游大理古城

爱在路途

<p class="ql-block"><span style="color:rgb(22, 126, 251);">大理古城位于苍山洱海之间,依山傍水,地理优越。古城的西面是南北走向的苍山,又名点苍山,山石呈青灰色而得名。它是云岭山脉主峰,南北长48公里,东西宽20公里,有19峰18溪。19峰海拔都在3500米以上,最高的马龙峰海拔为4122米,18溪飞瀑叠翠,四季奔流入洱海。苍山有峰,云,雪,花,松五大奇景,苍山峰嵯峨壁立,雄奇俊秀。冬天白雪皑皑,夏天云雾缭绕,秋天青苍郁郁,春天山花遍野。白云变化无穷。有时冠峰顶。有时束山腰,有时竞出岫,而其中的玉带云,望夫云又最为神奇。</span></p><p class="ql-block"><span style="color:rgb(22, 126, 251);">大理古城东面是洱海,它素有高原明珠的美誉,因形似人耳而得名,是一个淡水湖。海拔1972米,南北长42公里,东西宽3.5至7.5公里,周长150公里,面积252平方公里,最深处21米。有三岛,四洲,五湖,九曲之胜。湖水碧波万顷,犹如一面玉镜镶嵌在苍山脚下。苍山的雄奇挺峻与洱海的妩媚秀丽,形成蓝天碧海,青山白云,映衬着大理古城以及四周坝子的古塔遗碑,田畴阡陌,白寨鱼帆,苍山雪与洱海相辉映,构成银苍玉耳的美丽景观,为大理古城平添了许多风采与神韵。</span></p><p class="ql-block"><span style="color:rgb(22, 126, 251);">在大理古城的北门口,历经沧桑的古城门依然耸立,“大理”两个古朴雄浑的大字镶嵌在城门楼上。大理古城又名叶榆城,紫禁城,中和镇。始建于大唐大历四年(公元779年)南诏国,大理国都城,唐宋500多年间曾是云南政府经济文化中心,历时长达500多年。清康熙年间,御赐大理为“文献名邦”,公元1000年时曾是世界上的14大城市之一,被称为亚洲文化十字路口古都,是我国西南最古老的国际通道,西南丝绸之路和茶马古道的重要枢纽。</span></p><p class="ql-block"><span style="color:rgb(22, 126, 251);">大理古城内街道都是南北东西走向,纵横交错,为典型的棋盘式布局。建筑为清一色青砖屋面,鹅卵石垒砌墙壁,显得十分古朴,别致。市民爱养花植树,户户有花园,家家有流水,名贵的大理山茶花,杜鹃花,素心兰争奇斗艳,竞相开放。各种红花绿草探出墙外,连成一条条花巷。有些市民还把自家盆栽的花木摆放在门口,供游人观赏。苍山雪泉进城过街,走家串巷,清冽甘甜,叮咚有声,向东直奔洱海。城市空气清新湿润,一尘不染,气候宜人。四季如春,大理古城外雄内秀,清新,恬静,令人赏心悦目。大理曾是两朝都城,文化底蕴深厚,沿街建筑物的廊檐下均画有各种花卉,鸟兽,人物,题有相应的古诗词的诗句。饭店的大堂内设有几案,上面摆着笔,墨,纸,砚,供爱好者书写。墙上挂着名家的墨宝和画作,供游客欣赏,购买。整个大堂的气氛,像一座艺术的殿堂,墨香四溢,佳作连连。本地的工作人员个个都彬彬有礼,谦逊和气,热情大方,使游人有宾至如归之感。大理的人文风情,自然景物,也使人流连忘返。</span></p><p class="ql-block"><span style="color:rgb(22, 126, 251);">关于大理名字的由来,还有一个神奇美丽的传说。大理原名叶榆城,不知哪年哪月来了一个怪物,贪吃盐巴人眼。怪物的名称叫“罗刹”,罗刹霸占了叶榆城地区,天天兴风作浪,残害生灵,眼看百姓的眼睛就要被他抠吃光了。观音菩萨为拯救生灵,降临大理变为书生,与罗刹下棋赌输赢。二人约法三章,如果罗刹输了,只要罗刹让出袈裟一铺,小白狗跳四跳的地盘就行了。几盘棋下过罗刹惨败,观音菩萨把袈裟一铺,小白狗跳了四跳,竟尽收罗刹霸占的大理地盘。为了防止罗刹再残害百姓,观音菩萨把罗刹关进苍山崖洞。罗刹看着正要离去的观音菩萨,可怜巴巴地问:“大士,何年何月何日,我方可出洞?”观音指着洞外的一棵铁树,一匹老马说:“铁树开花,老马长角之时,便是你出洞之日。”观音菩萨说罢,架起一朵祥云,飘然而去。此后年复一年,日复一日,铁树始终没有开花,老马也始终没有长角,罗刹也永远没有再出洞来,大理地区一直平安康泰。后来人们为了纪念观音菩萨大治叶榆,便把这个地方改成大理。 </span></p><p class="ql-block"><span style="color:rgb(22, 126, 251);">崇圣寺三塔是大理古城的标志性建筑,坐落在大理古城西北角,塔因寺名。后来寺庙毁灭,古塔犹存。三塔为鼎足,始建于唐南诏丰佑年间,历时2000多年。大塔名千寻塔,高69.13米,为16级密檐式方形砖塔。南北两塔均高43米,为10级密檐式八角形砖塔。主塔每级东西两面龛内供有佛像,塔顶四角各有一只铜质金雀鸟,相传这鸟可以镇住洱海里的妖龙鬼怪。三塔后来于1997年重建大钟,为大理16景中的“钟镇佛都”。香港回归之日,敲响大钟,钟声洪亮,在苍山洱海之间回荡,经久不息。此后一直未再敲起。现在寺内有专职神职人员,在晨钟暮鼓中诵读经文,弘扬佛教文化,祈祷国泰民安。</span></p><p class="ql-block"><span style="color:rgb(22, 126, 251);">在寺院的一个偏殿院内,有一蛙鸣石,只要轻轻叩击蛙头,就会发出青蛙的呱呱声。崇圣寺南北两百米处,各有一个三塔倒影公园,清澈的湖水中,三塔的倒影清晰如画,游人如织,纷纷摄影留念。</span></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