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p class="ql-block"> 9日24号,从佳县乘坐大巴车来到山西省忻州市河曲县,开启了河曲三日之旅。<b style="color:rgb(1, 1, 1);">↓↓</b></p> <p class="ql-block"> 河曲县隶属于忻州市,地处晋、陕、蒙地带,境内神朔铁路、朔准铁路、黄河龙口大桥、韩河公路、沿黄公路和府谷至河曲公路交通网络,河曲县总面积1323平方千米,常住人口123505人。<b>↓↓</b></p> <p class="ql-block"> 河曲县因其地理位置三省交界,被形象地称为“鸡鸣三省”,象征着金鸡一叫,三省皆能听到。↓↓</p> <p class="ql-block"> 河曲县西边是陕西省的府谷县,北边与内蒙古准格尔旗隔河相望,东边与山西省的保德县接壤。其处在黄河弯曲之处,黄河流经县境76公里,独特的地理位置使得这里成为三省交界的重要枢纽。↓↓</p> <p class="ql-block"> 西口古渡本名水西门渡口,历史上可追溯至汉。古渡位于河曲县城水西门黄河东岸,沿岸巨石垒砌,顺河而下百余米长。河面宽约三里,对岸右是内蒙古准旗大口渡,左是府谷县之大汕渡,当为进河套之口。<b>↓↓</b></p> <p class="ql-block"> 站在河曲县古渡广场上,滔滔黄河之水从脚下一路向南流去。眼前这个“鸡鸣三省”的古渡口曾经上演过无数可歌可泣的故事,而源于此地的“走西口”亦与闯关东、下南洋共同构成了中国的三大移民潮。<b>↓↓</b></p> <p class="ql-block"> 望着滔滔河水奔腾不息,河曲,你如一颗璀璨的明珠,依偎在黄河的怀抱,黄河水在这里奏响新的乐章,诉说着岁月的传奇,那滚滚的河水,是你的血脉,流淌着坚韧与豪迈,河曲,你是黄河之畔的瑰宝,永远散发着独特的魅力。<b>↓↓</b></p> <p class="ql-block"> 隩曦楼是临隩景区内主要景观建筑,2014年开建,2016年落成,高36.9米,建筑面积3334平方米。楼内敞宽,可办展览,可举活动,是河曲县传承弘扬西口文化之重要载体。<b>↓↓</b></p> <p class="ql-block"> 临隩公园是一个兼备休闲、娱乐、健身功能的滨河综合公园,也是欣赏黄河风光的打卡点。公园内有隩曦楼、黄河流域生态展览馆等景点,登上隩曦楼,黄河美景尽收眼底,令人心旷神。<b>↓↓</b></p> <p class="ql-block"> 白朴公园位于黄河大街,文笔塔高20多米,日出时塔影能跨越黄河直抵对岸的内蒙古,该塔建于清朝,也被称为状元塔。公园面积164亩,建有100米跨度的铁索桥,有文笔塔回廊、白朴书院、黄河博物馆、奇花异草,及海红果和槟果等特色树种。<b>↓↓</b></p> <p class="ql-block"> 白朴(1226—1306),字仁甫,号兰谷,原籍河曲,白朴是元代著名的杂剧作家,与关汉卿、马致远和郑光祖并称为“元曲四大家”。代表作主要有《唐明皇秋夜梧桐雨》、《裴少俊墙头马上》、《董秀英花月东墙记》、《天净沙·秋》等。<b>↓↓</b></p> <p class="ql-block"> 黄河流域生态保护展览·河曲馆于2022年3月开始建设,使用面积1900平方米,内设七部份,通过图文、视频、群雕作品、实物展示、场景再现等手段,移步换景,展示河曲人民战风沙,治流域,秃岭披绿装,沟壑变桑田的决心和蓬勃向上的精神风貌。<b>↓↓</b></p> <p class="ql-block"> 大河之水,浩浩荡荡,华夏千秋,源远流长。伟大的黄河孕育了五千年璀璨文明,见证了一方水土的奋进与崛起。河曲,一颗攘嵌在黄河中上游的明珠,迎着新时代的朝阳正再冉升起。<b>↓↓</b></p> <p class="ql-block"> 河曲儿女,战风沙,治流域,秃岭披绿装,沟壑变桑田,描绘了河曲党员干部不畏艰辛、战天斗地的精神风貌,反映了河曲儿女自力更生、艰苦奋斗的淳朴风气。<b>↓↓</b></p> <p class="ql-block"> 在这艰苦的岁月里,河曲涌现出了造林护岸、领路建社的贺六十九,提出“生前造林、死后看树”的苗二满红,治烂河滩、建米粮川的王海元等一批模范人物。<b>↓↓</b></p> <p class="ql-block"> “大河之魂 黄河文化”展示了河曲的非遗文化。2008年,河曲河灯会被列入第二批国家级非物质文化遗产名录。2006年,河曲民歌二人台被列入第一批国家级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名录。<b>↓↓</b></p> <p class="ql-block"> 护城楼始建于明万历三年(1575年),最初是长城上的军事防御设施敌楼。清乾隆二十九年(1764年),河曲县由旧县迁至这里,乾隆三十一年(1766年)重修了护城楼,使其规模与气势远非旧楼可比。<b>↓↓</b></p> <p class="ql-block"> 护城楼有通道一孔,绕其四周也有通道,楼内四面墙壁留洞,各洞内布满佛像,布局奇特,造型美观。楼顶的正殿为玉皇阁,大殿内正中是一座玉皇大帝神像,其背后上下左右布满了各路天神。玉皇阁两侧的偏殿内分别供有三霄娘娘和三官大帝。<b>↓↓</b></p> <p class="ql-block"> 清乾隆二十九年(1764年)之前,旧县一直都是河曲县的县治所在。乾隆年间,河曲县治搬迁到现在的河曲县城。在明代,由于地处黄河渡口,交通、商业地位迅速突显,进而取代旧县成为新县治所在。原来的县城,遂被称为旧县,即现在的河曲县旧县乡。<b>↓↓</b></p> <p class="ql-block"> 旧县城内官署、民居、水井、寺院、塔林错落有致。一座座古宅飞檐翘脊,直指苍穹。一条条巷道纵横交错,深若迷宫。在声声古刹传来的晨钟中,让人依稀回到它昔日的繁华喧闹。<b>↓↓</b></p> <p class="ql-block"> 当你来到晋北黄土高原,长城与黄河在这里交汇,你会被这样一幅长卷般的画面吸引,这便是河曲县旧县城,一支支庞大的商队风尘仆仆从远方而来,行人如梭、车水马龙……这些陈年老事早已羽化成尘,今天的人已难以想象旧县城当时的盛况。<b>↓↓</b></p> <p class="ql-block"> 海潮庵位于河曲县城东南35公里处,创建于大明万历年间,明末被农民起义军烧毁,清顺治年间重建,海潮庵,随山势而建,北高南低,寺庙坐北向南,整体建筑结构严谨,小巧玲珑,寺外山环水绕,古槐参天,寺内松柏常青,香烟缭绕,是一座保存完整的古建筑。<b>↓↓</b></p> <p class="ql-block"> 千佛铁塔所铸年代未详,当为现代所立,系六面九层的铁铸,上有铸佛1000多尊。千佛铁塔及铸文说明塔为近年所铸,并非古塔。<b>↓↓</b></p> <p class="ql-block"> 尼姑塔坐落在海潮庵的西北尼姑院旧址上,塔铭上已漫漶不清,文字疑似为汉文和蒙文,这座神秘古塔似乎成为民间传说中蒙姑姑故事有力的实物证据。<b>↓↓</b></p> <p class="ql-block"> 这片是一处小塔林,位于海潮庵东,由普同塔和清代的历代高僧之塔构成,僧塔中有一、三、四、五、六代禅师之灵塔。<b>↓↓</b></p> <p class="ql-block"> 海潮庵殿内三壁墙绘有77幅连环壁画,主要为因果报应等内容。庙内共保存壁画104平方米,内容丰富。此外还保存塑像15尊,碑碣11块。<b>↓↓</b></p> <p class="ql-block"> 在楼子营镇的西部黄河岸附近,有一个名为娘娘滩的景区,这里是著名的塞外绿洲,据说是因吕后将薄太后流放到此地而得名。据传,薄太后在这里生下了未来的汉文帝,因此不远的上游有一个被称为太子滩的小岛<b>↓↓</b></p> <p class="ql-block"> 纪念薄太后的圣母祠,传说西汉初年吕后专权,将薄太后及其子刘恒贬谪于此。其后刘恒称帝(汉文帝),于滩上建娘娘庙,故名娘娘滩。滩上风光秀美,景色诱人,夏秋之时,四周水波浩荡,滩上农舍在葱绿中忽隐忽现,别有韵味。<b>↓↓</b></p> <p class="ql-block"> 当前娘娘滩的面积仅为0.16平方千米,岛上的娘娘滩村仍有几户人家居住。每户的屋子都隐藏在果树之中,显现出一种绿意盎然的田园风光,生活在这里仿佛置身于世外桃源,宁静而美丽。<b>↓↓</b></p> <p class="ql-block"> 岱岳殿位于河曲县城关镇,建于金天会十二年(1134年),现存建筑多为明清遗物。庙坐北朝南,中轴线上分布山门、乐亭、天齐殿、后土殿,西侧有龙王殿、灵官殿、地藏殿、圣母殿,东侧有禅房、关帝殿、弥勒殿、玉皇阁、包公祠。是一处具有民间诸神祟拜性质的庙宇。<b>↓↓</b></p> <p class="ql-block"> 岱岳庙"七十四司判官"壁画对称分布在判官殿东西山墙上,壁画保存完好,共计七十四幅,以蓝、绿为主,兼以红、黑诸色,色彩鲜明,线条流畅,人物形象特色鲜明、十分生动。<b>↓↓</b></p> <p class="ql-block"> 弥佛洞位于龙口峡谷不远处,是黄河绝壁上的天然溶洞,是河曲古刹中的奇迹,游人步入洞内,可见怪石侧垂。弥佛洞上有一处石径禅院,里面有十幅戏曲人物砖雕,被载入《中国戏剧志》。<b>↓↓</b></p> <p class="ql-block"> 石径禅院,建于民国八年,禅院东、西、南三面石圪梁环抱,有大小、上下院落三进。寺庙东北开一小门,过砖砌小洞,自然石阶,独木桥和“悬空界”,便是黄河悬崖绝壁上通往弥勒佛洞的悬空石径,共长百余米。两岸百丈峭壁,相传峭壁上存有大禹治水的痕迹。<b>↓↓</b></p> <p class="ql-block"> 河曲的美食有开河鱼,酸粥,驴肉碗托,海红果,果丹皮,杏瓣儿,炒不烂,盐干烙,荞面碗托,豆腐丸子,茨粉等等。</p><p class="ql-block"> 老鹏知旅写于河曲县汽车站宾馆203室</p><p class="ql-block"> 2024 . 9 . 27</p><p class="ql-block"><b> ↓↓</b></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