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p class="ql-block">做数学题,你得胆子肥一点,敢想、敢做、敢犯错!</p><p class="ql-block">作为一名数学老师,上课的时候经常需要给一些时间让同学们独立思考,而我就利用这个间隙来回巡逻,观察每一位学生。观察久了,发现有两类典型的学生让人印象深刻:第一类是敢想敢做的,不管什么样的题,只要能看懂题目,就可以在草稿纸上拼命演算,试图分析出个一二。第二类是半天不动的,手上拿着笔,眼睛盯着题,就这样静静地看着……</p><p class="ql-block">我是欣赏第一类学生的,因为这种努力尝试的过程是学数学必不可少的。至于做得对还是不对,说实在的,没那么重要,毕竟老师还没讲解,错了也正常。我认为,尝试的过程比得出正确结果要重要得多!说实在的,有时我倒是挺期待有一些同学犯错的,这样就可以给我提供上课的素材了,听上去好像有点“邪恶”,但不得不承认这样上课的效果极佳。你想,将这些错误的理解在课堂上分析一遍,找出逻辑漏洞,这样的话,所有的孩子都会清晰地知道,原来这种思路并不可行,这多有价值啊。虽然找到正确的路是很优秀,但排除一条错误的路,也同样优秀。</p><p class="ql-block">至于第二类学生,引发了我更多的思考。我试图分析了一下他们不动笔的原因,其中有一个原因,就是不敢尝试,怕出错。这类学生往往性格比较内敛一点,他们顾虑比较多,担心自己写错了,老师会批评,同学们会嘲笑,所以干脆就不动笔,这样相对比较稳妥。</p><p class="ql-block">但这样绝对不行,你得展示自己,你得尝试,你得试错,你得给我提供上课素材啊!</p><p class="ql-block">像这样的孩子,要想帮助他们,咱们大人就要给孩子降低犯错成本,平常不要总揪着孩子的错误不放,要尽量去理解。有的家长啊,恨不得孩子每次考试都100分,哪怕考了99,还要去分析那1分到底怎么丢的,如果是因为一个“不可饶恕”的小错误,那你就惨了,你的99分光环都保护不了你了,准备好挨批吧,因为你的错误太低级了。</p><p class="ql-block">至于吗?</p><p class="ql-block">假如你的老板也按照这标准来对待你,要求你制作的每个文档都不许有任何错误,你的办公区域必须一尘不染、整整齐齐,每个月的业绩都要是第一名,你能受得了?</p><p class="ql-block">对待孩子,如果咱们大人少一点打压、少一点批评、多一点鼓励、多一点赞赏,我想天下所有的孩子就自然而然变成了敢想、敢做、敢犯错的勇者!</p><p class="ql-block"><br></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