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p class="ql-block"> 2024年4月12日上午,我们开车从合肥来到三河古镇,这是我第二次来这里,第一次是2018年自驾去婺源路过这里。</p> <p class="ql-block"> 三河古镇,坐落于安徽省肥西县巢湖岸边。因环镇而抱的丰乐河、杭埠河、小南河三水流贯其间而得名。镇内五里长街,古建筑飞檐翘角,雕梁画栋,青石路光滑圆润,见证着三河历经的风雨岁月;镇外河湖环绕,稻花飘香,碧波万倾,风光潋滟,被誉为“春秋”古镇,皖中水乡。三河古镇有2500多年历史,是中国历史文化名镇,国家5A级旅游景区、国家水利风景区、国家湿地公园。</p> <p class="ql-block"> 三河古镇是合肥市目前保存较为完好的唯一一处历史街区。远古时期,三河为巢湖水中乌鹊栖息之高洲,古名鹊渚。春秋战国时称为鹊岸,汉晋时期称为鹊尾渚,南北朝后期称为三汉河,明代起始称作三河。由于地处要冲,枕河通湖连江,北依合肥,南带庐江,西连舒城,东临巢湖,三河自古以来便是兵家必争之地,晚清太平天国时著名的“三河大捷”就发生在这里。</p> <p class="ql-block"> 古镇内保存有古西街、古南街、古东街等晚清徽派建筑群;完整保存有刘同兴隆庄、一人巷、三县桥、古城墙等历史遗迹;著名物理学家杨振宁、抗日名将孙立人、爱国侨领董寅初、新四军将领孙仲德、淮军名将刘秉璋、潘鼎新等众多名垂青史的风云人物,都在三河留下了成长的足迹。</p> <p class="ql-block"> 三河古镇有很多出入口,我来的两次都是从北门进入的。古镇大景区是免费开放的,内部的小景点收费。</p> <p class="ql-block">北门入口就是仙归桥</p> <p class="ql-block"> 过了归仙桥在西街入口处有一个亭子叫天然亭,又叫做半亭。 这座亭子上的石碑上雕刻着“十大舍不得”,表达了三河的繁华盛世:一舍不得,三河街花花世界;二舍不得,大河水淘米洗菜;三舍不得,“中和祥”焦切玉带;四舍不得,“凌宝泰”雨前茶,水倒茶开;五舍不得,“吴恒隆”的虾米干子,香到门外;六舍不得,石头大桥下的大鲫鱼摇尾鼓腮;七舍不得,小月埂上拉拉拽拽;八舍不得,“天然楼”的油炸烧卖;九舍不得,“吴宏兴”家的大瓜子一嗑两开;十舍不得,“新华春”炒菜一喊就来。展现了三河古镇的独特魅力和居民对生活的热爱。</p> <p class="ql-block"> 小河边是一个雕塑,一只小乌篷船,船上载有一家人。</p> <p class="ql-block"> 古西街,街上董寅初生平事迹展览馆、刘同兴隆庄、宗贤根雕艺术馆 、翠竹亭、孙仲德纪念馆。</p> <p class="ql-block">街上到处都是卖土特产的店铺。</p> <p class="ql-block"> 民俗园,在内西街,是一个展示当地民俗文化的景点。通过蜡像等形式再现了三河古镇的历史场景。</p> <p class="ql-block">木雕家具</p> <p class="ql-block">婚庆民俗展</p> <p class="ql-block">金龙宝座</p> <p class="ql-block">龙舟</p> <p class="ql-block"> 淮军纪念馆,淮军,是在清朝末年由李鸿章招募并编练的一支重要军事力量,它是中国军队近代化的前身,曾经是清朝的主要国防力量。淮军的主要将领包括张树声、刘秉璋、刘铭传等,他们在历史上参与了多次重要战役,包括台湾基隆大捷、镇海保卫战等。淮军纪念馆通过展示淮军主要将领的介绍以及淮军的枪械佩刀等文物,体现了战争的艰苦和淮军的爱国思想,弘扬了淮军的爱国精神。</p> <p class="ql-block">铜葫芦</p> <p class="ql-block"> 民俗园老酒坊展示了米酒的酿造工艺,让游客能够亲身体验到百年前的酿酒过程。</p> <p class="ql-block"> 娄安庆钢笔画展,民俗园展出了娄安庆的多幅钢笔画,画的人物肖像惟妙惟肖,楚楚动人。第一次见到钢笔画也能画这么漂亮,这么传神。</p> <p class="ql-block">墙上的栓马铁鼻子</p> <p class="ql-block">九龙壁</p> <p class="ql-block"> 对樾桥,桥身为三孔石桥,桥面两边是双排长廊,供行人通行和休憩。每条长廊由四间亭子和三段走廊连接而成</p><p class="ql-block">中间两亭为四角攒尖式,两头的亭子是四角歇山式建筑。</p> <p class="ql-block"> 仙姑楼,就是三河古镇的食品企业“中和祥” ,因其主人老年求女儿应验,生女名“七姑”,仙姑楼因而得名并闻名乡里。</p> <p class="ql-block">三河古镇邮局</p> <p class="ql-block"> 三河古镇的大夫第是一个民俗展览馆,展示了丰富的历史文化遗产。展馆收集了流散民间的明清家具、匾额、建筑构件、木雕、石雕、祖容画像等,再现了古代官宦家庭的豪华生活及民间能工巧匠高超的设计、雕刻制作技艺。</p> <p class="ql-block"> 望月桥是古镇三河新建的风景桥,是一座拱形踏步单孔石桥。整座桥全是用厚青石铺就,栏杆上皆有青石浮雕。晚上登上这座桥,仰望空中明月,俯瞰水中倒影,会给您诗一般的感受。</p> <p class="ql-block"> 望月阁又名国粹楼,也可称是三河民俗博物馆,阁内收藏展示了古镇传世精品及近千件民间珍藏的古代艺术品,其中珍藏有从明清到民国时期字迹清晰、保存完好的匾额一百多块。还有七千年来新石器时代至民国的古陶瓷、三河人家的古典家具以及唐宋以来的传世佛像造像。望月阁是三河镇的制高点,站在7层的阁巅,凭栏鸟瞰,古镇美景尽收眼底。</p> <p class="ql-block"> 三县桥,又称石头大桥,位于大南门口,桥身高大而雄伟,为三孔石桥,主桥长38米,宽7米,横跨小南河已近百年。全桥没有一根钢筋,没有一滴水泥,但坚固异常,堪称一奇。古桥衔接肥西县、舒城县、庐江县三县,故名三县桥。古桥与桥头徽派建筑融为一体,景色蔚为壮观。</p> <p class="ql-block">古南街</p> <p class="ql-block">特色美食街</p> <p class="ql-block"> 三河的街很长很古老,窄窄的长街蜿蜒曲折。街道不宽,一般只有三米左右。路面用大块青色条石铺砌,经历千百年的风吹雨打、人行车压,石面泛着只有岁月才能造就的独特质感。踏着被磨砺得光滑的青石板在古镇行走,眼前的画面,仿若步入历史的隧道,领略另一番韵味。</p> <p class="ql-block"> 街道两侧房屋鳞次栉比,保留下来的连片古民居,大多一二层高,全是石灰拌着泥浆用小砖砌成,飞檐翘角,雕梁画栋,是江淮地区少见的晚清建筑群。小青瓦覆盖的双坡屋顶,梁檩椽柱上的雕花彩绘以及黑漆鎏金的各类招牌匾额。山墙上高高翘起的马头墙造型别致,有雀尾的、官印的,既是装饰又能防火,风吹草籽落入墙体的勾缝瓦砾中,便长成了青青的草本植物,迎风摇曳,平添些许生命的气息。</p> <p class="ql-block"> 一人巷,在南街中段的老大楼茶馆对面。杨振宁故居旁边,因为巷子非常窄,只能容得一个人通过,两人相遇必要侧身而行方可通过,高高的古老砖山墙,把两边的建筑分割开,故得此名。</p> <p class="ql-block"> 杨振宁,1922年10月1日生于安徽合肥,1942年毕业于国立西南联合大学;1944年获清华大学硕士学位:1945年获穆藕初奖学金赴美留学:1948年获芝加哥大学哲学博士学位,任芝加哥大学讲师、普林斯顿高等研究院研究员;1955年任普林斯顿高等研究院教授;1966年任纽约州立大学石溪分校爱因斯坦讲座教授兼理论物理研究所所长;1986年任香港中文大学博文讲座教授:1993年任香港中文大学数学科学研究所所长;1998年任清华大学教授。杨振宁在粒子物理学统计力学和凝聚态物理等领域作出里程碑性的贡献。1957年获诺贝尔物理学奖。</p> <p class="ql-block"> 杨振宁故居位于三河古镇南街的古巷内,是一座始建于明清时期的民间宅院。这座故居不仅是杨振宁教授在国内的唯一旧居地,还见证了这位著名物理学家童年和青少年时期的成长历程。故居的整体结构为五进房屋,前两进是展示杨振宁图片和资料展览的展览厅,第三进是杨振宁曾经居住过的房间,按照原样恢复,后两进则主要展示杨振宁的学术成就和贡献。</p> <p class="ql-block"> 故居的设计风格体现了明清时期的传统建筑风格,粉墙黛瓦,雕梁画栋,飞檐翘角,具有典型的砖木结构。</p> <p class="ql-block">杨振宁故居卧室</p> <p class="ql-block"> 2003年10月19日,杨振宁夫人杜致礼病逝。2004年12月24日,圣诞节的头一天,82岁的博士杨振宁和28岁的硕士翁帆在广东汕头登记结婚。</p> <p class="ql-block"> 鑫越阁,是一座二层木质结构的徽派建筑楼阁,始建于北宋年间,距今已有千年的历史,历史上屡经战火及自然灾害毁坏,1858年就毁于“三河大捷”的战火;1991年又毁于华东百年不遇的大水灾;近年来在原址依照北宋建筑风格重建,成为古镇三河旅游的一大亮点。</p> <p class="ql-block"> 孙立人(1900-1990),字抚民,号仲能,生于安徽省庐江县金牛镇,祖籍安徽舒城县三河镇。中华民国将领,抗战名将,中华民国陆军二级上将军衔。肥西三河人。先后毕业于清华大学、美国弗吉尼亚军事学院。中华民国陆军二级上将军衔,第一次缅战时任38师师长,在孟关杰布山隘间战役毙敌2000余,孟拱河谷战役击毙日军12000余,第二次入缅作战时任新一军军长,攻克八莫、南坎、老龙山、南巴卡、新维、腊戍、乔美等地,共击毙日军3万3千余,是抗战中军级单位将领中歼灭日军最多的将领,有“丛林之狐”、“东方隆美尔“的美称。1943平孙立人获英皇颁赠的“大英帝国司令”勤章,美国总统罗斯福为孙立人颁发“丰功勋章”。</p> <p class="ql-block"> 孙立人故居(应该是祖居),位于三河古镇的八扇巷,占地面积400多平方米。故居内展示了孙立人将军的生平事迹,通过图文并茂的方式,详细介绍了他的重要经历。</p> <p class="ql-block"> 这个孙立人故居是三河古镇打造的旅游景点,并非真正的历史遗迹,孙立人故居位于安徽省合肥市庐江县金牛镇,是孙立人出生和成长的地方,被列为安徽省重点文物保护单位。</p> <p class="ql-block">万年街</p> <p class="ql-block"> 三河古镇路边的建筑均为徽派建筑,把白墙、黛瓦、马头墙展示得淋漓尽致。</p> <p class="ql-block"> 万年寺万年禅寺,始建于宋太祖(建隆)元年(公元960年),佛历1504年,由法华寺、松林寺演变而来。因宋太祖、宋太宗年幼曾随父亲逃难隐匿于此,后成就万世帝业。太祖皇帝时感当年避难险象环生、化险为夷,必有佛祖保佑,遂在三河建造佛庙,供奉香火,亲题万年禅寺,寓意佛法千秋万世保护百姓。后几经战乱,屡毁屡建,现今的寺院建筑是在原址按原貌重建,是九华山天台寺下院。</p> <p class="ql-block"> 万年塔,在万年禅寺中,它是一座九层高的佛塔,现为三河古镇一大地标。登上万年塔可以俯瞰三河古镇的全貌。</p> <p class="ql-block"> 城隍庙,位于三河古南街,紧邻万年禅寺和二龙桥。这座寺庙的历史可以追溯到宋代,有着悠久的历史背景。城隍庙是一座佛道兼容的寺庙,供奉着地藏菩萨,还供奉着城隍老爷,以期保护一方城池百姓的平安。</p> <p class="ql-block"> 二龙街牌坊,传说宋太祖赵匡胤(宋太宗)、赵匡义兄弟幼年时曾经过此街,并在此躲过了官兵的追捕,长大后两人做了皇帝,皇帝经过这条街被称作二龙街,依街而建的这座桥也因此取名二龙桥。</p> <p class="ql-block"> 古城墙东街的朝阳门,清朝时太平军在这里驻守时修建的,已有一个多世纪了。</p> <p class="ql-block">朝阳门</p> <p class="ql-block">太平军古城墙</p> <p class="ql-block"> 鹊渚廊桥,由12根立柱撑起的两层飞檐翘角式的长亭,距今已有1500多年,是三河古镇最古老的桥。桥两边都建有美人靠,供游人在桥上休憩观景。</p> <p class="ql-block"> 2016年12月,中国邮政发行的特种邮票:“中国古镇(二)安徽肥西三河古镇”取景地。</p> <p class="ql-block"> 万年台,位于古镇的中心地带,是一个古老的戏台,建于清朝咸丰年间。这里也是一个标志性的文化广场,面积约二千平方米,可以同时容纳几千人观看演出。万年台是三河古镇的文化活动中心,在节假日及周末会举行地方戏剧——庐剧的演出。</p> <p class="ql-block"> 万年台广场上还有十二生肖和梅兰竹菊共十六个石鼓,以及刻有三幅三河古民俗迎亲图的石雕,成为了一个展示当地文化的重要场所。</p> <p class="ql-block"> 三河大战风云馆。1858年,太平天国将领陈玉成、李秀成率军包围进攻三河的湘军,在这里全歼了湘军悍将李续宾所部6000余人,史称“三河大捷”。太平军在安徽一带统治达10年之久。这里是太平天国统治时间最长、治理相对稳固的地方,对湘军而言,则是一片荆棘之地。立冬前后的皖北地区,早上起雾,本来颇为常见。可是大雾里咫尺莫辨,湘军士兵在圩田里七拐八拐迷了路,被陈玉成率军围在了三河镇附近一个叫烟墩岗的荒草岗上,三河镇守军也倾巢而出。李续宾的大营被团团包围,太平军的炮火打过来,把湘军营房里的炊具炸得稀烂。</p> <p class="ql-block"> 英王府:即太平天国大本营,三河大战前后太平军指挥部所在地。英王府内现在是太平天国三河大捷纪念馆。</p> <p class="ql-block"> 展馆入口门楣上刻有“庐舒锁钥”四个大字,庐是庐江,舒是舒城,说明三河古镇曾是兵家必争之要地。</p> <p class="ql-block">苏皖干城</p> <p class="ql-block">李府井</p> <p class="ql-block"> 董寅初纪念馆。董寅初(1915.9-2009.6.23),安徽省合肥市人,著名的爱国侨领和社会活动家。曾经是中央名誉主席,全国人大常委,中国人民政治协商会议第八届全国委员会副主席,中国致公党第九、十届中央委员会主席,第十一届中央委员会名誉主席。</p> <p class="ql-block">三河名人雕像</p> <p class="ql-block">三河古镇夜景</p> <p class="ql-block"> 三河米饺,是三河古镇的著名小吃,其中古镇北门外的孙记米饺是百年金牌。米饺以灿米粉制成饺皮,猪五花肉及调料制成馅心,成饺后油炸而成。色泽金黄,外皮微酥脆、馅味鲜美。已有几百年制作历史。</p> <p class="ql-block">谢谢欣赏!</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