革命老区立新功 红嫂精神传万代

合肥虎虎生威

<p class="ql-block">沂蒙山小调</p> <p class="ql-block">  离开大运河中点的台儿庄,继续向北,前往著名的孟良崮战役和红嫂纪念馆。</p> <p class="ql-block">清晨的大运河,静谧而安详。</p> <p class="ql-block">孟良崮战役纪念馆。</p> <p class="ql-block">台儿庄和孟良崮仅相距150余公里,同样位于山东省沂蒙山区,都发生过举世瞩目的重大战役。但前者发生在抗战时期,是民族矛盾,打的是日本侵略者;后者是阶级矛盾,揍的是国民党反动派。孟良崮战役由当时华东军区的陈毅和粟裕共同指挥。</p> <p class="ql-block">蒋介石“运输大队长”,为我们适时送来精良武器装备,使我们拥有了坦克、大炮,甚至飞机,以其人之道,还治其人之身。</p> <p class="ql-block">我们以简陋的装备,应对武装到牙齿的国民党军队。于1947年5月16日,歼敌3万余人,击毙张灵甫,至此蒋介石的精锐整编七十四师全军覆没,打破了蒋介石稳定山东,畅通津浦,拱卫南京的美梦,敲响了最后失败的丧钟。</p> <p class="ql-block">粟裕将军对自己浴血奋战的这片热土,钟爱有加,身后将其骨灰分葬于此。</p> <p class="ql-block">墓葬在苍松翠柏之中,令人肃然起敬。</p> <p class="ql-block">亭榭中矗立着“烈士英名碑”。</p> <p class="ql-block">2008位有名的和无名的牺牲烈士长眠于此。</p> <p class="ql-block">张灵甫身前使用过的部分作战和生活用品。</p> <p class="ql-block">1960年,作家刘知侠将乳汁救伤员的故事写成短篇小说《红嫂》,其原始真实的生活原型,即:明德英。</p><p class="ql-block"> 明德英(1911.9-1995.4),沂南县岸堤镇岸堤村人。出生于贫苦家庭,幼时因病致哑。25岁时,因讨饭来到马牧池乡横河村,并嫁给本村农民李开田。婚后,夫妻俩以看守李氏家族的墓地为生。</p><p class="ql-block"> 1941年11月,明德英用乳汁救活了在突围中受伤的八路军战士。</p><p class="ql-block"> 1942年冬,明德英又与丈夫一起保护救助了八路军卫生员庄新民。</p> <p class="ql-block">  </p><p class="ql-block"> 聂荣臻元帅赞誉明德英为“革命的先进妇女光辉形象”,迟浩田上将为其题词“蒙山高,沂水长,好红嫂,永难忘”。人们永远铭记着她,在她去世后已经14年之后的2009年9月,明德英被评选为“100位为新中国成立作出突出贡献的英雄模范人物”。</p> <p class="ql-block">  旧社会明德英家所住草房。</p> <p class="ql-block">  明德英藏伤员的空坟。</p> <p class="ql-block">其实,明德英高尚而淳朴的事迹,在战火纷飞沂蒙老区,只是一个缩影 。“红嫂”已是一个群体,她的精神弥久历新。</p> <p class="ql-block">  那里有千千万万多的军民鱼水,同仇敌忾,英勇无畏的动人诗篇。</p> <p class="ql-block">  山东人杰地灵,物美价廉。大运河活蹦乱跳的河虾28元1斤,仅有我们地方的四分之一。</p> <p class="ql-block">  自己盐水烹调,鲜美可口。</p> <p class="ql-block">  道路两旁柿树成行,硕果累累。</p> <p class="ql-block">玉米橙黄,颗粒饱满。</p> <p class="ql-block">露营地空旷宽广,空气清新。</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