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p class="ql-block ql-indent-1">为贯彻落实国家“双减”政策,引导教师探讨课堂教学,重视教学方式、方法、行为的改进,激励教师不断探索和提高课堂教学的有效性和艺术性,切实增强工作的责任心和事业心,树立现代教育理念,不断提高专业能力和教学水平,我校于9月24日--9月27日开展了数学组教学研讨活动。</p> <p class="ql-block ql-indent-1">为保证教学研讨活动顺利进行,学校进行精心安排,并制定活动方案以及评课赋分标准。</p> <p class="ql-block ql-indent-1">谭敏老师的《分数除以整数》,思路清晰,结构严谨干练,真正体现了简简单单教数学,本本分分为学生,扎扎实实求发展的教学理念。</p> <p class="ql-block ql-indent-1">张晓颖老师的《位置和方向》一课,老师能够在吃透教材了解学情的基础上,把枯燥的教学理念转换成通俗易懂的生活事例,激起他们的兴趣,使之积极投入到学习中,在这样的课堂氛围中,孩子能够快乐学习,体验成功,享受喜悦,身心都得到了充分发展。</p> <p class="ql-block ql-indent-1">康敬然老师的《倍数与因数》一课,通过让学生自学课本第一部分,然后分享交流,教师适时引导总结,整堂课体现了以学生为主体,以教师为主导的教学思想。</p> <p class="ql-block ql-indent-1">王亚婵老师的《什么是周长》利用多媒体出示秋季美景,从实际生活出发,激发学生学习兴趣,为学生提供丰富的教学资源。在学习新知时让学生动手操作,找到树叶和数学书封面的边线,并用化曲为直的思想测量周长,培养了学生观察能力、表达能力以及问题意识。</p> <p class="ql-block ql-indent-1">孙伟老师的《5的乘法口诀》能够很好地落实本课的教学目标,充分体现了对学生数学思维能力的培养。学生通过观察图片、独立思考、讨论交流的方式,先思再做后交流,符合学生的认知规律。</p> <p class="ql-block ql-indent-1">张艳茹老师《还剩下多少》中精心设计,巧妙安排,环环相扣,层层递进,在学习新知时引导学生发现问题,提出问题并解决问题,培养了学生观察能力、表达能力以及问题意识。课堂充分体现了新课标中以问题为学习动力,并贯穿始终。</p> <p class="ql-block ql-indent-1">李松老师的《相交与垂直》,用自己全新的教学理念,较高的专业素养和对学情的了解,让学生通过画一画和折一折的方式突破重难点,教学中注重培养学生的创新意识和实践能力。</p> <p class="ql-block ql-indent-1">小我之智慧,如草尖露珠;集体之智慧,若海纳百川。这次数学组的数学研讨活动为老师们搭建了相互交流的平台,大家畅所欲言,共同探讨、交流,真正达到了“一个人可以走得很快,但一群人可以走得更远”的效果。在未来,我们将携手共进,以更新的教学理念,更精巧的教学设计,将“双减”政策落到实处,构建更智慧、更高效的课堂! </p><p class="ql-block ql-indent-1"><br></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