梅花泉,在古城李清照故居内,名列济南新七十二名泉,是济南泉水标志性景观之一。泉水自5孔喷涌而出,水花四溅,汇为池塘,然后从溢水口流出,过古锦江桥(今改建成新桥)入绣江河。因5泉一齐喷涌,宛若一朵盛开的巨大梅花,故名梅花泉。<br> 泉池面积约1800平方米,正常年份的喷流量为0.5立方米/秒。伫立梅花泉畔、感月亭边,可观泉池内的泉水5股直上,激浪鼎沸,如暗香浮动的梅花花瓣,中心花蕊涌动不已,时波时涟,便觉阵阵凉意,丝丝泉风,美不胜收。尤其盛水时节,五朵花瓣如雪浪般涌动,高喷几尺许,水雾四散,幻作飞虹,离合明灭,蔚为壮观。正如感月亭边《梅花泉记》所载:“赏尽天下泉,最奇数梅花”。<br> 梅花泉全貌 航拍梅花泉 近观梅花泉 夕阳西下梅花泉 冬季的梅花泉 夜晚时的梅花泉 梅花泉畔的“李清照故居”是为纪念李清照而建立。1995年8月始建,始名“清照园”,1997年5月落成对外开放。2007年,因北面新建“清照词园”,后改为“李清照故居”。 李清照故居 一代词宗李清照,被誉为“词国皇后”,自明朝以来,中国出现了四处“李清照纪念馆”(济南、青州、金华、章丘)和多处“藕神祠”。然而,迄今为止,规模最大、品位最高的当属坐落在词人故里的山东章丘百脉泉畔的“李清照故居”。 该园由全国著名园林设计专家周培正先生设计。总占地面积为18000平方米,总建筑面积1300平方米,包括吟风榭、文叔斋、漱玉堂、海棠轩、燕寝凝香、碑廊、易安楼等15组建筑。该园吸收了苏州园林之精华,又处处呈现出鲜明的宋代建筑风格。自落成对外开放以来,被众多游人称为它是镶嵌在中国北方的一颗仿宋江南民居建筑的璀璨明珠。 黄盛璋题写“李清照故居” 远望,碧瓦飞甍,楼轩巍巍。近游,泉水喷涌,垂柳依依,枝叶劲峭,草芳凝绿。正门高悬匾额“李清照故居”,由历史地理学家、古文字研究专家、书法家黄盛璋先生手书。上覆琉璃大瓦,金光闪烁,砖雕迎风,吻脊走兽,与彩楹画栋相辉映,色彩斑斓,蔚为壮观。门东侧立有《廉先生序》复制碑,原碑已“峻岭村墟在,残碑风雨侵”了。序文撰于元丰八年,李格非称廉先生为“同里人”,末句署为:“绣江李格非文叔序。”李清照是章丘明水人,就源于此碑文的历史渊源。西侧立有“一代词宗”的碑碣,是书法家舒同的手迹,方正浑厚,颇具魏晋飘逸之气,含篆籀之义理,得分隶之谨严。<br> 步入园内,奇花异草,秀竹翠柏,花木丛丛,流水淙淙,迎面水榭玲珑剔透。匾额“龙泉漱玉”,融龙泉、漱玉泉二泉之意,由我国著名美术大师尹瘦石先生书写。两旁楹联:“水通南国三千里,气压江城十四洲”,为中国书法家协会代主席沈鹏先生的手迹。妙联佳书,真可谓珠联璧合,相得益彰。水榭正中立有李清照的青铜塑像,俨然一位才女形象,雕镌得栩栩如生,细致而传神,清丽而脱俗,沉郁而凝重。恰当地体现了旷世才女李清照饱尝国破家亡的辛酸,忧国忧民的情怀。这是著名雕塑家钱绍武先生的精心之作。塑像后屏风的两面各书写李清照词《声声慢》和《渔家傲》。<br> 李清照青铜塑像 出水榭门厅左拐是曲径游廊,移步景迁,南有山石溪流,花墙月门掩映。奇巧景石,立于花草之中。北面临湖,岸边花草环绕,盆景古朴,柳丝弄水。盛夏,湖水清凉甘冽,沁人心脾,清波莹碧,荷芰生香。金秋,晨烟暮霭,云蒸雾郁,水映柳影,柳为水添情,好一派旖旎风光。寒冬,水面上雾气蒸腾,幻作飞虹,恍若蓬瀛之仙境,又处处透射出宋代民居静灵秀幽之遗风。由长廊转而向南是一排碑廊,从东侧“溪亭”开始,长37米,全国著名书法家字迹颇多,楷、行、隶、篆、大草俱备,风格迥异,流派纷呈。<br> 由此向北,是漱玉堂。登堂入室首先映入眼帘的是迎面屏风,画有李清照行迹图。墙上则是表现李清照一生的十八幅写意画,皆为名画家所作。下面依次陈列着李清照的年谱和历代版本的李清照著作及国内外研究李清照的著述。其中清代著名文学家王士祯曾撰文称“婉约以易安为宗,豪放为幼安称首”。然而笔者认为:清照不仅是“婉约派之宗”,她的诗、文皆工,书、画皆精,昔人称“闺房之秀,固文士之豪”,此言即是。从此展室便可对一代词人词、文、赋、书、画无所不精略窥一斑。<br> 漱玉堂 出“漱玉堂”,走过游廊,就进入“燕寝凝香”,这里是仿照李清照夫妇生活起居,赋诗作词的地方。东面墙上有一幅“连舻渡江”的油画,画面上李清照怀着遭国破家亡的悲愤,孤寂困苦,南渡仓惶,漂泊余生。下面是一组“斗茶”雕塑将李清照夫妇刻划得惟妙惟肖,各种仿宋家具和宋代瓷器将其衬托和装点。<br> “燕寝凝香”东侧是流丹耀彩的“易安楼”和“海棠轩”了,这是乘风纳凉的好所在。在此观泉,五个大泉眼不断喷涌,泉水汩汩上冒,一簇簇,一串串,瞬间迸裂,细细有声,如珠落盘,在水面上漾起一轮轮涟漪,波光潋滟。在此躬行赏水,洁净透明,清澈见底,锦鱼戏游,藻缕摆拂,虽细茸可见。在此坐而假寐,梦清照翩翩而至,似出水芙蓉,天然去雕饰,玉手大迭词笺,顿开一代婉约之词风。在此凭栏远眺,楼、轩、亭、廊、榭环水而建,檐牙高啄,碧空楼影,勾心斗角,斗拱攒承,错落而有致。天然秀色与人工杰作浑然一体,名泉与佳园珠联璧合,无不令人心旷神怡。尤在夏日的夜晚,清风明月之下,浓浓荷香之中,琴鸣泉水,蛙唱石楼,更是别有一番情趣。<br> 流丹耀彩易安楼与梅花泉相得益彰 “海棠轩”是赏泉的好所在 泉水通院落,处处可观泉 感月亭边梅花泉碑 梅花泉、漱玉泉诸泉水汇入绣江河 再走几步就是丹柱青瓦,造型精美的感月亭了。拾阶上桥,但见梅花泉水沿石槽绕亭前,自石鼍口喷泻入绣江河,似散玉溅珠,奔腾而去。伫立桥上,眼见喷珠浮绿,耳闻绣江波涛。游人多在此摄影留念,皆想留住这美好的人生瞬间。听,园内游人一片欢声笑语;看,岸边花儿竞放,明明是绿更肥,红却未瘦。<br> 梅花泉和清照故居相得益彰,泉水通院落,处处可观泉,园内步步有奇景,院院有文化,李清照生平在其故居内完整地展现,为梅花泉增添了深厚的文化底蕴。<br> <b>(文/图:翟伯成)</b>