智慧教育,创新领航——9月27日北京四中房山校区 与八一学校参访纪实

鹏城教育名家1班

<p class="ql-block">  秋意渐浓,梧桐叶落,鹏城教育名家1班全体学员继续进行名校探访,感受北京教育的深厚底蕴和创新氛围。上午,我们走进了具有深厚历史底蕴的北京四中房山校区。</p> <p class="ql-block" style="text-align:justify;">  北京四中房山校区始建于2014年,坐落于北京市房山区长阳镇,是房山区教育委员会和北京四中联合举办的一所公立完全中学,是一座基于中国百年名校北京四中的优质教育资源而诞生的京城名校新校区,被誉为“最美学校的校园”。</p> <p class="ql-block" style="text-align:justify;">  宽敞的室内和室外走廊,充分考虑到孩子的活泼好动的天性,打破传统学校笔直漫长枯燥的走廊形象,采用奔跑式的动感流线型设计,让孩子的课间活动变得更生动有趣。彰显人文关怀的下沉式操场, 较市政路下沉1米,北、东两侧堆土环绕,使操场与市政路隔离,不仅为学生课余活动提供了一个安全的户外活动场所,安静的活动空间更有利于学生的健康成长。</p> <p class="ql-block" style="text-align:justify;">  北京四中的核心教育理念——“以人育人,共同发展”。在这里可以随时随处地帮助有学习欲望的师生的学习欲望得以实现,我们不仅感慨,这是一个让教育表现为随时随处都会有发生的学校。</p> <p class="ql-block" style="text-align:justify;">  2024年8月,清华大学人文学院在北京四中房山分校设立“未来学校实验室”,共建“房山区未来学校创新实践基地”,探索未来学校实践模式,打造一个具有全国影响力的未来学校品牌。</p> <p class="ql-block" style="text-align:justify;">  参观过后,北京四中房山学校陈爱玉校长以《科技赋能课堂新样态 数智助推质量新提升》为题做经验分享。清华大学人文学院人文教育中心常务副主任汪建宏博士做主题为《清华教育创新引领未来教育之路》的分享。在分享中汪博士提到了AI和互联网的区别,介绍了AI时代的学校行动方案,他认为,一个时代有一个时代的标志,一代人有一代人更好的选择。北京四中房山校区办公室王龙主任作了题为《创建未来学校 选择做更优教育》</p> <p class="ql-block">  优秀的校园,绝不是只有老师在教育学生,它一定是所有人之间的相互教育、相互影响、相互作用,优秀的校园,一定是生活在其中的每一个人都能够随时随处地收获成长。</p><p class="ql-block" style="text-align:justify;"> 下午,一班全体成员来到具有深厚历史底蕴的北京市八一学校。</p> <p class="ql-block" style="text-align:justify;">  北京市八一学校是一所位于中关村科技园区核心区的现代化历史名校,始创于1947年,由聂荣臻元帅亲手创办的荣臻子弟学校发展而来。学校秉持<b>“正直、包容、自信、担当”</b>的价值观,为学生提供了优越的学习与锻炼环境。<b> “继往开来、开拓无前”</b>的校训,体现了学校对传统的尊重和对未来的追求。校园建筑面积为189661平方米,拥有173个教学班,6000余名学生,教职工700余人,其中包括正高级教师9人,市区学科带头人、骨干教师200余人,硕士、博士比例达到50%以上,是北京市高中示范校。学校以其科技教育闻名,提供了包括OM头脑风暴、航模、刺绣、无线电、天文观星、走近皇家园林等110多门校本选修课程。</p> <p class="ql-block" style="text-align:justify;">  校长们在学校行政干部的引领下参观了校史馆。我们看到学校通过一系列珍贵的历史文献、图片、实物等展品,向访客讲述着八一学校自创建以来的发展历程。在这里大家充分了解到学校如何在战火中诞生,在新中国成立后发展壮大,在改革开放中不断创新的历史血脉。</p> <p class="ql-block">  温暖的画面一帧帧,一幅幅,毛主席、周恩来、朱德等党和国家领导人都曾对学校给予亲切关怀。2016年9月9日,习近平总书记在第三十二个教师节来临之际来到八一学校,看望慰问师生。他强调了教育的重要性,指出教育决定着人类的今天和未来,基础教育在国民教育体系中处于基础性、先导性地位。总书记希望广大教师要做学生锤炼品格、学习知识、创新思维、奉献祖国的引路人。八一校史馆的参观成为校长们最生动的一次党课印染。</p> <p class="ql-block" style="text-align:justify;">  参观过后,八一学校的马玉娟副校长以<b>《个性精准、数智赋能教师专业发展》</b>为题做经验分享。她从<b>问题与挑战、策略与方法、实践成效、特色创新</b>四个方面展开。马校长强调了数字化在教育领域的应用对教师专业成长的重要性。她提到教育数字化战略对教师队伍水平提出了新要求,<b>教师需要适应数字化转型的趋势</b>。通过数字化平台,教师可以获得丰富的教育资源和工具,这不仅有助于提高教学质量,还能<b>促进教师的个性化和精准化发展</b>。同时她还指出,数字化技术可以帮助教师实现更有效的教学设计和课堂管理。例如,通过数据分析,教师可以更准确地<b>了解学生的学习需求和进步情况</b>,从而提供更加<b>个性化的指导和支持</b>。此外,数字化工具还可以帮助教师进行自我反思和专业成长,通过在线课程和研修活动,教师能够不断提升自己的教育教学能力。在推动教师专业发展的过程中,马玉娟副校长带领团队<b>开发了数据平台,通过智能化的手段,更好地满足教师个性化发展需求</b>,同时提高教师培训效率和质量。</p> <p class="ql-block" style="text-align:justify;">  分享过后,校长们踊跃提问,深圳实验学校的夏育华书记、横岗高中的毛展煜校长、香港中文大学(深圳)彩田学校乔波校长等就学校数据平台与其他平台整合之间的关系?精准数据对于教师专业发展起到的重要作用等问题积极展开交流。</p> <p class="ql-block" style="text-align:justify;">  到访八一学校校长们收获颇丰:传承红色基因、感受尊师重教文化、学习数智赋能的教育创新等,这是一次宝贵的学习和成长机会。</p> <p class="ql-block"><b>学员心得:</b></p><p class="ql-block"><b>深圳南山外国语学校(集团)香山里小学书记、校长王剑宜:</b></p><p class="ql-block"> 参访北京八一学校让我深刻感受到数智赋能对教师专业成长的影响。它不仅减轻了教师的日常工作负担,使他们能够摆脱重复性任务,而且还为他们提供了更多的机会去从事更具创造性和启发性的教学活动。这种转变促使教师不断更新自己的教学方法和理念,以更好地适应新时代教育的需求。我在学校管理中提出“以智能培养智慧”的理念,也对信息技术在教育中应用的深度思考。这一理念强调利用智能技术来提升教学效率和丰富教学手段。通过智能技术,教师能够更准确地把握学生的学习情况,实施个性化教学,及时调整教学方法和策略,优化课堂设计,从而为学生的学习过程提供精准的指导和支持。数智赋能是教师专业成长的重要驱动力。它不仅改变了传统的教学模式,也为教师提供了更多的可能性,使他们能够更有效地支持学生的全面发展。</p><p class="ql-block"><b>宝安实验学校(集团)燕川实验学校许二平校长:</b></p><p class="ql-block"> 走进北京四中房山分校首先就被学校的建筑设计所吸引。简约的灰色混凝土与橙色木板、绿色植被的巧妙结合,给人一种人与自然合二为一的美感。这种设计不仅体现了学校的环保理念,也强调了教育与学生身心健康的关系。特别值得一提的是,学校在空间利用方面的设计非常合理,每一寸土地都被充分利用,为学生提供了充足的活动空间。</p><p class="ql-block" style="text-align:justify;"> 在对未来学校的探索中,房山四中的追求令我们印象深刻。学校借助清华教育创新数智科技的力量,为学生提供了更加全面、精准的评价反馈;学习资源利用的个性化丰富也使得学生的学习体验更加多元;学校对学生身体健康等数据的关注和运用,为学生创造了更多维的成长环境。这不仅体现了学校对学生全面发展的重视,也反映了学校对科技与教育融合的深入理解。学校始终追求更好的资源,更高的平台,更高水平的示范,一群人带着教育的理想,一起做理想的教育。无论是教育理念、创新实践以及科技与教育的深度融合,都让我们看到了教育的无限可能。</p> <p class="ql-block">撰稿:郭哲男、王剑宜</p><p class="ql-block">编辑:危东辉</p><p class="ql-block">图片:衷万明、王剑宜、郭哲男</p><p class="ql-block">供稿:第四组(薛端斌、衷万明、刘向东、危东辉、郭哲男、王剑宜、杨土胡、叶小滨)</p><p class="ql-block" style="text-align:justify;">审核:薛端斌</p>

学校

教育

教师

北京四中

学生

房山

八一

校长

学习

数字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