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p class="ql-block"> 课题引领,研以致远。根据课题《本土海洋资源在幼儿园环境创设中的开发与应用》的研究内容,课题组成员开展了研究课《小鱼穿新衣》研讨活动。一致认为教师应该尊重幼儿的兴趣,并在幼儿的兴趣点上挖掘具有教育价值的内容,使幼儿获得有关经验,体验成功,树立自信心,发展想象力和创造力。</p><p class="ql-block">一、备课</p><p class="ql-block"> 在准备小班美术活动《小鱼穿新衣》时,课题组成员认为游戏是幼儿的主导活动,在活动中将游戏元素与绘画元素相结合,对绘画技能尚处初级阶段的小班幼儿来说,更能激发幼儿对绘画的兴趣。以“帮助没有新衣的小鱼参加舞会”为情境,引导幼儿自然地融入艺术创作中,充分发挥他们的想象力和创造力,为小鱼设计美丽的服饰,让它们能自信地去参加海底世界的舞会。整个活动以绘画游戏为核心,让幼儿在轻松愉快的氛围中感受艺术创作的魅力。</p> <p class="ql-block">二、课程进行时</p><p class="ql-block"> 执教老师王丽菲把小鱼图片贴至手背上,随音乐《小鱼游游游》做小鱼游的动作的导入,激发了幼儿的兴趣,吸引幼儿注意力,使幼儿自然地进入活动之中,并在此刻提问“小朋友们,谁来了呀”这一步,给了幼儿视觉上的感受,让给幼儿直观的了解小鱼宝宝的到来。我又继续提问“小鱼,今天要去参加海底世界的舞会,可是它没有漂亮的衣服,心里好难受啊,小朋友们,那该怎么办呢?你们赶快帮小鱼想个办法吧!”孩子们看老师焦急的样子,纷纷一起想办法,拓展了幼儿的思维,发挥幼儿想象,让幼儿从多角度去思考问题。</p> <p class="ql-block">三、评课总结</p><p class="ql-block"> 让教学有“温度”,让研讨有“深度”。教学活动结束后,执教老师按照设计意图、活动目标、活动组织等进行具体分析与反思,听课教师们从多角度积极发表自己的观点与见解,教学目标的设定符合本班幼儿的能力发展阶段,通过直观感受小鱼的形状、颜色和游动的样子,激发想象,动手绘画操作等多方面发展幼儿的能力,采用有趣的游戏化方式授课,激发幼儿的积极性,课程实施过程中的各环节也围绕目标展开,课题组成员一致肯定课程中的亮点。</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