解读《楚辞》中的酒信息

品江和

<p class="ql-block">  在春秋战国时代各个诸侯国中,饮酒之风最盛的当推楚国,这被《左传》以及当时一些著作屡屡记录,有些故事流传后世成为经典。然而,更多的关于酒的信息,竟然深藏在屈子的《楚辞》之中。</p> <p class="ql-block">  楚人喜饮。《楚辞·招魂》揭露:“铿钟摇虡,锲梓瑟些。娱酒不废,沈日夜些。兰膏明烛,华镫错些。”一幅楚国贵族点燃明烛,敲响编钟,聚众夜饮,斗酒狂欢,通宵达旦,醉生梦死的图画跃然纸上。</p><p class="ql-block"> 《周礼·酒正》:“辨三酒之物,一曰事酒,二曰昔酒,三曰清酒。”郑玄注引郑司农云:“事酒,有事而饮也;昔酒,无事而饮也,清酒,祭祀之酒。”这里说的酒是米酒是专称,不是今天对酒类的通称。</p><p class="ql-block"> 民间虽不如贵族肆无忌惮,豪华铺张,日喝夜饮,同样喜饮善喝。虽然我们不能亲见当时楚地饮酒的民风民俗,但有江陵凤凰山8号墓简163载:“甘酒一伤”为证,甘酒即醴酒,醴,古代酒的一种,因饮用的味道甜美,也称甜酒、甘酒。《说文》:“醴,一宿熟也”指酿制快,相当于现代的酒酿,荆楚之地俗称“伏汁酒”。江陵凤凰山167号汉墓遗策又载:“嘏酒一器”释者认为:“嘏即酤,《说文》:一宿酒也”。证明楚人确实有喜好饮酒的习俗。</p> <p class="ql-block">  楚有好酒。《楚辞·九歌·东皇太一》介绍了两种美酒“蕙肴蒸兮兰籍,奠桂酒兮椒浆”。《楚辞·九歌·东君》证实:“操余弧兮反沦降,援北斗兮酌桂浆”。浆是古代一种略带酸味和酒精的饮料,《本草·浆水》说:“炊粟米,热投冷水中,浸五六日,味酢,生百花,色类浆,故名”。可见“浆”是一种清凉淡酒,酒精度极低,主要功能是解渴。古语有“箪食壶浆以迎王师”,“食为充饥,浆为解渴。”</p><p class="ql-block"> 桂酒,是渗入了桂树皮或桂花酿制的清酒;椒酒指以椒的果实浸制的清酒。</p><p class="ql-block"> 楚人在饮酒的同时,又酿制和生产了具有楚地特色的品牌酒——香茅酒。《左传》僖公四年记管仲代表齐桓公与诸侯之师宣布楚国罪状之一为“尔供苞茅不入,王祭不共,无以缩酒”。杜预注:“包,裹束也,茅,菁茅也,束茅而灌之以酒为缩酒。”而苞茅又名灵茅、蒿茅、香蒿,是楚国所处江淮流域的特殊产品,每年必须向周王室进贡。用茅草蒸滤工艺酿酒,一则让独特浓郁的香味渗入酒中,闻之芬芳朴鼻;二则利用箐茅上的细小茅刺粘附酒糟滤酒,观看酒色清亮纯净。可见香茅酒是一种色、香、味俱佳的酒中上品。</p><p class="ql-block"> 除此之外,《楚辞·招魂》又提供了三种楚人喜饮之酒“腼鳖炮羔,有柘浆些。”“瑶浆密勺,实羽觞些。”“华酌既陈,有琼浆些。”柘浆是指加入甘蔗汁的甜酒。瑶浆、琼浆,清胡文英《屈骚指掌》分别解释为白酒和红酒。还有《楚辞·大招》说的楚国名酒:“吴醴白蘖,和楚沥只”。王逸注:“沥,清酒也。言使吴人醲醴,和以白米之麹,以作楚沥,其清酒尤醲美也。”</p> <p class="ql-block">  饮酒风尚。楚人面对众多好酒名醪,饮酒习俗丰富多彩,五花八门。对此,《楚辞·招魂》记载:“挫糟冻饮,酎清凉些。”《楚辞·大招》也载:“清馨冻饮,不歠役只。”</p><p class="ql-block"> 屈原先生吟唱之间列举了三种方法:其一“挫糟”,挫是除去,糟是酒滓,挫糟指除掉酒滓,让酒更加纯净清洌。楚人同时也有单独吃食酒糟和糟酒同饮的习惯。《楚辞·渔父》吟:“众人皆醉,何不餔其糟,而歠其醨。”醨,《说文》“蒲酒也”,兑水的酒称为“醨”,不渗水的高度酒叫“醇”。糟,《广韵》“糟,粕也,”是滤酒之后剩下的渣滓,现代人称“酒糟”,在古代理解为带糟滓的黄酒、米酒等有色酒。王逸注:“糟、醨皆酒滓。”其二,“冻饮”,冻指冰镇,是将冰块置于酒壶之外使之成为冻酒,这当然是相当一级贵族才能享受得到的。老百姓只能想苦法用其三“酎清凉”,是将酒倒入壶中,而后浸入冷水中使其成为凉酒。可以推测,后两种饮酒方式必定是在“烈日炎炎似火烧”的盛夏季节。</p><p class="ql-block"> 1978年湖北随县曾侯乙墓出土了两件冰(温)酒器,是由两种容器组合而成,内为方壶形,用着盛酒,外是方鉴形,夏天盛冰,冬天存热水。这种青铜酒器的出土证明了《招魂》的真实。</p> <p class="ql-block">  酿酒技术。屈子也通过《楚辞·大招》唱给我们听了:“四酎并熟,不涩嗌之。”《章句》:“乃言酝酿醇酒,四器俱熟”。酎,《辞源》释:“醇酒,亦称双套酒。”“谓重酿酒也。”“酎之言纯也”。</p><p class="ql-block"> 朱熹《楚辞集注》说:“酎,三重酿酒。秦日令曰‘春酿之,孟夏始成’汉亦以夏酿,八月乃成。此云四重酿矣”。清段玉裁《说文解字注》介绍“酎酒”的酿造方法说:“《广韵》作‘三重酿酒’当从之,谓用酒为水酿之,是再重酒也”。四酎,是指把经过一、二、三次重复酿造的酒作为水再经过第四次酿制而成为度数很高的醇酒。这种酒品纯质净,色清味浓,“不涩嗌之”不刺激咽喉,醲香醇厚,入口爽滑,人见人爱,别具一番风味。</p> <p class="ql-block">  屈原是否饮酒,今不可考,也不重要。重要的是,他将几千年前楚人嗜酒善饮的风俗用诗歌形式真实的保留给了后人,文化之功,功莫大焉。</p><p class="ql-block"><br></p><p class="ql-block">图片:部分选择网络。谢谢啦!🐼🐼</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