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p class="ql-block">雁门关是万里长城上的一座重要关隘。这里的山势险峻,地势复杂,是中原地区抵御北方游牧民族入侵的重要屏障。历史上,这里曾发生过许多著名的战役和故事,如战国时期的李牧抗击匈奴、西汉王昭君由此出塞和北宋杨家将的镇守等。这些故事和历史事件使得雁门关在人们心中留下了深刻的印象。</p> <p class="ql-block">毛泽东为雁门关题的字。</p><p class="ql-block">隋炀帝被困雁门关时,李世民献策用疑兵之计退去了突厥军队。唐末,沙陀(西突厥的一支)贵族李克用攻克雁门关,奠定了后唐的基业。宋朝时,杨业和杨延昭父子都曾镇守此关,与辽军展开多次鏖战。杨业曾几出雁门大破辽兵,使其闻风丧胆,博得“杨无敌”的称号。可以说,雁门关是古代宋代的历史标志,一说到雁门关,人们马上会想到宋代杨家将为国前仆后继的故事。</p> <p class="ql-block">雁门关全图</p> <p class="ql-block">雁门关南山门</p> <p class="ql-block">进入南山门,两边店家酒肆林立。但眼前的生意非常萧瑟</p> <p class="ql-block">经过和亲亭。和亲亭是位于雁门关附近的一个历史遗迹,与王昭君的故事紧密相关。王昭君,作为汉朝的一位公主,从这里出塞和亲,与匈奴的和亲,为汉匈带来了数十年的安定繁荣。王昭君的形象在传说中变得越来越高大,她的形象不仅超越了雄伟的雁门关,成为了和平与文化的象征。和亲亭的存在,见证了汉族与少数民族的经济文化交流,促进了少数民族的文化进步,使他们最终成为了中华民族大家庭中的一员</p> <p class="ql-block">三千年雁门,半部华夏史。”雁门关3000多年的历史、饱含人文内涵的历史遗迹可以帮助我们重新梳理并巩固华夏历史的认知,并在此基础进一步丰富新知。从春秋战国时期到抗日战争,雁门的身影从未离开过人们的视线。</p> <p class="ql-block">马祖的杀虎处</p> <p class="ql-block">盘古石</p> <p class="ql-block">壮士亭</p> <p class="ql-block">雁门关在位于山西省忻州市代县县城以北约20公里处的雁门山长城上一个重要的关隘,以“险”著称,被誉为“中华第一关”,有“天下九塞,雁门为首”之说。它与宁武关、偏关合称为“外三关”。在2001年被中华人民共和国国务院公布为第五批全国重点文物保护单位。雁门关景区也被评为国家AAAAA级旅游景区。</p> <p class="ql-block">《中华第一关》匾额上的字是由原国家文物局古建筑专家组组长、中国文物学会会长、中国长城学会副会长、国际古迹遗址理事会(ICOMOS)中国委员会副主席罗哲文先生于2001年考察雁门关时即兴挥毫所写。</p> <p class="ql-block">天险门门洞上额的篆体刻“天险”二字,是女皇武则天所题。</p><p class="ql-block">武则天赐名“天险”二字的“天”字为“艹 田 戈”的组合。据说,她造的这个字代表着要粮草充足、加上兵器精良才能守住天险。</p> <p class="ql-block">镇边祠,位于关城天险门外东侧。祠是明正德六年为纪念战国时赵国大将李牧而建的,原名武安君庙,俗称李牧祠,是雁门关最具规模的建筑群之一。镇边祠内建有偃公堂、武安堂、忠武堂、群英堂、武惠堂、文定堂。分别供奉:幸偃、李牧、薛仁贵、</p> <p class="ql-block">瓮城位于关城北侧地利门外,城高及关城之半,设有暗门。瓮城门俗称小北门,石券门顶,额匾书刻“雁门关”三个大字。两侧镶嵌砖镌联语一副:“三边冲要无双地,九塞尊崇第一关。”一字一砖,相传为傅山先生所书。城门上有楼,砖木结构,谓瓮城门楼。</p> <p class="ql-block">雁塔,位于雁门关东城过雁峰上,是景区的标志性建筑之一。建于明代,毁于清末。2010年在原址上复建,为方形九层砖塔,高21米。</p> <p class="ql-block">站在雁门关上,可以感受到那股古老而神秘的气息。这里不仅是一座雄伟的关隘,更是一段历史的见证,一段传奇的传说。</p> <p class="ql-block">天险”门洞内青石板依然为明代原物,五百多年的深深辙印,仿佛连接古今,那熠熠幽光,见证了时光在流淌,雁门关古代边贸的繁荣和历史沧桑。</p> <p class="ql-block">边靖楼又名谯楼、鼓楼,边靖楼位于山西省忻州市代县县城十字街心。居整个古代州城的最高点,是历史上长城险隘雁门关的重要依托和支撑点。为守望瞭敌、指挥作战,具有重要军事价值的建筑,有万里长城第一楼之美誉。</p> <p class="ql-block">去雁门关前在代县城里下榻了一宿</p> <p class="ql-block">代州阿育王塔</p><p class="ql-block">位于山西省忻州市代县,是一座具有深厚历史和文化价值的佛教建筑。</p><p class="ql-block">该塔始建于隋仁寿元年(601年),最初为木结构,后经历多次重建和改建,最终在元至元十二年(1275年)被改建为砖塔。代州阿育王塔的造型为圆锥体,属于佛教藏式风格,塔基平面为长方形,塔身设计为圆形覆钵式,刹身为砖作相轮十三层,展现了高超的砖雕艺术。这座塔不仅是中国藏式塔中的佳作,还与北京妙应寺大白塔共同作为中原地区今存喇嘛塔早期作品的实例和典范。</p> <p class="ql-block">悬空寺</p><p class="ql-block">悬空寺,位于山西省大同市浑源县东南郊恒山脚下,是一座始建于北魏后期(491年)的寺庙,距今已有1500多年的历史。悬空寺因其建筑特色和深厚的文化内涵,被誉为“北岳恒山第一胜景”,并被列为全国重点文物保护单位。悬空寺以其独特的建筑风格和险峻的地理位置著称,整个寺庙仿佛悬挂在悬崖上,素有“悬空寺,半天高,三根马尾空中吊”的俚语来形容其险峻。悬空寺不仅是佛教、道教、儒家三教合一的独特寺庙,还因其精妙的力学构造和丰富的文化内涵吸引了众多游客。</p><p class="ql-block">悬空寺的建筑布局巧妙利用峭壁,建有殿阁40余间,包括寺院、禅房、佛堂、三佛殿、太乙殿、关帝庙、钟楼、鼓楼、伽蓝殿、送子观音殿、地藏王菩萨殿、千手观音殿、释迦殿、雷音殿、三官殿、纯阳宫等。这些建筑依地势分为两组,第一组以鼓楼和钟楼之间的小院为中心,第二组建筑群的主体建筑为第一组建筑群北侧石壁间的两座三层楼宇。悬空寺的力学构造是其能够屹立千年不倒的关键,27根横梁插入石孔中,利用中国传统榫卯梁架将建筑材料拼接为一体,形成了稳固的结构。此外,悬空寺内还有许多珍贵的文物和造像,其中大雄宝殿的三尊佛像尤为珍贵,采用夹縆塑像法制成,具有极高的文物价值。</p> <p class="ql-block">北岳恒山</p> <p class="ql-block">恒山是国家4A级景区,同时也是国家级风景名胜区。恒山,古称常山、恒宗、元岳、紫岳,其主峰天峰岭海拔2016.1米,被誉为“人天北柱”、“绝塞名山”、“天下第二山”。恒山不仅是北方重要的风景游览胜地,还是道教发祥地之一,拥有丰富的历史文化底蕴。</p><p class="ql-block">其地理位置优越,东连太行山脉,横亘于山西北部高原与冀中平原之间,自古以来便是兵家必争之地。景区内主要景点包括悬空寺、天峰岭、翠屏山和千佛岭等,这些景点不仅自然风光秀丽,还蕴含着深厚的历史文化价值。</p> <p class="ql-block">入口处一景</p> <p class="ql-block">九天宫与黄帝和蚩尤的传说紧密相关。传说中,九天玄女曾授予黄帝六壬、遁甲、兵符、图策、印剑等物,帮助黄帝战胜蚩尤。这些传说不仅丰富了九天宫的文化内涵,也为恒山增添了神秘的色彩。恒山九天宫不仅是道教徒朝拜的重要场所,而且也是道教文化传播的重要基地。宫内保存有神宗皇帝赐予的道经,显示了道教在中国传统文化中的重要地位。此外,九天宫还体现了道教对自然和宇宙的理解,以及其对和谐、平衡和宇宙秩序的追求。</p> <p class="ql-block">恒山一景</p> <p class="ql-block">大同鼓楼西向第二层上悬挂的是一块黄底黑字的横匾,上书“和声鸣盛”四字,行书,字集自宋代大文豪苏东坡。其中“和”的一横拉得很长,“鸣”字的末笔也写成一长横,繁体字的“声”字又写得较长,这样三个字搭配起来反倒好看得多;如果再与其上方,即三层的“振德”二字合观,则更可见出集字者的匠心:“振德”二字有几个长撇,尤其是两字的第五画都很潇洒地甩了出去,以致“振”字必须提得很高,才能保证那一撇的完全,而“德”字又由于那一撇太长让全字大为倾斜,有了“和”“鸣”两个长横的平衡,两匾合赏,则原本的奇险都得到救应。</p> <p class="ql-block">大同,这座位于山西省的城市,拥有着丰富的历史和深厚的文化底蕴。早在北魏时期,大同就已经成为北魏的首都,持续了近百年。随后,辽、金、元三个朝代也将大同视为重要的都城,尤其是辽和金,大同作为其陪都,发挥了重要的作用。这些历史时期,大同不仅是政治、经济、文化的中心,还留下了许多珍贵的文化遗产,如云冈石窟等。</p><p class="ql-block">此外,大同在明清时期也是重要的军事重镇,有着“北方锁钥”的美誉。这些历史背景使得大同有了“三代京华”“两朝重镇”的美誉,充分展示了这座城市在中国历史上的重要地位。</p> <p class="ql-block">晚上八点,在这家店名叫紫泥369粗粮季的餐馆排队等了一个多小时,凑了网红店的热闹。价格公道实惠,味道确实不错!</p> <p class="ql-block">大同曾经作为六朝古都,具体包括以下朝代:</p><p class="ql-block">1.代国:大同曾是代国的南都,代国是十六国时期的政权之一,占据内蒙古高原,鼎盛时期疆域北至大漠,南抵黄河,东接辽东,西连西域。</p><p class="ql-block">2.北魏:大同曾是北魏的首都,北魏是中国历史上第一个由少数民族建立的政权,大同作为其都城近百年。</p><p class="ql-block">3.辽:大同是辽国的陪都,辽国时期,大同成为中原与北方少数民族交往的中转站。</p><p class="ql-block">4.金:大同在金朝时期也是陪都。</p><p class="ql-block">5.元:大同在元朝时期仍然是重要的政治、军事、经济和文化中心。</p><p class="ql-block">6.明:明朝时期,大同成为九边重镇之一,具有重要的军事战略地位。</p><p class="ql-block">大同深厚的历史文化底蕴还在于:</p><p class="ql-block">代国时期,大同作为南都,具有重要的政治、军事地位北魏时期,大同成为其首都,成为北方的政治、经济、文化中心。</p><p class="ql-block">辽、金、元时期,大同作为陪都,继续发挥其在中原与北方少数民族交往中的纽带作用。</p><p class="ql-block">明朝时期,大同成为九边重镇之一,具有重要的军事战略地位。这些历史背景使得大同在中国的历史中占有重要地位,成为国家历史文化名城。</p> <p class="ql-block">鼓楼西街</p> <p class="ql-block">大同古城墙漂亮的夜景</p> <p class="ql-block">鼓楼边上的纯阳宫。大同纯阳宫:位于大同市鼓楼西北隅,是道教全真教宫观,供奉吕洞宾。吕洞宾,号纯阳子,是唐代著名的道士,也是民间传说中的“八仙”之一。大同纯阳宫创建于金末元初,是山西三大纯阳宫之一。</p> <p class="ql-block">在东西一条街上与鼓楼相对的钟楼</p> <p class="ql-block">漂亮的脊兽</p> <p class="ql-block">凤临阁是古城大同的历史餐饮名店,迄今已有近500年的发展历史。</p><p class="ql-block">凤临阁酒楼始创于明朝正德年间,因明代1518年“游龙戏凤”的故事和清朝“百花烧麦”的佳话而闻名于世,是历代名人雅士云集、美食家乐聚的地方。在漫长的历史岁月中,凤临阁的发展绵延不息,以其悠久历史、深厚积淀、传奇故事,成为拥有灿烂文化的名城大同的文化品牌之一。</p> <p class="ql-block">老醋坊</p> <p class="ql-block">鼓楼东街</p> <p class="ql-block">胸贮海岳</p> <p class="ql-block">应县木塔全称佛宫寺释迦塔,位于山西省朔州市应县城西北佛宫寺内,俗称应县木塔。建于辽清宁二年(宋至和三年公元1056年),金明昌六年(南宋庆元一年公元1195年)增修完毕,是中国现存最高最古的一座木构塔式建筑,全国重点文物保护单位 ,国家AAAA级景区。与意大利比萨斜塔、巴黎埃菲尔铁塔并称"世界三大奇塔"。 2016年,释迦塔获吉尼斯世界纪录认定,为世界最高的木塔。</p> <p class="ql-block">应县木塔内部还保存有丰富的佛教文物和艺术品,如释迦牟尼佛像、辽代彩塑以及壁画等。这些文物不仅展示了古代佛教文化的繁荣,也为研究辽代的历史和文化提供了宝贵的资料。</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