历程七十硕果丰 江西省赣剧院艺术活动年谱 (1953----2022)

陈庆陶

<p class="ql-block"> 第四集</p><p class="ql-block"> (1983---1992)</p><p class="ql-block">收集,整理,图文编辑:陈庆陶</p> <p class="ql-block">特别说明</p><p class="ql-block"> 1,我院《艺术活动年谱》跨度七十年,本想每十年做成一集,共七集。但因各个阶段艺术活动量不一致,《美篇》的容量又有限故做了一些调整。第一集(1953—1960)(建院前);第二集(1961—1972);第三集(1973—1982);第四集(1983—1992);第五集(1993—2012);第六集(2013—2019)第七集(2020—2022)。</p><p class="ql-block"> 2,《年谱》中所引用照片(特别是早期的剧照)不一定是原首演同志的照片,用后来复排同志的剧照替代,只证明我院演出过该剧,没有别的目的。</p><p class="ql-block"> 3,除特别重要的剧目,如《梁祝》、“三记一行”、参加全国性艺术活动的剧目作了编、导、音、美、主演的介绍外,其它只介绍首演日期,有剧照的附剧照,十在没有照片的只能作罢。</p> <p class="ql-block">一九八三年</p><p class="ql-block">【5月】</p><p class="ql-block"> 26日《当代保尔》首演</p> <p class="ql-block">《当代保尔》</p> <p class="ql-block">【6月】</p><p class="ql-block"> 在省戏研所协助下,由省文化厅副厅长李坚率领,团长潘凤霞组织部分中青年演员、音乐工作者、导演到湖口县进行挖掘、抢救整理抢救青阳腔传统艺术工作。抢救剧目有:《送饭斩娥》、《思凡》、《磨房会》《夜奔磨斧》、《夜等追舟》、《贵妃醉酒》、《百花赠剑》、《三战吕布》、《潘葛思妻》、《凤仪亭》、《打猎回书》。这些剧目均由青阳腔老艺人曹梅卿、曹耀春传授。回昌后向省委宣传部、省文化厅作了汇报演出。</p> <p class="ql-block">《磨房会》</p> <p class="ql-block">《打猎回书》</p> <p class="ql-block">【9月】</p><p class="ql-block"> 由程南豪整理,《赣剧弹腔选编(传统老路唱腔部分)》省戏研所编印成册。</p> <p class="ql-block">【12月】</p><p class="ql-block"> 应中央人民广播电台和省人民广播电台邀请、录制潘凤霞的立体声赣剧选段专辑。</p> <p class="ql-block">【12月】</p><p class="ql-block"> 应中央人民广播电台和省人民广播电台邀请、录制潘凤霞的立体声赣剧选段专辑。</p> <p class="ql-block">一九八四年</p><p class="ql-block">【7月】</p><p class="ql-block"> 1日,首演《三夫人》。</p> <p class="ql-block">《三夫人》</p> <p class="ql-block">【8月——9月】</p><p class="ql-block"> 剧团分三路分别到四川、江苏、山西向川剧、昆剧﹑晋剧等兄弟剧种学习表演艺术</p> <p class="ql-block">《挂画》</p> <p class="ql-block">《踏烏纱》</p> <p class="ql-block">【11月】</p><p class="ql-block"> 26,日首演《药王庙传奇》。</p> <p class="ql-block">《药王庙传奇》</p> <p class="ql-block">一九八五年</p><p class="ql-block">【1月】</p><p class="ql-block"> 2日,移植古代剧《绣花女》公演。</p> <p class="ql-block">《绣花女》</p> <p class="ql-block">【2月】</p><p class="ql-block"> 22日,由黄文锡编剧的新编历史剧《唐伯虎下南昌》在昌公演,该剧导演刘安琪、作曲程烈清、主演龚国光、段日丽等。江西电视台将其中一场作为春节晚会节目之一播放。</p> <p class="ql-block">《唐伯虎下南昌》</p> <p class="ql-block">【5月】</p><p class="ql-block"> 受省文化厅委托,召开全省赣剧声腔研讨会。出席会议的单位有:景德镇、鄱阳、德兴、弋阳、余江、乐平、上饶、万年,铅山、兴国连我团11个赣剧团,以及赣州东河戏剧团、省文研所、省剧协、省文艺学校、省电台文艺部戏剧组,南昌市文化局、并特邀福建省浦城县县赣剧团参加。在此次会上决定我团以高腔作为主要演唱声腔。</p><p class="ql-block">【10月】</p><p class="ql-block"> 30日,我团新创作的清装喜闹剧《徐半仙》在昌公演、该剧由石慰慈编剧,孙家慎主演。江西电视台录像播放。</p> <p class="ql-block">《徐半仙》</p> <p class="ql-block">【11月】</p><p class="ql-block"> 19日,我院创作的传奇清唱剧《还魂曲》面世。编剧黄文锡把汤翁长篇巨著&lt;牡丹亭.&gt;浓缩在几十分钟内,以适应当今观众快节奏的欣赏要求。作曲程烈清把弋、青两腔相互嫁接,溶为一体,让民族乐器,西洋乐器、电子乐器在伴奏中交相辉映,让一唱众和的邦腔,改成多声部的美声合唱。同时剧院启用新人担纲主演,让人耳目一新。决策初试,收效甚佳。该剧参加由省文化厅、省广播电视厅、省音协主办的“首届江西音乐节”,荣获声乐作品一等奖。黄文锡、程烈清获创作一等奖、涂玲慧获表演奖。江西电视台、南昌电视台录像播放。</p> <p class="ql-block">传奇清唱剧《还魂曲》</p> <p class="ql-block">一九八六年</p><p class="ql-block">【1月】</p><p class="ql-block"> 由黄文锡创作的《张飞祭马》被评为省文化厅征集的七个优秀剧本之一。</p><p class="ql-block">【2月】</p><p class="ql-block"> 12日,首演《双狮图》。</p><p class="ql-block"><br></p> <p class="ql-block">《双狮图》</p> <p class="ql-block">  参加省文化厅组织的赴老区慰问团,到横峰县(葛源)、弋阳县(曹溪。邵家坂)慰问演出。</p><p class="ql-block">【6月】</p><p class="ql-block"> 省文艺学校赣四班同学:陈 俐、余 彪、居毅强、徐光华 、阎 岩、管 民、汪 勇 黄海红、周 霞、陈晓霞、占 红、曹 俊、赵登祥、万建勋、胡名跃、姜新月、黄文华 刘晓霞、蒋春雷、马 斌、顾建荣、战天兵等毕业分配来我院工作。</p><p class="ql-block"> 《还魂曲》应邀参加由文化部、广电部、总政文化部、北京市人民政府、中国音乐家协会联合主办的“第二届北京合唱节”荣获表演艺术二等奖,并在中南海怀仁堂向中央领导作汇报演出中央电视台录像。中共中央书记处书记邓力群来省视察在艺术剧院观看了《还魂曲》</p> <p class="ql-block">  28日,首演《邯郸梦记》。</p> <p class="ql-block">《邯郸梦记》</p> <p class="ql-block">本视频由华亮提供</p> <p class="ql-block">【7月】</p><p class="ql-block"> 18日,首演创新折戏《盗草》</p> <p class="ql-block">《盗草》</p> <p class="ql-block">《张飞祭马》</p> <p class="ql-block">  我团在庐山参加省文化厅主办的“庐山之厦文化艺术博览会”开幕式演出。文化部常务副部长高占祥、中央对外联络小组组长朱穆之、文化部顾问周巍峙及省内外专家观看我团演出的《还魂曲》、《送饭斩娥》、《盗草》。</p><p class="ql-block">【8月】</p><p class="ql-block">4日,新排折戏《夜梦冠带》。</p> <p class="ql-block">《夜梦冠带》</p> <p class="ql-block">《邯郸梦记》、《送饭斩娥》参加江西省首届玉茗花戏剧节演出。两剧均获演出、剧本一等奖。涂玲慧获主演一等奖、刘安琪获导演一等奖、杨瑞华、程烈清获音乐设计二等奖、郑湘琪、王文俊、王定雄获舞美设计二等奖、熊华获主演二等奖、段日丽、魏福水、汪正泉获配演二等奖、吁永明获导具设计奖、杨春水获导具奖、邦腔队获集体伴唱奖。</p><p class="ql-block">【11月】</p><p class="ql-block">《江西首届玉茗花戏剧节会刋》刋发石慰慈文章《面向未来的反思》、陈庆陶摄影《张庚、郭汉城等观看〈邯郸梦记〉并与演员合影》、郭汉城文章《观江西省赣剧团演出〈邯郸梦记〉》、琪记录《张庚、郭汉城谈赣剧〈邯郸梦记〉》、舒羽文章《试通古今之情》》、沈淦文章《诗情画意,典雅清新》、锡记录《张庚、郭汉城喜谈赣剧传统折子戏》、省赣创研室文章《风姿各异的赣剧折戏》陈庆陶摄影《〈送饭斩娥〉剧照》《江西省赣剧团简介》、沈淦文章《美秀娇甜说〈还魂〉》、田汉诗《为〈还魂记〉来京演出题诗》、石凌鹤诗《释题醒目(混声合唱)「蝶恋花」》、省赣创研室文章《绚丽多彩的赣剧声腔》、陈庆陶摄影《万绍芬等观看赣剧〈邯郸梦记〉并接见演员》。</p><p class="ql-block">27日,演出《折柳阳关》。</p><p class="ql-block"> 应文化部、中国剧协邀请我团《邯郸梦记》晋京参加纪念明代大戏剧家汤显祖逝世370周年活动周演出。同时还带《还魂记》、《送饭斩娥》、《夜梦冠带》、《盗草》、《挑金冠》、《折柳阳关》进京展演。</p> <p class="ql-block">  邓小平夫人卓琳观看了《邯郸梦记》并接见了演出人员和大家合影留念。中央电视台、中国剧协将该剧录像。</p> <p class="ql-block"> 谷牧、吕正操、王光美及陈昊苏、张庚、郭汉城、吴祖光、何为、李一氓等观看《还魂记》,北京市副市长陈昊苏还向主演童丹献花。中央电视台、中国剧协将该剧录像。</p> <p class="ql-block">《送飯斩娥》</p> <p class="ql-block">《折柳阳关》</p> <p class="ql-block">《紫钗记》之(折柳阳关)朱贻珍,杨吉盛主演</p> <p class="ql-block">一九八七年</p><p class="ql-block">【3月】</p><p class="ql-block"> 《戏剧报》编辑部在北京公布了第四届梅花奖获得者名单。涂玲慧在15名获奖的戏曲演员中名列第三(以得票多少为序)</p><p class="ql-block">【4月】</p><p class="ql-block"> 3日,首演《死窜》、《赠剑》、《界牌关》。</p><p class="ql-block"> 我团举行第二届青年演员折戏比赛,参赛折戏有:《黄鹤楼》、《岳云》、《雕窗投》、《拒昭扑火》、《对花枪》、《 焦赞》、《张三借靴》、《昭君和番》 、《盗草》、《悟空借扇》。评出一等奖4人、二等奖4人、三等奖13人 ,乐手一等奖1人、二等奖2人、三等奖2人。</p><p class="ql-block"> 我团先后到江西大学、江西师大、江西医学院、华东交大、南昌职业师大专院校,为广大师生演出优秀传统剧目。演出前编剧、导演结合剧情举办赣剧艺术讲座,演员们还与大学生一起座谈。</p><p class="ql-block"> 彭真委员长来我省视察,在省委书记万绍芬,老领导白栋才</p> <p class="ql-block">【5月】</p><p class="ql-block"> 第四届《戏剧报》梅花奖颁奖晚会在北京举行。涂玲慧与《送饭斩娥》剧组赴京领奖并参加颁奖晚会演出。中央电视台实况直播。</p> <p class="ql-block">【6月】</p><p class="ql-block"> 1日,首演《凯凯的梦》。</p> <p class="ql-block">《凯凯的梦》</p> <p class="ql-block">《鄔飞霞》</p> <p class="ql-block">  王文俊、王定雄的《邬飞霞》舞美设计作品,获捷克斯洛伐克布拉格睇六届国际舞台美术展国家集体展品传统与现代舞台美术结合荣誉奖。</p><p class="ql-block">【7月】</p><p class="ql-block"> 15日,首演《邬飞霞》</p> <p class="ql-block">【8月】</p><p class="ql-block"> 省文化厅下达(赣文办字(1987)14号)《关于表彰省赣剧团的通报》的文件。文件肯定:江西省赣剧团坚持文艺为社会主义服务,为人民服务方向,认真贯彻党的双百方针,努力探索古老剧种发展的新途径,在剧目生产,培养尖子演以及改善经营管理等方面有较好的成绩。…鉴于省赣剧团近年所取得的可喜成绩,省文化厅决定给省赣剧团集体记功一次,并通报表杨。</p><p class="ql-block"> 省文化厅召开表彰涂玲慧的大会,会上宣读了《江西省文化厅关于向优秀青年演员涂玲慧学习的决定》。省委常委、宣传部长王太华、副省长陈癸尊出席了表彰会并讲了话,陈癸尊还代表省政府向涂玲慧颁发了奖金。</p><p class="ql-block"> 【 9月】</p><p class="ql-block"> 我团参加首届中国艺术节(华东,上海演出,上海市委、市顾问委员会陈国栋、胡立教、曾庆红、刘振元等观看了演出。上海市剧协在市文联会议厅举行座谈会,会议由剧协负责人魏明主持,戏剧家钱英郁、上海戏剧学院教授陈多等参加。</p> <p class="ql-block">一九八八年</p><p class="ql-block">【3月】</p><p class="ql-block"> 香港联谊娱乐公司来函邀请我团九月赴港参加“第三届中国地方戏展。</p><p class="ql-block">【4月】</p><p class="ql-block"> 18日首演《拒诏扑火》。</p><p class="ql-block">【5月】</p><p class="ql-block"> 香港联谊娱乐公司派来一名经理和两名记者,来团拍摄赴港演出剧照。</p><p class="ql-block"> 全省“赣剧、釆茶戏青年演员电视大奖赛”在南昌举行。我团三名演员参赛,剧目是:《张三借靴》、《拒诏扑火》、《盗草》,分别获得一、二、三等奖。省委常委、宣传部长王太华参加了颁奖仪式,并接见了获奖人员。</p><p class="ql-block">【6月】</p><p class="ql-block"> 首次艺术职称评定工作结束,经省职称改革领导小组审批,我团有22人被评为高级技术职称。潘凤霞、童庆初为一级演员,王文俊为一级舞美设计师,段日丽、熊中彬、陈绍珊、宗彩琴、匡忠燕、祝月仙、万良福、龚国光、童明明为二级演员,黎明良、洪琳、谢南师、廖新海为二级演奏员,黄文锡为二级编剧,王秀凡、刘安琪为二级导演,李忠诚为二级作曲,郑湘琪、夏金龙为主任舞台技师,有56人评定为中级技术职称。</p><p class="ql-block">【9月】</p><p class="ql-block"> 省文化厅将我团列为艺术表演团体体制改革试点单位,厅体制改革试点组来进行体改试点工作。厅长郑光荣作关于文艺体制改革的动员报告,并宣布省文化厅决定我团为省厅主办,实行重点扶持的艺术表演团体。</p><p class="ql-block">【11月】</p><p class="ql-block"> 由舒羽玫编,钟汉秋导演,韩佩贞作曲,陈俐,徐光毕,居毅强主演的《盗草》,应邀参加中国剧协主办的首届中国戏剧节开幕式演出。中央电视台作现场直播。全国人大副委员长习仲勋、王任重观看了演出并同演出人员合影。我团获本届戏剧节优秀剧目奖、优秀演出奖。</p> <p class="ql-block">  “江西省赣剧团体制改革方案”出台,共有:“总体原则”、“目的任务”、“剧团性质”、“剧团定向”、“剧团建制”、“艺术建设规划”、“经费预算”七大类。该方案报省文化厅批准后正式实施。同时还制定了“受聘人员管理实施细则”和“退养、缓聘、非聘人员管理细则”等各项规章制度。</p><p class="ql-block"> 文化部长王蒙来省视察,在省委书记毛致用、副省长陈癸尊、厅长郑光荣陪同下,来我团剧场观看了《夜梦冠带》、《双拜月》、《盗草》。</p> <p class="ql-block">一九八九年</p><p class="ql-block">【 1月】</p><p class="ql-block"> 中央人民广播电台记者来团采访,并撰稿播出《赣剧在危机中的求索》。</p><p class="ql-block"> 我团文化艺术志编篡组成立。组长孙甫、成员黄培良、陈庆陶、万平如。</p><p class="ql-block">【2月】</p><p class="ql-block"> 省文化厅下发(赣文体改字(1989)第1号文件)转发&lt;《江西省赣剧团体制改革方案》。</p><p class="ql-block">【3月】</p><p class="ql-block"> 在艺术剧院为省经贸厅举办的外贸展销洽谈会演出《盗草》。参加洽谈会的外国朋友、港、澳、台胞观看了演出。</p><p class="ql-block">【4月】</p><p class="ql-block"> 在厅长郑光荣的陪同下,美籍华人、纽约江西同乡会副会长李先生来我院观看《盗草》、《悟空借扇》、《送饭斩娥》。</p><p class="ql-block"> 15日首演《雕窗投江》《放裴》《张四姐闹堂》《血洒汴梁》。</p> <p class="ql-block">《放裴》</p> <p class="ql-block">《投江》</p> <p class="ql-block">《血洒汴梁》</p> <p class="ql-block">《张四姐闹堂》</p> <p class="ql-block">  中国艺术研究院戏曲研究所所长苏国荣、副研究员吴毓华和北京戏曲研究所所长吴乾浩在我团排练厅观看了即将参加第二届玉茗花戏剧节的《张四姐闹堂》》、《放裴》、《拒诏扑火》、《血洒汴梁》、《雕窗投江》的总排。</p><p class="ql-block"> 参加第二届玉茗花戏剧节演出。《盗草》获演出一等奖、《雕窗投江》获演出二等奖、《张四姐闹堂》、《血洒汴梁》、《拒诏扑火》、《放裴》获演出三等奖。段日丽、涂玲慧、陈俐、李维德获主演一等奖,熊华、黄海虹获主演二等奖,卓丽华获主演三等奖,李维德、魏福水、汪正泉、徐光华获配演二等奖,居毅强、闫岩、李维德、徐光华获群众角色奖。钟汉秋获导演一等奖,刘安琪获导演二等奖。黄文锡获剧本二、三等奖。郑湘琪获舞美设计一、二等奖。乐队获集体伴奏奖。</p><p class="ql-block">【6月】</p><p class="ql-block"> 江西省人民广播电台编辑部录制涂玲慧唱腔专辑。</p> <p class="ql-block">【8月】</p><p class="ql-block"> 由省文化厅、省音协、省剧协、省广播电台、江西戏曲音乐学会主办的江西省建国四十周年戏曲唱腔创作评奖揭晓。我团8名音乐工作者共获得14项奖。刘震海、程南豪的《梁祝姻缘》选段和程烈清的《雕窗投江》选段获特别奖。李忠诚的《红色宣传员》、《孟姜女》选段获二个一等奖。刘震海的《社长的女儿》、程南豪的《十五贯》、李忠诚的《还魂记》、杨瑞华的《三夫人》、程烈清的《江姐》、谢南师的《邬飞霞》选段获二等奖。谢南师的《张海迪》选段获三等奖。韩佩贞的《放裴》、徐霖的《人面桃花》选段获鼓励奖。</p><p class="ql-block">【9月】</p><p class="ql-block"> 15日首演《崽呀崽》。</p> <p class="ql-block">《崽呀崽》</p> <p class="ql-block">  16日演出新排《书馆夜读》</p> <p class="ql-block">《书館夜读》</p> <p class="ql-block">  经过二个多月的筹备和制作江西省赣剧团庆祝建国四十周年艺术成果展开展。该展览由陈庆陶策划、编辑,孙甫、黄培良撰稿,吴有华、吁永明绘制。厅长郑光荣、副厅长刘恕忱、涂国节,省委宣传部文艺处处长朱受群观看预展并题词。</p> <p class="ql-block">艺术室手工绘制的部分展品</p> <p class="ql-block">  省文化厅在我团召开省直文化系统艺术档案工作现场会。厅长郑光荣、副厅长涂国节、厅各处室、省艺术档案馆、厅直各员50多人参加。团长王秀凡、艺档员陈庆陶向与会者作了汇报和介绍。厅长郑光荣作了总结发言。</p><p class="ql-block"> 民盟江西省委副主委雷世懋、省直文化单位负责人和群众、《江西日报》、《南昌晚报》、省电台记者以及全省各地、市、县艺术团体百余人先后来团参观。</p><p class="ql-block">【10月】</p><p class="ql-block"> 参加第二届中国艺术节(华东.南京)活动,演出《书馆夜读》、《拒诏扑火》、《雕窗投江》三个折戏。原南京军区政委杜平、原江西省委书记江渭清和江苏省党、政、军领导观看了演出。杜平为剧团题词”梨园歌今古、粉墨写春秋”。</p> <p class="ql-block">《拒诏扑火》李维德,陈晓霞主演</p> <p class="ql-block">  江苏戏剧导演学会联合召开座谈会,座谈会由剧协副主席谭慕平主持江苏省戏剧界评论家、剧作家、导演和昆剧、京剧、锡剧、杨剧的著名演员共20多人出席座谈会。一致认为:"整个演出使人沉浸在诗情画意王之中"、"以清新,,优美的艺术魅力,如痴如醉的征服南京观众"。 江苏电视台实况录像。</p><p class="ql-block">【11月】</p><p class="ql-block"> 中国艺术研究院为拍《中国戏剧发展史》电视系列片来我省拍摄赣剧资料片。我团在省文研所直接安排下,组织了一批老演员拍摄:《哑背疯》(杨桂仙),《南柯梦醒》(潘凤霞、匡忠燕),《合钵》(潘凤霞、匡忠燕),《哭城》(潘凤霞),《游园惊梦》(潘凤霞、童庆礽),《评雪辩踪》(童庆礽、熊中彬),《张三借靴》(童庆礽、李水葆),《夜梦冠带》(宗彩琴、江厚旺)共8个折戏。</p><p class="ql-block"> </p><p class="ql-block"> 江苏戏剧导演学会联合召开座谈会,座谈会由剧协副主席谭慕平主持江苏省戏剧界评论家、剧作家、导演和昆剧、京剧、锡剧、杨剧的著名演员共20多人出席座谈会。一致认为:"整个演出使人沉浸在诗情画意王之中"、"以清新,,优美的艺术魅力,如痴如醉的征服南京观众"。 江苏电视台实况录像。</p><p class="ql-block">【11月】</p><p class="ql-block"> 中国艺术研究院为拍《中国戏剧发展史》电视系列片来我省拍摄赣剧资料片。我团在省文研所直接安排下,组织了一批老演员拍摄:《哑背疯》(杨桂仙),《南柯梦醒》(潘凤霞、匡忠燕),《合钵》(潘凤霞、匡忠燕),《哭城》(潘凤霞),《游园惊梦》(潘凤霞、童庆礽),《评雪辩踪》(童庆礽、熊中彬),《张三借靴》(童庆礽、李水葆),《夜梦冠带》(宗彩琴、江厚旺)共8个折戏。</p> <p class="ql-block">一九九○年 </p><p class="ql-block">【1月】</p><p class="ql-block"> 陈庆陶作为我省艺术档案员代表,参加华东片第二次艺术档案协作会(福州会议)。会上交流了我团艺术档案室的工作经验和我省推荐个人亊迹。</p><p class="ql-block"> 16日,与省京剧团组台慰问省、市老干部。演出剧目《盗草》。</p><p class="ql-block"> 19日,《悟空借扇》参加“西湖区喜迎九十年代第一春文艺汇报演出”,获优秀演出奖。</p><p class="ql-block">29日,应省旅游局邀请,在江西宾馆小礼堂为在昌欢度春节的四百多名港、澳、台胞和外国友人演出《悟空借扇》</p><p class="ql-block">【2月】</p><p class="ql-block"> 团部决定艺档室人员兼放录像,把其中部分收入作为以副养档的经费。</p><p class="ql-block">【4月】</p><p class="ql-block"> 25日,全省艺术档案员培训班一行70多人来我团参观艺术档案工作,副厅长长涂国节亲临作重要指示。各地代表在留言本上称赞我团是:“我省艺术档案工作之先驱、榜样”。</p><p class="ql-block">【5月】</p><p class="ql-block"> 我团参加桑海杯戏剧小品比赛的《特区井冈妹》获导演三等奖(钟汉秋),熊中彬、陈俐获表演二等奖。《春暖》创作二等奖、导演三等奖(钟汉秋)、魏福水获表演二等奖。</p><p class="ql-block">【7月】</p><p class="ql-block"> 我团获文化厅、省文化艺术志编委会颁发的江西省文化艺术志编纂工作先进单位。陈庆陶为编纂工作先进工作者。</p><p class="ql-block"> 为配合基本国策教育,我团创作的现代《崽呀崽》在全省十四个县、市演出103场。</p><p class="ql-block">【10月】</p><p class="ql-block"> 李鹏总理来我省视察,在省委书记吴官正、省长毛致用的陪同下,在艺术剧院观看我省文艺晚会。我团演出了《雕窗投江》、《盗草》。演出结束后李鹏与全体演出人员合影</p> <p class="ql-block">  我团为青年演奏员黄文华举办琵琶吉它独奏音乐会。</p><p class="ql-block"> 在江铃杯江西音乐舞蹈节上,我团青年演奏员邓国进创作演奏的《时代节奏》获演奏二等奖、创作三等奖。</p><p class="ql-block"> 20日首演《南柯梦寻》。</p> <p class="ql-block">《南柯梦寻》</p> <p class="ql-block">  26日首演《选马出征》</p> <p class="ql-block">《选马出征》</p> <p class="ql-block">  28日首演《思亲罢宴》。</p> <p class="ql-block">《思亲罢宴》</p> <p class="ql-block">  30日新排《荆钗记》公演。</p> <p class="ql-block">《荊钗记》</p> <p class="ql-block">【11月】</p><p class="ql-block"> 由中国戏剧家协会、中国艺术研究院戏曲研究所联合推荐青年演员陈俐、李维德在京举办专场演出。陈俐的剧目是《盗草》、《书馆夜读》、《选马出征》。李维德的剧目是《思亲罢宴》、《南柯梦寻》。在座谈会上好评如潮,专家们还为两个青年演员题词。</p> <p class="ql-block">  汪东兴同志观看演出并看望演出人员</p> <p class="ql-block">【12月】</p><p class="ql-block"> 团长王秀凡出席全国艺术表演团体体改表彰会,我团获文化部颁发的出人出戏,改革管理机制方面成绩突出奖。</p> <p class="ql-block">  我团荣获省直文化系统艺档工作先进单位称号。陈庆陶获先进艺档员,黄培良、吴有华受到通报表彰。</p> <p class="ql-block">一九九一年</p><p class="ql-block">【1月】</p><p class="ql-block"> 《书馆夜读》、《拒诏扑火》参加中央电视台、江西电视台合拍《江西地方戏集萃》戏剧专题艺术片拍摄。</p><p class="ql-block"> 我团在艺术剧院向省、市的人民汇报晋京演出剧目《选马出征》、《送饭斩娥》、《思亲罢宴》。省委领导观看了演出。</p><p class="ql-block"> 中国戏剧家协会通报,我团青年演员陈俐荣获第八届《中国戏剧》梅花奖。</p><p class="ql-block"> 为让戏改和教改相结合,我团送戏进中学课堂。先后在南昌师范、一、二、三、十六、十九中为高二学生进行教学演出。重点演出《送饭斩娥》、《盗草》两折戏。江西广播电台先后发表播报了演出消息。</p><p class="ql-block">【5月】</p><p class="ql-block"> 法国友人玛丽小姐来我团参观访问,在留言簿上写着:希望在不久的将来在法国看到你们的演出。</p><p class="ql-block"> 陈俐晋京接受第八届《中国戏剧》梅花奖颁奖。</p> <p class="ql-block">  我团举行大会对为配合夺得第八届梅花奖作出工贡献的全体受聘人员予以嘉奖。大会上陈俐将一千元奖金捐赠剧团作为培养青年演员的基金。南昌电视台播放我团大会实况。</p> <p class="ql-block">  为感谢省文艺学校为我团输送艺术苗子,团长王秀凡率部分代表和陈俐赴艺校赠送《育梅功高》横匾,赣五班在校学生作了汇报演出。</p> <p class="ql-block">《崽呀崽》</p> <p class="ql-block">【9月】</p><p class="ql-block"> 我团《荆钗记》荣获文化部第一届文华新剧目大奖。黄文锡获文华剧作奖,涂玲慧获将文华表演奖。</p> <p class="ql-block">  我团举办第三届青年演员折戏比赛,邀请李坚、流沙、魏新、李蓬荻、李虎臣、陶学辉、谢季刚担任评委。参赛剧目有:《魂断空门》、《贵妃投环》、《金定侍药》、《采桑逼封》、《拷红》、《逼休》、《磨斧》、《幽会》、《活捉三郎》、《扈家庄》、《水牢合印》。评出一等奖5人、二等奖4人、三等奖2人。</p> <p class="ql-block">《魂断空门》</p> <p class="ql-block">《贵妃投环》</p> <p class="ql-block">《金定侍药》</p> <p class="ql-block">《水》牢合印</p> <p class="ql-block">  团长王秀凡率《送饭斩娥》剧组赴京参加亚洲传统剧目国际研讨会演出。</p> <p class="ql-block">一九九二年</p><p class="ql-block">【1月】</p><p class="ql-block"> 文化部审查组来我团审查参加第三届中国艺术节演出的《荆钗记》</p><p class="ql-block"> 由我团艺术室选编,陈庆陶担任责任编辑的《基于传统 着力创新》出书,共收入(1988-1991)年全国报刊评介文章70多篇。</p> <p class="ql-block">  27日,副团长谢南师赴京参加“92香港神州艺术节”预备会。</p><p class="ql-block">29日 ,省委宣传部在江西宾馆举行首届江西省文学艺术优秀成果颁奖大会。我团《荆钗记》获特别奖,《邯郸梦记》获二等奖。</p><p class="ql-block">【2月】</p><p class="ql-block"> 《荆钗记》参加在昆明举行的第三届中国艺术节演出,台湾电视台采访并录了像,云南电视台也录了像。文化部常务副部长高占祥、香港联谊娱乐公司经理郑洁莲等观看了演出。</p> <p class="ql-block">  30日.由黄文锡改编,刘安琪导演,涂玲慧,李维德主演,杨瑞骅音乐设计,郑湘琪舞姜没计的《窦娥冤》首演</p> <p class="ql-block">《窦娥冤》</p> <p class="ql-block">【2月】</p><p class="ql-block"> 《荆钗记》参加在昆明举行的第三届中国艺术节演出,台湾电视台采访并录了像,云南电视台也录了像。文化部常务副部长高占祥、香港联谊娱乐公司经理郑洁莲等观看了演出。</p> <p class="ql-block">  文化部常务副部长高占祥在昆明看望我团演出人员见</p> <p class="ql-block">  文化部、香港联谊娱乐公司决定我团参加八月在香港举行的首届神州艺术节。以涂玲慧为主组台,演出《荆钗记》、《窦娥冤》、《孟良搬兵》、《送饭斩娥》、陈俐演出《选马出征》、李维德演出《拒诏扑火》。</p><p class="ql-block">【5月】</p><p class="ql-block"> 我团参加第三届玉茗花戏剧节的《魂断空门》、《逼休》、《水牢合印》、《贵妃投环》、《活捉三郎》全部获演出奖。沈怀林获主演一等奖,眭小蓉、徐光华获主演二等奖,周丽娟、占红、余彪、熊华获主演三等奖。段日丽、匡忠燕、陈绍珊、刘安琪获小戏导演三等奖。谢南师、洪琳获主胡奖。徐斌获伴唱奖。</p><p class="ql-block">【7月】</p><p class="ql-block"> 省艺校赣五班同学徐 健、洪 亮、王 坚、裘 雯、徐 艳、杨国兵、程海莺、王 奇、卓伟俊、袁 宏、朱世平、章 澜、陈春艳、许文丽、汪爱媛、许 可、熊雅薇、钟海萍、王晓明、邓华蔚、戴 晶、万 斌、魏 云、余 煌、王诚伟、方 希、樊 平、等毕业分配来团工作。</p><p class="ql-block"> 为作好赴港演出宣传,我团编印的《江西省赣剧团》画册问世。由陈庆陶同志编辑、摄影。内容有:中央领导与演出人员合影、剧团、剧种简介、团领导、主创人员、主要演员介绍、《荆钗记》、《窦娥冤》、《临川四梦》、和绚丽多彩的折子戏等内容。</p> <p class="ql-block">【8月】</p><p class="ql-block"> 8月24日至9月2日在香港参加神州艺术节。香港各界赠送了花蓝,著名影视名星汪茗荃、鲍方观看了演出,并会见了演出人员。台湾舞台剧协会刘伯琪先生专程赴港赠送银盘。</p> <p class="ql-block">【10月】</p><p class="ql-block"> 《送饭斩娥》剧组赴上海参加豹王中国戏曲博览会展演戏曲研讨会暨上海广播电台《星期日戏曲广播会》300期演出活动。</p> <p class="ql-block">【11月】</p><p class="ql-block"> 《雕窗投江》参加南昌市招商引资洽谈会演出</p> <p class="ql-block">  陈庆陶整理,编辑于2024年10月</p>