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p class="ql-block">甲骨文,是中国目前为止发现的最古老的成熟文字系统,距今已经有三四千年的历史,可以说是汉字的源头。是商朝晚期王室用于占卜记事而在龟甲或兽骨上契刻的文字。古人遇到重大事情时,会通过占卜来寻求神灵的指示。他们先对龟甲或兽骨进行修治,然后用工具在上面施钻、凿,之后进行烧灼,龟甲或兽骨的正面便会呈现出卜兆,占卜者根据这些裂纹来判断吉凶。而刻写在甲骨上的文字,就是甲骨文,它是我们研究商代历史的重要资料。</p> <p class="ql-block">国博珍藏甲骨文</p> <p class="ql-block">时间回到1899年,那时的中国正处于风云变幻之际。在北京城,有一位名叫王懿荣的官员,他担任京师团练大臣,身负重任。王懿荣此人,平时遍涉史书,对金石之学有着浓厚的兴趣和深入的研究。他的学识渊博,眼光独到,对于古代文物有着一种敏锐的洞察力。</p><p class="ql-block"> </p><p class="ql-block">有一天,王懿荣身体不适,家中便为他煎服一种名为“龙骨”的中药。就在他查看这味药材时,一个惊人的发现让他瞬间心跳加速。那看似普通的“龙骨”上面,竟然刻有奇怪的图纹和文字。这些图纹和文字,仿佛是从遥远的上古时代穿越而来,散发着神秘的气息。</p><p class="ql-block"> </p><p class="ql-block">王懿荣立刻意识到,这些“龙骨”绝非寻常之物。以他对史书和金石的深刻了解,他断定这些上面的图纹和文字很可能是记录上古社会的历史资料。那一刻,他仿佛看到了一扇通往古老世界的大门正在缓缓打开。</p> <p class="ql-block">没有丝毫犹豫,王懿荣连忙吩咐家人,速速前往京城的药铺,把这些带有图纹和文字的“龙骨”全部购下。他的心中充满了急切与期待,生怕这些珍贵的历史遗迹会被遗漏或毁坏。</p><p class="ql-block"> </p><p class="ql-block">在接下来的日子里,王懿荣全身心地投入到对这些“龙骨”的研究之中。他仔细观察每一个图纹,认真揣摩每一个文字,试图从中解读出上古社会的秘密。经过艰苦的努力和深入的研究,王懿荣最终将这些甲骨文断为商代文字。</p><p class="ql-block"> </p><p class="ql-block">这一重大发现,如同在学术界投下了一颗震撼弹。它让人们意识到,在遥远的商代,我们的祖先就已经创造出了如此成熟的文字系统。王懿荣也因此被视为甲骨文发现和研究的第一人。</p><p class="ql-block"> </p><p class="ql-block">王懿荣的发现,为我们打开了一扇了解商代社会、文化和历史的窗户。通过这些甲骨文,我们可以看到商代人的生活场景、宗教信仰、政治制度以及他们对世界的认知。甲骨文成为了研究商代历史的珍贵资料,也为我们研究中国古代文字的起源和发展提供了重要的线索。</p> <p class="ql-block">山东博物馆馆藏的甲骨文数量达 1.05 万片。这些甲骨文有着极高的文物价值、史料价值和学术研究价值。其来源与流传事略也见证了中国近现代历史的变迁。它们主要来源于罗振玉、明义士、孙文澜等近代著名收藏家的旧藏。</p> <p class="ql-block">在我们面前的这片甲骨上,刻有一个独特的字符,那便是甲骨文中的“虹”字。当我们仔细端详这个字时,会惊讶地发现,它与我们今天所看到的彩虹形象竟非常接近。这一奇妙的发现,仿佛在时光的长河中架起了一座桥梁,让我们得以窥见商代先人的智慧与观察力。</p><p class="ql-block"> </p><p class="ql-block">然而,在商人的眼里,这美丽的彩虹却并非吉兆。在那个遥远的时代,人们对自然现象充满了敬畏与疑惑。他们认为,彩虹像是两只龙在吸水。在商人的观念中,龙是具有神秘力量的神兽,而彩虹的出现被视为龙的活动,这无疑给他们带来了不安。</p> <p class="ql-block">他们担忧彩虹的出现会带来不良的后果。因为他们相信,龙吸水会导致天晴无雨或者河水干涸。在以农业生产为主的商代社会,雨水和河水是至关重要的。天晴无雨会使土地干旱,庄稼无法生长;河水干涸则会影响灌溉,使农作物面临缺水的困境。对于依靠土地和自然恩赐生存的商人来说,这无疑是对农业生产的巨大威胁,十分不利。</p><p class="ql-block"> </p><p class="ql-block">这个“虹”字以及商人对彩虹的看法,为我们打开了一扇了解商代社会思想和文化的窗户。它让我们看到,在那个古老的时代,人们对自然的认知是如此独特而又充满了神秘色彩。他们将自然现象与神话传说相结合,赋予其特殊的意义和预兆。</p><p class="ql-block"> </p><p class="ql-block">这片甲骨上的“虹”字,不仅仅是一个文字符号,更是商代文化的珍贵遗产。它承载着先人的智慧、恐惧与希望,见证了那个时代人们与自然的紧密联系。通过对它的研究,我们可以更加深入地了解商代社会的生活方式、价值观和信仰体系。</p> <p class="ql-block">这可是全国出土发现的甲骨文里边唯一的一块带金字的甲骨。这一独特之处,让它成为了当之无愧的稀世珍宝。</p><p class="ql-block"> </p><p class="ql-block">这片甲骨仿佛是一位穿越时空的使者,带着远古的信息来到我们面前。这个金字旁,犹如一颗璀璨的星辰,在古老的文字世界中闪耀着独特的光芒。它不仅仅是一个简单的字符,更是打开殷商时期文化密码的一把关键钥匙。</p><p class="ql-block"> </p><p class="ql-block">在殷商那个遥远的时代,金属的使用或许还处于较为初级的阶段,但这个金字旁的出现,为我们提供了关于当时社会经济、技术发展的重要线索。它可能暗示着当时人们对金属的认识、开采或者加工,让我们能够一窥那个时代的生产生活状况。</p><p class="ql-block"> </p><p class="ql-block">这片唯一带有金字旁的甲骨,承载着历史的厚重与神秘。它是中华文化宝库中的一颗璀璨明珠,见证了中华民族古老而灿烂的文明历程。它的存在,让我们更加深刻地认识到甲骨文作为世界上最古老的文字之一的独特魅力和价值。</p> <p class="ql-block">这片甲骨上带有一个神秘的“鬼”字,而带“鬼”字的甲骨文目前在全国总共仅发现了三片,其珍贵程度可想而知。</p><p class="ql-block"> </p><p class="ql-block">在这片甲骨的背后,蕴含着一段跨越时空的历史传奇。据说另外两片带“鬼”字的甲骨远在台湾,这使得我们馆里的这一片更加显得弥足珍贵。它就像是一颗璀璨的历史明珠,承载着古老的记忆和文化的传承。</p><p class="ql-block"> </p><p class="ql-block">“鬼”字在甲骨文中的出现,为我们打开了一扇通往殷商时期神秘世界的大门。在那个遥远的时代,人们对于未知的世界充满了敬畏和想象。这个“鬼”字或许代表着他们对超自然力量的恐惧,也可能蕴含着某种特殊的宗教信仰和文化内涵。</p><p class="ql-block"> </p><p class="ql-block">我们可以想象,在数千年前的殷商大地,先人们在龟甲和兽骨上刻下这个“鬼”字时,心中怀着怎样的敬畏与思索。这片甲骨见证了那个时代的人们与神秘力量的对话,记录了他们对生命、死亡和未知的探索。</p> <p class="ql-block">这片珍贵的甲骨静静地躺在我们的博物馆中,向每一位来访者诉说着那段古老的历史。它是我们与殷商先人的一次跨越时空的对话,让我们感受到了中华文化的源远流长和博大精深。</p> <p class="ql-block">当我们仔细观察甲骨文中的“爵”字时,会发现它呈现出平底的形态。然而,在商中晚期的青铜爵却是弧形釜型的。这一鲜明的对比,为我们展开了一段充满神秘色彩的历史探索之旅。</p> <p class="ql-block">山东博物馆的志愿者杨明老师提出了一个引人深思的观点。通过这个独特的“爵”字,我们可以大胆想象,在遥远的夏末商初,很可能就已经形成了文字体系。也许在那个时候的人们并没有将文字刻在动物的甲骨上,而是选择了其他的载体或者记录方式。</p><p class="ql-block"> </p> <p class="ql-block">这一观点为我们打开了一扇新的窗户,让我们对中国古代文字的起源和发展有了更广阔的思考空间。如果夏末商初就已经有了成熟的文字体系,那将是多么令人惊叹的发现!它将把中华文明的历史向前大大推进。</p><p class="ql-block"> </p><p class="ql-block">这片甲骨上的“爵”字,仿佛是一把钥匙,引领我们穿越时空,去探寻那个遥远而神秘的夏末商初。它让我们想象着夏末商初的人们是如何生活、如何交流、如何记录他们的历史和文化。</p><p class="ql-block"> </p><p class="ql-block">虽然我们目前还没有确凿的证据证明夏朝的文字体系的确存在,但这个“爵”字却给了我们无限的希望和可能性。它激励着我们不断地去探索、去研究,去寻找更多关于中国古代文明起源的线索。</p> <p class="ql-block">大辛庄遗址,位于山东省济南市历城区。这是一处极具历史价值的商朝时期古遗址。在众多的考古发现中,这里出土的甲骨文尤为引人注目,它是殷墟以外首次发现的商代卜辞,具有极其重要的意义。</p><p class="ql-block">大辛庄遗址出土的这些甲骨文,为我们了解商代的历史、文化、社会等方面提供了宝贵的线索。从这些文字中,我们可以窥探到当时人们的生活状态、宗教信仰、政治制度等诸多信息。比如,一些卜辞可能记录了当时的天气情况、农业生产、战争胜负等,这些都是研究商代社会的重要依据。</p> <p class="ql-block">这里的甲骨文在字体形态、书写风格等方面,与殷墟甲骨文有着一定的相似性,但也存在着一些差异。这说明大辛庄地区在商代有着自己独特的文化特点和发展脉络,同时也与商王朝的中心地区保持着密切的联系。它或许可以说明大辛庄遗址可能是商代东方的一处中心性聚落,并可能是一处方国都邑。</p> <p class="ql-block">而这些珍贵甲骨文的来源与流传事略,也见证了中国近现代历史的变迁。它们主要来源于罗振玉、明义士、孙文澜等近代著名收藏家的旧藏。这些收藏家们在不同的历史时期,以他们对文化的热爱和执着,将这些甲骨文精心收藏起来。在那个动荡的年代里,这些甲骨文历经磨难,却依然得以保存下来,这本身就是一个奇迹。它们的流传过程,也反映了中国近现代社会的风云变幻,以及人们对传统文化的珍视与传承。</p><p class="ql-block"> </p><p class="ql-block">让我们一起凝视这些珍贵的甲骨文,感受它们所蕴含的深厚历史底蕴和文化魅力,从中汲取智慧和力量,共同传承和弘扬中华民族的优秀传统文化。</p> <p class="ql-block">《山东博物馆甲骨文赞》</p><p class="ql-block">甲骨奇珍映史光,殷商遗迹韵悠长。</p><p class="ql-block">虹呈异兆惊千古,金耀残文启万章。</p><p class="ql-block">鬼字传奇连两岸,爵形探秘引遐方。</p><p class="ql-block">大辛庄里遗风在,华夏文明永绽芳。</p><p class="ql-block">图/山东博物馆志愿者杨明老师提供</p><p class="ql-block">文/听杨明老师的讲解整理</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