襄城县革命烈士纪念馆讲解词

老家襄城

<p class="ql-block">尊敬的各位领导:</p><p class="ql-block"> 欢迎大家来到襄城县革命烈士纪念馆,我是讲解员×××。作为革命老区,占地19577.22平方米的纪念馆中,不仅有建于1969年至今的烈士纪念馆、纪念碑等烈士纪念设施,还是红军西路军研究工作委员会河南省唯一共建单位。纪念馆褒扬烈士313名,其中有名烈士237名,无名烈士76名。他们中有营救近300名红军而惨遭敌人杀害的著名烈士高金城;有在抗美援朝中牺牲的一等功臣冯根燎、祝炳玉;有新时期壮烈牺牲的一等功臣赵峰、余石旗。总计一等功五名、二等功臣六名,三等功以下十余名,并褒扬有河南省红西路军团级以上牺牲将领38名。</p><p class="ql-block"> 各位领导请看这副中国地图,上面标记了自1911年起至今100多年以来,襄城县为国捐躯的烈士牺牲地分布情况。他们长眠于全国26个省和100多个市区,涵盖了中华国土面积的百分之八十,还有一些牺牲在朝鲜等地的烈士们,他们葬骨于异国他乡,至今尚未归来。</p><p class="ql-block"> 纪念馆共分有三个展区,下面请大家移步第一展区。这一展区集中展现了自1911年辛亥革命起至今的部分襄城县籍革命烈士事迹。这位是辛亥革命时期烈士刘凤楼、抗日战争牺牲的烈士朱毅先、李化臣。</p><p class="ql-block"> 这一板块主要是解放战争时期牺牲的部分烈士事迹。吴存义烈士,他四岁上学,十六岁任学校校长,后加入中国共产党,1946年,他参加了游击队,后任队长带领战士们开展对敌斗争,不幸于1948年3月10日,在缴获土匪武器战斗中壮烈牺牲,年仅21岁。</p><p class="ql-block"> 这一区域,集中展现了抗美援朝期间的长津湖战役与上甘岭战役牺牲的烈士。李顺昌、孙炳照、叶富堂等五名烈士,他们在漫天大雪中,在零下40度左右的极端天气下,白天为了不被天空中敌人的侦察机发现,十几万战士就全部匍匐在雪地里,每一位指战员的后背身披一块白布,这样才躲过了敌人飞机的侦查和轰炸,夜晚,他们又要穿着单薄的军装,啃着冻土豆,在寒风刺骨中急行军,很多战士走着走着就倒下了,再也没有站起来。举世著名的上甘岭战役,敌人在3.7平方公里的阵地上投掷了190万枚炮弹和30万枚炸弹。在43天的战斗里,我们志愿军经历战斗的惨烈程度,超出人们的想象。历经2年9个月的抗美援朝战争,仅襄城县就有1473名指战员参加,更涌现出李春明、李春清,苗连云、苗从志两家”一门双英烈”英雄典型,自抗美援朝第一次战役至战争结束,68名襄城县英雄儿女牺牲在朝鲜,葬骨他乡,直到现在还没有回来。</p><p class="ql-block"> 这一板块主要介绍了社会主义革命和建设时期牺牲的部分烈士事迹。赵石头,珍宝岛战斗中牺牲,年仅22岁,二等功;韩天盈,执行飞行任务时牺牲,年仅22岁,曾经在珍宝岛战斗中荣立三等功;孙跃臣,国防任务施工时,在塌方事故中为掩护战友牺牲,二等功;赵峰,上尉连长,实弹训练中为掩护战士牺牲,一等功;夏春燕,襄城县唯一一名女英雄,为营救三名落水儿童牺牲,年仅15岁。</p><p class="ql-block"> 下面这一区域,是革命文物集中展区。这件雨衣,是平型关大捷缴获的日军战利品,这把日军指挥官军刀,棕色的穗子代表了属于团级以上的军官使用。而中间的这幅日军侵华地图,是日军东京参谋本部绘制的,大家可以详细的看到我们所站立的位置和一百年前襄城县的山行地貌,以及村子里可以当做工事的大户人家住宅,都被详细标注出来。上图仅仅是襄城县的日军侵华作战地图,下面这些就是全河南省的侵华地图图册。我们襄城县革命烈士纪念馆,也是国内唯一拥有全河南省日军作战侵华地图的纪念馆。这副地图,也被央视报道过。刚才给大家讲述到的长津湖战役中我们志愿军战士的英雄事迹,这就是他们当时在零下40度左右的极寒天气下所穿的军装,其实,我们当时也准备了棉衣,但是因为军情紧急和敌人轰炸,三百多辆运送棉衣棉被的军车只剩下了几辆,才导致了我们一大部分的战士,就是衣着如此的单薄。这是长津湖战役后给战士们制作的酒精炉,上面放置食物,下面点燃加热,因为没有烟雾冒出来,潜伏时可以减少被敌人发现的可能性。</p> <p class="ql-block">  下面请大家移步第二展厅:高金城烈士生平事迹展厅。 我们现在来到的是高金城烈士展厅。高金城同志是襄城县麦岭镇东高庄人,1937年受党中央和毛主席委托营救近300名红西路军指战员壮烈牺牲。高金城烈士事迹展厅共分为七个部分,这里是第一部分,讲的是出生农家,敦厚好学。这是高金城出生的地方,因为家境贫寒,他少时曾在基督教福音堂医院做杂工,有一次在给传教士赵立民整理房间时,捡到了一枚金币,于是立即还给了赵立民,赵立民看他品性纯良、为人正直,就收他为徒,教他英语,传授他西方医术。</p><p class="ql-block"> 第二部分是学成返乡,行医步道。高金城回到襄城县后,发现西医昂贵,中医便宜,于是又学会了中医,他给穷苦人治病常常分文不收,成了很多穷苦病人的救命恩人,所以年轻时在襄城县就有很好的声誉。</p><p class="ql-block"> 第三部分讲述的是他三赴甘肃,造福陇上。这时他在甘肃给穷苦百姓治病依然分文不收,这是高金城造福甘肃百姓,带领群众开渠挖水,因解决当地百姓用水苦难问题,百姓为感激他,给他送的“济世活人”的匾额。</p><p class="ql-block"> 第四部分讲述的是救治伤病,支援北伐。高金城得到冯玉祥将军的赏识,有请他担任伤兵医院的院长,这是救治北伐伤病的图片,后来高金城去了北京协和医院工作,后来日军侵略上海,高金城代表北京协和医院战地医疗队前往上海,在救治我们的抗日战士。</p><p class="ql-block"> 第五部分讲述高金城追求进步,向往光明。在爱国将领冯玉祥部队工作期间,他结识了我们的共产党员,吴波、浦化人、余心清 等人,并与他们成为朋友,在与他们的交往中,高金城感受到我们的共产党为人民献身的精神以及他们的行事作风,他认识到,只有中国共产党才能救中国,只有中国共产党才能为人民谋幸福。 </p><p class="ql-block"> 第六部分讲述的是受党委托,营救红军。1936年10月,红西路军西渡黄河,遭到马步芳,马步青兄弟10万军队的围追堵截,终因力量悬殊而失败,大量红军流散河西走廊,被俘的红军遭到非人的刑罚和残杀,1937年我们党中央毛主席、朱德、周恩来,得知情况后,决定组织一切力量营救红军,这时我们的共产党员吴波便推荐了高金城,1937年8月1日,党中央派:“延安五老”谢觉哉在兰州的五泉山与高金城会唔,(这是当时会唔的情形),谢觉哉将营救红军的困难和危险一一告知,高金城并没有被这些困难和危险吓退缩,慨然允诺营救流散红军。高金城为了营救流散红军,带上药品器械徒步走遍了张掖的大大小小所有村庄,找到红军后为其治疗伤病,病好后送给他们路费让他们到兰州的八路军办事处,由八路军办事处将他们安全送达延安,通过这种方法他营救了近300名红军。流散红军大批离开张掖,引起了敌人的警觉,高金城得到可靠消息,马步芳要杀害他,要他赶紧离开张掖,但尚有一批红军没有营救出来,他拒不离开,他请刘德胜转告党中央:“我要求加入中国共产党。”1938年2月3日,韩起功谎称有病,将高金城骗到司令部,要他交代红军的去处,高金城大义凛然,拒不交待,并痛骂国民党是民族的败类,共产党才是人民的救星。韩起功恼羞成怒,说你不是用双腿找红军吗?我就砍断你的双腿,看你还怎么找,你用双手为红军治病,我就砍断你的双手,看你如何治,就这样高金城被活生生的一刀一刀砍断了四肢,遭受到非人的刑罚后,高金城忍着剧痛仍然拒不交代,并痛骂韩起功,最终韩起功将其活埋,终年52岁。这些都是被他营救的红军,有刘瑞龙,王定国、魏传统等。</p><p class="ql-block"> 第七部分讲述的是魂铸华夏,英名不朽。这些是高金城牺牲后同志们送的挽联,以示悼念。1954年中共中央组织部批准追认高金城为共产党员。1968年国家内务部为高金城颁发的烈士纪念证书。甘肃为高金城建立了纪念馆,北京卢沟桥纪念馆曾经开展过高金城事迹专题展,在明年的布展中,专门给高金城预留了新的展区,而卢沟桥纪念馆,习总书记去过至少两次。我们河南人民也没有忘记中原赤子,2013年在故乡烈士纪念馆建立的纪念碑,重修了烈士墓和烈士故居。下面是一些相关资料,大家请看一下。大家这边请,襄城县在风云际会的年代,为了民族的解放和富强,为了我们今天和平的生活,涌现出了无数英雄人物。他们有的牺牲在抗日战场上,有的牺牲在上甘岭和长津湖畔,有的依然葬骨他乡。现在,让我们一起观看纪念馆宣传片。</p><p class="ql-block"> 各位领导,馆内的活动结束了。请大家前往烈士纪念碑,进行敬献花篮仪式。</p> <p class="ql-block">(来源:襄城县革命烈士纪念馆)</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