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p class="ql-block">同课异构展风采 同伴互学促提升——第五小学开展“同课异构”教研活动</p> <p class="ql-block"> 基于“双减”政策,以《新课标》为引领,有效推进优化语文课堂教学结构改革,促进教师们的专业成长,提高教育教学能力。我校于9月23日开展了“同课异构”教研活动。不同年级的教师根据相同的课题,采用不同的构思、不同的切入点、不同的教法进行教学活动。在课堂上关注学生的思维品质,关注学生的有效表达,用实际行动践行把课堂的时间和空间还给学生,把质疑和评价的权力还给学生,把认知和习得的过程还给学生”。</p> <p class="ql-block"> 来自各年级的六位教师共同执教四年级上册第七单元的古诗三首:《出塞》《凉州词》《夏日绝句》一课。</p><p class="ql-block"> </p> <p class="ql-block"> 舒康林老师的课堂,以英雄为主线,通过教学《出塞》让学生学会用“读古诗,说画面,悟诗情,找英雄”的学法进行古诗学习,课中通过小组合作的形式让学生运用以上方法进行学法迁移,找出古诗《凉州词》《夏日绝句》中的英雄人物,感知人物的英雄品质。联系现实生活思考,我们的身边有哪些英雄人物,学习英雄的勇气和担当,培养了学生的民族自豪感和责任感。</p> <p class="ql-block"> 龙秀洪老师的课堂以点带面,通过以《出塞》的教学,教给学生学习古诗的方法,让学生利用已知方法,进行自学后面两首古诗——《凉州词》和《夏日绝句》,教学过程中,教师注重培养学生的朗读能力、理解能力、分析能力和表达能力。通过朗读、讨论、回答问题等活动,让学生们的能力得到了有效的锻炼和提升。在这堂课中,无论是教师的教学还是学生的学习,都取得了非常好的效果。</p> <p class="ql-block"> 孙静静老师在教学中以播放古代战争视频的方式把学生带入到情境中,让孩子们融入到三首古诗的氛围当中,再通过指名读,男女读,齐读多种朗读方式,结合注释理解诗意。抓住各首诗中提到的人,了解人物故事和写作背景,体会诗人的情感。最后指导学生有感情地朗读,深切体会诗人的爱国情怀。</p> <p class="ql-block"> 杨蓓老师用一篇带多篇的群文方式进行授课,带领学生学习第一首古诗《出塞》,让学生以“读好诗”“读懂诗”“悟诗情”三个步骤感悟诗人爱国情怀,接下来让学生根据:借注释、看插图、想画面等方法学习另外两首古诗《凉州词》《夏日绝句》,在总结三首古诗的异同时,更一步让学生体会到诗人所要表达的情感。</p> <p class="ql-block"> 宗娜娜老师以“赤子之心,家国情怀”为主题,通过单元语文要素,并借助想象画面,对比异同,借助资料初步掌握文章的主要内容,并从中体会“天下兴亡,匹夫有责”的含义,培养学生的爱国情怀。整节课课堂气氛热烈而有序,学生们踊跃发言,老师巧妙引导,共同打造了一个充满生机的学习空间。</p> <p class="ql-block"> 罗娟老师的课堂以单元导语进入课题,明确学习任务,结合诗歌创作背景及诗人经历,分析诗歌创作意向,带领学生抓关键词,营造氛围,想象画面体悟诗情,让学生获得学习方法的同时也培养了学生的爱国情感。</p> <p class="ql-block"> 同中求异,异中求同是“同课异构”的魅力所在,六位老师扎实的教学功底和娴熟的教学技艺给大家展现了异彩缤纷的课堂。</p> <p class="ql-block"> “宝剑锋从磨砺出,梅花香自苦寒来”,对教师而言,好课是磨出来的,只有教研不止步,教育方能阔步前行。本次“同课异构”教研活动在一定意义上,促进了教师的专业化成长,加大了课堂教学的研究力度,提高教育教学实效。我校教师戒骄戒躁,坚持学习,不断教研,在浩瀚的教海中乘风破浪,勇于开拓,激起一朵朵美丽的浪花。</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