h3>这是燕子山庄晚上的远眺夜景,可谓是美轮美奂。</h3> <h3>这两张照片分别是济南陆军学院二队全体聚会学员分别四十年后在燕子山庄会议中心大楼前的合影(1全体入会学员合影;2全体入会学员及其全部随行夫人们的集体合影)。</h3> <h3>这是济南陆军学院二队队领导的舞台记忆。</h3> <h3>一区队合影。</h3> <h3>二区队合影。</h3> <h3>三区队合影。</h3> <h3>这分别是一区队.二区队.三区队的合影留念。</h3> <h3>这是我们的队长董伟群。七十多岁的人了,依然还是很帅吧!</h3> <h3>他是我们当年的九班长钱孝林同学,他的即席发言不仅水平有高度,而且真诚有温度,他的“聚是一团火,散是满天星”道出了同学们内心深处的感触。</h3> <h3>张伟,当年在中越边境上,不怕牺牲,勇捡险重任务,他组织“敢死队”,自认队长,突击敌重要目标,完成了他人难以完成的任务,荣立一等功。</h3> <h3>他叫丁邦文,是我们队久负盛名的“秀才”,部队转业后当上了《南通日报》的记者,经常有大作见著国家级报端。</h3> <h3>这俩是我们队当年的队长和教导员,右面是董伟群队长,左面是吴文教导员。作为教官,他们对我们每一个学员非常的严厉,作为兄长,他们在日常生活上对我们又充满了关爱和热情。</h3> <h3>四十年燕子山庄聚会及联欢宴席开始了,首先,董伟群队长代表队领导发表了热情洋溢的讲话,董队长还是那么健硕挺拔,还是那么热情诚恳,还是那么亲切.温馨;然后是学员代表钱孝林,他的“聚是一团火,散是满天星”说出来大家的心声和此时此刻的心情。依次是一等功臣张伟及丁邦文同学的真情流露。整个宴会厅歌舞相伴,灯火阑珊,高潮迭起,夜深了也不愿离去——</h3> <h3>这是学员蔡秋生夫妇的舞蹈表演—华尔斯。为这次聚会助兴,给现场带来了欢乐和轻松愉悦的气氛。</h3> <h3>董队长和吴教导员在依依敬酒。</h3> <h3>满堂彩!</h3> <h3>你们先吃着喝着,我们再合个影。</h3> <h3>将军来了,我们一起喝一杯!</h3> <h3>单独来一杯。为友情干杯🍻 </h3> <h3>从右往左,依次是:戴树青.宋端久.吴劲红.周波.顾怀全。</h3> <h3>吴劲红.宋端久.戴树青。</h3> <h3>别闲着,来一张。</h3> <h3>四十年的思念,四十年的真情,四十年攒下的话语,说吧,流露吧,照.照.照吧,喝.喝.喝吧!四十年前同窗三年.雄姿英发.指点江山的青年军校生,现在已是青山依旧鬓已秋了,四十年的激情再次燃烧在燕子山庄——夫人们也是激动人心,笑颜如花。</h3> <h3>9月26号一早同学们乘车来到了阔别四十年的济南陆军学院,腊山—我们的母校,我们人生起步的摇篮,我们生活.学习.训练.成长的故地—我们来了,你成就了我们人生的辉煌。任庄还是那个任庄,张庄也还是那个张庄,只是土房变成了高楼大厦,泥泞的乡村小道,变成了宽敞的现代化多股的康庄大道。昔日的校园,多了的是绿地和林荫——一切都一切,还是那么熟悉,那么亲切!</h3> <h3>我们的军校校园,今日已经成为北部战区联勤某部的训练基地,瞧,这儿依然还是一队队的解放军战士在进行着队列训练,口号声还是喊声震天,这儿还是到处涌动着军营的气息——感觉真好。</h3> <h3>漫步在昔日校园的林荫小道上,感慨万千啊!</h3> <h3>这还是我和劲红兄的那张床,仅仅是木质换成了钢构。</h3> <h3>这儿还是我们生活学习居住了三年的那幢楼,留下个记忆吧!</h3> <h3>向我们的母校敬礼!</h3> <h3>这,还是我们经常在此开大会,看电影的军校大礼堂,今天基地领导为我们安排了纪念我们的同学.1985年在云南前线光荣牺牲的“王光华”烈士,而排演的《王光华烈士事迹情景剧》。</h3> <h3>趵突泉,不愧于“天下第一泉”的美誉啊!</h3> <h3>再看看这个“泉眼”。</h3> <h3>不能错过这个机会,既然来到了趵突泉,趵突泉里有一处曲径通幽的北方难遇的“竹林”,竹林拐处有一个小广场,湖北的夫人们来一只南方的广场舞。</h3> <h3>来到了泉城,必须要欣赏一下泉城的精髓—趵突泉,到了山东“青岛看海,济南赏泉”,这是古代雅士和新时代驴友们的经典总结,这是一组游览欣赏趵突泉的一小部分系列留念。</h3> <h3>出了趵突泉公园南门左转不远就是文明海内外的“泉城广场”。沿着广场东去下古城河,好一个“户户杨柳家家泉水”的泉城啊,一直到了黑虎泉,应了一句话“泉城的水啊,赏起来清澈—养眼,喝起来甘列—润喉”。</h3> <h3>这儿就是黑虎泉和著名的济南解放阁,“解放阁”顾名词意,就是济南人民为了纪念1948年解放济南的“济南战役”而建。</h3> <h3>来到济南,到千佛山也是一个必选项,尽管累点,可收获还是满满的。这儿,风景优美秀丽,山路湾湾,沿途尽是佛陀雕像,或坐或立或卧,或思或笑或暝。在几尽闹市区有这么一块佛家的风水宝地,让人民的心灵得到洗涤,让人民的身体得到休息——爬千佛山的感觉是身累心轻,是人们释放压力的好去处,这儿真好。</h3> <h3>实在走不动了,休息一会吧!佛祖不会怪罪你的,反而会保佑你,佛祖会保佑他的每一个臣民,福寿安康,阖家幸福!</h3> <h3>9月27号,本次燕子山庄的聚会内容全部完成了,三天的时光,特别短暂,会务组安排的送行午宴上,吴教导员做了热情洋溢和真诚暖心的讲话,70多岁的教导员,依然不减当年的风采,声音洪亮,言语诚恳,句句心里话,暖人心扉,引起了同学和夫人们阵阵热烈的掌声。教导员,您的谆谆教导,我们会永记在心,您放心吧,祝您和老嫂子永远健康平安!</h3> <h3>热烈庆祝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75周年华诞!</h3> <h3>三天的时间,眨眼即失。相聚的时光总是短暂的,离别,才是我们今后人生的常态。再见了—泉城,再见了—腊山,再见了—燕子山庄,再见了—趵突泉;再见了—敬爱的队领导及夫人,再见了—亲爱的同学及夫人们——“执手相看泪眼,竟无语凝噎”“念去去千里烟波,暮霭沉沉楚天阔”,同学们,走吧,再回头看一眼,还是走吧,“清风牵衣袖,一步一回头”。带着秋思,带着情意,带着回忆,带着五十年再聚的期盼......不知来年丹桂时,我们再何处相见——???</h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