童年的家属院

挪威的森林

<p class="ql-block">童年的家属院</p><p class="ql-block">我家搬了4次家,第一次,1979年,我刚出生,住在大码头朱紫巷,那时我尚在襁褓之中,全无记忆。大约一岁搬入妈妈单位分的宿舍——联运公司宿舍。10岁时,爸爸进县体制改革办公室工作,分到了位于新民街的老政府宿舍,算是住进了楼房,12岁时,市政府在府桥路建新宿舍,我家搬到这一直住到现在。其中住在联运公司宿舍大约是我童年记忆中最快乐的时光。</p><p class="ql-block">联运公司宿舍仍然是现在市里老城区最繁华的地段,临街是一排排装潢精美的服装店铺,沿着武装部隔壁的一条小巷,曲里拐弯的走进去,就到了我儿时的大院。一色的青砖二层小楼,房子已有了斑驳的岁月和风雨痕迹,院子墙根底下坐着扯闲篇的老人,追逐玩耍的孩子,但是已经没有我熟悉的人影了。</p><p class="ql-block">小院虽然破败了,但在80年代初期,上下两层楼房的套房,还带卫生间,在当时县城里也是凤毛麟角。</p><p class="ql-block">当时联运公司这个单位也曾风光无限。80年代初期,交通还不发达的年代,在京九铁路还没开通的年代,联运公司靠开票吃差价谋利,它们通过整合不同的运输方式,如公路、铁路、水运等,提供全程运输服务。包括运输组织、货物装卸、仓储管理、运输方案制定、客户服务等。它们的存在简化了托运手续,减少中转机构,让客商节约费用,所以单位很是吃香。应该算是现在物流行业的前身。</p><p class="ql-block">所以单位职工也享受到很多便利,那些南来北往的客商们就成了我们的代购,浙江的墨鱼干,玻璃丝袜,山东的苹果,上海的大白兔奶糖,这些好东西,那是小县城里有钱也难买到的东西,我们却可以抢个时鲜,给我们这些小馋猫解馋,小小的我们觉得幸福极了。</p><p class="ql-block">那时家属院的生活设施也挺好,单位购置了冰柜,二分、五分钱的香蕉冰棍,吃得津津有味;单位还购买了一台彩电,夜幕降临,家属院开始热闹起来,电视机放在门卫大爷的门房,每天准时开放,院里老老少少,抱着小板凳,摇着蒲扇,其乐融融,路灯下映着一张张专注的脸,当“万里长城永不倒,千里黄河水滔滔”的歌声响起时,大家就激动不已,欢呼起来,“快看《霍元甲》开始了。” </p><p class="ql-block">家属院的浓浓人情味</p><p class="ql-block">80年代的家属院,那时家家户户的房子相对而言彼此之间是开放的,一个院子各个住户之间只要是在家,从来都是四门打开,谁去谁家,抬腿便进,家长里短,谁家闺女处对象了,谁家两口子闹别扭了,皆是街坊四邻最经常交流的,一点新发生的事情,很快就传播开来。谁家有了困难,大家都会帮着一起想办法解决,颇有一种大家庭的感觉,真让人感受远亲不如近邻的人情味。</p><p class="ql-block">到了做饭的时候,热气腾腾的厨房里,传来锅碗瓢盆的声音,大门打开,谁家做的什么菜也是一目了然,我们这些小不点们翘首看着张家伯伯或李家阿姨做了好吃的,趴在窗户外闻着香味,端着饭碗就上桌了,就象是一家人似的随意和亲切。不象现在的单元房,关上门谁都不认识谁,住了几十年,可彼此之间却从无交集。</p><p class="ql-block">没有空调WIFI的夜晚</p><p class="ql-block">小时候,没有手机游戏,也没有太多电视节目可看,可生活却也充满着趣味,那时没有那么多的课外补习班,做完作业,院子里的孩子们都从家里跑出来尽情撒欢,虽然78年以后大部份都是独生子女,但我们并不孤单。因为单位大院和旁边居民区,同龄的孩子一大把。男孩子们滚铁环、弹珠子、拍糖纸、丢沙包、骑马打仗、捉迷藏,女孩子也有属于自己的踢毽子、跳皮筋、抓石子、跳房子、过家家等游戏。家长要是能给点零花钱当然是最幸福的事情,孩子们会拿去买糖或者看小人书,那时候在小人书摊看一本书的价格是一分钱,几个小伙伴凑在一起一看就是一天,完全到了废寝忘食的地步。</p><p class="ql-block">邻居家的哥哥手很巧,会做西瓜灯,我会缠着他把小小一个西瓜,从中间挖去瓜囊,用雕刻刀在西瓜壳上刻上自己喜欢的图案,里面放上点燃的蜡烛,然后找根小木棍挑着,就去走街串巷了。</p><p class="ql-block">那时夏天的晚上,没有空调,天气炎热,实在热得难受,人们就往地上泼点水,,不看电视的时候,人们拿着蒲扇、搬出竹床,坐在过道里歇凉聊天。妈妈每天用冷水抹净竹床,躺上去十分舒服。奶奶会一边摇着扇子,一边给我讲牛郎织女、狸猫换太子的故事,我就躺着仰望着深蓝色的天空,看着半明半昧的星星,在故事中沉沉睡去。</p><p class="ql-block">我在这个家属院住了将近10年的时间,度过了最无忧无虑,纯真美好的童年时代。如今走进这熟悉的门楼和院子,想起了那些老街坊,想起了那些美好的时光,心里忽然对大院有了深深眷恋, 虽然住进了钢筋水泥堆成的商品楼内,生活是舒服了,但一回家难面会有一种孤独感,还是怀念家属院里绵绵流长的亲情,那些人与人之间的关爱体贴,终生难忘。</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